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層對YG6/40Cr鋼釬焊接頭強度的影響
格式:pdf
大小:505KB
頁數(shù):5P
人氣 :50
4.7
采用粉末疊層法制備了梯度層,以該梯度層作為緩解接頭殘余應力的中間層材料,選用CuMnNi釬料,在1 040℃,15 min的工藝參數(shù)條件下,對YG6硬質合金和40Cr鋼進行了釬焊試驗。結果表明,采用梯度層作為緩解應力的中間層材料,可以明顯減小釬焊接頭的內(nèi)應力,大幅提高了接頭的強度;采用B梯度層接頭強度達656 MPa。梯度層的層數(shù)對接頭強度有明顯的影響,梯度層厚度相同的情況下,層數(shù)越多其緩解內(nèi)應力能力越高,接頭強度越高。
YG6硬質合金與40Cr鋼釬焊接頭減應措施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avul4eh"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41KB
頁數(shù):4P
用不同厚度的cu箔、ni箔作為緩解接頭殘余應力的中間層材料,以ag-cu共晶合金箔為釬料在880℃,10min的工藝參數(shù)條件下對yg6硬質合金和40cr鋼進行了真空釬焊試驗。研究結果證實,采用ni箔做中間層能有效地降低接頭應力,大幅提高接頭強度;cu箔能有效降低接頭殘余應力,但cu本身強度偏低,同時釬焊過程中大量溶解,使中間層的實際厚度明顯減薄,加之釬縫與中間層界面處組織不均勻且存在較嚴重的晶界滲入現(xiàn)象從而嚴重制約了接頭強度的提高;研究結果還表明,中間層厚度對接頭強度也有明顯的影響,只有在最佳厚度范圍內(nèi)才能達到最佳降低應力、提高接頭強度的效果。
不同釬料對TiAl基合金與40Cr釬焊接頭強度的影響
格式:pdf
大?。?span id="ntvu9s4"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326KB
頁數(shù):3P
不同釬料對tial基合金與40cr釬焊接頭強度的影響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100083) 劉景峰 朱 穎 康 慧 曲 平 江蘇淮海鹽化廠(濰陽市 223007) 張 悅 摘要 tial基合金是一種具有廣泛發(fā)展前途的結構材料,采用鈦基釬料和銀基釬料對tial基合金與40cr鋼 進行了真空釬焊試驗。接頭的剪切強度分別為110mpa和105mpa。顯微組織分析表明,采用ti基釬料時焊接區(qū) 域存在脆性金屬間化合物ti-cu相和ti-ni相以及采用ag基釬料時產(chǎn)生的層狀組織可能與接頭的低強度有 關。 關鍵詞: 真空釬焊 tial基合金 40cr 剪切強度 effectoffillermetalsonshearstrengthofti-albased alloya
氮化硅陶瓷與40Cr鋼釬焊接頭性能的研究
格式:pdf
大?。?span id="edtt4xd"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47KB
頁數(shù):未知
4.5
氮化硅陶瓷與40Cr鋼釬焊接頭性能的研究
Ti(C,N)基金屬陶瓷/40Cr鋼釬焊接頭減應措施
格式:pdf
大?。?span id="9x66mgi"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33KB
頁數(shù):3P
4.8
選用cu,nb,mo箔中間層,在特定的焊接參數(shù)條件下對ti(c,n)基金屬陶瓷/40cr鋼接頭進行了釬焊試驗,分析比較了中間層與釬料的不同匹配對抑制裂紋形核及擴展的影響。結果表明,中間層cu能有效釋放接頭殘余應力,防止接頭產(chǎn)生裂紋;中間層nb易溶解并聚集成帶狀,并在該帶狀組織與釬縫界面萌生裂紋;中間層mo的減應效果較差。影響ti(c,n)基金屬陶瓷/40cr鋼釬焊接頭殘余應力的因素很多,應綜合考慮各因素才能達到有效降低接頭應力的目的。
