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第三版) | 作????者 | 李國強 等編著 |
---|---|---|---|
出版社 | 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 [1]? | 出版時間 | 2009年4月1日 |
頁????數(shù) | 292 頁 | 定????價 | 32 元 |
開????本 | 16 開 | 裝????幀 | 平裝 |
ISBN | 9787112109708 |
第1章 緒論
§1.1 地震與地震動
§1.2 地震震級與地震烈度
§1.3 地震災害概說
§1.4 工程抗震設防
§1.5 抗震設計的總體要求
習題
第2章 場地與地基
§2.1 場地劃分與場地區(qū)劃
§2.2 地基抗震驗算
§2.3 地基土液化及其防治
習題
第3章 結構地震反應分析與抗震計算
§3.1 概述
§3.2 單自由度體系的彈性地震反應分析
§3.3 單自由度體系的水平地震作用與反應譜
§3.4 多自由度彈性體系的地震反應分析
§3.5 多自由度彈性體系的最大地震反應與水平地震作用
§3.6 豎向地震作用
§3.7 結構平扭耦合地震反應與雙向水平地震影響
§3.8 結構非彈性地震反應分析
§3.9 結構抗震驗算
習題
第4章 多層砌體結構抗震設計
§4.1 多層砌體結構的震害特點
§4.2 多層砌體結構選型與布置
§4.3 多層砌體結構的抗震計算
§4.4 多層砌體結構抗震構造措施
§4.5 底部框架一抗震墻砌體房屋抗震設計
習題
第5章 多高層建筑鋼筋混凝土結構抗震設計
§5.1 多高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震害及其分析
§5.2 選型、結構布置和設計原則
§5.3 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的抗震設計
§5.4 抗震墻結構的抗震設計
§5.5 框架一抗震墻結構的抗震設計
§5.6 高強混凝土結構的抗震設計要求
§5.7 例題
習題
附表
第6章 多高層建筑鋼結構抗震設計
§6.1 多高層鋼結構的主要震害特征
§6.2 多高層鋼結構的選型與結構布置
§6.3 多高層鋼結構的抗震概念設計
§6.4 多高層鋼結構的抗震計算要求
§6.5 多高層鋼結構抗震構造要求
習題
第7章 單層廠房抗震設計
§7.1 震害分析
§7.2 抗震設計
§7.3 抗震構造措施和連接的計算要求
§7.4 計算實例
習題
第8章 隔震、減震與結構控制初步
§8.1 結構抗震設計思想的演化與發(fā)展
§8.2 隔震原理與方法
§8.3 減震原理與方法
§8.4 結構主動控制初步
習題
附錄A 中國地震烈度表(1980)
附錄B 我國主要城市和地區(qū)的抗震設防烈度與地震分組
參考文獻
第1章 緒論
§1.1 地震與地震動
地震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據(jù)統(tǒng)計,地球每年平均發(fā)生500萬次左右的地震,其中,5級以上的強烈地震約1000次左右。如果強烈地震發(fā)生在人類聚居區(qū),就可能造成地震災害。為了抵御與減輕地震災害,有必要進行工程結構的抗震分析與抗震設計。
1.1.1 地震類型與成因
地震可以劃分為誘發(fā)地震和天然地震兩大類。
誘發(fā)地震主要是由于人工爆破、礦山開采及重大工程活動(如興建水庫)所引發(fā)的地震,誘發(fā)地震一般不太強烈,僅有個別情況(如水庫地震)會造成嚴重的地震災害。
天然地震包括構造地震與火山地震。前者由地殼構造運動所產生,后者則由火山爆發(fā)所引起。比較而言,構造地震發(fā)生數(shù)量大(占地震發(fā)生總數(shù)約90%)、影響范圍廣,是地震工程的主要研究對象。
對于構造地震,可以從宏觀背景和局部機制兩個層次上解釋其成因。從宏觀背景上考察,地球內部由三個圈層構成:地殼、地幔與地核。通常認為:地球最外層是由一些巨大的板塊所組成(圖1-1),板塊向下延伸的深度大約為70~1OOkm。由于地幔物質的對流,這些板塊一直在緩慢地相互運動。板塊的構造運動,是構造地震產生的根本原因。從局部機制上分析,地球板塊在運動過程中,板塊之間的相互作用力會使地殼中的巖層發(fā)生變形(圖1—2b)。當這種變形積聚到超過巖石所能承受的程度時,該處巖體就會發(fā)生突然斷裂或錯動(圖1—2c),從而引起地震。2100433B
