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大小或相當大的土生或生于巖石隙的常綠植物。根狀莖直立或橫臥至橫走,先端和葉柄基部被褐色、披針形、全緣的長鱗片;葉簇生,少為遠生至近生。
脆葉軸果蕨
臺灣軸果蕨
喜鈣軸果蕨
云貴軸果蕨
軸果蕨
軸果蕨屬
中國植物志:03(2):267
一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草地、路旁及耕地土中。高20-40厘米。莖細,通常直立,單一或分枝,有縱條紋,具灰白色細柔毛。
(Citrus medica)①枸櫞(楊孚《異物志》),又名:鉤緣子(《南方草木狀》),香泡樹、香櫞柑。常綠小喬木,高2米左右。短總狀花序,頂生及腋生,花3~10朵叢生,有兩性花及雄花之分,萼片5,合...
桃金娘科植物主要產(chǎn)于澳大利亞和美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有100屬約3000種,中國原產(chǎn)有8屬,引種了5屬,共有136種。本科植物雖然花朵纖細,但植株卻能長的高大,而她們共同的特征是雄蕊多如睫毛,花絲細...
能育葉長可達2米;葉柄淡禾桿色,罕為紅褐色,常與葉片近等長,基部不加厚,疏被鱗片,向上通體光滑;葉片大,草質(zhì),兩面光滑,三角形或卵狀三角形,頂部羽裂漸尖,下部二至三回羽狀一小羽片或末回小羽片羽裂;羽片互生,斜展,有柄;小羽片上先出,漸尖頭,基部不對稱或近對稱;裂片上先出,鈍頭,下部的通?;坎粚ΨQ;末回裂片邊緣略有小鋸齒或淺圓齒,有時全緣。葉脈分離,明顯,側(cè)脈在末回裂片上多二叉或羽狀,少為單一。羽軸上面略具淺縱溝,兩側(cè)邊稍隆起。
態(tài)孢子囊群短線形,或略呈新月形,單生于末回裂片基部上出小脈上側(cè),通常每裂片1條,在具羽狀脈的裂片上常有1-2對,緊靠末回小羽片或裂片主脈,彼此幾并行;囊群蓋與孢子囊群同形,單生,厚膜質(zhì),稍膨脹,初為淺灰色或灰綠色,后多變?yōu)闇\褐色,全緣,宿存。孢子兩面型,赤道面觀半圓形,周壁明顯,稍透明,表面不平,具規(guī)則或不規(guī)則疣狀紋飾,其投影呈環(huán)形,或周壁形成少數(shù)闊片狀褶皺。
染色體基數(shù)x=40。
Rhachidosorus mesosorus ( Makino) Ching——Aspidium mesosorus Makino2100433B
格式:pdf
大?。?span id="skalla0" class="single-tag-height">1.3MB
頁數(shù): 5頁
評分: 4.3
植物基于自身生命活動的規(guī)律能夠在不同的季節(jié)展現(xiàn)不同的形態(tài)特征,為環(huán)境帶來多樣化的景觀展示。園林植物的四季變化特點包括了色彩與空間兩個部分,在葉、花、果與枝干上都有體現(xiàn),在園林景觀設計和建造中,通過選擇植物種類和空間配置,可直接影響園林景觀的美觀與功能。本研究初步闡述了園林植物四季變化特點及其相應的景觀效果,討論了通過有效選擇植物種類和合理配置空間來提升園林景觀的視覺豐富性與空間層次性。本研究為提升園林工程發(fā)展、園林內(nèi)植被美觀性的優(yōu)化提供了幫助。
根狀莖長而橫走或粗而橫臥,先端及葉柄基部密生鱗片;鱗片褐色,披針形,細篩孔狀,膜質(zhì),透明;葉近生。能育葉長50-60厘米;柄長20-40厘米,粗約2-3毫米,淺栗色或紅褐色,有光澤,基部以上無鱗片;葉片闊卵形至三角形,長30-40厘米,基部最寬,約15-25厘米,頂部急縮漸尖,下部二至三回羽狀一小羽片或末回小羽片羽裂;羽片斜展,有柄,長卵形至闊披針形,先端長漸尖,基部一對最大,長15-20厘米,寬4.5-10厘米,柄長2-4厘米,一至二回羽狀一羽片或小羽片羽裂;小羽片8-15對,互生,近平展,卵狀三角形,基部不對稱(上側(cè)近截形,下側(cè)闊楔形),下部的有柄,通常下側(cè)小羽片較上側(cè)的長,長達8厘米,寬達3厘米,羽裂或近羽狀;裂片略斜展,卵狀三角形或矩圓形,圓鈍頭,羽狀淺裂至深裂或近羽狀,彼此以狹翅相連;末回羽片鈍頭,邊緣有淺鋸齒。葉脈兩面明顯,羽狀,小脈單一或分叉。葉兩面無毛,干后薄草質(zhì)或近膜質(zhì),綠色或褐綠色,葉軸、羽軸下部和葉柄同色,上部禾稈色,有光澤。孢子囊群及囊群蓋略呈新月狀,成熟時為長橢圓形,單生于末回裂片基部上側(cè)小脈下部,緊靠小羽片中肋或裂片主脈,囊群蓋初為灰綠色,后變?yōu)榛液稚?。孢子周壁具不?guī)則的疣狀紋飾。
分布于江蘇南部(宜興)、浙江北部(臨安)、湖北西部(巴東)。廣泛分布于日本,韓國也有。模式標本采自日本。
葉簇生直立,密被腺狀毛,膜質(zhì),葉軸及羽軸有腺毛密生;孢子囊群小,每小裂片一個。我國產(chǎn)自臺灣、廣東、貴州等地。
稀子蕨系稀子蕨科植物稀子蕨Monachosorum henryi Christ的全草。生于海拔800~2 100 m的谷底、溪邊、密林下。分布在松桃、印江、江口、錦屏、貴定、都勻、獨山、三都、雷山、貞豐、興義。性平,味微苦。具有祛風、活血作用。主治風濕骨痛。含稀子蕨內(nèi)脂、稀子蕨素等化學成分。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