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冷鐵 | 外文名 | chill |
---|---|---|---|
類????型 | 內冷鐵和外冷鐵 | 作????用 | 減少冒口尺寸等 |
常用材料 | 高碳鋼、石墨等 | 學????科 | 機械工程 |
冷鐵分類
冷鐵可分為外冷鐵和內冷鐵。
一、外冷鐵
造型時放置在模樣表面上的冷鐵稱為外冷鐵。外冷鐵作為鑄型的一部分,不與鑄件熔合,可重復使用。外冷鐵的形狀一般是根據鑄件需激冷部位的形狀來設計或選用的。
外冷鐵材料要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足夠高的熔點和大的熱容量。常用材料有軋制鋼材、鑄鋼和鑄鐵等。對于局部激冷,也可采用導熱性好的石墨、鎂砂,或混有鐵砂、鐵屑的造型混合料等作為激冷材料。
外冷鐵必須平正,重復用外冷鐵與鑄件接觸面要用砂輪磨光,外冷鐵使用前要給與鑄件接觸的面刷涂料并烘干。外冷鐵盡量安放在不易脫落的砂型或砂芯的上表面或側面;多排冷鐵要相互交錯排列,間距適當,以免在相鄰的冷鐵縫隙處產生裂紋。在鑄件厚度大于150mm處應盡量不放置外冷鐵,以防鑄件與冷鐵熔接。
二、內冷鐵
放置在型腔內,能與鑄件熔合為一體的起激冷作用的金屬物稱為內冷鐵。內冷鐵通常在外冷鐵激冷效果不夠時才采用,多用于厚大而對質量要求不高的不承受高溫高壓的鑄件。
內冷鐵要和鑄件熔為一體,因此要求內冷鐵的材料應與鑄件材質相同或相近。鑄鋼件和鑄鐵件宜采用低碳鋼作內冷鐵,鋁合金鑄件采用鋁作內冷鐵,銅合金鑄件采用銅作內冷鐵。一般內冷鐵呈圓柱形,中小型鑄件可用金屬絲、鐵釘、較厚的螺旋鐵屑等作內冷鐵。
確定內冷鐵尺寸、數量的原則是:保證內冷鐵有足夠的激冷作用以控制鑄件的凝固,并且能夠和鑄件熔合為一體而不削弱鑄件強度。內冷鐵過大會造成激冷過度而不能熔合于鑄件,內冷鐵過小則激冷作用不夠。
內冷鐵直徑一般為6~30mm。在鑄件壁交接處的內冷鐵直徑為熱節(jié)圓直徑的1/4~1/3;高質量要求的鑄件壁厚處的內冷鐵重量一般是鑄件激冷部位重量的5%~7%,質量要求不高的鑄件內冷鐵重量為鑄件激冷部位重量的8%~10%。
內冷鐵表面必須干凈,使用前應經噴砂、拋丸或酸洗處理,必要時可鍍錫或鍍鋅以防止冷鐵氧化。干型中用的內冷鐵應在砂型烘干后再放入,以免在烘干過程中氧化生銹。水玻璃砂型和濕砂型中的內冷鐵安放后應在3~4h內澆注,以防內冷鐵表面集水產生氣孔。內冷鐵的上方應開設出氣孔。需要機械加工的鑄件,內冷鐵在機械加工后不得暴露,以免影響鑄件的力學性能。
善于利用冷鐵,包括內冷鐵與外冷鐵,它既細化一次結晶,消除縮孔、縮松,又提高工藝出品率,當然,適宜的用量和規(guī)格是應該考慮的。內冷鐵要干凈、易熔,用量以少為宜。外冷鐵的三維尺寸與冷卻物的三維尺寸為0。6-0。7倍的函數關系。過小不起作用,過大造成鑄件開裂。鑄件在型內要長時間保溫,直到低于200℃再開箱。
中小鑄件的冷鐵使用過程中:
