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施工現場安全風險實時預警新方法 | 外文名 | New Methods for Safety Risk Prediction on Construction Sites |
---|---|---|---|
作????者 | 吳偉巍 | 出版日期 | 2014年1月28日 |
語????種 | 簡體中文 | ISBN | 9787564146566 |
出版社 | 東南大學出版社 | 頁????數 | 133 頁 |
開????本 | 16 開 | 品????牌 | 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 |
吳偉巍
男,1981年生,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在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建設與房地產系工作。已經在期刊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等國內外雜志以及國際會議上發(fā)表學術論文30余篇。擔任Automation in Construction等和《上海交通大學學報(英文版)》等期刊的審稿人。曾經是英國拉夫堡大學的訪問學者和香港理工大學的研究助理,主要研究方向為施工現場安全風險的相關研究。
1 緒論
1.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義
1.2國內外研究現狀及不足
1.2.1傳統(tǒng)的研究視角
1.2.2安全風險領域研究的發(fā)展趨勢
1.2.3現有研究的不足
1.3研究目標、研究內容及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3.1研究目標
1.3.2主要研究內容
1.3.3研究內容框架結構
1.3.4擬解決的關鍵問題
1.4研究方法及技術路線
1.4.1研究方法
1.4.2技術路線
1.5本章小結
2 基于前饋信號的實時監(jiān)控子系統(tǒng)構建
2.1理論基礎及研究方法
2.1.1多米諾骨牌(Domino)理論及其發(fā)展
2.1.2人員過失(Human Ermr)理論
2.1.3建筑業(yè)事故影響因素模型
2.1.4拉夫堡大學的ConCA建筑業(yè)事故原因模型
2.2理解施工現場的前饋信號及未遂事件
2.2.1前饋信號及未遂事件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2.2施工現場的前饋信號及未遂事件
2.2.3施工現場完整的安全管理系統(tǒng)構建
2.3前饋信號及未遂事件調查模型(PaICFs)構建
2.3.1阻止前饋信號及未遂事件成為事故的因素
2.3.2施工現場PaICFs調查模型構建
2.3.3應用示例
2.4本章小結
3 基于PaICFS模型的案例分析及效果檢驗
3.1理論基礎及研究方法
3.1.1案例分析
3.1.2調查問卷
3.1.3 Kappa統(tǒng)計值
3.2案例分析的結果
3.2.1統(tǒng)計結果
3.2.2英美安全事故影響因素的相同性及差異性分析
3.3針對英國施工企業(yè)現場安全顧問的調查問卷
3.3.1問卷背景
3.3.2統(tǒng)計結果
3.4被調查的安全負責人及安全顧問的內部一致性測度
3.4.1模型的選用
3.4.2權重的賦值
3.4.3權重Kappa的計算
3.5本章小結
4 基于改進事故序列前饋信號模型的安全風險計量
4.1理論基礎及研究方法
4.1.1基于統(tǒng)計概率(PRA)的安全風險的定量化研究
4.1.2對未遂事件的定量化分析
4.1.3事故序列前饋信號(ASP)模型
4.2改進的事故序列前饋信號模型(MASP)
4.2.1施工現場前饋信號“分組”的特點
4.2.2改進的針對前饋信號組的事件樹的構建
4.2.3改進的針對前饋信號組的安全風險計量方法
4.3基于MASP的安全風險計量結果
4.3.1事件樹的構建結果
4.3.2安全風險的計量結果示例
4.4 MASP的敏感性分析
4.4.1歷史數據中致命事故占總事故的比例
4.4.2經驗比例303:29:1
4.4.3在事故發(fā)生的條件下某個前饋信號的發(fā)生次數
4.4.4在事故發(fā)生的條件下前饋信號發(fā)生的總次數
4.4.5某個前饋信號在觀察期內發(fā)生的次數
4.4.6前饋信號在觀察期內發(fā)生的總次數
4.4.7敏感性分析結果
4.5本章小結
5 預警系統(tǒng)閾值確定及風險傾向測度
5.1理論基礎及研究方法
5.1.1信號檢測理論的傳統(tǒng)應用領域綜述
5.1.2信號檢測理論在社會科學領域的應用綜述
5.1.3二元信號檢測的模型
5.1.4多元信號檢測的模型
5.1.5信號檢測的結果和判決概率
