圖1:為壓水堆核電站的冷卻劑系統示意圖,由兩個環(huán)路構成。

圖2:是壓水堆核電站的冷卻劑系統俯視圖及焊口編號布置圖。

圖3:為以兩環(huán)路為例的主管道直段和彎曲部分示意圖。

附圖中,圖1是壓水堆核電站冷卻劑系統:中間是壓力容器3,兩側是蒸汽發(fā)生器1和與其連接的主泵2,兩者通過主管道4連接。主管道分為主管道冷段41和主管道熱段42;蒸汽發(fā)生器1下封頭兩側管嘴處設有主泵2;所述蒸汽發(fā)生器1、主泵2和壓力容器3通過主管道構成一個封閉式的循環(huán)環(huán)路。

主管道4與壓力容器3連接一端簡稱為RV端;主管道4與蒸汽發(fā)生器1、主泵2連接一端簡稱為SG端。主管道熱段42與壓力容器3通過焊口342連接,主管道熱段42與蒸汽發(fā)生器1通過焊口142連接,主管道冷段41與壓力容器3通過焊口341連接,主管道冷段41與主泵2通過焊口241連接。主管道冷段41包含直段部分411和彎曲部分412,彎曲部分靠近壓力容器3一側。主管道熱段42包含直段部分421和彎曲部分422,彎曲部分靠近蒸汽發(fā)生器1一側。

附圖說明

一種核電站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造價信息

市場價 信息價 詢價
材料名稱 規(guī)格/型號 市場價
(除稅)
工程建議價
(除稅)
行情 品牌 單位 稅率 供應商 報價日期
稀釋(甲乙組分) FL8214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嘉寶莉

kg 13% 廣州嘉寶莉地坪材料有限公司
種稀釋劑 1L/桶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駱駝

13% 陜西秦漢唐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早強 25kg規(guī)格包裝;13%或1:0.13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金砼寶

kg 13% 廣州市砼寶科技有限公司
彩色著色 FL3310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嘉寶莉

kg 13% 廣州嘉寶莉地坪材料有限公司
色差修復 20/50kg規(guī)格包裝;雙組份(液體1:粉料2);1kg/5-8平方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金砼寶

kg 13% 廣州市砼寶科技有限公司
光亮 FL3308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嘉寶莉

kg 13% 廣州嘉寶莉地坪材料有限公司
養(yǎng)護 20/50kg規(guī)格包裝;1kg/5-8平方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金砼寶

20kg桶 13% 廣州市砼寶科技有限公司
種稀釋劑 4L/桶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駱駝

13% 陜西秦漢唐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
材料名稱 規(guī)格/型號 除稅
信息價
含稅
信息價
行情 品牌 單位 稅率 地區(qū)/時間
底層主劑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kg 惠州市2004年3季度信息價
底層主劑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kg 肇慶市2003年3季度信息價
底層主劑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kg 韶關市2010年5月信息價
底層主劑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kg 惠州市2005年2季度信息價
底層主劑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kg 惠州市2005年1季度信息價
底層主劑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kg 惠州市2004年4季度信息價
底層主劑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kg 惠州市2004年2季度信息價
底層主劑 查看價格 查看價格

kg 惠州市2003年4季度信息價
材料名稱 規(guī)格/需求量 報價數 最新報價
(元)
供應商 報價地區(qū) 最新報價時間
主管道 Q=150m3/h,H=16m,N=7.5KW,380V|2套 3 查看價格 廣州中開泵業(yè)有限公司 全國   2018-12-27
籽殼苗(柑橘樹一種) 高50cm|14000株 3 查看價格 成都市綠滋田種植基地 全國   2020-12-14
噴泉主管道 DN90|1m 1 查看價格 廣州鋼管廠有限公司 廣東  湛江市 2013-06-19
噴泉主管道 DN100(不銹鋼)|1m 1 查看價格 廣州鋼管廠有限公司 廣東  湛江市 2013-06-25
噴泉主管道 DN90(不銹鋼)|1m 1 查看價格 廣州鋼管廠有限公司 廣東  湛江市 2013-06-25
噴泉主管道 DN76(不銹鋼)|1m 1 查看價格 廣州鋼管廠有限公司 廣東  湛江市 2013-06-25
噴泉主管道 DN100|1m 1 查看價格 廣州鋼管廠有限公司 廣東  湛江市 2013-06-19
噴泉主管道 DN76|1m 1 查看價格 廣州鋼管廠有限公司 廣東  湛江市 2013-06-19

一種核電站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專利目的

《一種核電站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利用激光跟蹤測量及3D建模技術、現場數控跟蹤坡口機械加工技術,開發(fā)相應的專用工具,縮短施工周期,提高工效。解決主管道安裝的方法、施工工序和為滿足安裝要求所采用的新技術,解決了組對及焊接問題,使任何主設備的到貨方式均能進行主管道安裝施工;

《一種核電站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另一目的是解決主管道的安裝偏差,提高安裝精度,減少應力,從而即使沒有過渡段調整安裝偏差,也能保證:主管道冷熱段在與一側主設備管口焊接固定后,另一側能與其它主設備管口實現同時組對焊接;或六個管口同時組對,并使組對間隙和錯邊量的符合要求。

