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學(xué)名 | 貝葉棕 | 拉丁學(xué)名 | CoryphaumbraculiferaL. |
---|---|---|---|
別????名 | 長葉棕 | 界 | 植物界 |
門 | 被子植物門 | 綱 | 單子葉植物綱 |
目 | 初生目 | 科 | 棕櫚科 |
亞????科 | 貝葉棕亞科 | 族 | 貝葉棕族 |
屬 | 貝葉棕屬 | 種 | 貝葉棕 |
分布區(qū)域 | 中國西雙版納、緬甸、印度、斯里蘭卡 | 命名者及年代 | L.,1764 |
原產(chǎn)印度、斯里蘭卡等亞洲熱帶國家,截至到1991年僅在云南西雙版納地區(qū)零星栽植于緬寺(佛寺)旁邊和植物園內(nèi)。
催芽鮮種子剝?nèi)ネ夥N皮置于32-35℃溫棚內(nèi)進行催芽,催芽基質(zhì)為粗砂。每天保持砂床濕潤,10天胚開始萌動,25天萌動,萌動率90%,發(fā)芽率68.8%。貝葉棕為半出土、單子葉筒狀萌發(fā)類型,因此催芽時埋沙過厚不利于萌發(fā)。
移植貝葉棕苗生長緩慢,經(jīng)催芽先長出胚根,胚根長可達(dá)40厘米,起初初生葉包裹在子葉鞘內(nèi),培養(yǎng)50天左右初生葉(鱗葉)從子葉鞘內(nèi)抽出,90天左右第2葉從鱗葉中抽出形成幼苗。因此從種子催芽到胚根長至4-8厘米時即可移植到有混合營養(yǎng)土(生土 家畜糞)的營養(yǎng)袋中,否則胚根過長不利于移植成活。由于貝葉棕根系長,須根少,苗期不易生長須根,故營養(yǎng)袋子長度必須有40厘米以上。
植株高大粗壯,喬木狀,高達(dá)18-25米,直徑50-60厘米,最大可達(dá)90厘米,具較密的環(huán)狀葉痕。
葉大型,呈扇狀深裂,形成近半月形,葉片長1.5-2米,寬約2.5-3.5米,裂片80-100,裂至中部,劍形,先端淺2裂,長60-100厘米,裂片寬7-9厘米;葉柄長2.5-3米,粗壯,寬7-10厘米,上面有溝槽,邊緣具短齒,頂端延伸成下彎的中肋狀的葉軸,長約70-90厘米。
花序頂生、大型、直立,圓錐形,高4-5米或更高,序軸上由多數(shù)佛焰苞所包被,起初為紡錘形,后裂開,分枝花序即從裂縫中抽出,約有30-35個分枝花序,由下而上漸短,下部分枝長約3.5米,上部的長約1米,4級分枝,最末-級分枝上螺旋狀著生幾個長約15-20厘米的小花枝,上面著生花;花小,兩性,乳白色,有臭味。
果實球形,直徑3.2-3.5厘米,干時果皮產(chǎn)生龜裂紋;種子近球形或卵球形,直徑約1.8-2.0厘米;胚頂生。只開花結(jié)果-次后即死去,其生命周期約有35-60年。花期2-4月,果期翌年5-6月。
還不錯的。抱毯質(zhì)量好,做工細(xì),料子柔軟,純棉吸汗保暖,適合寶寶嬌嫩的皮膚。建議考慮哦。
包被最好選用純棉的,童泰的包被挺好的,我家之前就是用的童泰的
大葉棕竹 別名:筋頭竹,大葉拐仔棕 拉丁名:Rhapis excelsa 科名:棕櫚科棕竹屬常綠灌木。原產(chǎn)我國的廣東、廣西、云南等地日本等國也有分布。 形態(tài)特征:棕竹四季常綠,成株高2~3米,莖圓柱形...
