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電工學(上冊)——電工技術(第2版) | 作????者 | 雷勇、宋黎明 |
---|---|---|---|
出版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 | 9787040483857 |
第1章 電氣工程簡介
1.1 電氣工程概述
1.1.1 電氣工程的強電應用
1.1.2 電氣工程的弱電應用
1.2 為什么要學電氣工程
1.3 電氣工程課程學什么
1.4 怎樣學電氣工程
第2章 電路的基本原理
2.1 引例:用電安全
2.2 定義
2.2.1 電荷、電流與電流的參考方向
2.2.2 電壓與參考極性
2.2.3 電功率與能量
2.3 電路元件及i-u特性
2.3.1 電路元件的i-u特性
2.3.2 理想電壓源與理想電流源
2.3.3 受控電源
2.4 電阻與歐姆定律
2.4.1 電阻
2.4.2 歐姆定律
2.4.3 電阻中的功率
2.5 基爾霍夫定律
2.5.1 基爾霍夫電流定律
2.5.2 基爾霍夫電壓定律
2.5.3 電路中的電位
2.6 電阻的連接及其等效變換
2.6.1 電路等效的概念
2.6.2 電阻的串聯(lián)和分壓原理
2.6.3 電阻的并聯(lián)和分流原理
2.6.4 電阻的串并聯(lián)等效化簡
2.6.5 電阻的三角形(△形)聯(lián)結與星形(Y形)聯(lián)結
2.6.6 惠斯通電橋
2.7 計算機輔助電路分析
2.8 應用實例:用電安全
2.8.1 電流對人體的傷害
2.8.2 簡單的人體電模型
2.8.3 人體電阻的大小
2.8.4 電流對人體的影響
2.8.5 防止觸電的技術措施
2.9 應用設計
小結
習題
第3章 純電阻電路分析
3.1 引例:實際電阻電路
3.2 結點電壓法
3.2.1 結點電壓法
3.2.2 結點電壓法標準形式方程
3.2.3 電源支路
3.2.4 受控源支路
3.3 回路電流法
3.3.1 回路電流與支路電流
3.3.2 回路電流法
3.3.3 標準形式的回路電流方程
3.3.4 網(wǎng)孔電流法與回路電流法
3.3.5 含受控源的電路
3.4 疊加定理
3.4.1 疊加定理
3.4.2 齊性定理
3.4.3 非線性電路
3.4.4 疊加定理小結
3.5 實際電源
3.5.1 理想電源與實際電源
3.5.2 實際電源的兩種模型
3.5.3 電源的等效變換
3.6 戴維寧定理和諾頓定理
3.6.1 戴維寧定理
3.6.2 戴維寧等效電阻的計算
3.6.3 實驗測量戴維寧等效電路的參數(shù)
3.6.4 不平衡的惠斯通電橋
3.6.5 戴維寧定理小結
3.6.6 諾頓定理
3.6.7 最大功率傳輸定理
3.7 對偶原理
3.8 非線性電阻電路
3.9 應用實例
3.9.1 直流電壓表電路
3.9.2 電路故障排除的“二分法”
3.9.3 梯形電阻網(wǎng)絡
3.9.4 R-2R梯形網(wǎng)絡
3.1 0應用設計
小結
習題
第4章 瞬態(tài)分析
4.1 引例:閃光燈電路
4.2 電感元件與電容元件
4.2.1 電感元件
4.2.2 電容元件
4.3 瞬態(tài)分析簡介
4.3.1 換路定則
4.3.2 電路初始值的確定
4.3.3 電路穩(wěn)態(tài)值確定
4.4 含電容元件電路的響應
4.4.1 RC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4.4.2 RC電路的零狀態(tài)響應
4.4.3 RC電路的全響應
4.5 含電感元件電路的響應
4.5.1 RL電路的零輸入響應
4.5.2 RL電路的零狀態(tài)響應
4.5.3 RL電路的全響應
4.6 一階線性電路瞬態(tài)分析的三要素法
4.7 微分電路與積分電路
4.7.1 微分電路
4.7.2 積分電路
4.8 應用實例
4.8.1 閃光燈電路
4.8.2 汽車點火電路
4.9 應用設計
小結
習題
第5章 正弦交流電路分析
5.1 引例:常見供電系統(tǒng)
5.2 正弦交流電的簡介
5.2.1 幅值與有效值
5.2.2 頻率與周期
5.2.3 初相位
5.3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5.3.1 復數(shù)的相量表示
5.3.2 相量的運算
5.4 正弦電路元件伏安關系的相量表示
5.4.1 電阻元件
5.4.2 電感元件
5.4.3 電容元件
5.5 阻抗的串聯(lián)與并聯(lián)
5.5.1 阻抗的概念
5.5.2 阻抗的串聯(lián)
5.5.3 阻抗的并聯(lián)
5.6 復雜正弦交流電路的分析方法
5.7 功率因數(shù)及補償
5.7.1 功率因數(shù)定義
5.7.2 各種功率關系
5.7.3 功率因數(shù)補償
5.7.4 應用:瓦特表
5.8 正弦電路的諧振
5.8.1 串聯(lián)諧振
5.8.2 并聯(lián)諧振
5.9 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的分析
5.9.1 非正弦周期信號
5.9.2 有效值、平均值和平均功率
5.9.3 濾波電路
5.10 應用實例:移相、交流電橋