本教材自2002年第一版以來,被許多高校采用,七年來已重印十余次。2006年以來,先后被評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土建學科專業(yè)“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結合國家和建設部規(guī)劃教材的建設,作者對本教材進行了較全面的修訂。本次修訂主要依據(jù)2008年汶川地震后抗震規(guī)范的局部修訂進行的。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緒論、場地與地基、結構地震反應分析與抗震計算、多層砌體結構抗震設計、多高層建筑鋼筋混凝土結構抗震設計、多高層建筑鋼結構抗震設計、單層廠房抗震設計、隔震減震與結構控制初步等。本書可作為高校土木工程專業(yè)教材,也可供從事各類工程結構設計和施工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詳《抗規(guī)》5.2.2條第2款,在滿足相鄰振型周期比小于0.85的情況下可以采用SRSS(平方和開根號)組合的方法:因梁剛度為無窮大,取柱中點為反彎點,得柱頂彎矩:振型1: 35x4.5/2...
抗震結構利用結構各構件的承載力和變形能力抵御地震作用,吸收地震能量,隔震結構消能減震結構吸收地震能量,針對建造的建筑物在地震作用下必須安全。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到你。
建筑結構安全等級確定詳見《工程結構可靠性設計統(tǒng)一標準》3.2.1節(jié):工程結構設計時,應根據(jù)結構破壞可能產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經濟損失、對社會或環(huán)境產生影響等)的嚴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級。根據(jù)...
格式:pdf
大小:11KB
頁數(shù): 7頁
評分: 4.7
對建筑結構抗震設計若干問題的探究 摘要:隨著現(xiàn)代化經濟建設的飛速發(fā)展和城市化發(fā)展的不斷深 入,各種新型的、 高層的建筑物拔地而起,而隨著現(xiàn)代建筑的建筑類 型越來越復雜, 其對地震風荷載等的抗震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 只有 對建筑結構進行全面合理地抗震設計,才能保證建筑的質量和安全, 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也能不斷促進我國的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 本 文針對建設抗震設計中常見的一些問題進行了簡單的探討。 近年來,在我國幾次重大的地震災害中, 房屋建筑的倒塌現(xiàn)象時 有發(fā)生,給我國人們的生產生活和生命財產帶來了重大的損失, 也嚴 重影響了我國的現(xiàn)代化經濟發(fā)展進程。 地震災害是一種無法避免的天 然災害,我國又是一個地震多發(fā)國家,因此在各種新型、復雜和高層 建筑不斷應運而生的時代, 我們應該充分重視建筑結構的質量和安全 性能,做好建筑抗震設計, 保證建筑的整體穩(wěn)定性能。下面主要從幾 個常見的抗震設計問題
建筑結構抗震設計課程通過介紹地震作用計算的基本原理及結構抗震的設計方法,培養(yǎng)學生掌握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和設計應用能力而設置的一門課程。
建筑結構抗震設計課程適合對土木工程專業(yè)及相關專業(yè)的學生來學習。
基本教材:《建筑結構抗震設計理論與實例》(第四版),作者:呂西林,出版社:同濟大學出版社
主要參考資料:《工程結構抗震設計》(第三版)李愛群
《建筑結構抗震設計規(guī)范》
《抗震工程學》(第2版) 沈聚敏、 周錫元
《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應用與分析》朱炳寅
基本信息
《建筑結構抗震設計》是由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出版的。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