《一種核電站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所解決問題是一種新型反應堆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包括安裝工序和使用的新技術。通過工序優(yōu)化,在主管道到貨的條件下,使任意主設備到貨方式均可以進行主管道安裝。

一種核電站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技術方案

《一種核電站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壓水堆核電站冷卻劑系統主管道安裝方法,蒸汽發(fā)生器與主泵直接連接, 蒸汽發(fā)生器(1)、主泵(2)、壓力容器(3)通過主管道(4)進行對接焊連接安裝,所述主管道由冷段(41)和熱段(42)組成,其特征在于:安裝過程中,采用激光跟蹤測量技術,壓水堆核電站冷卻劑系統中的任一環(huán)路主管道的安裝,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壓力容器(3)安裝就位和/或蒸汽發(fā)生器(1)及主泵(2)安裝就位;

步驟二、利用激光測量或精確測量技術和3D建模技術,測量主管道(4)、壓力容器(3)和/或蒸汽發(fā)生器(1)及主泵(2)管口方位及尺寸,并對坡口特征進行測量;根據測量數據加工主管道(4)位于壓力容器(3)一端坡口,和/或加工主管道位于蒸汽發(fā)生器(1)及主泵(2)一端坡口;

步驟三、安裝主管道(4)臨時支撐;完成主管道(4)與壓力容器(3)、蒸汽發(fā)生器(1)及主泵(2)的組對和焊接;

所述步驟一與步驟二的施工順序可以互換。所述步驟三,其具體工序可為,工序1:完成主管道(4)與壓力容器(3)間的焊口(341)、(342)的組對焊接;工序2:利用激光測量或精確測量技術和3D建模技術對主管道(4)、蒸汽發(fā)生器和主泵管口進行3D建模,確定主管道(4)位于蒸發(fā)器一側的管口尺寸,進行坡口加工;工序3:在蒸汽發(fā)生器(1)安裝就位的條件下,完成主管道熱段(42)與蒸汽發(fā)生器(1)間焊口(142),主管道冷段(41)與主泵(2)間焊口(241)的組對焊接,從而完成主管道安裝。

所述步驟三,其具體工序也可為,工序1:完成主管道(4)與蒸汽發(fā)生器(1)和主泵(2)間的焊口(142)、(241)的組對焊接;工序2:利用激光測量或精確測量技術和3D建模技術對主管道(4)、壓力容器(3)、管口進行建模,確定主管道(4)位于壓力容器一側的管口尺寸,進行坡口加工;工序3:在壓力容器(3)已安裝就位的條件下,完成主管道(4)與壓力容器(3)間焊口(341)、(342)的組對焊接,從而完成主管道安裝。

所述步驟三,在壓力容器(3)和蒸汽發(fā)生器(1)均已安裝就位的條件下每段主管道(4)先組裝焊接彎曲部分,再組裝焊接直段部分,其具體工序也可為,工序1:完成主管道(4)冷段彎曲部分(412)與壓力容器(3)間的焊口(341)的組對焊接;完成主管道(4)熱段彎曲部分(422)與蒸汽發(fā)生器(1)間的焊口(142)、的組對焊接;工序2:利用激光測量或精確測量技術和3D建模技術對主管道(4)、壓力容器(3)、主泵(2)焊口進行建模,主管道(4)熱段,從位于蒸汽發(fā)生器(1)一端焊口(142)向壓力容器(3)一端安裝,完成加工、組對;主管道冷段從位于壓力容器(3)一端焊口(341)向位于主泵一端安裝,完成加工、組對;工序3:再完成主管道熱段直段部分(421)與壓力容器(3)間焊口(342)和主管道冷段直段部分(411)與主泵(2)間的焊口(241)的組對焊接,從而完成主管道安裝。

所述步驟三,在壓力容器(3)和蒸汽發(fā)生器(1)均已安裝就位的條件下每段主管道(4)先組裝焊接直段部分,再組裝焊接彎曲部分,其具體工序也可為,工序1:完成主管道(4)冷段直段部分(411)與主泵(2)間的焊口(241)的組對焊接;完成主管道(4)熱段直段部分(421)與壓力容器(3)間的焊口(342)的組對焊接;工序2:利用激光測量或精確測量技術和3D建模技術對主管道(4)、壓力容器(3)、主泵(2)焊口進行建模,主管道(4)熱段,從位于壓力容器(3)一端焊口(342)向蒸汽發(fā)生器(1)一端安裝,完成加工、組對;主管道冷段從位于主泵一端焊口(241)向位于壓力容器(3)一端安裝,完成加工、組對;工序3:再完成主管道熱段彎曲部分(422)與蒸汽發(fā)生器(1)間焊口(142)和主管道冷段彎曲部分(412)與壓力容器(3)間的焊口(341)的組對焊接,從而完成主管道安裝。

所述步驟三,在壓力容器(3)和蒸汽發(fā)生器(1)均已安裝就位的條件下,主管道冷、熱段(41、42)同時組對焊接,其具體工序也可為,工序1:利用激光測量或精確測量技術和3D建模技術對蒸汽發(fā)生器(1)、主泵(2)、壓力容器(3) 、主管道(4)管口進行測量建模,確定主管道(4)冷段(41)熱段(42)加工尺寸進行坡口加工;工序2:調整蒸汽發(fā)生器(1)和主管道(4)位置,使六個焊口同時或先后組對焊接,完成安裝。所述主管道(4)的測量,優(yōu)先采用激光精確測量技術和3D建模技術對主管道(4)和主設備管嘴進行測量并3D建模,并根據模型計算結果加工和安裝主管道(4)。所述主管道(4)的加工,優(yōu)先采用現場數控加工技術。所述主管道(4)的焊接,優(yōu)先采用窄間隙自動焊接技術。