5.10.1 移相器
5.10.2 交流電橋
5.11 應用設計
小結
習題
第6章 三相電路系統(tǒng)
6.1 引例:電力史話
6.2 三相電壓
6.2.1 三相電源
6.2.2 對稱三相電壓
6.2.3 相序
6.2.4 三相電源的兩種連接方式
6.3 Y-Y形聯(lián)結的三相電路
6.4 負載三角形聯(lián)結的三相電路
6.5 三相功率
6.5.1 有功功率
6.5.2 無功功率
6.5.3 視在功率
6.5.4 瞬時功率
6.6 應用實例:照明系統(tǒng)故障分析
6.7 應用設計
小結
習題
第7章 電工測量
7.1 引例:惠斯通電橋
7.2 電工測量與儀表的基本知識
7.2.1 測量的概念
7.2.2 測量的誤差及其分析
7.2.3 電工測量儀表的基礎知識
7.3 各種常用電量的測量
7.3.1 常用電量的測量方法
7.3.2 常用電量的測量
7.4 非電量的測量
7.4.1 非電量的測量方法
7.4.2 常見傳感器的構成與工作原理
7.5 現(xiàn)代測試技術
7.5.1 智能儀器與數(shù)據(jù)采集系統(tǒng)的基本組成及特點
7.5.2 虛擬儀器
7.6 應用實例
7.6.1 系統(tǒng)設計方案的確定
7.6.2 系統(tǒng)軟件的實現(xiàn)
小結
習題
第8章 機電能量轉換原理
8.1 引例:電與磁
8.2 磁路及其分析方法
8.2.1 磁路
8.2.2 磁路計算的基本原理與方法
8.3 交流鐵心線圈電路
8.3.1 電磁關系
8.3.2 電流電壓關系
8.3.3 功率損耗
8.4 變壓器
8.4.1 變壓器的類型和主要結構
8.4.2 變壓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8.4.3 變壓器的運行分析
8.4.4 特殊電力變壓器及互感器
8.5 機電能量轉換原理
8.5.1 能量守恒原理
8.5.2 耦合磁場是機電能量轉換的樞紐
8.6 應用實例:變壓器的應用
小結
習題
第9章 交流電動機
9.1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構造
9.2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轉動原理
9.2.1 旋轉磁場的產(chǎn)生
9.2.2 旋轉磁場的轉向
9.2.3 旋轉磁場的極數(shù)與轉速
9.2.4 異步電動機的轉動原理
9.2.5 異步電動機的轉差率
9.3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電路分析
9.3.1 定子電路
9.3.2 轉子電路
9.4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電磁轉矩與機械特性
9.4.1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電磁轉矩
9.4.2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機械特性
9.5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銘牌數(shù)據(jù)和技術數(shù)據(jù)
9.5.1 銘牌
9.5.2 異步電動機的技術數(shù)據(jù)
9.6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起動
9.6.1 起動特點
9.6.2 直接起動
9.6.3 降壓起動
9.6.4 采用起動性能改善的籠型異步電動機
9.6.5 繞線型異步電動機轉子串聯(lián)電阻起動
9.7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正反轉
9.8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調速
9.8.1 變極調速
9.8.2 變頻調速
9.8.3 改變轉差率調速
9.9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制動
9.9.1 能耗制動
9.9.2 反接制動
9.9.3 發(fā)電反饋制動
9.10 單相異步電動機
9.10.1 電容分相式電動機
9.10.2 罩極式電動機
9.10.3 三相異步電動機的單相運行
9.11 同步電機
9.11.1 同步電機的基本結構
9.11.2 同步電機的工作原理
小結
習題
第10章 直流電機
10.1 直流電機基本結構
10.1.1 定子
10.1.2 轉子
10.2 直流電機基本工作原理
10.2.1 直流發(fā)電機工作原理
10.2.2 直流電動機工作原理
10.2.3 直流電機按勵磁方式分類
10.3 直流電機的電動勢和電磁轉矩
10.3.1 電動勢
10.3.2 電磁轉矩
10.4 直流電動機的機械特性
10.5 并勵電動機的起動與反轉
10.6 并勵(他勵)電動機的調速
10.6.1 改變主磁通調速(調磁調速)
10.6.2 改變電源電壓調速(調壓調速)
10.6.3 改變電樞回路的電阻調速
小結
習題
第11章 控制電機
11.1 伺服電動機
11.1.1 交流伺服電動機
