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超早強劑 | 特????點 | 超早強、高強 |
---|---|---|---|
作????用 | 搶修搶建混凝土工程 | 適用范圍 | 適用于現澆和預制混凝土 |
二、主要性能
1、本產品為棕褐色粉劑,無毒、無臭、不燃,對鋼筋無銹蝕作用。
2、該產品是一種復合的具有較大減水效果且增強作用顯著的超早強高效減水劑。
3、在混凝土中摻入該產品,在水泥用量和坍落度相同情況下,可減水18%以上?;炷翉姸仍鲩L率高。其一天抗壓強度可提高120%以上,三天抗壓強度提高80%以上,二十八天抗壓強度提高30%以上。早期強度大大提高,在標準養(yǎng)護條件下,三天可達設計強度。
4、在坍落度與強度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可節(jié)約水泥15%以上。
三、摻東方彩虹牌DH-4016型超早強高效減水劑混凝土(參考值)
檢驗項目 |
企標 |
檢測結果 |
檢測項目 |
企標 |
檢測結果 |
|
減水率(%) |
≥18 |
20.4 |
抗壓強度比(%) |
1d |
120 |
225 |
泌水率比(%) |
≤90 |
90 |
3d |
180 |
186 |
|
含氣量(%) |
≤3.0 |
2.5 |
7d |
160 |
137 |
|
凝結時間差(min) |
初凝 |
-90~ 90 |
57 |
28d |
130 |
134 |
終凝 |
55 |
收縮率比(%) |
28d |
≤135 |
120 |
|
對鋼筋銹蝕作用 |
無 |
無 |
||||
注:檢測摻量3%(以水泥用量計)。 |
四、推薦摻量
本產品的摻量范圍為3-5%,檢測摻量為3-5%(以水泥用量計)。
五、使用方法
1、本產品可與水泥一起加入攪拌機,計量必須準確。
2、為攪拌均勻,應延長破包受潮。
六、包裝、運輸、貯存
1、本品采用內襯塑料袋,外編織袋包裝。每袋凈重25kg±1kg。
2、運輸時謹防遇鋒利物,以防止破包受潮。
3、應貯存在通風、干燥的專用倉庫內,有效期二年。超過有效期經檢測合格后仍可使用。若受潮結塊需烘干粉碎后使用。
一、適用范圍
1、適用于現澆和預制混凝土、預應力鋼筋混凝土及外摻粉煤灰混凝土,對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和火山灰硅酸鹽水泥等均有較好的適應性。本產品對混凝土冬季施工效果更為顯著。
2、適用于自然養(yǎng)護的混凝土工程及制品,道路搶修工程。本產品減水增效顯著,早期增強尤佳,可大大加快模板和場地周轉,縮短工期。
摻加本劑的混凝土在用滑升模板施工時,10h可以達到拆模強度;在用大模板施工時,1d可以達到拆模強度;50℃養(yǎng)護12h可以達到設計強度的75%。本劑適用于常溫、低溫和負溫(最低氣溫不低于-8℃)環(huán)境中施工的有早強要求的普通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和預應力混凝土工程。
執(zhí)行標準:GB 8076-2003
格式:pdf
大?。?span id="iaqqk2s" class="single-tag-height">180KB
頁數: 6頁
評分: 4.5
本文介紹了混凝土超早強劑的特點,通過對摻超早強劑混凝土的各項物理學性能以及耐久性的分析和試點工程的應用,提出了通過摻超早強劑而獲得超早強混凝土的有效技術途徑。
格式:pdf
大?。?span id="uwywmg2" class="single-tag-height">180KB
頁數: 5頁
評分: 4.7
本文研究了WCZ型混凝土超早強劑的原材料組成、早強原理、生產工藝及性能研究結果表明:常溫下,在混凝土中摻入WCZ型混凝土超早強劑,可使混凝土3天抗壓強度超過基準混凝土28天抗壓強度,可大大加快工程進度或加速模板周轉,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
◇減水型復合礦物超早強劑;
◇ 25℃時修復施工24小時即可開放交通;
◇ 早期(抗折)強度高,24小時抗折強度可達3.8MPa;
◇ 后期強 度發(fā)展穩(wěn)定,硬化過程微膨脹或低收縮;
◇ 凝結時間適宜,便于施工操作;
◇ 耐磨性、抗凍性大大提高;
◇ 與舊混凝土粘接強度好;
◇ 與舊混凝土顏色一致。
賈金青:河北滄州人,1962年生,博士,現任大連理工大學結構工程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結構工程、巖土工程及工程新材料的研究和開發(fā)應用工作。1993年提出了預應力錨桿柔性支護理論,并成功地用于實際工程中。該方法具有造價低廉、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的優(yōu)點,在全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研制的混凝土超早強劑(早強王)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1天可達到設計強度的90%以上,用于橋面修復6小時即可通車,可廣泛用于交通、土木、水利及建筑工程領域。已出版《橋梁工程設計計算方法及應用》、《深基坑預應力錨桿柔性支護法的理論及實踐》兩部專著;在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fā)表論文50余篇。作為主要起草人,起草了《建筑邊坡支護技術規(guī)范》等3部國家標準;獲得了“一種基坑側壁的柔性支護方法”等3項國家發(fā)明專利;主持或參加了近百項縱向及橫向科研項目;主持完成了百余項結構工程、橋梁工程、大型深基坑及高邊坡的設計,試驗與施工,解決了工程中大量復雜疑難的技術問題。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國施工企業(yè)協(xié)會巖土錨固工程協(xié)會常務理事、中國巖石力學工程學會技術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建筑學會基坑工程專業(yè)委員會委員。2100433B
賈金青:河北滄州人,1962年生,博士,現任大連理工大學結構工程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結構工程、巖土工程及工程新材料的研究和開發(fā)應用工作。1993年提出了預應力錨桿柔性支護理論,并成功地用于實際工程中。該方法具有造價低廉、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的優(yōu)點,在全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研制的混凝土超早強劑(早強王)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1天可達到設計強度的90%以上,用于橋面修復6小時即可通車,可廣泛用于交通、土木、水利及建筑工程領域。已出版《橋梁工程設計計算方法及應用》、《深基坑預應力錨桿柔性支護法的理論及實踐》兩部專著;在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fā)表論文50余篇。作為主要起草人,起草了《建筑邊坡支護技術規(guī)范》等3部國家標準;獲得了“一種基坑側壁的柔性支護方法”等3項國家發(fā)明專利;主持或參加了近百項縱向及橫向科研項目;主持完成了百余項結構工程、橋梁工程、大型深基坑及高邊坡的設計,試驗與施工,解決了工程中大量復雜疑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