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礦床露天開拓 | 方????式 | 從地表至工作水平的礦巖運輸通道 |
---|
開拓方法有溝道或地下井巷兩種。運輸方式主要有鐵路、公路、輸送機、提升機等。根據(jù)礦床地質地形條件、露天采場的平面尺寸、開采深度、生產規(guī)模和運輸方式的不同,可有各種形式的通道和空間布置。
鐵路和公路運輸?shù)拈_拓 其通道多為溝道,空間形狀在淺、長露天礦為直進式,深、短露天礦為折返式、回返式或螺旋式。設在非工作幫的溝道稱固定溝道,設在工作幫的稱移動溝道。前者運輸條件好,但要求邊坡穩(wěn)定;后者能適應礦床條件變化,見礦快,但鐵路運輸?shù)墓に囕^復雜。開拓溝道多設在采場內,有時淺部可延伸到境界以外,以改善運行條件。
開采深露天礦有用單一形式的鐵路或公路開拓;經濟效益不良時,可在上部用鐵路,下部用公路,構成聯(lián)合開拓。兩者間設有轉載站,有三種轉載方式: ?、倨囋谵D載平臺上,將所裝運的礦、巖直接向鐵路車輛卸載;
②汽車將礦、巖卸至倒裝場,再由機械鏟或前裝機向鐵路車輛裝車;
③汽車將礦、巖卸至倒裝倉,再由板式給礦機向鐵路車輛轉載。
鐵路運輸開拓的運營費低,準軌鐵路約為0.05~0.10元/(噸·公里),運輸能力大,設備堅固耐用。但展線長,掘溝工程量大,新水平準備周期長,工作幫推進速度慢,靈活性較差。在凹陷露天礦用折返溝道開拓時,隨開采深度下降,列車在折返站停車換向次數(shù)增加,影響運輸效率。公路運輸開拓時,溝道坡度較鐵路運輸時大、展線短、掘溝工程量小,汽車運輸靈活,溝道布置可適應各種地形條件。但運費較高,為0.25~0.50元/(噸·公里),使運距受到限制。
帶式輸送機的開拓 因生產工藝不同,其通道有溝道和斜井兩種。連續(xù)式生產工藝主要用溝道,有時設分流站;半連續(xù)式生產工藝兩種均可用。為把礦巖破碎至輸送機要求的塊度,常在采場內設破碎機。設于貨載集運水平的半固定破碎機隨開采延深定期向下移設,縮短與工作面的運距。對合理步距應作經濟比較,以移設步距使運距縮短的節(jié)約費用同移設費用相等為原則。帶式輸送機溝道的空間布置可為直進式或折返式。采用帶式輸送機開拓,克服相同高差的運距約為公路的1/4~1/3、鐵路的1/10~1/5,基建工程量少,成本受開采深度影響小,適用于深露天礦,但破碎機站移設工作較復雜。
提升機運輸?shù)拈_拓 其通道有溝道和井巷,提升容器有箕斗罐籠和串車等。它不能直達工作面,需和公路或鐵路運輸?shù)扰c之構成完整的運輸系統(tǒng)。提升機能以最短運距克服大的高差,減少運輸設備,節(jié)約能耗,運營費低,擴幫量少。但運輸環(huán)節(jié)多,銜接點相互制約較大,影響生產能力;隨開采水平的下降,用箕斗時需定期移設結構龐大的轉載棧橋。適用于生產能力較小,高差大的露天礦。
平硐溜井開拓 對地形復雜、高差大、坡度陡的山坡露天礦,可用平硐溜井開拓。工作面的礦巖運至溜井口卸載,沿溜井自重溜入平硐中的運輸設備,運至卸載點。如山坡條件有利,上部可用溜槽與溜井相接。溜井穿過的巖層應堅固、穩(wěn)定、無涌水,溜井斷面呈圓形或矩形,尺寸應不小于礦巖最大塊度的5倍。溜井傾角不小于55°,上口一般設在采場內部。溜井的運距短,所用設備少,運營費低。但井壁易磨損,管理不當時易堵塞和跑礦,放礦時粉塵大,應加強通風,采取防塵措施(見深凹露天礦通風)。2100433B
建立從地表至工作水平的礦巖運輸通道。
一、硬玉 硬玉,我國俗稱“翡翠”,是我國傳統(tǒng)玉石中的后起之秀,又是近代所有玉石中的上品. 翡翠不管是“山料”(原生礦石)還是“籽料”(次生礦石),主...
露天采場是一個復雜的空間幾何體,每個露天礦的大小、形狀和礦巖量都是不同的。為保證安全、經濟、合理地開發(fā)露天礦山,露天采場必須按一定的采準(即掘溝工程)、剝離和采礦程序生產。采剝方法分類的原則和方法很多...
