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穗莎草是莎草屬的植物。
分布在非洲、朝鮮、印度、越南、日本、馬來亞、印度尼西亞以及中國大陸的廣西、湖南、貴州等地,生長于海拔800米的地區(qū),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中文名稱 | 窄穗莎草 | 拉丁學名 | Cyperus tenuispica Steud. |
---|---|---|---|
界 | 植物界 | 門 | 被子植物門 |
綱 | 單子葉植物綱 | 目 | 莎草目 |
科 | 莎草科 | 亞科 | 藨草亞科 |
族 | 莎草族 | 屬 | 莎草屬 |
亞屬 | 密穗莎草亞屬 | 組 | 窄穗莎草組 |
多生長于空曠的田野里或疏林下。
產于湖南、貴州、廣西。
窄穗莎草形態(tài)特征
具須根。稈叢生,細弱,高3-27厘米,扁三棱形,平滑,基部具少數葉。葉短于稈,寬2-3毫米,平張;葉鞘稍長。苞片通常2枚,葉狀,其中一枚常長于花序;長側枝聚傘花序復出或有時為簡單,具4-8個輻射枝,最長輻射枝達7厘米;小穗3-12個呈指狀排列,線形,長3-12毫米,寬約1毫米,具10-40朵花;小穗軸無翅;鱗片疏松排列,膜質,橢圓形,頂端鈍或近于截形,長不及1毫米,背面中間黃綠色,兩側深褐色,脈不明顯;雄蕊1或2,花藥線形,頂端無剛毛狀附屬物;花柱長,柱頭3。小堅果極小,長僅0.25毫米,倒卵形,淡黃色,表面有小疣狀突起,具光澤?;ü?-11月。
多年生草本,葉細,聚生于莖頂;喜溫暖水濕環(huán)境,耐陰。適合種在溪流岸邊,也可盆栽觀賞。 希望可以幫到您
水莎草(學名:Juncellus serotinus),多年生草本,散生。廣布于中國東北各省,多生長于淺水中、水邊沙土上。全草可入藥,為稻田雜草的一種。
莎(suō)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潮濕地區(qū)或河邊沙地。又名香附子,多年生草本,高15-2375px。莖直立,三棱形;根狀莖匍匐延長,部分膨大呈紋外向型形,有時數個相連。葉叢生于莖基部,葉鞘閉合包于...
格式:pdf
大?。?span id="eyafr0x" class="single-tag-height">193KB
頁數: 3頁
評分: 4.4
通過對垂穗披堿草+雜類草型草場圍欄封育禁牧的效果調查分析,圍欄可明顯提高垂穗披堿草型草場的產草量和植被高度、蓋度、密度,使草地植被得到恢復,同時可有效的改善草原生態(tài)系統,促進草群自然更新,隨著圍欄期限的延長,改善效果越加明顯,整個草地生態(tài)系統逐步趨于良性循環(huán)。
多年生草本,罕一年生,多年生者根狀莖短縮或延長成匍匐根狀莖。稈基部有時具長鞘而無葉片,有時具少數葉。長側枝聚傘花序復出或多次復出或簡單;小穗3-7個指狀排列,壓扁;小穗軸無翅;鱗片稍密或稍疏的復瓦狀排列,膜質,背面具綠色龍骨狀突起,兩側具槽,頂端具短尖;雄蕊3,罕2-1個,花藥頂端具剛毛狀附屬物;花柱長,柱頭3,細長。小堅果小,長為鱗片的1/4-1/3。
下級分類:
畦畔莎草Cyperus haspan L.
窄穗莎草Cyperus tenuispica Ste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