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光樹種,喜溫涼、溫暖氣候及濕潤土壤。在華北及長江下游海拔500米以下,中上游海拔1000米以下排水良好之山地可選用造林。
塔柏地理分布
產(chǎn)于內(nèi)蒙古烏拉山、河北、山西、山東、江蘇、浙江、 福建、安徽、江西、河南、陜西南部、甘肅南部、四川、湖北西部、湖南、貴州、廣東、廣西北部及云南等地。生于中性土、鈣質(zhì)土及微酸性土上,各地亦多栽培,西藏也有栽培。朝鮮、日本也有分布。 華北及長江流域各地多栽培作園林樹種。
塔柏形態(tài)特征
直立喬木;樹冠幼時為錐狀、圓柱形或圓柱狀尖塔形,大樹則為尖塔形,樹皮深灰色,縱裂成窄長條片;葉片多為刺形,長4-10毫米,稀間有鱗葉。葉二型;直伸而緊密,近披針形,先端微漸尖,長2.5-5毫米,下(背)面近中部有橢圓形微凹的腺體;刺葉三葉交叉輪生,斜展,疏松,披針形,先端漸尖,長6-12毫米,上(腹)面微凹,綠色中脈兩側(cè)有兩條白粉帶。雌雄異株,稀同株;雄球花橢圓形,長2.5-3.5毫米,雄蕊5-7對,各具3-4花藥。球果近球形,徑6-8毫米,兩年成熟,熟時暗褐色,被白粉或白粉脫落,具1-4粒種子;種子卵圓形,扁,頂端鈍,有棱脊及少數(shù)樹脂溝;子葉2枚,發(fā)芽時出土。
千頭柏適應(yīng)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但需排水良好,水大易導(dǎo)致植株爛根。千頭柏喜光,應(yīng)栽種于光照充足處,過度遮蔭易使植株枝葉稀疏,不利于造型。
喜光,幼時稍耐蔭,適應(yīng)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在酸性、中性、石灰性和輕鹽堿土壤中均可生長。耐干旱瘠薄,萌芽能力強,耐寒力一般。
喜光樹種,較耐蔭,喜溫涼、溫暖氣候及濕潤土壤。在華北及長江下游海拔500米以下,中上游海拔1000米以下排水良好之山地可選用造林。忌積水,耐修剪,易整形。耐寒、耐熱,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能生于酸性、中性及...
分布于中國華北及長江流域各地。 塔柏要求溫暖濕潤的氣候條件,對土壤的適應(yīng)性很廣,在干旱瘠薄、土壤板結(jié)粘重的地方均可生長,它即耐旱又稍耐水濕。但在地下水位過高或低洼地上易爛根而死亡。在酸性、中性或堿性土壤上均可生長。塔柏為喜光樹種,但在幼苗期稍耐庇蔭。
柏扦插育苗圃的選地與整地作床:塔柏扦插育苗圃地選擇在地勢平坦、光照充足、灌水和排水方便的沙質(zhì)壤土,如果是質(zhì)地粘性土壤,要結(jié)合整地?fù)酱稚郴蛞呀?jīng)發(fā)酵的鋸木粉屑,使土壤疏松透氣。翻地時應(yīng)噴灑3%硫酸亞鐵液和1%高錳酸鉀液進(jìn)行土壤消毒,扦插床高20厘米,床寬1.0-1.2米,步道寬30厘米,苗床長度視地形和扦插量而定,一般10米左右。插床要求平整,土粒上細(xì)下粗。
扦插繁殖育苗時間:扦插時間一般春季在3-4月進(jìn)行。
穗條的選擇與處理:塔柏是產(chǎn)生不定根較強的樹種,插穗扦插后較易生根。但隨著樹齡的增大,其插穗再生能力也有所下降,因此最好選取3-5年生幼樹上的1-2年生粗壯枝條作為插穗,插穗長度以10-12厘米為宜,切口要平整,捆把埋在濕沙內(nèi)備用。
插苗方法:斜插或直插成活率無顯著差異,操作上多采用開窄溝扦插,插條無損傷,深度為插穗的1/3-1/2,一般為5-6厘米左右,株行距一般5厘米×12-15厘米,扦插后夯實土壤,立即澆透一次水,利于穗條和土壤密合。
扦插后苗床管理
⑴合理遮陰保溫。扦插后一般用70%遮陽網(wǎng)遮陰,蔭棚高度1.0-1.5米左右,操作管理方便。進(jìn)入冬季氣溫下降,一般采用塑料薄膜搭建拱棚保溫,晚間在拱棚上鋪設(shè)草簾保暖,但要保持適當(dāng)通風(fēng)透氣。