一個露天開采礦山的整個過程,一般包括:礦區(qū)的地面設施建設;礦床的疏干和防排水;露天采場基本建設以及投入生產的一系列準備工作。露天采場基建工程主要是開掘入車溝、出車溝和開段溝,鋪設運輸線路,建設排土場,...
格式:pdf
大小:1.1MB
頁數(shù): 29頁
評分: 4.4
露天開采方案 第一章 概 述 1、礦山位置、企業(yè)性質和隸屬關系 礦區(qū)位于蒼南縣鳳池鄉(xiāng)垟岙村西南側 300 余米處,屬垟岙村管 轄。 方格網(wǎng)坐標: X=3047500~3048100,Y=40536600~40537250。 礦山屬股份制私有企業(yè), 礦區(qū)經國土資源部門以拍賣形式獲得采 礦權。 礦區(qū)東距蒼南縣鳳池鄉(xiāng)的 0.8km,南距蒼南縣靈溪鎮(zhèn)約 4 km,垟 岙村至靈溪鎮(zhèn)有公路相通,礦區(qū)東側約 350m處有公路相接,并有簡 易礦山公路直通礦區(qū),交通極為方便(見圖 1) 圖 1 礦區(qū)交通位置圖 礦區(qū)所在地: 2、礦山范圍、礦產資源賦存、工程地質等情況 2.1礦山范圍 平面面積 15033 m2,開采標高 +112m~+36m。采礦區(qū)范圍拐點 坐標見表一。 表 1 礦區(qū)拐點坐標一覽表 拐點點號 北京坐標系坐標( 3 O帶) 拐點點號 北京坐標系坐標( 3 O帶) x y x y A 3047
格式:pdf
大?。?span id="z6fga1s" class="single-tag-height">1.1M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7
結合文獻資料,遵照現(xiàn)今國內地下礦床開采所遵循的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的采礦方針,選擇出了礦床開拓和采礦方法,以充分發(fā)揮垂直深孔落礦階段礦床法回采強度大、作業(yè)安全、結構簡單、運用靈活的標準化等優(yōu)點,來完成鐵礦6個小盲礦體礦區(qū)的礦床開采。主要囊括了采礦生產中的主要技術問題,有開拓方案的選擇、生產系統(tǒng)及階段平面圖布置、采礦方法的比較等。
為開拓礦床而掘進的井巷稱為開拓巷道,如豎井、斜井、主斜坡道、平硐、盲井、通風井、主要運韃輸平巷、石石門、井底車場,主要溜礦井、主要充填井種和專用硐室等。
礦床的開拓方方式有:豎井開拓、斜井開拓、斜坡道開拓,平硐開拓、以及上述各種井巷的聯(lián)合開拓。
鈾礦山由于排氡通風的要求,所需風量較大,因此,其通風井巷斷面也較大。為避免入風污染,進風井巷一般布置在脈外。
根據(jù)礦床賦存條件和過渡期存在聯(lián)合開采的特點,選擇露天采場與地下開拓系統(tǒng)方案,包括露天場內開拓、場外開拓和聯(lián)合開拓。
1.露天場內開拓
地下開拓工程布置在露大采場內,適用于深部礦體儲量不多,地下開采規(guī)模小的礦床。
2.露天場外開拓
地下開拓工程布置在露天采場外,它適用于深部礦體儲量大,服務年限長的礦山。過渡期露天轉地下相互干擾小,露采結束后邊坡不再維護,但基建工程量大。地下工程需提前進行。
3.聯(lián)合開拓
適用于上部露天服務年限長、邊坡較穩(wěn)固的礦山。采用聯(lián)合開拓應綜合考慮露天與地下開采的工藝特點,統(tǒng)一地下井巷開拓。利用地下井巷的聯(lián)合開拓系統(tǒng),可減少基建投資,當露天深度超過100-150m時。用井下運輸?shù)V石較地面汽車運輸費用低50%左右,可利用地下排水疏干,改善露天礦的生產條件,縮短過渡期地下開采的建設周期。
采用聯(lián)合開拓的經驗表明,充分利用露天與地下聯(lián)合開拓?;ㄍ顿Y減少25%-50%,可保持礦山持續(xù)生產,是廣泛采用的露天轉地下開采的開拓方法 。
在礦山生產經驗的不斷積累和創(chuàng)新研究之下,當前國內外在礦床開拓中均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與理論研究成果。那么在礦山實際生產中到底應該選用哪種類型的礦床開拓方案呢?礦床開拓方案的選擇主要是由一下因素決定的:地形地貌、礦床的賦存條件、礦巖性質、礦山設計生產能力等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