釬焊工藝參數(shù)對銅/鋼釬焊接頭組織及性能的影響
格式:pdf
大小:539KB
頁數(shù):3P
4.6
在釬焊時間120~1500s、釬焊溫度1093~1223k的條件下,采用ag-cu共晶釬料對銅和1cr18ni9ti進行釬焊,利用掃描電鏡及能譜儀對其接頭的界面組織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接頭界面結構為cu/cu(s.s)/ag(s.s)+cu(s.s)/1cr18ni9ti。以抗剪強度評價其接頭的力學性能,發(fā)現(xiàn)當釬焊溫度為1173k、保溫時間為300s時,接頭抗剪強度最高,為214mpa。
釬焊溫度對鎳基合金真空釬焊接頭組織及硬度的影響
格式:pdf
大?。?span id="rwg4466"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580KB
頁數(shù):4P
4.5
用鎳基釬料真空釬焊鎳基合金時釬焊溫度對釬料中si、b等元素的擴散有重要作用,因此采用3種釬焊溫度對其進行真空釬焊,研究了1080、1110和1140℃釬焊溫度下釬縫的微觀組織、元素分布及顯微硬度等。結果表明,隨著釬焊溫度的升高,釬料中元素向母材擴散越充分,釬焊溫度為1140℃時,釬縫組織基本為固溶體。
銅-低碳鋼釬焊接頭的耐蝕性評價
格式:pdf
大?。?span id="mmt961j"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473KB
頁數(shù):3P
4.6
通過動態(tài)掛片腐蝕實驗、宏觀和金相組織觀察、sem及能譜分析等方法對采用cu-zn釬料、ag-cu釬料、cu-p釬料釬焊的無氧純銅-低碳鋼管釬焊接頭的耐蝕性能進行了評價分析.結果表明:采用cu-p釬料時鋼和釬縫間出現(xiàn)裂紋,接頭遭受腐蝕后銅管內(nèi)壁普遍腐蝕,同時釬縫因腐蝕而開裂;cu-zn釬縫成型好,但釬縫本身出現(xiàn)由于金相組織發(fā)生選擇性腐蝕而引起的局部蝕坑,銅管對應處也出現(xiàn)明顯減薄性腐蝕;ag-cu釬料所焊接頭成型好,接頭各處腐蝕輕微.建議采用ag-cu釬料進行銅-低碳鋼的釬焊
鈦合金/不銹鋼釬焊接頭的組織特征
格式:pdf
大?。?span id="wfzrie9"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3MB
頁數(shù):4P
4.7
采用金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x射線能譜儀、顯微硬度、力學試驗等檢測手段,對ta17鈦合金/ag95cunili/0cr18ni10ti不銹鋼釬焊接頭的組織特征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釬縫中不銹鋼/釬料一側,形成了三層金屬間化合物釬縫組織;在鈦合金/釬料一側,形成兩個組織區(qū)域;同時,銀沿鈦合金晶間擴散;在凝固釬焊接頭的釬縫中,靠近不銹鋼一側出現(xiàn)了ti、cu的富集;靠近鈦合金一側cu原子的含量明顯升高,釬縫中心區(qū)基本上是純銀;釬縫中除不銹鋼/釬料擴散層外,其他各微區(qū)的顯微硬度并沒有增加;從釬縫斷口分析也證明釬縫中靠近不銹鋼一側是接頭最薄弱的位置。
焊接參數(shù)對鋁/鋼點焊接頭性能的影響
格式:pdf
大小:189KB
頁數(shù):未知
4.8
對鋁合金a6061與低碳鋼q235進行了電阻點焊點焊,觀察分析了接合界面區(qū)反應層形貌特征,探討了焊接電流、焊接時間與電極壓力對熔核尺寸和接頭抗剪力的影響。
TiC金屬陶瓷/鋼釬焊接頭的界面結構和連接強度
格式:pdf
大小:1.1MB
頁數(shù):5P
4.5
采用bag45cuzn釬料對自蔓延高溫合成的tic金屬陶瓷與中碳鋼進行了真空釬焊連接,利用掃描電鏡、電子探針、x射線衍射等分析手段對接頭的界面結構和室溫抗剪強度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利用bag45cuzn釬料可實現(xiàn)tic金屬陶瓷與中碳鋼的連接;接頭的界面結構為tic金屬陶瓷/(cu,ni)固溶體/ag基固溶體+cu基固溶體/(cu,ni)固溶體/(cu,ni)+(fe,ni)/中碳鋼;在連接溫度為850℃保溫10min的釬焊條件下,接頭的抗剪強度可達121mpa。
