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 容 簡 介
本書是根據(jù)國家標準《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J10―89)及1993年
對該規(guī)范局部修訂后的內容進行編寫的。內容主要包括:鋼筋混凝土受彎、
受壓、受拉、受扭構件承載力計算方法和設計實例;鋼筋混凝土牛腿、剪力
墻、深梁承載力計算方法和設計實例;鋼筋混凝土構件受沖切及局部受壓計
算方法和設計實例;鋼筋混凝土預埋件的計算方法和設計實例;鋼筋混凝土
框架結構和單層工業(yè)廠房的計算方法和設計實例及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常
用資料等。
本書內容豐富、技術標準新、計算方法準確,設計實例具有系統(tǒng)、全面、
實用性強的特點。
本書可供建筑結構設計人員、高等院校師生和科學研究人員參考。
目 錄
1 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
1.1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正截面受彎承載力
1.1.1單筋矩形截面受彎承載力
1.1.1.1計算方法
1.1.1.2設計實例
1.1.2雙筋矩形截面受彎承載力
1.1.2.1計算方法
1.1.2.2設計實例
1.1.3T形截面受彎承載力
1.1.3.1計算方法
1.1.3.2設計實例
1.1.4環(huán)形截面受彎承載力
1.1.4.1計算方法
1.1.4.2設計實例
1.1.5圓形截面受彎承載力
1.1.5.1計算方法
1.1.5.2設計實例
1.1.6雙向受彎構件的受彎承載力
1.1.6.1計算方法
1.1.6.2設計實例
1.2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斜截面受剪承載力
1.2.1按構造要求配置箍筋的條件
1.2.1.1計算方法
1.2.1.2設計實例
1.2.2僅配置箍筋的受剪承載力計算
1.2.2.1計算方法
1.2.2.2設計實例
1.2.3配置箍筋和彎起鋼筋的受剪承載力
1.2.3.1計算方法
1.2.3.2設計實例
1.3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撓度、裂縫寬度及疲勞強度驗算
1.3.1受彎構件的撓度驗算
1.3.1.1計算方法
1.3.1.2設計實例
1.3.2受彎構件裂縫寬度驗算
1.3.2.1計算方法
1.3.2.2設計實例
1.3.3受彎構件疲勞強度驗算
1.3.3.1驗算方法
1.3.3.2設計實例
2 鋼筋混凝土受壓構件
2.1軸心受壓構件
2.1.1配有普通箍筋的軸心受壓構件正截面受壓承載力
2.1.1.1計算方法
2.1.1.2設計實例
2.1.2配置螺旋箍筋的軸心受壓構件正截面受壓承載力
2.1.2.1計算方法
2.1.2.2設計實例
2.2矩形截面偏心受壓構件
2.2.1基本規(guī)定
2.2.1.1大小偏心受壓的判別
2.2.1.2偏心距增大系數(shù)的計算
2.2.1.3受拉邊或壓力較小邊鋼筋應力的計算
2.2.1.4軸向力偏心距的計算
2.2.2不對稱配筋大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受壓承載力
2.2.2.1計算方法
2.2.2.2設計實例
2.2.3不對稱配筋小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受壓承載力
2.2.3.1計算方法
2.2.3.2設計實例
2.2.4對稱配筋大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受壓承載力
2.2.4.1計算方法
2.2.4.2設計實例
2.2.5對稱配筋小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受壓承載力
2.2.5.1計算方法
2.2.5.2設計實例
2.3I字形截面偏心受壓構件
