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超高溫陶瓷:應用于極端環(huán)境的材料 | 作????者 | (美)法倫霍爾茨(Fahrenholtz,W.G.) |
---|---|---|---|
譯????者 | 周延春等 | 出版社 | 國防工業(yè)出版社 [2]? |
出版時間 | 2016年4月 | 頁????數 | 383 頁 |
定????價 | 120.00 | 開????本 | 16 開 |
裝????幀 | 精裝 | ISBN | 978-7-118-10755-5 |
第1章緒論
1.1背景
1.2超高溫陶瓷
1.3內容描述
參考文獻
第2章超高溫陶瓷研究歷史概述
2.1超高溫陶瓷
2.2歷史上的研究
2.3NASA初期研究
2.4空軍材料實驗室資助的研究
2.4.1熱力學分析和氧化行為
2.4.2加工、性質、氧化及測試
2.4.3相平衡
2.5總結
致謝
參考文獻
第3章二硼化物基超高溫陶瓷的反應過程
3.1引言
3.2合成二硼化物粉體的反應過程
3.2.1元素反應
3.2.2還原過程
3.2.3復合粉體的合成
3.3燒結中的除氧反應過程
3.3.1使用含B/C的化合物還原除氧
3.3.2通過過渡金屬碳化物除氧
3.4反應燒結過程
3.4.1過渡金屬與含硼化合物的反應燒結
3.4.2過渡金屬和硼的反應燒結
3.5總結
參考文獻
第4章過渡金屬二硼化物TMB2(TM=Zr,Hf,Nb,Ta,Y)的
化學成鍵和固有彈性性質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4.1引言
4.2計算方法
4.3結果與討論
4.3.1晶格常數和鍵長
4.3.2電子結構和成鍵性質
4.3.3彈性性質
4.4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5章超高溫陶瓷的近凈成型技術
5.1前言
5.2了解膠體體系:顆粒間作用力
5.3近凈尺寸膠態(tài)成型技術
5.3.1采用膠態(tài)成型技術成功制備超高溫陶瓷
5.3.2實例研究:超高溫陶瓷的膠體制備及無壓燒結
5.4總結、建議和前進之路
致謝
參考文獻
第6章超高溫陶瓷的燒結和致密化機理
6.1引言
6.2MB2中添加金屬
6.3MB2中添加氮化物
6.4MB2中添加金屬硅化物
6.5MB2中添加碳或碳化物
6.6MB2中添加SiC
6.7添加第三相的MB2-SiC復相材料
6.8燒結助劑對高溫穩(wěn)定性的影響
6.9過渡金屬碳化物
6.10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第7章超高溫陶瓷基復合材料在超聲速飛行環(huán)境下的應用
7.1引言
7.2連續(xù)纖維增強超高溫陶瓷基復合材料的制備
7.2.1前驅體浸漬裂解法
7.2.2化學氣相沉積
7.2.3反應熔滲法
7.2.4漿料浸滲裂解法
7.2.5組合制備方法
7.2.6功能梯度超高溫陶瓷復合材料
7.3超高溫陶瓷涂層
7.4短纖維增強超高溫陶瓷基復合材料
7.5混雜基超高溫陶瓷復合材料
7.6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8章二硼化鋯基超高溫陶瓷的力學性能
8.1引言
8.2室溫力學性能
8.2.1ZrB2
8.2.2添加SiC的ZrB2
8.2.3添加二硅化物的ZrB2
8.2.4ZrB2-MeSi2-SiC
8.3高溫力學性能
8.3.1ZrB2基陶瓷彈性模量
8.3.2強度和斷裂韌性
8.4結束語
參考文獻
第9章ZrB2和HfB2陶瓷的熱導率
9.1簡介
9.2ZrB2和HfB2陶瓷的導熱
9.2.1純ZrB2陶瓷
9.2.2添加固溶劑的ZrB2
9.2.3純HfB2陶瓷
9.2.4關于純ZrB2和HfB2的結論
9.3ZrB2和HfB2復合材料
9.3.1ZrB2復合材料的熱導率
9.3.2HfB2復合材料的熱導率
9.3.3關于復合材料的結論
9.4電子和聲子對熱導率的貢獻
9.4.1ZrB2和HfB2
9.4.2添加SiC的ZrB2和HfB2復合材料
9.4.3關于ke和kp研究的結論
9.5結論
參考文獻