⑵及時澆水。扦插后要保持苗床土壤濕潤,保證插穗和土壤水分的相對平衡,要經(jīng)常噴水,切忌大水漫灌。雨季要注意排澇降漬,防止?jié)a根。
⑶中耕除草。及時中耕、施肥、除草、去膜。
⑷正確施肥。施肥只能葉面噴施,用尿素或磷酸二氫鉀,前期已尿素為主,后期以磷鉀肥為主,噴施濃度不高于0.2%,間隔20天噴施一次,整個生長季節(jié)噴施四次。
常見病害有圓柏梨銹病、圓柏蘋果銹病及圓柏石楠銹病等。這些病以塔柏為越冬寄主。對塔柏本身雖傷害不太嚴(yán)重,但對梨、蘋果、海棠、石楠等則危害頗巨,故應(yīng)注意防治,最好避免在蘋果、梨園等附近種植。
塔柏小苗生長期間,蟲害主要有松梢螟、側(cè)柏毒蛾、紅蜘蛛等,可使用1000倍久效磷、50%甲胺磷混合進(jìn)行防治。
塔柏主要價值
塔柏樹冠呈塔形,枝葉蒼翠,四季常青,冬夏美麗,可用于行道、亭園、大門兩側(cè)、綠地周圍、路邊花壇及墻垣內(nèi)外,均美觀。小苗可做綠籬,隔離帶圍墻點綴,多用于行道樹,廣泛用于公路,也用于工廠綠化美觀。塔柏易于修剪成各種形狀,滿足人們對植物的審美感。
格式:pdf
大小:26K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7
本文整理于網(wǎng)絡(luò),僅供閱讀參考 南天竹的生長習(xí)性 南天竹的生長習(xí)性 南天竹性喜溫暖及濕潤的環(huán)境,比較 耐陰。也耐寒。容易養(yǎng)護(hù)。栽培土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 土。對水分要求不甚嚴(yán)格,既能耐濕也能耐旱。比較喜肥,可多 施磷、鉀肥。生長期每月施 1~2 次液肥。盆栽植株觀賞幾年后, 枝葉老化脫落,可整型修剪,一般主莖留 15cm左右便可, 4月修 剪,秋后可恢復(fù)到 1m高,并且樹冠豐滿。 常綠灌木。土壤?;ㄆ?5-7 月。野生于疏林及灌木叢中,也 多栽于庭園。強光下葉色變紅。適宜在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 土生長。 南天竹的養(yǎng)殖方法 繁殖以播種、分株為主,也可扦插。 可于果實成熟時隨采隨播,也可春播。分株宜在春季萌芽前或秋 季進(jìn)行。扦插以新芽萌動前或夏季新梢停止生長時進(jìn)行。室內(nèi)養(yǎng) 護(hù)要加強通風(fēng)透光, 防止介殼蟲發(fā)生。 種子繁殖 秋季采種,采后即播。在整好的苗床上, 按行距 33厘米開溝, 深約
格式:pdf
大?。?span id="ch4c2sd" class="single-tag-height">26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5
香樟 樟樹多喜光,稍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性不強,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較耐水濕,但 當(dāng)移植時要注意保持土壤濕度,水澇容易導(dǎo)致爛根缺氧而死,但不耐干旱、瘠薄和鹽堿土。 主根發(fā)達(dá),深根性,能抗風(fēng)。萌芽力強,耐修剪。生長速度中等,樹形巨大如傘,能遮陰避 涼。存活期長,可以生長為成百上千年的參天古木,有很強的吸煙滯塵、涵養(yǎng)水源、固土防 沙和美化環(huán)境的能力。 女貞 女貞耐寒性好,耐水濕,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耐蔭。大葉女貞木樨科女貞屬 ,別名: 楨樹,大葉女貞,高桿女貞。樹皮灰綠色,平滑不開裂。枝條開展,光滑無毛。漿果狀核果 近腎形, 10~11 月果熟,熟時深藍(lán)色。大葉女貞不耐干旱和瘠薄,適生于肥沃深厚、濕潤 的微酸性至微堿性土壤。 大葉女貞陽性樹種,喜光,喜溫暖環(huán)境。適生于深厚、肥沃、濕 潤的土壤,對土壤的適應(yīng)性強,酸性、中性、堿性土及輕度鹽堿土均可生長。深根性,側(cè)根 廣展,抗風(fēng)力強。忌積水,不耐
