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87系列屬于200座至300座級客機,航程隨具體型號不同可覆蓋6500至16000公里。
中文名稱 | 波音787 | 外文名稱 | Boeing787,B787 |
---|---|---|---|
翼展 | 60米 | 研制時間 | 2004年4月 |
生產(chǎn)商 | 波音民用飛機集團 | 交付日期 | 2011年9月26日 |
發(fā)動機 | 渦輪風扇發(fā)動機 | 座艙寬 | 5.49米 |
服役時間 | 2011年10月26日(ANA) | 巡航速度 | 0.85馬赫 |
首飛時間 | 2009年12月15日 | 航程 | 6500至16000公里 |
類型 | 中型雙發(fā)動機寬體中遠程客機 | 座位數(shù) | 200-300 |
造價 | 1.3億美元至1.8億美元 |
臺式智能訪客機的價格是:¥58000.00 智能訪客一體機,是針對當前“訪客人員”安全管理工作需要而研制開發(fā)的集識別、讀卡、攝像、手寫、RFID技術及打印等技術為一體的訪客管理系統(tǒng),能夠精確、詳實、快...
臺式訪客機的參考價格為: T.K天創(chuàng)科林 一體機 TK-MED70-17X2 臺式液晶觸摸屏訪客機 &...
這些新產(chǎn)品沒有合適的定額,根據(jù)市場價補充子目
格式:pdf
大?。?span id="75o5b7f" class="single-tag-height">204K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7
描述了民用客機貨艙裝飾的設計要求和功能,以及貨艙裝飾常用的材料和安裝形式。同時指出了貨艙裝飾設計中的要點,材料的選取和安裝形式的確定是貨艙裝飾設計的重點。
格式:pdf
大?。?span id="3pl7guw" class="single-tag-height">204KB
頁數(shù): 9頁
評分: 4.4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第 29 卷 第 3 期 航 空 學 報 Vol 1 29 No1 3 2008 年 5 月 ACTA A ERONAU TICA ET ASTRONAU TICA SIN ICA May 2008 特邀 收稿日期 :2007212220 ; 修訂日期 :2008201217 通訊作者 :楊乃賓 E2mail :milaoshu0527 @163. com 文章編號 :1000 26893 (2008 ) 0320596209 新一代大型客機復合材料結構 楊乃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 , 北京 100083 ) Composite St
三叉戟客機在中國
中國民航在1970年代陸續(xù)引進三叉戟客機,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也引進了三叉戟客機用作專機。中國先后共購買了39架三叉戟客機,其中1E型4架、2E型33架、超級3B型2架。自1974年起,中國民航從北京、上海和廣州始發(fā)的國內航線陸續(xù)改用三叉戟客機。中國民航的三叉戟客機于1991年10月31日全部退役。
大事記1970年,中國空軍購買一批“三叉戟”飛機,由空軍34師副政委潘景寅帶隊飛回中國。次年9.13事件中駕駛256號“三叉戟”飛機的正是潘景寅。
1971年9月13日凌晨,林彪等人乘空軍一架256號“三叉戟”飛機從山海關機場起飛,企圖叛逃。結果因燃油不夠,在蒙古人民共和國肯特省貝爾赫礦區(qū)南10千米處迫降時墜毀。機上乘員9人全部死亡。這就是震驚全國的“9.13事件”。
1972年11月17日,中國民航購買的首架三叉戟客機到達廣州白云機場。
1979年3月14日,空軍第34師的空中機械員王旗駕駛274號“三叉戟”飛機從北京西郊機場起飛肇事墜毀,造成45人傷亡。
1982年4月26日,空軍派到民航執(zhí)行飛行任務的266號“三叉戟”飛機,在執(zhí)行3303次航班由廣州飛往桂林的任務時,向桂林奇峰嶺機場進近過程中,在桂林陽朔附近的恭城崩山西北坡撞山墜毀,機上104名乘客和8名機組人員共112人遇難。此次遇難的乘客中包括一個37人旅游團在內的香港和外國人占半數(shù)以上,因此影響重大。