第10章超高溫陶瓷變形行為及硬度隨溫度的變化
10.1引言
10.2彈性性質
10.3硬度
10.4硬度和屈服強度
10.5形變機制圖
10.6位錯滑移的晶格阻力
10.7由其他障礙物控制的位錯滑移
10.8蠕變變形
10.9碳化物和硼化物變形的比較
10.10總結
參考文獻
第11章超高溫陶瓷材料在高超聲速氣流環(huán)境中氧化行為的模擬與評價
11.1引言
11.2氧化模型
11.3超高溫陶瓷在模擬高超聲速飛行條件下的氧化行為
11.4模型預測結果與尖銳前緣實驗的對比
11.5超高溫陶瓷在其他測試方法中的氧化行為
11.5.1電弧加熱氧化測試方法
11.5.2激光測試方法
11.5.3氧乙炔焰測試方法
11.6總結
參考文獻
第12章鉭的碳化物:組織結構與變形特性
12.1鉭的碳化物晶體學
12.2鉭的碳化物的微觀結構
12.3鉭的碳化物的力學性質
12.3.1彈性性質
12.3.2TaC的塑性性質
12.3.3韌脆轉變
12.3.4蠕變
12.3.5鉭的碳化物的硬度
12.3.6強度
12.3.7斷裂韌性
12.3.8Ta2C的塑性
12.4總結
致謝
參考文獻
第13章TiB2
13.1引言
13.2相圖、晶體結構和化學鍵
13.3TiB2粉體的合成
13.4過渡族金屬硼化物的致密化行為
13.4.1無壓燒結
13.4.2熱壓燒結
13.4.3反應制備
13.4.4放電等離子燒結
13.5TiB2的室溫和高溫力學性能
13.5.1硬度
13.5.2彈性模量
13.5.3彎曲強度
13.5.4抗熱震性能
13.6TiB2的物理性能和抗氧化性能
13.6.1熱膨脹系數和熱導率
13.6.2物理性能對TiB2抗熱震性能的影響
13.7TiB2的抗氧化性能
13.8TiB2的摩擦學性能
13.8.1TiB2基塊體陶瓷的摩擦磨損性能
13.8.2TiB2涂層的摩擦性能
13.9TiB2陶瓷的應用
13.10結論
參考文獻
第14章第四副族的碳化物和氮化物
14.1背景
14.2第四副族碳化物
14.3制備與工藝
14.4力學和物理性能
14.5超高溫陶瓷碳化物及氮化物的氧化
14.6超高溫陶瓷碳化物的氧化
14.7超高溫陶瓷氮化物
14.8制備、擴散和相形成
14.9力學和物理性能
14.10氮化物的氧化
14.11結論與未來研究
致謝
參考文獻
第15章超高溫陶瓷和MAX相的核應用
15.1未來的核反應堆
15.2核陶瓷的現狀
15.3未來的核陶瓷
15.4非氧化物核燃料
15.4.1復合燃料
15.4.2惰性基體燃料
15.4.3其他燃料包覆應用
15.5其他可能的未來的裂變和聚變應用
15.6核系統的熱力學
15.7結論
參考文獻
第16章UHTC熱結構:表征、設計和地面/飛行試驗
16.1引言
16.2熱防護系統:原理樣件和試驗構件
16.3鼻錐帽樣件的等離子燒蝕試驗
16.4EXPERT計劃:計算流體力學軟件模擬計算和等離子
風洞試驗驗證
16.5“SHARK”驗證器飛行試驗
16.6后續(xù)研究
參考文獻
" 2100433B
超高溫陶瓷是指具有超高熔點(大于3000℃)、高硬度、高穩(wěn)定性及良好高溫強度的一類陶瓷材料。由于其優(yōu)良的性能,超高溫陶瓷在極端服役環(huán)境下具有很好的潛在應用價值,如高超聲速飛行器、大氣層再入航天器等裝備的鼻錐和翼前緣部分。
本書對超高溫陶瓷研究的發(fā)展歷史及最新前沿進行了全面而詳細的介紹。其內容主要針對硼化物超高溫陶瓷的發(fā)展歷史,合成與加工,力學及熱學性能以及服役模擬研究進行介紹。另外,對其他一些超高溫陶瓷(如鉭的碳化物)、超高溫陶瓷的其他應用(核能領域的應用)及超高溫陶瓷構件的測試也有詳細的介紹。本書既適合超高溫陶瓷領域研究人員學習,也適合航空航天、核能及其他領域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超高溫陶瓷材料有: 1、氧化鋁陶瓷 氧化鋁陶瓷(人造剛玉)是一種極有前途的高溫結構材料. 2、氮化硅陶瓷 3、氮化硼陶瓷、碳化硼陶瓷 4、人造寶石 5、碳化硅(SiC)陶瓷
耐高溫陶瓷材料有以下這些的: 1、氧化鋁——耐高溫,耐蝕,耐磨。良好的電絕緣性。1600℃。作坩鍋、高溫熱電偶套管、、模具等。 2、氮化硅——有良好的高溫強度,熱膨脹系數較小,導熱系數高,抗熱震性能好...