2.3.1大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受壓承載力
2.3.1.1計算方法
2.3.1.2設計實例
2.3.2小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受壓承載力
2.3.2.1計算方法
2.3.2.2設計實例
2.4環(huán)形與圓形截面偏心受壓構件
2.4.1環(huán)形截面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受壓承載力
2.4.1.1計算方法
2.4.1.2設計實例
2.4.2圓形截面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受壓承載力
2.4.2.1計算方法
2.4.2.2設計實例
2.5沿截面腹部均勻配置縱向鋼筋的偏心受壓構件及雙向偏心受壓構件
2.5.1沿截面腹部均勻配置縱向鋼筋的偏心受壓構件
2.5.1.1計算方法
2.5.1.2設計實例
2.5.2雙向偏心構件正截面受壓承載力
2.5.2.1計算方法
2.5.2.2設計實例
2.6偏心受壓構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與裂縫寬度驗算
2.6.1偏心受壓構件斜截面受剪承載力
2.6.1.1計算方法
2.6.1.2設計實例
2.6.2偏心受壓構件裂縫寬度的驗算
2.6.2.1計算方法
2.6.2.2設計實例
3 鋼筋混凝土受拉構件
3.1軸心受拉構件
3.1.1正截面受拉承載力
3.1.1.1計算方法
3.1.1.2設計實例
3.1.2裂縫寬度驗算
3.1.2.1計算方法
3.1.2.2設計實例
3.2矩形截面偏心受拉構件
3.2.1不對稱配筋小偏心受拉構件正截面受拉承載力
3.2.1.1計算方法
3.2.1.2設計實例
3.2.2不對稱配筋大偏心受拉構件正截面受拉承載力
3.2.2.1計算方法
3.2.2.2設計實例
3.2.3對稱配筋偏心受拉構件正截面受拉承載力
3.2.3.1計算方法
3.2.3.2設計實例
3.2.4均勻配筋偏心受拉構件正截面受拉承載力
3.2.4.1計算方法
3.2.4.2設計實例
3.2.5對稱配筋雙向偏心受拉構件正截面受拉承載力
3.2.5.1計算方法
3.2.5.2設計實例
3.2.6偏心受拉構件斜截面受剪承載力
3.2.6.1計算方法
3.2.6.2設計實例
3.2.7偏心受拉構件裂縫寬度驗算
3.2.7.1計算方法
3.2.7.2設計實例
3.3環(huán)形與圓形截面偏心受拉構件
3.3.1環(huán)形截面偏心受拉構件正截面受拉承載力
3.3.1.1計算方法
3.3.1.2設計實例
3.3.2圓形截面偏心受拉構件正截面受拉承載力
3.3.2.1計算方法
3.3.2.2設計實例
4 鋼筋混凝土受扭構件
4.1純扭構件受扭承載力
4.1.1矩形截面純扭構件受扭承載力
4.1.1.1計算方法
4.1.1.2設計實例
4.1.2T形和I形純扭構件的受扭承載力
4.1.2.1計算方法
4.1.2.2設計實例
4.2彎剪扭構件受扭承載力的計算原則
4.2.1截面限制
4.2.2彎剪扭構件受扭承載力的簡化計算條件
4.2.2.1不考慮剪力,只按彎扭構件計算
4.2.2.2不考慮扭矩,只按彎剪構件計算
4.2.2.3不進行剪扭計算
4.2.2.4按彎剪扭構件計算
4.2.3彎剪扭構件最小配筋率
4.3彎扭構件受扭承載力
4.3.1計算方法
4.3.1.1彎扭構件受彎承載力計算
4.3.1.2彎扭構件受扭承載力計算
4.3.1.3彎扭構件的配筋
4.3.2設計實例
4.4剪扭構件受扭承載力
4.4.1計算方法
4.4.1.1矩形截面剪扭構件的承載力計算
4.4.1.2T形和I形截面剪扭構件的承載力計算
4.4.1.3剪扭構件的箍筋疊加
4.4.2設計實例
4.5彎剪扭構件受扭承載力
4.5.1計算方法
4.5.1.1截面限制與判別簡化計算條件
4.5.1.2彎剪扭構件承載力計算
4.5.2設計實例
5 鋼筋混凝土疊合式受彎構件
5.1疊合式受彎構件的計算規(guī)定
5.1.1疊合構件的組成
5.1.2疊合構件計算規(guī)定
5.1.2.1施工階段有可靠支撐的疊合構件
5.1.2.2施工階段不加支撐的疊合構件