一種核電站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改善效果

《一種核電站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的優(yōu)點是:取消了過渡段,使主管道結構簡化,減少了彎頭,環(huán)路中蒸汽發(fā)生器和主泵直接連接,減少了焊縫數量,節(jié)省了材料,優(yōu)化了流程,提高了工效;該發(fā)明首次在核島主管道安裝中,采用激光測量或精確測量技術和3D建模技術,對主設備及其安全端管口進行3D建模、管口尺寸數據擬合,在現場確定主管道應該加工的長度和坡口形狀,克服不采用過渡段的方式調節(jié)安裝偏差帶來的誤差和焊接應力難題。

核電站的反應堆冷卻劑系統管道(以下簡稱主管道)是連接反應堆壓力容器(以下簡稱壓力容器)、蒸汽發(fā)生器和反應堆冷卻劑泵(以下簡稱主泵)(上述4項統稱為核島主設備)的閉式循環(huán)回路,是壓水堆核電站最關鍵的核安全一級設備,管內介質為帶有放射性的含硼水。冷卻劑系統每個環(huán)路主管道包括:連接壓力容器和蒸汽發(fā)生器的一個熱段,連接壓力容器和主泵兩個冷段管段。該發(fā)明的核電站的反應堆冷卻劑系統由兩個或三個環(huán)路為例。核反應堆的冷卻劑由主泵驅動,通過冷段輸送至壓力容器,經壓力容器反應產生的熱量加熱后,經熱段運至蒸汽發(fā)生器,再由主泵驅動,經冷段返回壓力容器,完成一個循環(huán)。

由于核反應堆具有放射性,反應堆壓力容器、蒸汽發(fā)生器、主泵之間形成的回路均通過主管道采用對接焊方式連接,每段主管道兩端至少有兩個焊縫,每個環(huán)路至少有六個焊縫。核電站主管道直徑和壁厚都較大,對組對焊接質量要求高;與主管道連接的均為核安全一級設備,結構復雜、制造周期長,工期風險較大。2011年之前的技術中,壓水堆核電站冷卻劑系統安裝主管道時,通常利用過渡段來調整安裝過程中的偏差,例如公開說明書CN101839467A中的主管道安裝即采用了此種方式。該發(fā)明中的主管道長度、坡口形狀加工與公開說明書CN101839467A的區(qū)別是,主管道形狀、布置、安裝順序有所不同;安裝要求非常高,即坡口組對錯邊量≤0.8毫米,組對間隙≤1.0毫米。上述主設備出廠時,均在供貨商處加工完成與主管道對接的管口(又稱安全端),包括方位和坡口形狀;而所有主管道兩端坡口必須在安裝現場進行加工。加工主管道兩端坡口,必須以已經制造完成的壓力容器、蒸汽發(fā)生器、主泵安全端管口尺寸及其制造系統誤差、主管道制造誤差和彎段曲率等為依據。該法發(fā)明通過進行實體建模、數據擬合的方法,將數據輸入移動式數控坡口加工機,通過數控加工主管道,預留加工量,使主管道與主設備坡口匹配,同時必須滿足三個固定管口同時組對成功,尋找最佳匹配方式;利用激光跟蹤測量技術和3D建模技術,可實現三個管口在三維空間的同時擬合。

一種核電站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附圖說明常見問題

  • 陜西核電站

    現在還沒有確定是不是建設,如果建設就在陜南建設了陜南部分地區(qū)基本具備建站條件 記者從有關部門了解到,修建一所核電站最難的部分就是選址。而符合核電站建設條件的地區(qū)至少應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一、地質要求:...

  • 冷卻塔主管道定額怎么套

    套工業(yè)管道子目

  • 安裝自來水主管道應該多少錢一米

    2分管按條買,好像15來著,看牌子

《一種核電站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涉及壓水堆核電站的反應堆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