熱處理對K403合金釬焊接頭的γ′相和性能的影響
格式:pdf
大小:845KB
頁數(shù):3P
4.6
研究了焊后熱處理對k403合金大間隙焊接頭中γ′相與接頭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經(jīng)擴散處理接頭產(chǎn)生γ′相,呈圓形,其中母材的γ′相尺寸最大,過渡區(qū)、釬縫區(qū)依次減小;1200℃固溶處理后γ′相呈方形,但由于固溶處理接頭析出高熔點化合物相,對接頭性能不利;時效處理γ′相沉淀析出充分,形狀呈方形,且時效處理有利于化合物相的擴散。
不同釬料對Ti_3Al基合金釬焊接頭強度及界面微觀組織的影響
格式:pdf
大?。?span id="9i91ozr"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2.2MB
頁數(shù):9P
4.7
研究了ti3al基合金真空釬焊及接頭組織性能;分析了不同釬料對接頭界面組織和剪切強度的影響,初步優(yōu)選了釬料,優(yōu)化了釬焊連接規(guī)范參數(shù);利用電子探針、掃描電鏡和x射線衍射等方法對接頭進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結果表明:采用nicrsib釬料連接時,在界面處有金屬間化合物tial3、alni2ti和ni基固溶體生成,tial3和alni2ti的生成降低了接頭的剪切強度;采用tizrnicu釬料連接時,在界面處有金屬間化合物ti2ni、ti(cu,al)2和ti基固溶體生成,ti2ni和ti(cu,al)2的形成降低了接頭的剪切強度;采用agcuzn釬料連接時,在界面處生成ticu、ti(cu,al)2和ag基固溶體,ticu和ti(cu,al)2的生成是降低接頭剪切強度的主要原因;采用cup釬料連接時,在界面處生成了cu3p、ticu和cu基固溶體,cu3p和ticu使接頭的剪切強度降低;對于nicrsib釬料,當連接溫度為1373k,連接時間為5min時,接頭的剪切強度最高為2196mpa;對于tizrnicu釬料,當連接溫度為1323k,連接時間為5min時,接頭的最高剪切強度為2596mpa;對于agcuzn釬料,當連接溫度為1173k,連接時間為5min時,接頭的最高剪切強度為1254mpa;對于cup釬料,當連接溫度為1223k,連接時間為5min時,接頭的最高剪切強度為986mpa;采用tizrnicu
幾種釬料對鈦合金/不銹鋼釬焊接頭的釬縫強度與界面的影響
格式:pdf
大?。?span id="kttozu1"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876KB
頁數(shù):5P
4.6
采用4種成分的銀基釬料制備了鈦合金/不銹鋼釬焊接頭,用力學性能試驗、金相試驗、掃描電鏡分析及電子探針分析方法,測量了釬縫強度,分析了斷口形貌和釬縫界面組織。研究表明:不銹鋼/ag95cunili/鈦合金釬縫強度可達220mpa,在不銹鋼/ag95cunili擴散區(qū)形成了脆性相;不銹鋼/ag88al10mnsi/鈦合金釬縫強度為242mpa,不銹鋼/ag88al10mnsi一側的釬縫區(qū)易形成裂紋;不銹鋼/ag85al8sn/鈦合金釬縫強度只有123mpa;不銹鋼/ag85al8snni/鈦合金釬縫強度可達280mpa,釬料與母材冶金結合較好。
40Cr鋼法蘭焊接接頭斷裂原因分析
格式:pdf
大?。?span id="4qh4699"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421KB
頁數(shù):3P
4.7