1、中小鑄件不便使用內冷鐵
2、外冷鐵使用在非加工面比較好,而且要刷醇基涂料、使用前拋丸除銹、除水和油
3、側冷鐵出現(xiàn)的問題比較少,效果比端冷鐵好
4、端冷鐵厚度為鑄件厚度1/8~1/4時,激冷效果不好,而且冷鐵邊沿有縮陷,只能用于小縮孔和縮松
5、端冷鐵厚度為鑄件厚度1/4~1/2時,激冷效果一般,有時冷鐵邊沿有縮陷,冷鐵面中間也可能有縮陷,并開始出現(xiàn)氣孔
6、端冷鐵厚度大于鑄件厚度1/2時,激冷效果好,冷鐵面中間有縮陷,鑄件經常有氣孔,厚冷鐵不可用于高牌號鑄鐵件,因為易出現(xiàn)局部高硬度。
7、冷鐵的非鐵水接觸面做成空的,有利于消除氣孔
冷鐵簡介
產品名稱:冷鐵
制造工藝:沖壓,成形,鍛造,車削,鑄造或焊接
其它名稱:內外冷鐵,插片冷鐵,冷卻釘,螺旋狀內冷鐵,馬蹄釘和鑄造釘
冷鐵由鍍錫或涂敷防粘膜稀漿的低碳鋼或線材加工而成,并且可以加 工成各式各樣的形狀和尺寸。無論是馬蹄釘還是直桿釘都可以作為冷 鐵使用。在鑄造生產中,冷鐵被用來控制收縮和獲得定向凝固。外冷 鐵放在模子中頂著鑄件壁。內冷鐵被壓進型芯,或模壁,這樣它們的 一大部分就可以伸進模穴,從而達到預期的效果。
1)減少冒口尺寸,提高工藝出品率。實踐表明,通過合理的使用冷鐵和保溫冒口技術,鑄鋼件工藝出品率可達到70%以上。
2)在鑄件適當部位放置冷鐵,可改善補縮通道。可提高鑄件內部質量等級,提供優(yōu)質鑄件。
3)配合冒口系統(tǒng)使用冷鐵可增加冒口的補縮距離:冷鐵設計時要放開思路,綜合考慮冷鐵對鑄件的補貼、斜度和延續(xù)度等方面的有效作用。
4)消除局部熱應力,防止裂紋。對于大型鑄鋼件來講,冷鐵之間應當使用激冷效果好的鉻鐵礦砂或鋯砂,可以進一步防止出現(xiàn)熱裂的可能。
5)在消失模鑄造中完全可以和普通鑄造法一樣地使用冷鐵。外冷鐵可在舂砂時放人;內冷鐵可在制模時嵌入或粘合在鑄型的內部,也可將內冷鐵延伸到型外,固定在砂型中。消失模鑄造的內外冷鐵安放原則與冷鐵種類、規(guī)格與普通鑄造相似。
6)放置冷鐵可以加速鑄件的凝固速度,細化晶粒組織,提高鑄件的力學性能。
金屬材料:高碳鋼、普通碳素鋼、鑄件本體材料、鑄鐵、鑄銅、鑄鋁。
非金屬材料:石墨、碳化硅、鎂砂、鋯砂、鉻鐵礦砂;
化學冷鐵:焓變涂料。
1)每塊冷鐵尺寸要適中,冷鐵間應留有間隙,以避免因冷鐵受熱膨脹而毀壞鑄型。
2)盡量把外冷鐵設在輪緣外側和下側,上側外冷鐵不易固定且影響型腔排氣。
3)外冷鐵工作平面應平整、光潔、涂以涂料。
4)對于輪類鑄件,應限制冷鐵使用次數,齒輪類鑄件10~15次,當冷鐵表面氧化層和石墨氧化層厚度達到0.2~0.4mm時,冷鐵就應停止使用。因為使用過程中,氧及其他氣體會沿石墨縫隙進入冷鐵內部,造成其氧化、生長。當再次使用時,會導致鑄件產生氣孔。生產中可以提高冷鐵的透氣性,即在冷鐵內鑄出
5)內冷鐵表面必須潔凈,應去銹和油污。濕砂型中,沒置內冷鐵后要盡快澆注,不要超過3~4h,以免冷鐵表面凝聚水分而引起鑄件氣孔,砂型應配有明出氣孔或明冒口。