1.一種壓水堆核電站冷卻劑系統主管道安裝方法,蒸汽發(fā)生器與主泵直接連接, 蒸汽發(fā)生器(1)、主泵(2)、壓力容器(3)通過主管道(4)進行對接焊連接,所述主管道由冷段(41)和熱段(42)組成,其特征在于:安裝過程中,采用激光跟蹤測量技術,壓水堆核電站冷卻劑系統中的任一環(huán)路主管道的安裝,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壓力容器(3)安裝就位和/或蒸汽發(fā)生器(1)及主泵(2)安裝就位;步驟二、利用激光測量或其它精確測量技術和3D建模技術,測量主管道(4)、壓力容器(3)和/或蒸汽發(fā)生器(1)及主泵(2)管口方位及尺寸,并對坡口特征進行測量;根據測量數據加工主管道(4)位于壓力容器(3)一端坡口,和/或加工主管道位于蒸汽發(fā)生器(1)及主泵(2)一端坡口;步驟三、安裝主管道(4)臨時支撐;完成主管道(4)與壓力容器(3)、蒸汽發(fā)生器(1)及主泵(2)的組對和焊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水堆核電站反應堆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與步驟二的施工順序可以互換。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水堆核電站反應堆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其具體工序可為,工序1:完成主管道(4)與壓力容器(3)間的焊口(341)、(342)的組對焊接;工序2:利用激光測量或精確測量技術和3D建模技術對主管道(4)、蒸汽發(fā)生器和主泵管口進行3D建模,確定主管道(4)位于蒸發(fā)器一側的管口尺寸,進行坡口加工;工序3:在蒸汽發(fā)生器(1)安裝就位的條件下,完成主管道熱段(42)與蒸汽發(fā)生器(1)間焊口(142),主管道冷段(41)與主泵(2)間焊口(241)的組對焊接,從而完成主管道安裝。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水堆核電站反應堆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其具體工序也可為,工序1:完成主管道(4)與蒸汽發(fā)生器(1)和主泵(2)間的焊口(142)、(241)的組對焊接;工序2:利用激光測量或精確測量技術和3D建模技術對主管道(4)、壓力容器(3)、管口進行建模,確定主管道(4)位于壓力容器一側的管口尺寸,進行坡口加工;工序3:在壓力容器(3)已安裝就位的條件下,完成主管道(4)與壓力容器(3)間焊口(341)、(342)的組對焊接,從而完成主管道安裝。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水堆核電站反應堆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在壓力容器(3)和蒸汽發(fā)生器(1)均已安裝就位的條件下每段主管道(4)先組裝焊接彎曲部分,再組裝焊接直段部分,其具體工序也可為,工序1:完成主管道(4)冷段彎曲部分(412)與壓力容器(3)間的焊口(341)的組對焊接;完成主管道(4)熱段彎曲部分(422)與蒸汽發(fā)生器(1)間的焊口(142)、的組對焊接;工序2:利用激光測量或精確測量技術和3D建模技術對主管道(4)、壓力容器(3)、主泵(2)焊口進行建模,主管道(4)熱段,從位于蒸汽發(fā)生器(1)一端焊口(142)向壓力容器(3)一端安裝,完成加工、組對;主管道冷段從位于壓力容器(3)一端焊口(341)向位于主泵一端安裝,完成加工、組對;工序3:再完成主管道熱段直段部分(421)與壓力容器(3)間焊口(342)和主管道冷段直段部分(411)與主泵(2)間的焊口(241)的組對焊接,從而完成主管道安裝。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水堆核電站反應堆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在壓力容器(3)和蒸汽發(fā)生器(1)均已安裝就位的條件下每段主管道(4)先組裝焊接直段部分,再組裝焊接彎曲部分,其具體工序也可為,工序1:完成主管道(4)冷段直段部分(411)與主泵(2)間的焊口(241)的組對焊接;完成主管道(4)熱段直段部分(421)與壓力容器(3)間的焊口(342)的組對焊接;工序2:利用激光測量或精確測量技術和3D建模技術對主管道(4)、壓力容器(3)、主泵(2)焊口進行建模,主管道(4)熱段,從位于壓力容器(3)一端焊口(342)向蒸汽發(fā)生器(1)一端安裝,完成加工、組對;主管道冷段從位于主泵一端焊口(241)向位于壓力容器(3)一端安裝,完成加工、組對;工序3:再完成主管道熱段彎曲部分(422)與蒸汽發(fā)生器(1)間焊口(142)和主管道冷段彎曲部分(412)與壓力容器(3)間的焊口(341)的組對焊接,從而完成主管道安裝。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水堆核電站反應堆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三,在壓力容器(3)和蒸汽發(fā)生器(1)均已安裝就位的條件下,主管道冷、熱段(41、42)同時組對焊接,其具體工序也可為,工序1:利用激光測量或精確測量技術和3D建模技術對蒸汽發(fā)生器(1)、主泵(2)、壓力容器(3) 、主管道(4)管口進行測量建模,確定主管道(4)冷段(41)熱段(42)加工尺寸進行坡口加工;工序2:調整蒸汽發(fā)生器(1)和主管道(4)位置,使六個焊口同時或先后組對焊接,完成安裝。

8.如權利要求1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壓水堆核電站反應堆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4)的測量,優(yōu)先采用激光精確測量技術和3D建模技術對主管道(4)和主設備管嘴進行測量并3D建模,并根據模型計算結果加工和安裝主管道(4)。

9.如權利要求1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壓水堆核電站反應堆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4)的加工,優(yōu)先采用現場數控加工技術。

10.如權利要求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壓水堆核電站反應堆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4)的焊接,優(yōu)先采用窄間隙自動焊接技術。

世界首個AP1000型壓水堆于2009年1月在浙江三門正式開工建設,每個機組包含兩個環(huán)路,每個環(huán)路共有6道安裝焊口,其中兩個冷段共4道焊口、一個熱段2道焊口,無過渡段。主管道材質為316LN超低碳不銹鋼,其中熱段規(guī)格為直徑37.5″×壁厚3.25″,冷段規(guī)格為直徑27″×壁厚2.56″。根據其設計單位提供的三級進度計劃,蒸汽發(fā)生器與反應堆壓力容器到供貨時間較長,主設備安裝節(jié)點屬于建造工期的關鍵節(jié)點,采用的安裝工序為在蒸汽發(fā)生器到貨之前,先利用臨時支撐借助于激光跟蹤測量及3D建模技術、現場數控坡口加工技術,將主管道熱段和冷段與壓力容器進行組對焊接,然后在蒸汽發(fā)生器到貨之后,再同時完成主管道與蒸汽發(fā)生器、主泵的組裝焊接。

