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土壤物理性質 | 外文名 | soil physical property |
---|---|---|---|
所屬學科 | 林學 | 公布時間 | 2016年 |
《林學名詞》第二版。 2100433B
由物理因子引起的土壤特性、過程和反應,并能用物理術語和方程描述的性質。
一 物理性質: 1. 純硝酸是無色油狀液體, 開蓋時有煙霧, 揮發(fā)性酸[沸點低→易揮發(fā)→酸霧] 2. M.p. -42℃, b.p. 83℃. 密度: 1.5 g/cm3, 與水任意比互溶. ...
物理性質: 1.密度大約3100kg/m3左右 2.粉狀固體 3.易溶于水,溶于水后發(fā)生水化反應
現(xiàn)行教材《鎂和鋁的重要化合物》一節(jié)中有這樣的敘述:“氧化鎂是密度很小的白色粉末,它的熔點高達2800℃,是優(yōu)良的耐火材料”;“氧化鋁是一種白色難熔的物質……也是一種比較好的耐火材料”。學生會問:是氧化...
格式:pdf
大小:95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6
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的施永屯小流域為研究對象,選擇了封禁灌叢、封禁草叢、坡耕地、自然恢復灌草地的4種不同土地利用類型,通過野外取樣調查和室內分析計算,以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水分動態(tài)變化和土壤穩(wěn)滲速率為指標,對不同利用類型下的表層土壤物理性質進行了研究,對充分發(fā)揮土壤功能、進行土壤改良、合理配置土地、科學把握土壤物理性質有重要參考意義。
格式:pdf
大?。?span id="sfr1xds" class="single-tag-height">95K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4
對海倫市紅光農場純大豆模式、分別復合種植7a和3a的落葉松-大豆復合模式及楊樹-大豆復合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質進行了分析,結果表明:(1)各模式容重都有隨土壤層次的加深而增大的趨勢,種植3a的落葉松-大豆模式、楊樹-大豆復合模式與純大豆模式相比,前者能夠降低20~30cm、40~50cm土層土壤的容重,后者能夠降低0~20cm土層土壤的容重;復合7a的模式中,楊樹-大豆模式可以明顯降低各土層土壤容重,隨著復合年限的延長,落葉松-大豆模式和楊樹-大豆模式20~50cm、20~40cm土層土壤容重變化明顯。(2)復合3a的模式與純大豆模式相比,土壤孔隙度基本無明顯變化;復合7a的2種模式中,楊樹-大豆模式毛管孔隙度和總孔隙度分別高出純大豆模式6.31%和6.94%,并且楊樹-大豆模式土壤孔隙度均明顯低于落葉松-大豆模式,隨著復合年限的延長,2種模式土壤孔隙度基本無明顯變化。
本書系統(tǒng)地介紹了一些土壤物理性質的測定方法,內容包括土壤比重、容重和實容積,土壤顆粒,土壤孔隙度,土壤結構,土壤水分,土壤吸力,土壤水分蒸發(fā),土壤滲透性,土壤空氣組成及通氣性,土壤溫度,土壤物理機械性質等的測定方法。書中所介紹的方法較簡便、準確,適于推廣應用。
本書可供土壤工作者、農業(yè)工作者和農林院校有關專業(yè)師生參考。
前言
第一章 土壤物理分析樣品的采集和處理
第二章 土壤基本物理性質的測定
第三章 土壤顆粒分析
第四章 土壤孔隙度測定法
第五章 土壤結構分析
第六章 土壤水分測定法
第七章 土壤吸力的測定
第八章 土壤水分蒸發(fā)的測定
第九章 土壤滲透性的測定
第十章 土壤空氣組成及通氣性的測定
第十一章 土壤溫度測定法
第十二章 土壤的物理機械性質
附錄 2100433B
土壤物理性質之一。指土壤固體顆粒間的空隙,是容納水分和空氣的場所。土壤孔隙狀況通常用孔隙度和孔隙直徑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