1983年5月5日,民航沈陽管理局第10飛行大隊王儀軒機組駕駛296號“三叉戟”飛機執(zhí)行沈陽到上海航班任務時,遭遇卓長仁等6人劫持,降落在韓國春川機場。卓長仁等6名劫機犯都去了臺灣,被包裝成“義士”。2001年劫機犯卓長仁和姜洪軍在臺灣因綁架、殺人被判死刑。
1983年9月14日,264號“三叉戟”飛機在桂林奇峰嶺機場滑行過程中與空軍飛機相撞。桂林奇峰嶺機場當時是軍民兩用機場。機上有100名乘客和6名機組人員。11名旅客遇難。
1988年8月31日,民航廣州管理局2218號三叉戟客機執(zhí)行CA301航班從廣州飛往香港時,在香港啟德機場著陸過程中,遇雷雨天氣,飛機偏離跑道中心線,即將落地前右機翼外側與引導燈柱相撞,右起落架機輪與機場護堤相撞,右機翼擦地形成側滑,發(fā)生沖進海灣意外。機身前部從第3排座椅處斷裂,機頭下沉被海水淹沒。機上有78名乘客和11名機組人員。機組6人、旅客1人共7人遇難。
1991年10月31日,中國民航的三叉戟客機全部退役。
中國空軍“50050”號三叉戟客機,是20世紀70年代從英國進口的一架大型噴氣式客機,改裝后成為新中國第一代政府專機。周恩來乘坐它出訪各地。
20世紀80年代,這架飛機退役。1997年,經(jīng)國家批準,它被有償提供給連云港某公司,用于展覽。2003年,合肥一家企業(yè)的老板張先生拍下這架飛機,2010年,張先生開始籌建“周恩來總理專機紀念館”,飛機運抵肥東田間停放。
人證合一核驗系統(tǒng)訪客機
關鍵詞:人證統(tǒng)一人證合一人臉識別訪客機面部識別訪客機證件識別廠家
人證合一查驗人臉訪客
華思??萍紴楦咝录夹g企業(yè),為央采及深政采優(yōu)質供應單位。今天在一部很有趣的電視劇里有這樣一個場景,一位蠻橫的富家女竟然開車闖過了一個小區(qū)的門禁,原因就是與門衛(wèi)保安發(fā)生了爭執(zhí)。事情的起因是富家女開車進入小區(qū)的時候受到了門禁的阻止,保安是新來的,所以對于這位住戶不認識,于是讓她出示門禁卡,可是這位富家女據(jù)不出示,于是保安說不出示門禁卡也可以,進行一下手寫登記也是可以的,結果富家女直接說嫌麻煩拒絕了,最后就導致了沖撞門禁的事情。富家女的做法固然不對,但是假如在這里使用了人證統(tǒng)一核驗系統(tǒng)訪客機,就會變得方便了。
其實上述的這些情況是比較常見的,因為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都會發(fā)生這樣的事情,但是為了小區(qū)的安全著想保安的做法是無可厚非的,這其中的矛盾無非是因為登記的手續(xù)過于繁瑣。而有了訪客系統(tǒng)之后,來訪客人的登記手續(xù)就變得非常簡單了,只需要出示一下身份證,然后再相應區(qū)域一刷,就完成了登記,就直接可以進入了。假如這樣的方式用在上述情況,那么就會簡單的多,可能就不至于沖撞門禁了。
訪客系統(tǒng)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便捷了訪客的登記程序等,目前應用于政府、小區(qū)、銀行、學校、企業(yè)等單位。讓人們的生活效率更高。
三叉戟客機簡介
三叉戟(Trident)客機由英國航宇公司設計生產(chǎn)的三發(fā)中近程噴氣式民航客機。三叉戟飛機最早由原英國德·哈維蘭公司著手研制,后該公司并入英國霍克·西德利公司,1978年又并入英國航宇公司。最初德·哈維蘭公司命名為D.H.121,后改為現(xiàn)名。三叉戟飛機采用半硬殼式機身,全金屬(鋁合金)蒙皮。分駕駛艙和旅客艙。除標準布局外,還有載客較多的混合布局和高密度布局。飛機上裝有3臺渦輪風扇發(fā)動機。兩臺裝在機身后部左右兩側,一臺裝在后機身內。單臺推力為52.2千牛。機翼為懸臂式后掠下單翼,全金屬結構,面積為135.82平方米,機翼中有整體油箱。T形尾翼,全動式水平尾翼。液壓可收放前三點式起落架。飛機上裝有儀表著陸系統(tǒng),飛行控制和導航設備,供電系統(tǒng)和空調,防冰系統(tǒng),以及完善的通信設備。該型飛機于1957年開始設計,1959年投入生產(chǎn),1962年1月首次飛行,1964年春加入航線服役。1975年停產(chǎn),各型三叉戟客機共生產(chǎn)117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