為縮短壓水堆核電站的安裝時間,根據蒸汽發(fā)生器1和壓力容器3安裝順序的不同,有下列不同的三種安裝方法:1)從主管道4的壓力容器3端開始,向蒸汽發(fā)生器1端安裝的方法;2)從主管道4的蒸汽發(fā)生器1端開始,向壓力容器3端安裝的方法;3)從主管道4的冷彎段(412)和熱彎段(422)開始,再安裝冷直端(411)和熱直端(421)的方法;

以下結合附圖對《一種核電站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進行詳細描述。

實施例1

該實施例首先從主管道4的壓力容器3端開始,向蒸汽發(fā)生器1端安裝,適用于蒸汽發(fā)生器1未到貨、壓力容器3已經到貨的情況;其安裝方法詳述如下:

1)安裝先決條件檢查。

2)壓力容器3安裝就位,如果蒸汽發(fā)生器1未到貨,暫不安裝蒸汽發(fā)生器和主泵。

3)采用激光跟蹤測量壓力容器3,獲得管嘴數據,并依照數據進行3D建模;如果蒸汽發(fā)生器1未到貨,可直接參考供貨商提供的測量數據,或到供貨商處對蒸汽發(fā)生器1、主泵2的數據進行激光跟蹤測量,并進行3D建模。

4)激光跟蹤測量主管道冷、熱段,獲得數據,并依照數據進行3D建模及數據擬合。

5)采用現場數控跟蹤坡口機械加工技術,加工壓力容器3端主管道4的坡口。對坡口特征進行激光跟蹤測量,獲得數據。

6)安裝主管道4的臨時支撐。

7)主管道4整體吊運移入,調整位置,使得主管道4與壓力容器3的位移偏差在焊接允許范圍內。

8)完成RV端主管道冷、熱段壓力容器3管嘴的組對安裝。

9)完成RV端焊口342和焊口341的焊接。焊接時,先清潔并檢查坡口,使其達到焊接條件;采用點固焊或內脹支撐進行臨時固定;采用測量技術監(jiān)測并調整焊接過程中的SG端主管道4端部由于焊接引起的變形情況,使SG端的管嘴方位可以加工控制在允許尺寸范圍內。進行正式焊接:將焊口341、342焊至15毫米厚度、50%厚度、100%厚度,進行無損檢查。當檢查或修補合格后,再進行焊口表面打磨、拋光、焊口標識并報告。

10) 用現場數控跟蹤坡口機械加工技術加工SG端主管道坡口。

11)當蒸汽發(fā)生器1到貨后,進行先決條件檢查,檢查合格后,將蒸汽發(fā)生器1、主泵2安裝就位,繼而完成其管嘴與SG端主管道4的冷熱段組對。

12) 清理并檢查SG端主管道熱段42、冷段41坡口,使其達到焊接條件。完成SG端主管道熱段42與蒸汽發(fā)生器1管嘴間焊口142的組對焊接;同時完成SG端主管道冷段41與主泵2管嘴間兩個焊口241的組對焊接,這是《一種核電站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最重要的技術難點之一,解決方法是采用了激光跟蹤測量技術、3D建模及數據擬合技術、現場數控跟蹤坡口機械加工技術來保證其準確性。焊接時,先進行SG端主管道冷段41與主泵2管嘴、熱段42與蒸汽發(fā)生器1管嘴焊口組對,然后采用點固焊進行臨時固定。進行正式焊接:將焊口241、142焊至15毫米厚度、50%厚度、100%厚度,進行無損檢查。當檢查或修補合格后,再進行焊口表面打磨、拋光、焊口標識并報告。

13)完成核電站冷卻劑系統主管道安裝。利用激光跟蹤測量和無損檢測技術,進行主管道安裝后的全局檢測,最終符合性檢查。進一步,上述RV端主管道冷段41與壓力容器3間的焊口341可以和主管道熱段42與壓力容器間的焊口342同時組對焊接;上述SG端主管道冷段41與主泵2間的焊口241可以和主管道熱段42與蒸汽發(fā)生器1間的焊口142同時組對焊接;此外,上述組對焊接操作可以在兩個(或多個)環(huán)路中同時進行。

實施例2

該實施例首先從主管道4的蒸汽發(fā)生器1端開始,向壓力容器3端安裝,適用于蒸汽發(fā)生器1、主泵2已到貨、壓力容器3未到貨,其安裝方法詳述如下:

1)安裝先決條件檢查。

2)蒸汽發(fā)生器1、主泵2安裝就位,如果壓力容器3未到貨,暫不安裝。

3)采用激光跟蹤測量蒸汽發(fā)生器1、主泵2管嘴,如果壓力容器3未到貨,可直接參考供貨商提供的數據;或到供貨商處進行壓力容器3管嘴數據的激光跟蹤測量,并依照數據進行3D建模。