11.1.2 直流伺服電動機
11.2 測速發(fā)電機
11.2.1 交流測速發(fā)電機
11.2.2 直流測速發(fā)電機
11.3 步進電動機
11.3.1 三相單三拍運行
11.3.2 三相單、雙六拍運行
11.3.3 三相雙三拍運行
11.4 電動機的選型與應用
11.4.1 選擇電動機的基本原則和方法
11.4.2 電動機類型的選擇
11.5 應用實例:電動汽車
11.5.1 電動汽車發(fā)展的必要性
11.5.2 電動汽車的關鍵技術——電機技術
小結
習題
第12章 繼電接觸器控制系統(tǒng)
12.1 引例:C650臥式車床控制線路
12.2 常用低壓控制電器
12.2.1 刀開關
12.2.2 組合開關
12.2.3 按鈕
12.2.4 熔斷器
12.2.5 空氣斷路器
12.2.6 交流接觸器
12.2.7 中間繼電器
12.2.8 熱繼電器
12.2.9 時間繼電器
12.2.1 0行程開關
12.3 基本控制電路
12.3.1 點動控制
12.3.2 直接起??刂?
12.3.3 兩地控制
12.3.4 電動機正反轉控制
12.4 行程控制
12.4.1 限位行程控制
12.4.2 自動往返控制
12.5 時間控制
12.5.1 異步電動機按時間順序起動和停止
12.5.2 籠型異步電動機的星形-三角形換接降壓起動控制
12.5.3 籠型異步電動機的能耗制動控制
12.6 繼電接觸控制器控制電路圖的閱讀方法
12.7 應用實例:C650臥式車床的電氣控制分析
12.7.1 C650車床主電路分析
12.7.2 C650車床控制電路分析
12.8 應用設計
12.8.1 立式車床橫梁升降裝置對電器控制電路的要求
12.8.2 立式車床橫梁升降裝置電器控制電路的設計
12.8.3 立式車床橫梁升降裝置控制電路的保護措施
小結
習題
第13章 可編程控制器及其應用
13.1 引例:交通燈控制
13.2 概述
13.2.1 PLC產(chǎn)生與發(fā)展
13.2.2 可編程控制器的結構和工作原理
13.2.3 S7-200系列PLC的功能和特點
13.3 S7-200可編程控制器的程序編制
13.3.1 PLC的編程語言
13.3.2 S7-200存儲空間及地址格式
13.3.3 S7-200的基本編程指令
13.4 應用實例:PLC在三相異步電動機正反轉控制電路中的應用
13.4.1 “正一停一反”控制線路
13.4.2 “正一反一?!笨刂凭€路
13.5 應用設計
13.5.1 設計步驟
13.5.2 設計實例-PLC改造C
車床的設計
小結
習題
參考文獻2100433B
《電工學(上冊 電工技術 第2版)/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電氣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推薦教材》是按照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電氣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新制定的“電工學”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編寫的。
《電工學(上冊 電工技術 第2版)/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電氣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推薦教材》內(nèi)容包括電路理論、電工測量、電機與繼電接觸器控制3部分,分為13章。第1章為電氣工程簡介,第2章和第3章是以直流電路為對象討論電路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分析方法,第4章介紹電路的瞬態(tài)分析,第5章和第6章主要介紹正弦交流電路的分析,在第7章的電工測量部分增加了現(xiàn)代測試技術的內(nèi)容,第8章介紹磁路、鐵心線圈電路和變壓器,第9至11章介紹電機,第12章介紹繼電接觸器控制系統(tǒng),第13章介紹可編程控制器及其應用。
《電工學(上冊 電工技術 第2版)/教育部高等學校電子電氣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推薦教材》可作為高等學校非電類專業(yè)“電工學”課程的教材,也可供有關技術人員參考。
電工學 第七版 上冊 電工技術 課后答案 (秦曾煌)配套的教材信息書名:電工學 電工技術 第七版 上冊 譯作者:秦曾煌 姜三勇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你可以在網(wǎng)上買全套的
2017年之前不收版面費用,現(xiàn)在都要了?!峨姽ぜ夹g》現(xiàn)在分A B刊,A刊對稿件質量要求高,上知網(wǎng);B刊上維普,稿件重量不做太多要求。
只有 多接觸新的東西才能學到更高的技術。學校接觸的只是理論 本人從事家電維修行業(yè)后轉行從事機電設備售后服務六年多,主要的工作性質是水電安裝和設備維修,會修的設備有數(shù)控車床,沖床,銑床,裁床,抽線機,打...