價格參考: 泰州市華氏電熱電子有限公司 品牌 HS 25元 深圳市迪康科技有限公司 &...
格式:pdf
大?。?span id="p80upip" class="single-tag-height">422KB
頁數: 4頁
評分: 4.3
通過在1800℃和20 MPa條件下熱壓燒結ZrB_2和聚碳硅烷(PCS)裂解粉制得ZrB_2-SiC-C復合材料。樣品中從PCS裂解得到的SiC體積分數從0%開始按5%遞增到30%。通過XRD、SEM、維氏壓痕測試等手段表征了樣品的相組成、微觀結構和力學性能。研究表明可得到15%和20%SiC含量的致密均勻樣品,其具有好的韌性,但由于C的存在,硬度相對較低。
格式:pdf
大?。?span id="yqgio8q" class="single-tag-height">422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5
北京志盛威華化工有限公司擁有的獨家專利技術,突破了傳統耐高溫涂料的耐溫極限,采用無機精加工新技術,選用特制高溫材料,把耐溫幅度提高到1800℃,短時極限溫度可以達到2300℃,而且可以長時問耐火燒烤。
為了讓人們的身體更健康、生活更幸福美滿。各級氣臺站每天發(fā)布6~72 小時的短時、短期甚至更長時段的天氣預警、預報。不少氣象臺站每天通過電視、電話(12121)、手機短信等媒介進行發(fā)布。圍繞人體舒適和健康需求,氣象專家們研制了人體舒適度、紫外線強度、空氣質量、戶外晨練、體感溫度等許多氣象指數,把影響人們生活的氣象要素分成1~7 個等級。
家用電器為人們的消暑和御冷提供了非常優(yōu)越的條件,但是要適度,對溫度調節(jié)要適宜。在室內安裝空調設備,溫度要在25~27℃,濕度30%~40%為適宜。過高過低都會對人的健康造成傷害 。
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中,人體對氣象條件的要求是不同的。在極端高(低)溫出現時,會使人產生心理上的極度緊張,使人感到煩躁、頭痛、頭暈、血壓增高、胃腸功能紊亂,有的出現全身微血管收縮,供血減少而乏困,這就需要合理安排衣食住行。因此,人們一定要遵循氣候變化的規(guī)律,學會根據天氣預報的冷暖趨勢,科學安排自身的飲食起居,防御極端氣候事件帶來的氣象災害,注意隔熱、通風,調節(jié)小氣候以達到人感舒適為止度 。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論述了硼化物基超高溫陶瓷材料的制備方法及其強度計算,包括基本理論、力學原理、分析方法及工程應用等。作為失效學體系的理論之一,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超高溫陶瓷材料的斷裂失效行為進行研究。
本書共7章,主要內容包括硼化物基超高溫陶瓷材料的研究進展情況,硼化物基超高溫陶瓷材料制備工藝及方法,以及針對不同成分的超高溫陶瓷材料斷裂失效的研究。
本書可作為從事固體力學研究的科技工作者及從事超高溫陶瓷材料斷裂失效研究的工程師使用和參考,也可作為力學專業(yè)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參考書。
目錄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引言
1.2 脆性破壞特征
1.3 斷裂力學的研究對象
1.4 斷裂力學的分類
1.5 斷裂力學的發(fā)展
1.6 超高溫陶瓷材料斷裂失效行為概述
第2章 ZrB2-SiC注漿成型及燒結研究
2.1 引言
2.2 試驗過程和方法
2.3 ZrB2-SiC陶瓷性能研究
2.4 結論
第3章 ZrB2粉體的制備
3.1 引言
3.2 試驗原料和方法
3.3 試驗內容
3.4 試驗結果分析
3.5 結論
第4章 ZrB2-SiC層狀陶瓷的制備及熱力學性能分析
4.1 引言
4.2 層狀結構陶瓷材料進展
4.3 材料及試驗方法
4.4 試驗結果分析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ZrB2-SiC復合陶瓷的制備及斷裂失效分析