4)激光跟蹤測量主管道冷、熱段,獲得數據,并依照數據進行3D建模及數據擬合。

5)采用現場數控跟蹤坡口機械加工技術,蒸汽發(fā)生器1端主管道4的坡口。對坡口特征進行激光跟蹤測量,獲得數據。

6)安裝主管道4的臨時支撐。

7)主管道4整體吊運移入,調整位置,使得主管道4與蒸汽發(fā)生器1、主泵2管嘴的位移偏差在焊接允許范圍內。

8)完成SG端主管道4冷、熱段與蒸汽發(fā)生器1、主泵2管嘴的組對。

9)完成SG端142焊口和241焊口焊接。焊接時,先清潔并檢查坡口,使其達到焊接條件;采用點固焊或內脹支撐進行臨時固定;采用測量技術監(jiān)測并調整焊接過程中的SG端主管道4端部由于焊接引起的變形情況,使SG端的管嘴方位可以加工控制在允許尺寸范圍內。進行正式焊接:將焊口241、142焊至15毫米厚度、50%厚度、100%厚度,進行無損檢查。當檢查或修補合格后,再進行焊口表面打磨、拋光、焊口標識并報告。

10) 用現場數控跟蹤坡口機械加工技術加工RV端主管道坡口。

11)當壓力容器3到貨后,進行先決條件檢查,檢查合格后,將壓力容器3安裝就位,繼而完成其管嘴與RV端主管道4的冷熱段組對;

12) 清理并檢查RV端主管道熱段42、冷段41坡口,使其達到焊接條件。完成RV端主管道熱段42與壓力容器3管嘴間焊口342的組對焊接;同時完成RV端主管道冷段41與主泵2管嘴間兩個焊口341的組對焊接,這是《一種核電站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最重要的技術難點之一,解決方法是采用了激光跟蹤測量技術、3D建模及數據擬合技術、現場數控跟蹤坡口機械加工技術來保證其準確性。焊接時,先進行RV端主管道冷段41、熱段42與壓力容器3管嘴焊口組對,然后進行臨時固定。進行正式焊接:將焊口341、342焊至15毫米厚度、50%厚度、100%厚度,進行無損檢查。當檢查或修補合格后,再進行焊口表面打磨、拋光、焊口標識并報告。

13)完成核電站冷卻劑系統主管道安裝。利用激光跟蹤測量和無損檢測技術,進行主管道安裝后的全局檢測,最終符合性檢查。進一步,上述RV端主管道冷段41與壓力容器3間的焊口341可以和主管道熱段42與壓力容器間的焊口342同時組對焊接;上述SG端主管道冷段41與主泵2間的焊口241可以和主管道熱段42與蒸汽發(fā)生器1間的焊口142同時組對焊接;此外,上述組對焊接操作可以在兩個(或多個)環(huán)路中同時進行。

實施例3

該實施例首先組對焊接主管道4的彎曲部分,然后組對焊接直段部分,適用于當蒸汽發(fā)生器1和壓力容器3均已到貨的情況。或在制造廠家測得安全端管口及坡口3D數據,便于節(jié)約現場工期。其安裝方法詳述如下:

1)先決條件檢查。

2)激光跟蹤測量蒸汽發(fā)生器1、主泵2、壓力容器3管嘴獲得數據,并依照數據進行3D建模。

3)激光跟蹤測量主管道4冷、熱段,獲得數據,并依照數據進行3D建模,并對需要加工的主管道坡口特征進行激光測量獲得數據確認,并進行3D建模、坡口組對擬合。。

4)用現場數控跟蹤坡口機械加工技術加工主管道SG、RV端坡口。

5)安裝主管道4臨時支撐。

6)主管道4吊運移入臨時支撐。

7)蒸汽發(fā)生器1、主泵2、壓力容器3安裝就位,調整主管道4和蒸汽發(fā)生器1位置,使得RV端主管道冷段41的彎曲部分412與壓力容器3, 和SG端主管道熱段42的彎段422與蒸汽發(fā)生器1管嘴的安裝偏差在焊接允許范圍內。

8)完成RV端主管道冷段彎曲部分412與壓力容器3管嘴的組對安裝;完成SG端主管道熱段彎曲部分422與蒸汽發(fā)生器1管嘴的組對安裝。

9)完成焊口341和焊口142的焊接。焊接時,先清理并檢查RV端主管道冷段彎曲部分412和SG端熱段彎曲部分422的坡口,使其達到焊接條件;采用點固焊進行臨時固定,與此同時,監(jiān)測焊接中該段主管道的另一端焊接變形情況,并及時予以調整焊接工序,使得該段主管道未進行組對焊接的一端,在與其需要完成組對焊接的設備管嘴方位,在尺寸要求允許的范圍內。進行正式焊接:將焊口341、142焊至15毫米厚度、50%厚度、100%厚度,進行無損檢查。當檢查或修補合格后,再進行焊口表面打磨、拋光、焊口標識并報告。

10)跟蹤測量主管道冷直段411、熱直段421數據,控制焊接變形趨勢、調整焊接順序、調整蒸汽發(fā)生器位置使得主管道冷直段411、熱直段421達到與設備的組對要求。將主泵2與SG端主管道冷直段411組對就位;壓力容器3與RV端主管道熱直段421組對。

11) 清理并檢查主管道冷直段411坡口和熱直段421坡口,使其達到焊接條件。完成SG端主管道冷直段411與主泵2間焊口241的組對焊接;完成RV端主管道熱直段421與壓力容器3間焊口342的組對焊接。焊接時,先進行SG端主管道冷直段411與主泵2、RV端熱直段421與壓力容器3的焊口組對,然后采用點固焊進行臨時固定。進行正式焊接:將焊口241、342焊至15毫米厚度、50%厚度、100%厚度,進行無損檢查。當檢查或修補合格后,再進行焊口表面打磨、拋光、焊口標識并報告。