塔柏是陽性,耐寒,耐修剪,通常全為刺葉 ,忌水澇。樹冠幼時為錐狀,大樹則為尖塔形,枝向上直展,密生。幼樹多為刺葉,葉色深綠。雄花球長橢圓形。塔柏嫁接繁殖育苗和埋株壓條育苗的方法:
一、 塔柏嫁接繁殖育苗
塔柏嫁接砧木選擇最經(jīng)濟(jì)的優(yōu)良樹種側(cè)柏。
1. 砧木苗培育:側(cè)柏苗采用播種的方法進(jìn)行培育。
1.1 墾地作床:播種苗圃進(jìn)行全墾整地,深墾30cm,結(jié)合整地每畝施入硫酸亞鐵15kg和5%呋喃丹2.5kg進(jìn)行土壤消毒,同時施2000kg家雜灰作基肥。苗床高25cm,長15-20m,床面平整,土塊細(xì)碎,符合播種要求。
1.2 精細(xì)播種:側(cè)柏采取條播法,條幅30cm。橫向(或縱向)開播種溝,溝深3-4cm,溝寬10-15cm,將側(cè)柏種均勻撒入溝內(nèi),然后覆土,覆土厚度0.5-1.0cm,以不見種子為度。播種量每畝5kg(約平方米8g)。
1.3 播后管理:播種后澆透水一次,然后保土床濕潤,出苗70%時,用1%等量式波爾多液防立枯病,猝倒病,每七天一次,連續(xù)2-3次。
2. 嫁接技術(shù):春季采用髓心與形成層對接法。
2.1 砧木選擇:砧木基徑粗達(dá)0.5cm,徑基部光滑,整珠生長健壯。
2.2 嫁接穗條選擇:選擇塔柏樹冠中上部健壯條作接穗,接穗粗0.2cm以上(包括0.2cm),無病蟲為害,生長基本旺盛。
2.3 嫁接方法 削接穗:接穗長10-13cm,在基部平滑面削一斜面,至髓心,在接穗基部削面的背面削一刀成楔形。削面長3-4cm,接穗的削面要平整、光滑,易與砧木對接。
切砧木:在砧基部光滑部,距地高5-7cm處向下斜切一刀,深達(dá)木質(zhì)與形成層交界處,長度與接穗削面相等。
嫁接綁縛:將接穗插入砧木切口內(nèi),接穗削面暴露的形成層與砧木形成層對齊,然后用2cm寬的塑帶綁縛。嫁接完成。
二、埋株壓條育苗
1. 壓苗條的制作:壓條苗一般高度在50-100cm,春季將塔柏苗從圃地帶土球挖起,剪去長度在10cm以內(nèi)的條,將10cm以上條的稍端留下5cm的長鱗葉,下部枝葉全部去掉。
2. 開壓苗條溝:在壓條地塊上開一30cm見方的穴,能容下壓條苗的土球,臨穴開壓條苗溝,溝深6-10cm,根穴處深10cm,壓條苗稍部深6cm,長度與壓條苗相等。
3. 根植壓苗條:將壓條株臥在壓條溝內(nèi),根斜植在穴內(nèi),用竹枝釘或鐵絲釘把塔柏條固定在壓條溝內(nèi),稍頭向上,然后向溝內(nèi)壓土,條枝稍在地面上,并將土壓緊。澆透水一次,進(jìn)入正常管理。三個月后,壓條基本上都開始生根,然后將新株與母株斷離,成為獨立植株。前幾年壓條30株,成苗4100多株,成活率極高。
4.小結(jié):春季是塔柏?zé)o性繁殖育苗的最佳季節(jié),三月是其扦插繁殖育苗最佳時間,操作方便,成活率高,繁殖系數(shù)大,為育苗首選方法。嫁接繁殖生長快,由于嫁接技術(shù)較難掌握,大批量生產(chǎn)成本較高。壓條繁殖成活率最高,但操作起來成本大,資源浪費較大
塔柏分布范圍
產(chǎn)于內(nèi)蒙古烏拉山、河北、山西、山東、江蘇、浙江、 福建、安徽、江西、河南、陜西南部、甘肅南部、四川、湖北西部、湖南、貴州、廣東、廣西北部及云南等地。生于中性土、鈣質(zhì)土及微酸性土上,各地亦多栽培,西藏也有栽培。朝鮮、日本也有分布。 華北及長江流域各地多栽培作園林樹種。
喜光樹種,喜溫涼、溫暖氣候及濕潤土壤。在華北及長江下游海拔500米以下,中上游海拔1000米以下排水良好之山地可選用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