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時播種、培育壯秧、適齡移栽:該組合播種至抽穗期較穩(wěn)定,適時播種至關重要,平原地區(qū)作單季種植,浙中一般要求5月15日前,浙南6月15日前播種,山區(qū)播種可根據(jù)當?shù)貙嶋H情況相應提前,畝播種量7.5公斤,播種前用消毒劑進行浸種消毒,防種子帶菌傳病,二葉一心時噴施多效唑培育矮壯帶蘗秧,爭取移栽前秧苗平均單株帶蘗3個以上,秧齡控制在25-30天。
適時移栽、合理密植 :總結各地經(jīng)驗,每畝插1.25-1.45萬叢,密度16-17×25-675px,最高苗達到24-28萬/畝,有利于提高成穗率,力爭有效穗數(shù)16-18萬/畝。
合理用肥、增加磷鉀肥:中浙優(yōu)8號耐肥性較強,但后期肥料過多容易發(fā)生倒狀,根據(jù)該組合的需肥規(guī)律。施肥原則是在重施底肥的基礎上早施分蘗肥,促進早發(fā)穩(wěn)長,提高分蘗成穗率,根據(jù)苗情,控制穗期氮肥,增施磷鉀肥和有機肥,以利健根壯桿、青稈黃熟、籽粒飽滿。一般畝產(chǎn)700公斤的田地,每畝總用肥量純氮控制在15kg,過磷酸鈣15kg,氯化鉀13kg?;?、蘗肥、穗肥的比例58:35:7,促蘗肥在插秧后7天進行。
采取綜合措施防治病害蟲:防病治蟲應掌握實際,根據(jù)各地病蟲預測預報,做好蟲、稻飛虱、紋枯病等病蟲害的防治工作,尤其是對第三代螟蟲的防治一定要掌握時機、增加水量,達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加強水分管理:分蘗期實行淺水勤灌,促進低節(jié)位分蘗,夠苗時及時排水擱田,以控制無效分蘗,確保壯稈大穗,抽穗揚花期保水層,防治缺水影響抽穗、灌漿乳熟期宜采取干干濕濕交替灌溉,多次輕擱促進養(yǎng)根保葉強稈,提高抗倒能力。收獲前7天斷水,有利于青稈黃熟,提高結實率和千粒重。
一般畝產(chǎn)600~650公斤,高產(chǎn)示范片700公斤,高產(chǎn)攻關田可達750公斤以上。2007年開化縣池淮鎮(zhèn)池淮畈村128畝示范方,表現(xiàn)為穗大粒多、清秀黃熟、結實率高等特點,經(jīng)專家組織驗收,實割測產(chǎn)平均畝產(chǎn)719公斤,2008年湖南隆回5畝高產(chǎn)攻關田驗收畝產(chǎn)達810公斤。
中浙優(yōu)8號特征特性
中浙優(yōu)8號組合屬遲熟雜交晚秈,全生育期137.2天, 比對照汕優(yōu)63長5.2天。株型挺拔,葉色深綠,分蘗力較強,穗大粒多,結實率高,生長清秀,后期熟相較好,畝有效穗15.5萬,株高120.4厘米,穗長25.7厘米,每穗總粒數(shù)165.8粒,實粒數(shù)144.5粒,結實率87.2%,千粒重25.4克。中抗稻瘟病,感白葉枯病,高感褐稻虱。株型挺拔整齊,劍葉挺直,葉色深綠,分蘗力較強。穗大粒多,結實率高,后期熟相好,耐肥抗倒,豐產(chǎn)性較好,米質較優(yōu)。中抗稻瘟病。
適宜區(qū)域:浙江、廣西、江西、湖南、福建等地區(qū)。
主要用繁殖,也可萌芽更新。采種母樹樹齡10-20年,產(chǎn)量高,質量好。檫樹自然類型較多,成熟期不一。大暑籽在7月上旬成熟,立秋籽在8月上旬成熟。檫果果皮藍黑色并帶有白色蠟質時,即表示成熟。一般成熟后7-...
藤三七又名洋落葵、川七等,它最大特點是藥食兼用,營養(yǎng)保健,容易栽培,它的葉片、嫩梢、珠芽,根部塊莖都能食用,可以說渾身是寶。除了土壤栽培外,還可作水培、盆栽、綠籬栽培,是值得廣為開發(fā)的保健蔬菜。藤三七...
用繁殖。果實采收后,搓去外果皮,有油質,壽命短,陰干后即可播種。若次年春播,需用濕沙貯藏。幼苗期需遮蔭,當幼苗長成真葉即可間苗或移植,一般1年生苗即可出圃造林。如綠化用大苗,可換床培育3--5年。大苗...
格式:pdf
大小:30KB
頁數(shù): 5頁
評分: 4.7
蘋果樹怎么矮化栽培 蘋果樹矮化栽培技術要點 近年來,我國的蘋果栽培栽培模式由喬砧密植轉到矮砧寬行集 約栽培,盡管矮化栽培有絕對的優(yōu)勢, 但由于果農(nóng)技術水平和資金情 況不同,因而在建園中出現(xiàn)了不少問題, 那么蘋果樹怎么矮化栽培又 有哪些技術要點呢? 一、存在的問題 1、果園配套基礎設施不到位 矮砧栽培較常規(guī)栽培先期投入大, 矮化自根砧苗的價格是常規(guī)苗木的 4~5倍,因矮化苗木根系淺,必須配套支架立柱、水肥一體化,有些 果園由于受到資金限制, 沒有及時架設支架立柱, 大雨后又遇到大風, 容易導致樹體倒伏,造成樹弱,而且東倒西歪,園相不整齊。 有的果園沒有配套水肥一體化和覆蓋設施, 由于矮砧蘋果根系淺, 對 外界適應性差,遇到干旱,樹長勢差,容易造成小老樹,要想恢復樹 勢不太容易。 2、栽植深度不一致,果園整齊度差 有些果園栽樹前沒有進行土地整平、大水沉實,栽植后,一澆水,深 的深,淺的淺,造成
格式:pdf
大?。?span id="5hxbkln" class="single-tag-height">30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5
平菇有土栽培 平菇有土栽培可以合理地調節(jié)培養(yǎng)料內(nèi)的碳、氮營養(yǎng)成分,充 分利用溫度、濕度、空氣和水分等自然條件,給平菇創(chuàng)造一個適宜的 生長氣候。采用這種方法能使菌蕾成活率達 100%,菌柄變粗,菌蓋 變多、變大、變厚,所產(chǎn)平菇品質好,產(chǎn)量是常規(guī)栽培模式的 5倍, 可連續(xù)采 8--10潮菇,每 1/15公頃 (1畝 )產(chǎn)量高達 5000千克。這種栽 培方法,技術簡單,原料廣泛,經(jīng)濟實用,很適合規(guī)模種植。 科學配料 配方是棉子殼 75千克,鋸末 (闊葉樹鋸末 )或玉米芯 (玉米芯要打碎 )15千克,草木灰 5千克,優(yōu)質無菌土 2千克,水 125--135 千克。 菌絲培育 將上述原料拌勻后,即可進行常規(guī)微孔栽培的裝料 接種,注意裝料時要用小木棍搗實, 在料的兩端和中間接種并扎緊袋 口。把裝好的料袋,在室外選擇通風條件好、 干燥、無菌的地方進行 培育。注意覆蓋保溫,雨天加蓋薄膜,雨后揭去,要求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