貝葉棕是喜光的陽性植物,早期適宜半蔭蔽,生長期要求陽光充足。在熱帶北緣西雙版納氣候條件下能正常開花結(jié)果、繁殖后代。
貝葉棕的原產(chǎn)地,生長于北緯6-10°,海拔500-600米,年均溫25-28℃,年降雨量3000毫米。貝葉棕在西雙版納北緯21°10`-22°40`,海拔500-600米,年均溫20-22℃,年降雨量1200-1900毫米,表現(xiàn)出-一定的生態(tài)適應(yīng)能力,能正常生長、開花結(jié)果并繁殖后代;處于廣東省湛江市的中國熱帶農(nóng)業(yè)科學(xué)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北緯21°10``,海拔28米,年均溫22.7℃,年降雨量1600毫米,種有4株貝葉棕,生長良好。
定植貝葉棕幼苗生長緩慢,種植3年袋苗僅生長2-4條側(cè)根,長出3片葉,因此定植穴坑深不能少于40厘米。也可采取砂床催芽,胚根伸出8厘米后直接播于大田,子葉露于地面并在坑底放置瓦片,抑制根向下生長而萌發(fā)側(cè)根。定植時不要傷根,定植后必須遮蔭,除去雜草,保持土質(zhì)疏松、濕潤。定植地要求陽光充足、土層深厚、肥活的沙質(zhì)壤土,切忌膠泥土。
管理貝葉棕幼苗期間需精心護理,干季勤澆水,幼苗用遮蔭網(wǎng)或棕桐科植物葉片遮蓋。冬季注意防寒,用稻草覆蓋基部,同時注意白蟻危害。
貝葉棕的引入首先是作為一種宗教信仰的植物而栽培。另外,還有重要的經(jīng)濟價值。其樹形美觀,是很好的綠化觀賞植物;其葉片可代紙作書寫材料,在印度和中國云南(傣族)有用貝葉刻寫佛經(jīng)的,俗稱“貝葉經(jīng)”;從花序割取汁液,含有糖分可制棕櫚酒或醋或熬制成糖;幼嫩種仁可用糖漿煮成甜食(成熟種仁有毒不能食用);樹干髓心搗碎經(jīng)水浸提得淀粉,可供食用;根的汁液治腹瀉;幼株的水煎劑可治熱感冒等。
格式:pdf
大?。?span id="g8mvzgk" class="single-tag-height">282K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5
近年來在世界各國,尤其是發(fā)展中國家,人們越來越多地利用植物纖維來增強混凝土。在我國的南方,棕櫚樹葉到處都有,這就是一種廉價的纖維資源。作為一種天然纖維,棕櫚樹葉有許多優(yōu)點,使其非常適于在住宅工程中用來增強硅酸
格式:pdf
大小:282K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7
本文首先介紹了貝葉斯均衡,然后建立了工程招投標(biāo)博弈模型,在此基礎(chǔ)上分別從招標(biāo)人和投標(biāo)人的角度進行貝葉斯均衡分析,從而可以指導(dǎo)投標(biāo)人的投標(biāo)報價,最后分析了招投標(biāo)博弈規(guī)則的設(shè)計。
序號 |
中文名稱 |
拉丁二名法 |
代表物種 |
---|---|---|---|
一、棕櫚科(Palmae)(5亞科7族13亞族35屬) |
|||
(一) |
貝葉棕亞科(SubFam. Coryphoideae)(2族4亞族10屬) |
||
1 |
刺葵族 |
Trib. Phoeniceae |
刺葵 |
2 |
貝葉棕族 |
Trib. Corypheae |
貝葉棕 |
(二) |
糖棕亞科(SubFam. Borassoideae)(1族1屬) |
||
3 |
糖棕族 |
Trib. Borasseae |
糖棕 |
(三) |
鱗果亞科(SubFam. Lepidocaryoideae)(1族3亞族5屬) |
||
4 |
省藤族 |
Trib. Calameae |
省藤 |
(四) |
檳榔亞科(SubFam. Arecoideae)(3族6亞族12屬) |
||
5 |
魚尾葵族 |
Trib. Caryoteae |
魚尾葵 |
6 |
檳榔族 |
Trib. Areceae |
檳榔 |
7 |
椰子族 |
Trib. Cocoeae |
椰子 |
(五) |
水椰亞科(SubFam. Nypoideae) (1屬) |
||
8 |
水椰屬 |
Nypa |
水椰 |
(六) |
歸屬不明(6屬) |
||
9 |
竹棕屬 |
Chamaedorea |
竹棕 |
10 |
豪爵棕屬 |
Howea |
豪爵棕 |
11 |
果凍椰子屬 |
Butia |
果凍椰子 |
12 |
矮棕屬 |
Chamaerops |
矮棕 |
13 |
智利椰子屬 |
Jubaea |
智利椰子 |
14 |
菜棕屬 |
Sabal |
菜棕 |
2100433B
棕櫚屬基本信息
屬中文名:棕櫚屬
屬拼音名:zonglvshu
屬拉丁名:Trachycarpus
中國植物志系統(tǒng)位置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棕櫚目 Principes
棕櫚科 Palmae
貝葉棕亞科 Coryphoideae
貝葉棕族 CORYPHEAE
三齒棕亞族 THRINACINAE
中國植物志:13(1):11
棕櫚科下分為5個亞科。
亞科 |
族 |
---|---|
檳榔亞科 Arecoideae |
檳榔族 ARECEAE |
魚尾葵族 CARYOTEAE |
|
椰子族 COCOEAE |
|
糖棕亞科 Borassoideae |
糖棕族 BORASSEAE |
貝葉棕亞科 Coryphoideae |
貝葉棕族 CORYPHEAE 刺葵族 PHOENICEAE |
鱗果亞科 Lepidocaryoideae |
省藤族 CALAMEAE |
水椰亞科 Nypoideae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