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形鱗苔草(學(xué)名:Carex dimorpholepis Steud.)別名:垂穗薹草、二形鱗薹草、垂穗苔草、二型鱗苔草、垂穗苔、垂穗薹、二型鱗薹草 ,是莎草科苔草屬的植物。分布在日本、斯里蘭卡、印度、朝鮮、越南、緬甸、尼泊爾以及中國大陸的安徽、甘肅、浙江、四川、陜西、廣東、山東、江蘇、河南、江西、湖北、遼寧等地,生長于海拔200米至1,300米的地區(qū),多生于路邊、溝邊潮濕處或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別名垂穗苔草
中文名稱 | 二形鱗苔草 | 拉丁學(xué)名 | Carex dimorpholepis |
---|---|---|---|
界 | 植物界 | 門 | 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 |
綱 | 單子葉植物綱 | 亞綱 | 鴨跖草亞綱 |
目 | 莎草目 | 科 | 莎草科 |
亞科 | 苔草亞科 | 屬 | 莎草科苔草屬 |
種 | 二形鱗苔草 |
生長于海拔200米至1,300米的路邊、溝邊潮濕處或草地,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分布于日本、斯里蘭卡、印度、朝鮮、越南、緬甸、尼泊爾以及中國大陸的安徽、甘肅、浙江、四川、陜西、廣東、山東、江蘇、河南、江西、湖北、遼寧等地。
二形鱗苔草形態(tài)特征
形態(tài)
根狀莖木質(zhì),較粗,通常具匍匐莖。稈疏叢生,高30-60厘米,纖細,三棱形,上部粗糙,基部葉鞘褐色或暗褐色,或多或少分裂成纖維狀。葉短于稈,寬1.5-2.5毫米,線形,稍堅挺,平張或?qū)φ?。苞片具長鞘,鞘長3-5厘米,最下部的葉狀,短于小穗,上部的剛毛狀。小穗3-5個,上部小穗接近,下部稍遠離,頂生小穗雄性,或少有基部具極少的雌花,棒狀至細棒狀,長2-3厘米;側(cè)生小穗雌性,狹圓柱形,長2.5-4.5厘米,寬5毫米,疏花;小穗柄絲狀。雌花鱗片長圓形,頂端截形或微凹,薄革質(zhì),深栗褐色,上部邊緣色淡,背面具1條綠色的脈,延伸成一粗糙的芒,芒長1毫米。果囊稍長于鱗片,卵狀三棱形,兩端漸狹,長4.5-5毫米,基部具柄,柄長1毫米,膜質(zhì),脈不明顯,除近基部外,密被糙硬毛,喙較長,喙口斜截形,具2齒。小堅果緊包于果囊中,卵狀橢圓形,扁三棱形,長2-2.5毫米(連短柄);花柱基部增粗,柱頭3個?;ü?月。
苔草,屬莎草科苔草屬,多年生草本。具根狀莖。其稈三棱柱形。葉線形。本屬約1300種,如寸草苔、粗喙苔草、黑穗苔草、黑花苔草、 彎囊苔草、舌葉苔草等構(gòu)苔草。旱生根莖型多年生草本,山地草原植物。生長于山地...
主要分布于東北、西北、華北和西南高山地區(qū),南方種類較少,其中洞庭湖湖區(qū)水路相接處較多分布。
生長于山地的陽坡、半陽坡。喜潮濕,多生長于山坡、沼澤、林下濕地或湖邊。
格式:pdf
大?。?span id="m827ypi" class="single-tag-height">637KB
頁數(shù): 6頁
評分: 4.4
楓葉形、十字形、背心形植草磚圖樣、圖示
格式:pdf
大?。?span id="b3kbzt3" class="single-tag-height">637KB
頁數(shù): 104頁
評分: 4.4
(完整版)第二章草坪草的分類及常見草坪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