格式:pdf
大?。?span id="umhor2g" class="single-tag-height">16.2MB
頁數(shù): 12頁
評分: 4.4
一、填空題 1、雜質半導體中, P型半導體是在純凈半導體中摻入 3 價元素 而形成,它的導電能力大 大高于本征半導體。其中多數(shù)載流子為 空穴 。 2、PN結的特點是: 單向導通(正向導通反向截止) 。穩(wěn)壓二級管在穩(wěn)壓時是工作在 反向擊 穿 狀態(tài)。 3、在放大電路中,若測得某晶體管三個極的點位分別為 -9V,-6.7V ,-6V,則可以推斷這三 個級分別為 集電極 , 基極 和 發(fā)射極 。 4、在多級放大電路中,為了使放大電路的信號與負載間有良好的匹配,以使輸出功率盡可 能加大,放大電路應采用 直接 耦合方式。為了抑制這種耦合方式帶來的零點漂移現(xiàn)象, 通常采用 差分放大 電路來抑制這種現(xiàn)象。 5、理想集成運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數(shù) AU= 無窮 輸入電阻 r i = 無窮 ,輸出電阻 RO= 0 。 6、邏輯代數(shù)運算法則中: BAA A , BA BA , BABA A 。 7
本書主要介紹電工技術的基礎知識。全書共8章,主要內(nèi)容包括:直流電路、一階動態(tài)電路的暫態(tài)分析、正弦穩(wěn)態(tài)電路的分析、供配電技術基礎、磁路與變壓器、電動機、繼電接觸器控制系統(tǒng)、可編程控制器及應用等。
本書配備大量例題和習題,并提供配套多媒體電子課件、習題詳解和MOOC網(wǎng)絡課程。 本書可與《電工學(上冊)習題及實驗指導——電工技術基礎》、《電工學(下冊)——電子技術基礎》和《電工學(下冊)習題及實驗指導——電子技術基礎》等書配套使用。
本書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
本套書由東北電力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上海電力學院合作編寫,分為上冊(電工技術)、下冊(電子技術)。
上冊系統(tǒng)介紹了電工技術的必備知識,共分十一章,主要內(nèi)容包括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穩(wěn)態(tài)電路、三相電路、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電路的暫態(tài)分析、磁路和變壓器、三相異步電動機、同步發(fā)電機、繼電接觸器控制系統(tǒng)、可編程序控制器及其應用。各章配有豐富的例題、習題、練習與思考題,部分章節(jié)參考答案,便于自學。
本書主要作為高等院校非電... [顯示全部]2100433B
作/譯者:張文生出版社:中國電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02月 ISBN:9787508348056 [十位:7508348052]
頁數(shù):277 重約:0.434KG
定價:¥27.00
內(nèi)容提要:
本書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guī)劃教材。
本套書由東北電力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上海電力學院合作編寫,分為上冊(電工技術)、下冊(電子技術)。
上冊系統(tǒng)介紹了電工技術的必備知識,共分十一章,主要內(nèi)容包括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電路的基本分析方法、正弦交流穩(wěn)態(tài)電路、三相電路、非正弦周期電流電路、電路的暫態(tài)分析、磁路和變壓器、三相異步電動機、同步發(fā)電機、繼電接觸器控制系統(tǒng)、可編程序控制器及其應用。各章配有豐富的例題、習題、練習與思考題,部分章節(jié)參考答案,便于自學。
本書主要作為高等院校非電...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