5.2基于SDT的施工現場安全風險實時預測系統(tǒng)構建與比較
5.2.1施工現場安全風險實時預測的判決域劃分與判決概率
5.2.2基于貝葉斯準則確定預警閾值的模型
5.2.3基于最小平均錯誤概率準則確定預警閾值的模型
5.2.4基于最大后驗概率準則確定預警閾值的模型
5.2.5基于奈曼一皮爾遜準則確定預警閾值的模型
5.2.6施工現場統(tǒng)計檢測模型的適用性比較
5.3基于奈曼一皮爾遜準則的閾值計算結果及預測結果
5.3.1安全信號密度函數的參數估計及假設檢驗
5.3.2危險信號密度函數的參數估計及假設檢驗
5.3.3奈曼一皮爾遜準則下的閾值計算
5.3.4判斷結果
5.3.5有關問題討論
5.4施工現場安全風險預警系統(tǒng)的敏感性及風險傾向測度
5.4.1敏感性及風險傾向的定量化描述
5.4.2敏感性的計算結果
5.4.3風險傾向的計算結果
5.5本章小結
6 實時監(jiān)控子系統(tǒng)實現的可能性及其系統(tǒng)設計
6.1理論基礎及研究方法
6.1.1案例分析及其結果
6.1.2無線射頻識別(RFID)
6.1.3無線傳感器網絡(WSN)和Zigbee協(xié)議
6.1.4調查問卷和Kappa統(tǒng)計值
6.2自動獲取數據的需求分析
6.2.1現有研究的不足
6.2.2主要的未遂事件分析結果
6.2.3自動獲取數據的需求分析
6.3技術上實現數據自動獲取的系統(tǒng)結構設計及硬件采用
6.3.1系統(tǒng)結構的設計
6.3.2相關硬件的采用
6.4可獲得的實時信息的實用性及有效性分析
6.4.1調查問卷的結構
6.4.2調查問卷的結果
6.5被調查的安全負責人及安全顧問的內部一致性測度
6.5.1模型的選用
6.5.2權重的賦值
6.5.3權重Kappa的計算
6.6本章小結
7 結論與展望
7.1主要結論
7.2創(chuàng)新點
7.3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附錄
附錄1關于前饋信號的調查問卷
附錄2 Kappa統(tǒng)計值及相關指標的電子表格計算界面示意
附錄3估算中使用的相關數據
附錄4安全信號參數估計中使用的相關數據
附錄5危險信號參數估計中使用的相關數據2100433B
吳偉巍編著的《施工現場安全風險實時預警新方法/東南土木青年教師科研論叢》是東南土木青年教師科研論叢之一,《施工現場安全風險實時預警新方法/東南土木青年教師科研論叢》從建筑業(yè)施工現場前饋信號的視角,建立針對施工現場安全危險源的前饋信號進行實時監(jiān)控、對安全風險進行實時預測的方法。
施工現場的安全風險:安全資料:①有代簽字現象。②未嚴格實行安全管理"從零工作法"或"從零工作法"日志記錄不全、有虛假現象。腳手架:①腳手板未滿鋪的。②未按規(guī)定設...
要正確使用,拉平,不要扭曲。三點式腰部安全帶應系得盡可能低些,最好系在髖部,不要系在腰部;肩部安全帶不能放在胳膊下面,應斜掛胸前。 安全帶的正確使用方法:在沒有防護設施的高處...
有常規(guī)檢查法,安全檢查表法,儀器檢查法等。
格式:pdf
大?。?span id="8zjjsgg" class="single-tag-height">7KB
頁數: 3頁
評分: 4.6
施工現場安全風險告知書 為了加強施工現場的安全管理,確保工程順利完工,保護施 工作業(yè)人員在施工生產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 預防傷亡事故 和職業(yè)危害,促進項目生產的發(fā)展。項目安全管理要貫徹執(zhí) 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項目部現將 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風險告知如下: 1. 安全生產、人人有責:所有人員進入施工現場,必 須頭戴符合國標的安全帽,扣牢帽扣,腳穿防滑平底鞋,架 子工等從事懸空作業(yè)的危險工種, 必須佩戴和合理使用安全 帶?,F場施工人員必須遵守施工作業(yè)安全規(guī)范,遵守項目部 的安全管理規(guī)定,服從項目部管理人員的安排。 2.嚴禁酒后作業(yè),必須文明施工:任何時候嚴禁酒后作 業(yè),嚴禁穿拖鞋進入現場,工地干活不得赤膊上陣。 3.嚴禁煙禁火,消防第一,熱源區(qū)域,謹防燙傷:在有易 燃易爆物品區(qū)域時,必須熄滅煙火才能進入;不得在床上抽 煙,宿舍內嚴禁用明火。任何時候,消防意識在心上,消
格式:pdf
大小:7KB
頁數: 1頁
評分: 4.4