通過宏觀觀察、金相分析和化學成分分析等方法,對40cr鋼法蘭焊接接頭的斷裂原因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40cr鋼法蘭焊接接頭存在根部裂紋、焊趾裂紋、未熔合和未焊透等焊接缺陷,在應力的作用下,根部裂紋發(fā)生擴展,造成接頭在使用過程中發(fā)生斷裂。焊接工藝及操作不當導致法蘭焊接接頭產(chǎn)生根部裂紋,是其發(fā)生早期斷裂的主要原因,并對焊接工藝提出了改進建議。
Ti(C,N)與45鋼釬焊接頭組織及力學性能
格式:pdf
大?。?span id="4k44a94"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958KB
頁數(shù):5P
4.5
以不同厚度的銅箔、鎳箔作為緩解接頭殘余應力的中間層材料,在釬焊溫度820℃,保溫時間20min的工藝參數(shù)條件下對ti(c,n)基金屬陶瓷與45鋼進行了釬焊試驗。結果表明,無論是采用銅箔還是鎳箔,當其厚度從100μm增加到300μm時,接頭三點彎曲強度上升趨勢平緩;由于銅箔在釬焊過程中大量溶解,削弱了釬料與ti(c,n)基金屬陶瓷的化學相容性,降低了界面結合力,從而嚴重制約了接頭強度的提高;使用鎳箔的突出特點表現(xiàn)在具有較高的界面強度,與施加銅箔的釬焊接頭相比強度顯著提高,但其緩解接頭殘余應力的效果不如銅箔,在靠近釬縫的ti(c,n)基金屬陶瓷一側易引發(fā)殘余應力集中現(xiàn)象。
釬焊溫度對TC4與Ti_3 Al-Nb合金釬焊接頭組織的影響
格式:pdf
大?。?span id="x4cu4q9"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1MB
頁數(shù):5P
4.3
采用50ti-20zr-20ni-10cu粉末釬料對ti3al-nb合金與tc4合金進行真空釬焊,通過sem、eds、電子探針及拉伸試驗研究不同釬焊溫度下釬焊接頭的顯微組織及性能特征。結果表明,釬焊溫度升高釬焊接頭強度并不提高;不同溫度下釬焊接頭中靠近tc4合金基體邊界處均生成魏氏體組織,隨溫度升高魏氏體組織粗化程度加劇;整個釬焊接頭中ti3al-nb合金基體與釬料的反應程度弱于tc4合金基體。
Ti(C,N)/45號鋼釬焊接頭殘余應力模擬分析
格式:pdf
大?。?span id="gs6p941"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138KB
頁數(shù):2P
4.6
根據(jù)實際釬焊條件,采用有限元數(shù)值模擬方法對ti(c,n)/45號鋼釬焊接頭殘余應力的大小及分布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在釬焊溫度為880℃條件下,接頭軸向殘余應力在ti(c,n)金屬陶瓷側表現(xiàn)為拉應力,45號鋼側表現(xiàn)為壓應力,且拉應力的峰值出現(xiàn)在ti(c,n)金屬陶瓷側的外邊緣靠近釬縫的很小區(qū)域內(nèi)。
40Cr鋼與YG8硬質合金的真空釬焊工藝研究
格式:pdf
大小:1.8MB
頁數(shù):4P
4.5
選用cumnni釬料,對40cr鋼與yg8硬質合金進行真空釬焊試驗,研究釬焊溫度和ni中間層對釬焊接頭性能的影響,并用三點彎曲試驗確定最佳工藝參數(shù);通過使用掃描電鏡觀察顯微組織及能譜分析釬料中各元素在母材中的擴散情況,并結合釬料在40cr鋼和yg8硬質合金上鋪展的潤濕角的比較,探討了該釬料與母材的結合性能。結果表明,采用0.2mmni中間層在1020℃下釬焊,釬料與母材、中間層結合較好,無裂紋等缺陷,強度有一定提高。
高強度ZA合金釬焊接頭的顯微組織及性能
格式:pdf
大小:732KB
頁數(shù):5P
4.7
用光學顯微鏡、掃描電鏡、x射線衍射等分析手段,對高強度za合金釬焊接頭的顯微組織形態(tài)及其特征、性能及界面區(qū)的相組成等進行了研究分析。結果表明,用研制的新型高強軟釬料釬焊高強度za合金獲得的釬焊接頭在界面區(qū)局部有交互結晶產(chǎn)生;界面區(qū)組織構成較復雜,既有cd、sn、zn固溶體,又有少量的細小的mg2sn、mgzn等化合物;固溶體可以提高釬焊接頭的強度和韌性,少量細小的化合物可強化基體組織,有利于強度的提高;但連續(xù)層狀的金屬間化合物可引起釬焊接頭的脆化,使其性能降低。測試結果表明釬焊接頭具有較高的力學性能,延伸率高于母材