5.2施工階段有可靠支撐的疊合式受彎構件
5.2.1計算方法
5.2.2設計實例
5.3施工階段不加支撐的疊合式受彎構件
5.3.1計算方法
5.3.1.1受力階段與內力設計值
5.3.1.2疊合構件承載力計算
5.3.1.3疊合構件鋼筋應力驗算
5.3.1.4裂縫寬度驗算
5.3.1.5撓度計算
5.3.2設計實例
6 鋼筋混凝土牛腿
6.1在豎向力作用下的牛腿
6.1.1截面尺寸
6.1.2縱向受拉鋼筋截面面積
6.1.3局部承壓應力驗算
6.1.4設計實例
6.2在豎向力和水平拉力共同作用下的牛腿
6.2.1截面尺寸
6.2.2縱向受拉鋼筋截面面積
6.2.3水平箍筋和彎起鋼筋
6.2.4設計實例
7 鋼筋混凝土剪力墻、深梁
7.1鋼筋混凝土剪力墻
7.1.1剪力墻正截面承載力計算
7.1.2剪力墻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
7.1.3設計實例
7.2鋼筋混凝土深梁
7.2.1一般要求
7.2.2承載力計算
7.2.3設計實例
8 鋼筋混凝土構件受沖切計算及局部受壓計算
8.1受沖切承載力計算
8.1.1不配置箍筋或彎起鋼筋的鋼筋混凝土板
8.1.2配置箍筋或彎起鋼筋的鋼筋混凝土板
8.1.3階形基礎
8.1.4設計實例
8.2局部受壓承載力計算
8.2.1局部受壓區(qū)截面要求
8.2.2配筋混凝土局部受壓承載力計算
8.2.3設計實例
9 鋼筋混凝土結構預埋件
9.1 軸拉預埋件
9.1.1計算方法
9.1.2設計實例
9.2受剪預埋件
9.2.1計算方法
9.2.2設計實例
9.3拉彎剪預埋件
9.3.1計算方法
9.3.2設計實例
9.4壓彎剪預埋件
9.4.1計算方法
9.4.2設計實例
10 鋼筋混凝土多層框架房屋結構
10.1概 述
10.1.1鋼筋混凝土多層房屋框架結構的應用
10.1.2框架結構房屋的平面、立面布置
10.1.3框架結構的布置和型式
10.1.3.1框架結構的布置
10.1.3.2框架型式
10.1.4計算原則和計算簡圖
10.1.4.1計算原則
10.1.4.2計算簡圖
10.2框架結構的荷載與地震作用
10.2.1框架上的荷載
10.2.1.1豎向荷載
10.2.1.2水平荷載
10.2.1.3溫度作用
10.2.1.4吊車荷載
10.2.2底部剪力法近似計算水平地震作用
10.2.2.1適用條件
10.2.2.2總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的計算
10.2.2.3質點i處水平地震作用標準值(等效地震水平荷載)
10.3多層框架結構內力、位移計算
10.3.1框架結構內力計算
10.3.1.1計算方法選擇
10.3.1.2垂直荷載作用下的彎矩二次分配法
10.3.1.3水平荷載作用下的D值法
10.3.2框架結構位移計算
10.3.2.1彈性水平位移的計算與限值
10.3.2.2彈塑性位移的驗算與限值
10.4荷載效應、內力組合
10.4.1梁、柱不利內力控制截面
10.4.2活荷載不利位置的布置
10.4.2.1每跨活荷載分別布置
10.4.2.2近似活荷載不利布置
10.4.2.3滿跨布置
10.4.3荷載效應、內力組合
10.4.3.1荷載效應組合
10.4.3.2內力組合
10.5框架結構內力增大與調整
10.5.1非抗震、抗震結構統(tǒng)一內力增大與調整
10.5.2抗震結構的內力調整
10.5.2.1結構的抗震等級
10.5.2.2柱的內力調整
10.5.2.3框架梁的內力調整
10.6抗震框架結構的截面配筋計算
10.6.1抗震框架的截面配筋計算
10.6.1.1抗震框架截面承載力表達式
10.6.1.2抗震框架截面配筋計算
10.6.2抗震框架結構對構件截面的限制
10.6.2.1框架梁
10.6.2.2框架柱
10.7設計實例
11 單層廠房結構
11.1概 述
11.1.1單層廠房結構布置
11.1.1.1地震區(qū)單層廠房的平面布置
11.1.1.2地震區(qū)單層廠房的豎向布置
11.1.2單層廠房計算的一般規(guī)定
11.1.2.1非地震區(qū)
11.1.2.2地震區(qū)
11.1.3計算簡圖
11.1.3.1計算單元
11.1.3.2計算簡圖