6)冷鐵可以設在內澆道及冒口頸處,目的是消除澆口、冒口引起的接觸熱節(jié)。
石墨冷鐵塊,其主要使用原理為石墨冷鐵材料具有比重輕,耐火度高,導熱系數大等優(yōu)點。因此用石墨冷鐵作激冷劑代替金屬材料冷鐵,能較好地解決鑄鋼、鑄銅、鑄鋁等鑄件的疏松、縮孔問題。并能有效地解決鑄件因使用金屬冷鐵產生的白口、氣孔等鑄造缺陷。
在鑄件需要激冷的熱節(jié)部位安放成型的石墨冷鐵,能使鑄件金相組織為細片狀珠光體達95%以上,共晶團數可達450—550cm,鑄件硬度可提高20—50HB,可提高鑄件表面的光潔度和耐磨性。使用石墨冷鐵時可以在冷鐵上涂刷石墨涂料或滑石粉涂料,使用次數比金屬冷鐵長5——10倍。2100433B
現(xiàn)如今,地鐵作為便捷的公共交通工具已覆蓋了絕大多數城市。但是,許多人來到香港,對于搭乘香港的地鐵還是丈二摸不著頭腦。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解惑,普及香港地鐵冷知識。
港鐵命名
剛來香港時,一聽到朋友說“港鐵”就特別疑惑,問后才知道就是地鐵。當時還覺得香港人民真奇怪,地鐵就地鐵,為何要叫“港鐵”,本來就在香港啊,何必還需突出香港地鐵。
后來才知道,是小編孤陋寡聞,在2007年以前,香港鐵路分為兩家運營公司,一家是香港地鐵,另一家就是九廣鐵路。
香港地鐵則包含了現(xiàn)如今觀塘線、荃灣線、港島線、東涌線、將軍澳線、迪士尼線、機場快線的絕大地段。
而九廣鐵路最初是連接香港九龍和廣東省廣州市的城際鐵路系統(tǒng),包含九廣東鐵(今為東鐵線)、九廣西鐵(今為西鐵線)、馬鞍山鐵路(今為馬鞍山線)及九廣輕鐵(今為輕鐵)。
兩家公司于2007年12月合并,并成立為港鐵公司,也就是我們現(xiàn)在稱的港鐵。
港鐵線路
目前港鐵的綜合鐵路系統(tǒng)共覆蓋十條鐵路線,不同于內地城市對于地鐵線路“一號線二號線”按數字起名的方式,香港地鐵線路名稱也十分特別,這十條鐵路為:觀塘線、荃灣線、港島線、南港島線、東涌線、將軍澳線、東鐵線、西鐵線、馬鞍山線及迪士尼線,共91個車站組成。
這些線路的名字有的是其中一個站的名稱,如觀塘線、荃灣線、東涌線、將軍澳線、馬鞍山線、迪士尼線;有的則是以該條線路覆蓋的地區(qū)來命名,比如港島線、南港島線;還有的則是沿襲了九廣鐵路之前的命名方式,如東鐵線和西鐵線。
港鐵換乘
通常我們選擇坐地鐵時,很少可以一條線就到達目的地,都需要經歷換乘,在香港換乘時,最驚喜的就是發(fā)現(xiàn)你要換乘的線路就在你這條線路的對面,閘門打開后走幾步就到了,不需要奔波。當然你需要注意你換乘的線路,快捷的換乘也是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
以荃灣線和觀塘線來舉例,因為這兩條線換乘站有三個:太子、旺角、油麻地。如果你是坐上從荃灣開往中環(huán)的列車,在太子站,對面就是開往調景嶺的觀塘線,而在旺角站,對面就是開往何文田或者黃埔的觀塘線。