氧化鋁陶瓷與低碳鋼釬焊接頭的界面反應
格式:pdf
大?。?span id="luw8ebo"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600KB
頁數(shù):4P
4.8
采用真空保護下的活性金屬釬焊法對95%(質量分數(shù))氧化鋁陶瓷與低碳鋼進行了釬焊,所用釬料為ag-cu-ti3活性釬料。通過x射線衍射儀(xrd)對界面的反應產(chǎn)物進行了物相分析,并用能譜儀(edax)分析了界面元素組成。結果表明,釬焊接頭界面的反應十分復雜,反應產(chǎn)物多種多樣,主要是ti3cu3o,ti3al,timn,tife2,tic等物質,界面的反應層按al2o3陶瓷/ti3cu3o/ti3al+timn+tife2+ag(s,s)+cu(s,s)/tic/低碳鋼的規(guī)律過渡。
石墨與銅真空釬焊接頭的組織與強度
格式:pdf
大?。?span id="lqynhub"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916KB
頁數(shù):5P
4.6
采用ag-cu-ti釬料對石墨與銅進行了真空釬焊連接,利用掃描電鏡、x射線衍射和室溫壓剪試驗等分析手段對接頭的微觀組織和室溫抗剪強度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利用ag-cu-ti釬料可以實現(xiàn)石墨與銅的連接;接頭的界面結構為石墨/tic/ag-cu共晶組織+銅基固溶體/銅基固溶體/銅;隨著釬焊溫度的提高或保溫時間的延長,tic層的厚度逐漸增大,但并不是隨著保溫時間延長和釬焊溫度的升高無限制增厚;在釬焊溫度為870℃,保溫時間為15min的真空釬焊條件下,接頭的抗剪強度達到17mpa的最大值.剪切性能試驗時斷裂均發(fā)生在石墨母材的近界面處.
活性元素鎂對鋁合金真空釬焊接頭性能的影響
格式:pdf
大?。?span id="4amousm"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798KB
頁數(shù):5P
4.6
采用真空釬焊方法對3a21鋁合金進行了試驗,針對固態(tài)高純鎂在真空下加熱揮發(fā)的特性,試驗研究了爐膛中放置不同質量的活性元素鎂對鋁合金真空釬焊接頭性能的影響。采用材料萬能試驗機和金相顯微鏡獲得并分析了接頭力學性能和顯微組織。結果表明,比較爐膛內(nèi)放置三種不同質量鎂的釬縫抗剪強度,當單位體積鎂質量達到235g/m3時其強度最高,達到78mpa;金相組織顯示,真空釬焊接頭中主要強化相為mg2si,單位體積鎂質量達到235g/m3時釬縫區(qū)寬度最小,約0.06mm;通過獲取不同產(chǎn)品在325℃以上的停留時間,可定量掌握爐膛預置固態(tài)鎂質量。
時效對銅鋁釬焊接頭界面化合物和性能的影響
格式:pdf
大?。?span id="49rfvs4" class="single-tag-height" data-v-09d85783>550KB
頁數(shù):未知
4.4
采用zn-22al釬料對銅鋁異種合金進行了火焰釬焊,并用加速老化試驗模擬了其服役環(huán)境.研究了時效過程中銅鋁釬焊接頭界面化合物的形貌變化及其對銅鋁釬焊接頭電阻率和抗剪強度的影響,并對其生長規(guī)律進行了初步計算.結果表明,銅側界面化合物在250℃恒溫時效過程中不斷變厚,其生長規(guī)律呈拋物線狀,且其生長系數(shù)約為6.1×10-13cm2/s;當界面化合物的厚度為4.2μm和18.1μm時,銅鋁接頭的電阻分別為120.3μω和132.9μω,該界面化合物厚度對電阻率的影響系數(shù)為0.25;銅鋁接頭抗剪強度在時效過程中先有3%的上升,隨后逐漸降低至接頭初始值的85%.
文輯推薦
知識推薦
百科推薦
職位:運河工程師
擅長專業(yè):土建 安裝 裝飾 市政 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