11.2排架結構的荷載與橫向地震作用
11.2.1排架結構的荷載
11.2.1.1恒荷載
11.2.1.2屋面活荷載、雪荷載和積灰荷載
11.2.1.3風荷載
11.2.1.4吊車荷載
11.2.1.5溫度作用
11.2.2橫向水平地震作用
11.2.2.1橫向水平地震作用的計算方法
11.2.2.2底部剪力法計算橫向水平地震作用
11.3平面排架結構的內力計算(橫向)
11.3.1平面排架結構內力計算的方法
11.3.2柱位移計算公式
11.3.2.1等截面柱位移計算公式
11.3.2.2單階柱位移計算公式
11.3.3鉸接排架的內力計算
11.3.3.1等高鉸接排架的內力計算
11.3.3.2不等高鉸接排架的計算
11.3.3.3鉸接排架的內力圖
11.3.3.4排架計算例題
11.4排架的橫向剛度驗算
11.4.1排架的橫向剛度計算方法
11.4.2對吊車梁頂面標高處柱的位移值Δk的限制
11.5橫向排架的地震效應調整
11.5.1鋼筋混凝土柱考慮空間工作和扭轉影響的調整
11.5.2高低跨交接處鋼筋混凝土上柱空間工作影響系數(shù)
11.5.3吊車橋架引起的地震作用效應的增大系數(shù)
11.6橫向排架的荷載效應和內力組合
11.6.1柱不利內力控制截面
11.6.2荷載效應組合
11.6.3內力組合
11.6.4柱配筋計算
11.7單層廠房的縱向抗震驗算
11.7.1縱向抗震驗算的方法
11.7.2修正剛度法(適用于單跨及等高多跨廠房)
11.7.2.1計算簡圖與假定
11.7.2.2縱向基本自振周期
11.7.2.3柱列的縱向地震作用
11.7.2.4柱列構件水平縱向地震作用
11.7.3縱向構件的承載力驗算
11.8單層廠房設計實例
12 鋼筋混凝土結構常用設計資料
12.1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定
12.1.1計算規(guī)定
12.1.2允許撓度與裂縫寬度限值
12.1.3伸縮縫
12.1.4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抗震等級
12.2混 凝 土
12.2.1混凝土強度標準值與設計值
12.2.2混凝土彈性模量
12.2.3混凝土疲勞強度設計值
12.2.4混凝土疲勞變形模量與混凝土剪變模量
12.2.5混凝土保護層
12.3鋼 筋
12.3.1鋼筋強度標準值
12.3.2鋼筋強度設計值
12.3.3鋼筋彈性模量
12.3.4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疲勞強度設計值
12.3.5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
12.4構件計算
12.4.1有屈服點鋼筋相對界限受壓區(qū)高度ξb
12.4.2鋼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受彎構件縱向受拉鋼筋截面面積計算
12.4.3鋼筋混凝土軸心受壓構件的穩(wěn)定系數(shù)ρ
12.4.4柱的計算長度
12.4.5各類鋼筋的1.6―ξb值
12.5配 筋 率
12.5.1構件最小配筋百分率
12.5.2構件最大配筋百分率
12.6構件構造
12.6.1梁內箍筋的設置
12.6.2框架柱
12.7其他資料
12.7.1鋼筋的計算截面積及公稱質量
12.7.2每米板寬內各種鋼筋間距時的鋼筋截面面積
12.7.3彎起鋼筋的長度
12.7.4鋼筋的截面面積、質量、周邊長度、彎鉤長度及排成一層時的
最小梁寬度b值表
參考文獻
2100433B
Leonhardt的著作到1980年時演化成6卷本的巨著(Springer出版社出版),有中文本,分6冊,名為《鋼筋混凝土結構教程》。其中第5冊是關于預應力混凝土的,譯者是大名鼎鼎的程積高先生。
首先知識體系要完備,對巖土力學,基礎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要有很清晰的概念,對各種結構體系的優(yōu)缺點及原理要掌握?;炷烈?guī)范和抗震設計規(guī)范要大致清楚?,F(xiàn)在設計都是采用軟件,知道一些關鍵節(jié)點和關鍵系數(shù),...