12)完成壓水堆核電站冷卻劑系統主管道安裝。利用測量和無損檢測技術進行主管道安裝后全部檢測,最終進行符合性檢查。進一步,上述RV端主管道冷段彎曲部分412與壓力容器3間的焊口341可以和SG端主管道熱段彎曲部分422與蒸汽發(fā)生器1間的焊口142同時組對焊接;上述SG端主管道冷直段411與主泵間的焊口241可以和RV端主管道熱直段421與壓力容器3間的焊口342同時組對焊接;此外,上述組對焊接操作可以在兩個環(huán)路或多個環(huán)路中同時進行。

實施例4

該實施例首先組對焊接主管道4的直段部分,然后組對焊接彎曲部分,適用于當蒸汽發(fā)生器1和壓力容器3均已到貨的情況。或在制造廠家測得安全端管口及坡口3D數據,便于節(jié)約現場工期。其安裝方法詳述如下:

1)先決條件檢查。

2)激光跟蹤測量蒸汽發(fā)生器1、主泵2、壓力容器3管嘴獲得數據,并依照數據進行3D建模。

3)激光跟蹤測量主管道4冷、熱段,獲得數據,并依照數據進行3D建模,并對需要加工的主管道坡口特征進行激光測量獲得數據確認,并進行3D建模、坡口組對擬合。

4)用現場數控跟蹤坡口機械加工技術加工主管道SG、RV端坡口。

5)安裝主管道4臨時支撐。

6)主管道4吊運移入。

7)蒸汽發(fā)生器1、主泵2、壓力容器3安裝就位,調整主管道4和蒸汽發(fā)生器1位置,使得RV端主管道冷段41的直段部分411與主泵2,和SG端主管道熱段42的直段部分421與壓力容器3管嘴的安裝偏差在焊接允許范圍內。

8)完成RV端主管道熱段直段部分421與壓力容器3管嘴的組對安裝;完成SG端主管道冷段直段部分411與主泵2管嘴的組對安裝。

9)完成焊口342和焊口241的焊接。焊接時,先清理并檢查RV端主管道熱段直段部分421和SG端冷段直段部分411的坡口,使其達到焊接條件;采用點固焊進行臨時固定,與此同時,監(jiān)測焊接中該段主管道的另一端焊接變形情況,并及時予以調整焊接工序,使得該段主管道未進行組對焊接的一端,在與其需要完成組對焊接的設備管嘴方位,在尺寸要求允許的范圍內。進行正式焊接:將焊口241、342焊至15毫米厚度、50%厚度、100%厚度,進行無損檢查。當檢查或修補合格后,再進行焊口表面打磨、拋光、焊口標識并報告。

10)跟蹤測量主管道冷段彎曲部分412、熱段彎曲部分422數據,控制焊接變形趨勢、調整焊接順序、調整蒸汽發(fā)生器位置使得主管道冷段彎曲部分412、熱段彎曲部分422達到與設備的組對要求。將蒸汽發(fā)生器1與SG端主管道熱段彎曲部分422組對就位;壓力容器3與RV端主管道冷段彎曲部分412組對。

11) 清理并檢查主管道冷段彎曲部分412坡口和熱段彎曲部分422坡口,使其達到焊接條件。完成SG端主管道熱段彎曲部分422與蒸汽發(fā)生器1間焊口142的組對焊接;完成RV端主管道冷段彎段412與壓力容器3間焊口341的組對焊接。焊接時,先進行SG端主管道熱段彎曲部分422與蒸汽發(fā)生器1、RV端冷段彎曲部分412與壓力容器3的焊口組對,然后采用點固焊進行臨時固定。進行正式焊接:將焊口341、142焊至15毫米厚度、50%厚度、100%厚度,進行無損檢查。當檢查或修補合格后,再進行焊口表面打磨、拋光、焊口標識并報告。

12)完成壓水堆核電站冷卻劑系統主管道安裝。利用測量和無損檢測技術進行主管道安裝后全部檢測,最終進行符合性檢查。進一步,上述RV端主管道熱段直段部分421與壓力容器3間的焊口342可以和SG端主管道冷段直段部分411與主泵2間的焊口241同時組對焊接;上述RV端主管道冷段彎曲部分412與壓力容器3間的焊口341可以和SG端主管道熱段彎曲部分422與蒸汽發(fā)生器1間的焊口142同時組對焊接;此外,上述組對焊接操作可以在兩個環(huán)路或多個環(huán)路中同時進行。

實施例5

該實施例適用于當蒸汽發(fā)生器1、主泵2和壓力容器3均已到貨的情況下,主管道冷熱段的RV端和SG端同時組對焊接。利用激光測量或精確測量技術和3D建模技術對蒸汽發(fā)生器(1)、主泵(2)、壓力容器(3) 、主管道(4)管口進行測量建模,確定主管道(4)冷段(41)熱段(42)加工尺寸進行坡口加工;調整蒸汽發(fā)生器(1)和主管道(4)位置,使六個焊口同時或先后組對焊接,完成安裝。

