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空氣運動是指與土壤空氣循環(huán)過程相關的所有過程的總稱。維持良好的土壤通氣狀況是旱地作物正常生長的基本條件,土壤需要不斷補充作物所消耗的氧氣,以及排出因生物作用所釋放的二氧化碳。土壤空氣的交換主要依靠土壤中互相連接的充氣孔隙。
如果土壤孔隙體系受阻,土壤空氣運動將受到影響。同其他物質運動一樣,土壤空氣運動符合質量守恒定律。土壤空氣運動過程包括兩種,即對流和擴散。土壤氣體對流作用與溫度、氣壓差以及土壤充氣孔隙狀況密切相關。土壤氣體運動的主要機理是擴散作用。土壤中氣體可以以氣態(tài)形式擴散,也可以液態(tài)形式擴散,無論哪種形式,空氣擴散通量都可以用菲克定律描述。2100433B
(1)施用粉 每平方米的苗床,摻入100~200g的粉,其酸性有效期可維持2~3年。 (2)施用亞鐵粉末 每平方米施入150g的亞鐵粉末,施后可降低0.5~1.0單位的pH值;對于特別粘重的土壤,用量...
土壤是地球上能夠生長綠色植物的疏松表層。不同的土壤類型,分層也不一樣。一般人為地把他們分為A,B, C三個層,即表層,淋溶層,母質層,接下來再細分。表土層又可分為耕作層和犁底層,也叫腐殖質—...
是具體土壤具體分析的,一般是按土質改良情況配合比計算改良費用的
格式:pdf
大?。?span id="kj491hs" class="single-tag-height">373KB
頁數: 6頁
評分: 4.4
建立了一套基于土壤-空氣換熱的建筑新風系統(tǒng),測試分析了整個系統(tǒng)在夏季、冬季以及過渡季的地下換熱特性和室內空氣品質狀況.結果表明,該系統(tǒng)運行穩(wěn)定可靠,室內最高CO2濃度控制在6×104~7×104,能夠有效保證室內空氣品質的要求.在冬夏季典型運行工況下,單位傳熱面積的地下換熱量分別為90.9 W/m2和44.2 W/m2,日平均換熱效率分別為0.84和0.72.上述試驗結果對于類似氣候地區(qū)的系統(tǒng)設計與優(yōu)化具有實際指導意義.
格式:docx
大小:373KB
頁數: 未知
評分: 3
土壤源熱泵中央空調簡介——本資料主要介紹了土壤熱泵中央空調工作原理、土壤熱泵中央空調形式分類、土壤熱泵中央空調的優(yōu)勢、土壤熱泵中央空調的特點、土壤熱泵中央空調的方案設計等內容。
土壤孔隙中的氣體稱為土壤空氣。土壤空氣基本上是由大氣而來,但也有少部分產生于土壤中生物化學過程。土壤空氣是土壤重要組成成分之一,對于植物生長和土壤形成有重大意義。
土壤空氣的組成與大氣相似,但有差別。
(1)土壤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于大氣;
(2)土壤空氣中的氧氣含量低于大氣;
(3)土壤空氣中的相對濕度高;
(4)土壤空氣中的含有較高的還原性氣體(甲烷CH4、硫化氫H2S等);
(5)土壤空氣的組成和數量處于變化中。
土壤空氣與大氣組成的比較(容積%)
氣體 |
O2 |
CO2 |
N2 |
其他氣體 |
近地表空氣 |
20.94 |
0.03 |
78.05 |
0.98 |
土壤空氣 |
18.0-20.03 |
0.15-0.65 |
78.8-80.24 |
0.98 |
影 響土壤空氣和大氣不斷相互交換的因素如下 :
(l) 氣象條件: 包 括大氣 和土 壤溫度 的 變化、空 氣壓力變化、 降雨和風 力的作用等。
(2) 土壤物理及化學性質 : 包括土壤的通氣性、空氣 容量、 土壤質地、 結構和 水分 狀況、 有機質的含量以及養(yǎng)分分布狀況等。
(3) 土緩生物及生物化學作用: 包括土壤微生物區(qū)系和動物 區(qū)系及其活動能 力以及植物根系呼吸作用等。
(4)人類生產活動: 包括耕作、 施肥、 灌溉、排水等制度以及其他 農業(yè)技米措施等。
上述 四類因素彼此間的關系是十分密切而不可分割的。 事實上, 對于土壤室氣與大氣的交換過程的影響是上 述因素綜合起作用的結果。 但是, 每 一因素省有其特點, 有時甚至是起主導作 用的, 而土壤室氣交換的方式卻只能是通過氣體擴散作用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