當然,也存在一些換乘站需要走一段路才可以換乘,如美孚、南昌、紅磡、九龍?zhí)痢⒋髧?。這些站是因為涉及之前九廣鐵路的線路,當時兩家公司并沒有合并,都是需要出站后再入站,現(xiàn)在雖不需要這么麻煩,但還是需要走很多的路。
還有兩組換乘站很特別,分別是尖沙咀和尖東,香港和中環(huán)。(居然有一站地鐵叫香港,有沒有覺得十分霸氣)這兩組雖然是兩個站點,但仍然可以進行站內換乘。從尖東站換乘到尖沙咀站,需要先出閘,再入閘;而從中環(huán)站換乘香港站,則不需要;不過這兩組換乘都需要走很長的路。
便捷港鐵
相比于內地地鐵而言,除了換乘便利,單獨拿出來說之外,還有一些十分便捷的地方。
首先,港鐵所有的站點都不需要安檢。記得小編剛來香港時,還沒怎么感受到這個便利,但是等小編回家后,出門坐地鐵真的是分分鐘要原地爆炸。不管大包小包都要過安檢,甚至包中如果有水,在人流量大的地鐵站還需要你喝一口。不得不說,坐習慣港鐵后,回家都是盡量避免地鐵出行。
其次,港鐵的班次會根據不同的時間段和節(jié)假日有所調整。上下班高峰期間或者周末繁忙時段,都會增加班次。像小編每天上下班時,往往一趟列車走后,緊跟著下一趟就會過來,這也是為什么在香港不會出現(xiàn)擠地鐵的情況的原因,車廂滿了就等下一趟,不會著急。同時,一些特點的假期,如除夕夜,跨年夜,中秋節(jié),平安夜等,大家都會在外看煙花或者玩到很晚,港鐵也會很貼心的延長末班車時間,并增加班次。
還有就是運營時間比內地地鐵要長很多。香港地鐵一般從早上6:00到凌晨1:00,運營長達19小時。在特殊的節(jié)假日,會做出特殊的安排,除了增加班次外,有時甚至會通宵服務。
站臺顏色
來到香港坐地鐵,還會被每一站不同的站臺顏色奪取眼球,不少游客也會選擇和站臺名合影,那么這些站臺顏色都是如何規(guī)劃的呢?
從地鐵工程建筑師那里得知,顏色的選用主要是4大原則:
望文生義
根據站名,選擇合適的顏色。比如藍田站,就是藍色;黃大仙站,就是黃色;荔枝角站,就是荔枝色;鉆石山站,在黑色的基調上,會貼上零星的白色方磚,就真的好像鉆石一樣;最著名的彩虹站,真的是七種顏色欸。
周圍環(huán)境
以周圍環(huán)境的顏色來設定該站臺顏色。比如堅尼地城臨近海邊,所以用湖水藍色;香港大學站靠山,所以用青綠色。
大站用亮色
所謂大站就是指人流繁多、有多條線路交叉的站點,如中環(huán)、尖沙咀、旺角等。這些站臺一般會選用比較鮮艷的顏色,如大紅色,來提醒乘客到站下車。
沒有原因
有些站臺的配色真的是沒有原因的,只是需要和鄰近站臺顏色有個明顯區(qū)分就好。
- 與生活的精彩不期而遇 -
幾何映像 ∣一個講述海內外精彩故事的公眾號 ( jiheyx )
冷龜裂
在較低溫度下形成的裂紋。
冷裂的形狀特征是
裂紋細小、呈連續(xù)直線狀,有時縫內呈輕微氧化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