2020年7月14日,《一種核電站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獲得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優(yōu)秀獎。 2100433B

一種核電站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附圖說明文獻

核電站主管道鑄造彎頭監(jiān)造實踐 核電站主管道鑄造彎頭監(jiān)造實踐

格式:pdf

大小:271KB

頁數: 3頁

評分: 4.8

以百萬千瓦級核電站冷卻劑主管道90°彎頭鑄件的監(jiān)造實踐為例,針對大件鑄造的特點,分析在監(jiān)造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以及如何通過對鑄造彎頭進行事前及過程的質量控制。獲得了滿足設計要求的合格產品。

立即下載
壓水堆核電站不銹鋼主管道鑄造 壓水堆核電站不銹鋼主管道鑄造

格式:pdf

大?。?span id="y4qmaie" class="single-tag-height">271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4

用電弧爐和AOD雙聯冶煉核電站主管道Z3CN2009M,并根據Shaefler圖計算結果調整Z3CN2009M的鐵素體含量。在離心鑄管工藝中,用加大型筒壁厚、減小檔板內孔直徑、選大的重力加速度g值、增加內孔加工余量等措施鑄造出主管道樣件。測試結果表明,主管道樣件各項性能指標均滿足RCCM的要求。

立即下載

一次冷卻劑系統流程及工作原理

本系統主要包括反應堆壓力容器和兩條至四條并聯的環(huán)路。每條環(huán)路有一臺蒸汽發(fā)生器和一臺或兩臺反應堆冷卻劑泵(亦稱主泵)以及把這些設備相連的反應堆冷卻劑管道(亦稱主管道)。此外,本系統還包括穩(wěn)壓器、卸壓箱及其連接管道(見圖)。與本系統相連的系統主要有為維持本系統正常運行和保證反應堆安全的化學和容積控制系統、安全注射系統、余熱排出系統、疏排水系統和取樣系統等輔助系統。

1-反應堆;2-蒸汽發(fā)生器;3-反應堆冷卻劑泵;4-穩(wěn)壓器;5-穩(wěn)壓器卸壓箱;6-比例噴霧閥;

7-穩(wěn)壓器卸壓閥;8-穩(wěn)壓器安全閥;9-主管道熱段;10-主管道過渡段;11-主管道冷段

一次冷卻劑在反應堆壓力容器內流經堆芯時,把堆芯產生的熱量帶出反應堆。攜帶熱能的一次冷卻劑流,經主管道熱段(從反應堆出口接管至蒸汽發(fā)生器入口接管的管段)后,在蒸汽發(fā)生器內通過傳熱管加熱二次側的水,產生飽和蒸汽或微過熱蒸汽,驅動汽輪發(fā)電機組發(fā)電。反應堆冷卻劑降溫后流出蒸汽發(fā)生器,經主管道過渡段(從蒸汽發(fā)生器出口接管至主泵入口接管的管段),由主泵提升壓力后,經主管道冷段(從主泵出口接管至反應堆入口接管的管段)又進入反應堆壓力容器,如此不斷循環(huán)。

一次冷卻劑的工作壓力通常為15.2~15.5MPa。正常運行時由穩(wěn)壓器的電加熱器、噴霧器和動力卸壓閥控制,使壓力保持在規(guī)定限值以內,并由安全閥提供超壓保護。一次冷卻劑的平均溫度通常為300~310℃。其反應堆出口溫度通常為315~330℃,反應堆進出口溫差在滿功率時約為30℃。

本系統所有承壓邊界的設備及管道均屬于核安全1級和抗震Ⅰ類。

主管道介紹

主管道的功能是在主泵驅動下輸送反應堆冷卻劑,以形成反應堆和蒸汽發(fā)生器之間的強迫循環(huán)。在額定工況下主管道內冷卻劑的平均流速必須小于18.3m/s,其結構材料、尺寸、幾何形狀的選擇應有利于降低管道的腐蝕和侵蝕速率。主管道的內徑一般在700~800mm范圍內。有些核電廠的設計,主管道的熱段、過渡段、冷段采用同一尺寸的內徑;但比較多的核電廠,內徑選用三種不同的尺寸,通常過渡段的尺寸最大,以改善主泵的吸入條件。

主要包括以下系統:

① 主蒸汽管道系統(VVP),將蒸汽發(fā)生器產生的主蒸汽送往常規(guī)島各系統。涉及常規(guī)島部分的與主蒸汽系統相關的管道。

②高壓給水加熱器系統(AHP),汽機回熱系統的一部分,通過抽汽來加熱給水、收集來自汽水分離再熱器的疏水和收集汽側不可凝結氣體并逐級排放至除氧器。

③給水流量控制系統(ARE),向蒸汽發(fā)生器供應給水,使蒸汽發(fā)生器二次側的水位保持在一個基準值。

④電動給水泵系統(APA),是在各種運行工況,通過高壓給水系統,從除氧器連續(xù)地向蒸汽發(fā)生器供應給水系統。

⑤ 啟動給水泵系統(APD),是僅在機組啟動和反應堆冷卻系統加熱、熱停堆或使反應堆冷卻劑系統冷卻至堆芯余熱排出系統可以投入運行的程度時投運的系統。

一種核電站冷卻劑系統主管道的安裝方法相關推薦
  • 相關百科
  • 相關知識
  • 相關專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