建筑工程施工現場的安全風險,直接影響工程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甚至可能造成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損失,因此,施工現場風險的控制始終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點工作之一。介紹了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風險控制目標及施工現場安全風險的識別;同時對建筑工程施工現場安全風險的控制方法進行了分析闡述。
建筑施工作為高風險行業(yè),施工現場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對社會經濟、人民生活和自然環(huán)境都將產生重大的影響。國內外的研究人員和從業(yè)人員一直都在研究如何降低施工現場的安全風險,但是似乎一直沒有找到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建筑業(yè)施工現場的安全事故一直困擾著建筑業(yè)。識別事故發(fā)生前可能的前饋信號具有提高安全績效的巨大潛力,許多組織已經開始研究如何確定事故前饋信號的程序和方法,并且已經從中獲益。本書就是從建筑業(yè)施工現場前饋信號的視角,建立針對施工現場安全危險源的前饋信號進行實時監(jiān)控、對安全風險進行實時預測的方法。本書可供施工現場安全風險相關研究人員和施工安全從業(yè)人員參考使用。
2017年12月29日,《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分級導則》發(fā)布。
2018年7月1日,《產品質量安全風險預警分級導則》實施。
心安寶(iHolter)心臟實時監(jiān)護預警機
“心安寶”是世界上第一款以2.5G/3G 基帶處理器為核心的心臟遠程實時監(jiān)護儀器。它將心電數據監(jiān)護處理和移動數據通訊功能合為一體,實現遠程移動狀態(tài)下的超過48小時連續(xù)心電數據采集、高精度的實時分析診斷、監(jiān)測數據分區(qū)管理、醫(yī)療證據數據處理、緊急求助呼叫、移動網絡數據信息交換等功能,滿足了醫(yī)院、患者及亞健康人群的診療、監(jiān)護及預防需求。
心臟實時監(jiān)護預警機A21A型、B2AG型心臟實時監(jiān)護預警機,可同步采集顯示心臟兩個心室面的心電圖(MV1、MV5、MaVF三個導聯任選兩個)進行常規(guī)監(jiān)護預警,適用于心律失常用戶和部分心肌缺血用戶。M3AG型心臟實時監(jiān)護預警機,同步采集顯示心臟三個心室面的心電圖(V1、V5、aVF三導聯心電數據),進行實時監(jiān)護預警。廣泛適用于各種心律失常用戶和大部分心肌缺血用戶。
自適應分析診斷和預警技術
“心安寶”電生理數據數學模型是一個心電數據節(jié)律、速率、ST段形態(tài)陣列,自動根據患者當前的心電基礎數據,自適應調整閾值,跟蹤捕捉患者具有臨床價值的動態(tài)變化數據并自動發(fā)送至心電監(jiān)護中心,無需醫(yī)生和患者人工設置,有效減輕醫(yī)院醫(yī)生工作負荷。
醫(yī)療證據“黑匣子”技術
“心安寶”醫(yī)療證據數據處理技術,“黑匣子”記錄“心安寶”的工作狀態(tài),患者人工不可刪除,為醫(yī)院提供醫(yī)療證據數據,保障醫(yī)療服務安全。
離線監(jiān)測技術
“心安寶”離線監(jiān)測功能,可以在切斷脫離移動網絡,繼續(xù)保持心臟監(jiān)測分析預警,24小時連續(xù)監(jiān)測記錄,自適應分析預警,方便患者用戶在保密會議場所或航空飛行環(huán)境下使用。
移動定位技術
“心安寶”位置定位功能,該功能啟動時,城市區(qū)域精度為10-30米。對于有定位需求的用戶,可以選擇提供移動定位服務,醫(yī)院在患者用戶突發(fā)情況可以準確鎖定用戶位置。
緊急呼叫技術
“心安寶”具有網絡在線緊急呼叫功能,在患者沒有進行心臟監(jiān)測情況下,觸發(fā)緊急呼叫鍵可以向醫(yī)院和親屬手機發(fā)出“我需要幫助”的呼叫求助。
類別 |
指標 |
導聯體系 |
同步雙導聯、三導聯等多種形式。 |
數據傳輸方式 |
GPRS/EDGE、USB |
數據記錄內容 |
72秒異常心電預警數據幀、24小時連續(xù)心電數據幀、醫(yī)療證據數據幀 |
心電數據記錄方式 |
預警自動記錄、手動記錄、定時記錄、專家遠程隨訪記錄、24小時連續(xù)記錄 |
自適應分析預警性能 |
1)自適應調整正負分析閾值,無需人工設置 2)心動過速報警 3)心動過緩報警 4)頻發(fā)早搏報警 5)早搏二聯律報警 6)RonT報警 7)停博報警 8)ST段改變報警 |
醫(yī)療證據數據處理 |
專設醫(yī)療證據數據存儲區(qū),循環(huán)記錄重要操作日志,人工不可刪除,為醫(yī)院保存醫(yī)療證據。 |
連續(xù)工作時間 |
連續(xù)工作時間 ≥ 24小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