設計題目:某多層工業(yè)廠房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單向板肋梁樓蓋設計 樓面活荷載2.5KN/M^2??????L1*L2=38.4*24.3 哪位大哥幫幫忙。謝謝。。9號之前就要交。。。 廠房縱墻和橫墻均為240...
格式:pdf
大小:11KB
頁數(shù): 5頁
評分: 4.5
淺析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中的常見問題 一、前言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 ,城市面貌日新月異 ,一棟棟高樓大廈拔地 而起。隨之建筑功能的不斷豐富 ,新穎的造型 ,致使工程設計越來越復 雜 ,但目前的設計周期普遍偏短 ,也使設計文件中普遍存在某些質量 問題 ,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在此 ,作為一個從事結構設計工作十幾年 的工程技術人員 ,非常愿意把我在工作中得到的經(jīng)驗和大家一同分享 和交流。下面 ,我就通過“鋼筋混凝土結構” -- 這個我們最常采用的 結構形式 ,在設計過程中 ,容易忽視的問題 ,做一個簡單介紹 ,愿和同 行商榷。 二、地基與基礎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柱下獨立基礎帶梁板式的地下室底板設計中 ,地下室底板設計中 , 容易忽視因建筑物沉降所引起的附加應力的影響。 因為實際上整個地 下室底板與柱下獨立基礎在上部荷載作用下 ,將會一起發(fā)生沉降變形 , 共同受力 ,如未考慮因此產(chǎn)生的附
格式:pdf
大小:11KB
頁數(shù): 6頁
評分: 4.7
混凝土習題一 1.任何建筑結構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在正常情況下均應滿足預定功能的要求,這些 要求不包括()。 A.安全性 B.適用性 C.耐久性 D.美觀性 2.下列哪項()不屬于可變荷載。 A.結構的自重 B.風荷載 C.樓面活荷載 D.吊車荷載 3.荷載的標準值是指荷載正常情況下可能出現(xiàn)的() 。 A.最小值 B.最大值 C.平均值 D.以上均不是 4.在進行結構構件變形和裂縫驗算時, 要考慮荷載長期作用對構件剛度和裂縫的 影響。此時,可變荷載?。ǎ?。 A.頻偶指 B.標準值 C.組合值 D.準永久值 5.荷載作用在結構上,產(chǎn)生的彎矩、剪力、撓度、裂縫等,統(tǒng)稱為() 。 A.內力 B.變形 C.荷載效應 D.荷載效應系數(shù) 6.當樓面荷載≥ 4kN/m2時,可變荷載分項系數(shù)采用() 。 A.1.0 B.1.3 C.1.2 D.1.4 7.當梁的腹板高度 hw≥() mm 時,在梁的兩個側
《建筑結構設計實例》中的每個項目內容均介紹工程概況、結構布置、計算方法、抗震構造措施、加強措施、地基基礎等,以圖為主,輔以文字混明,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和實用性,對建筑結構設計、施工、監(jiān)理及土建專業(yè)院校師生有較大參考價值。
第一章 多、高層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
第二章 多、高層鋼框架結構設計
第三章 超高層結構設計 2100433B
《鋼筋混凝土結構深化設計》分為上、中、下三篇,即結構設計基礎篇、構件深化設計篇和結構設計實例篇。其中,結構設計基礎篇包括混凝土結構概論、鋼筋和混凝土材料的力學性能、建筑結構設計方法、鋼筋混凝土梁承載力計算、鋼筋混凝土柱承載力計算、鋼筋混凝土樓板;構件深化設計篇包括剪力墻深化設計和鋼框架外掛墻板深化設計;結構設計實例篇主要包括裝配式框架結構設計實例。
《鋼筋混凝土結構深化設計》可作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類相關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供工程管理、建筑設計施工等專業(yè)人員參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