5.1 引言
5.2 ZrB2-SiC復合陶瓷進展
5.3 試驗內容與方法
5.4 實驗結果分析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硼化物基超高溫陶瓷斷裂數值模擬
6.1 引言
6.2 超高溫陶瓷材料氧化燒蝕研究現狀
6.3 理論基礎和研究方法
6.4 超高聲速飛行器翼緣熱沖擊模擬仿真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超高溫陶瓷材料微觀結構對晶間殘余應力的影響
7.1 引言
7.2 超高溫陶瓷材料宏觀熱傳導與熱應力分析
7.3 超高溫陶瓷材料晶間殘余應力試驗分析
7.4 微量顆粒對超高溫陶瓷材料晶間殘余應力仿真分析
7.5 內聚力模型對ZrB2-SiC晶界建模
7.6 SiC顆粒與ZrB2基熱不匹配分析
7.7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2100433B
超高溫陶瓷能夠適應超高音速長時飛行、大氣層再入、跨大氣層飛行和火箭推進系統等極端環(huán)境,可用于飛行器鼻錐、機翼前緣、發(fā)動機熱端等各種關鍵部位或部件。作為航空航天飛行器上的關鍵材料,超高溫陶瓷將幫助我們不斷突破速度和空間上的極限,成為未來超高音速飛行和可重復使用運載飛船領域最具前途的候選材料之一。
超高溫陶瓷是指能在1800℃以上應用,具有相當優(yōu)良的高溫抗氧化性和抗熱震性的陶瓷基復合材料。主要包括一些過渡族金屬的難熔硼化物、碳化物和氮化物,他們的熔點均在3000℃以上,在這些超高溫陶瓷中,ZrB2和HfB2基超高溫陶瓷復合材料具有較高的熱導率、適中的熱膨脹系數和良好的抗氧化腐蝕性能。
國外對超高溫陶瓷材料的研究從1969年代開始。在美國空軍的支持下,Manlab開始研究對象為ZrB2和HfB2及其復合材料,研發(fā)的80vol% HfB2-20vol%SiC復合材料能基本滿足高溫氧化環(huán)境下持續(xù)使用的要求,但其熱壓工藝限制了部件的制備;1990年代,Ames實驗室進行飛行實驗;2003年“哥倫比亞”號的爆炸掀起了對超高溫陶瓷材料研究的熱潮。
國內從七十年代開始開展超高溫材料的探索工作,哈工大、西工大、航天科技集團701所、703所、14所、總裝備部二十九基地、中材山東工陶院、中科院金屬所、中科院上硅所、清華、北京理工、武漢理工等單位參與了超高溫材料的研究工作,目前已獲得許多可喜成果。
優(yōu)異的高溫綜合性能使超高溫陶瓷材料成為未來超高溫領域最有發(fā)展前景的材料之一,然而其較低的損傷容限和抗熱沖擊性能限制了該材料的工程應用,因此研究超高溫陶瓷材料的增韌、消除應用缺陷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和應用價值。報名參加“2018新型陶瓷技術與產業(yè)高峰論壇”,屆時,來自山東工業(yè)陶瓷研究設計院的周長靈高工將會為我們帶來題為《超高溫陶瓷及其復合材料的研究進展》的學術報告。
報告人簡介
周長靈,中共黨員,教授級高工,山東工陶院防隔熱材料學科帶頭人,院科技委成員,武漢理工大學、湖南大學、濟南大學校外碩士生指導教師,中國復合材料學會、山東顆粒學會理事,國防科工局項目評審專家。
周高工長期在一線從事科研工作,先后從事過紅外陶瓷、隔熱材料、防彈陶瓷、超高溫陶瓷及其復合材料的研究,近年來主要圍繞高超聲速飛行器用輕質、耐高溫、非燒蝕陶瓷防隔熱材料進行研究。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了軍品配套項目、總裝預研項目以及國家“863”計劃等國家級課題15項,完成國防科技成果鑒定7項。曾先后獲省部級獎勵2項、市級獎勵3項,2006年獲振興淄博勞動獎章,2016年入選淄博市英才計劃。申報國家專利21項,授權15項。在國內外知名學術期刊累計發(fā)表論文30余篇,EI收錄10余篇。
聲明
1.本文內容由中國粉體網旗下粉享家團隊打造,轉載請注明出處!
2.請尊重、保護原創(chuàng)文章,謝絕任何其他賬號直接復制原創(chuàng)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