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地層溫度下地面脫氣油粘度
Glaso(1980)公式:
式中:
2、飽和壓力和飽和壓力以下的地層原油粘度
Beggs和Robinson(1975)公式:
式中:
3、飽和壓力以上地層原油粘度
Vazques和Beggs(1980)公式
式中:
動力粘度是液體層相距1厘米,其面積各為1(平方厘米)相對移動速度為1厘米/秒時所產(chǎn)生的阻力,單位為克/厘米·秒。1克/厘米·秒=1泊一般:工業(yè)上動力粘度單位用泊來表示。
在溫度t℃時,運動粘度用符號γ表示,在國際單位制中,運動粘度單位為斯,即每秒平方米(m2/s),實際測定中常用厘斯,(cst)表示厘斯的單位為每秒平方毫米(即 1cst=1mm2/s)。運動粘度廣泛用于測定噴氣燃料油、柴油、潤滑油等液體石油產(chǎn)品深色石油產(chǎn)品、使用后的潤滑油、原油等的粘度,運動粘度的測定采用逆流法。
指采用不同的特定粘度計所測得的以條件單位表示的粘度,各國通常用的條件粘度有以下三種:
①恩氏粘度,又叫恩格勒(Engler)粘度。是一定量的試樣,在規(guī)定溫度(如:50℃、80℃、100℃)下,從恩氏粘度計流出200毫升試樣所需的時間與蒸餾水在20℃流出相同體積所需要的時間(秒)之比。溫度to時,恩氏粘度用符號Et表示,恩氏粘度的單位為條件度。
②賽氏粘度,即賽波特(sagbolt)粘度。是一定量的試樣,在規(guī)定溫度(如100oF、F210oF或122oF等)下從賽氏粘度計流出200毫升所需的秒數(shù),以“秒”單位。賽氏粘度又分為賽氏通用粘度和賽氏重油粘度(或賽氏弗羅(Furol)粘度)兩種。
③雷氏粘度,即雷德烏德(Redwood)粘度。是一定量的試樣,在規(guī)定溫度下,從雷氏度計流出50毫升所需的秒數(shù),以“秒”為單位。雷氏粘度又分為雷氏1號(Rt表示)和雷氏2號(用RAt表示)兩種。
上述三種條件粘度測定法,在歐美各國常用,我國除采用恩氏粘度計測定深色潤滑油及殘渣油外,其余兩種粘度計很少使用。三種條件粘度表示方法和單位各不相同,但它們之間的關系可通過圖表進行換算。同時恩氏粘度與運動粘度也可換算,這樣就方便靈活得多了。
1、原理
在地層條件下,鋼球在光滑的盛有地層油的標準管中自由下落,通過記錄鋼球的下落時間,由下式計算原油的粘度:
其中,
t——鋼球下落時間,s;
ρ1,ρ2——鋼球和原油的密度,g/ cm3;
k——粘度計常數(shù),與標準管的傾角、鋼球的尺寸及密度有關。
2、地層油粘度測量
(1)將地層油樣轉到落球粘度計的標準管中,用超級恒溫水浴將溫度保持在地層溫度;
(2)轉動落球粘度計上部朝下,使鋼球吸到上部磁鐵上;
(3)轉動落球粘度計上部朝上,固定一個傾角。打開開關,鋼球開始下落,同時計時開始,當鋼球落到底部時自動停止計時,記錄鋼球下落時間t。重復試驗3次以上,直到所測的時間基本相同為止。
(4)改變傾角,重復試驗。
http://tornado.139.com/article/197206.html 瀝青用恩氏粘度計的使用說明 Q/YXYYll型恩氏粘度計 一、用途 測定液體在一定溫度、容積的條件下,從恩氏粘度計...
烏氏粘度計比奧氏粘度計多了一支管,管1(左圖)。由于烏氏粘度計有一支管1,測定時管3中的液體在毛細管下端出口處與管2中的液體斷開,形成了氣承懸液柱。這樣流液下流時所受壓力差ρgh與管2中液面高度無關,...
根據(jù)溶液的黏度大小,粘度計不同大小的轉子在溶液中旋轉時會受到一個剪切力,根據(jù)力的大小在粘度計上會顯示出黏度的大小,Brookfield粘度計是常用的旋轉粘度計,國產(chǎn)的要便宜。
1、原油的化學組成是決定粘度高低的內因,是原油粘度的主要影響因素。
一般地說,原油的分子量越大,則粘度越高,原油中非烴含量(即膠質-瀝青含量)的多少對原油粘度有著重大的影響。瀝青是具有短側鏈的氧、硫氮化合物(稠環(huán)芳烴),碳氫比大致為10,分子量從103到105,膠質與瀝青組分相似,僅分子量比瀝青小。兩者均具有一定粘性,為黑色、半固體狀的無定形物。
大分子化合物(膠質-瀝青質)的存在,引起原油液層分子的內摩擦增大,使原油粘度增大。
膠質-瀝青質含量較高或溫度較低時,原油中形成膠體結構而使原油表現(xiàn)出非牛頓流體特性,例如高粘原油表現(xiàn)出觸變性、具有一定的靜剪切應力或隨剪切速率的增加而粘度降低等。
原油膠質瀝青含量提高,則原油粘度、原油密度均提高。
2、地層原油的溶解氣量的多少也是影響原油粘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溶解氣油比越大,粘度越低。這是因為地層油溶解氣以后,使液體分子間的引力部分地轉變?yōu)闅?液分子間的引力,而后者的引力卻遠比前者小得多,從而使地層內含氣油內摩擦阻力減小,地層油的粘度也就隨之地降低。同一原油,地面脫氣油要比地層油粘度高,一方面由于脫氣引起粘度增加,另一方面地面溫度比地下溫度低,也引起粘度升高。
1、原油粘度對于溫度的變化是很敏感的。
溫度提高,原油粘度降低。各種原油對溫度的敏感性不同,對有些原油溫度升高l0℃,原油粘度降低約一半。
2、壓力對地層原油粘度的影響,以飽和壓力為界,在不同區(qū)間段壓力對粘度的影響不同。
當壓力高于飽和壓力時,壓力的增加引起地層油的彈性壓縮,油的密度增大,液層間摩擦阻力也增大,原油的粘度相應增大。
當?shù)貙訅毫π∮陲柡蛪毫r,隨著地層壓力的降低,油中溶解氣不斷分離出來,地層原油粘度急劇增加。
原油粘度的最低點對應于飽和壓力,曲線的拐點就是該地層油的泡點。
根據(jù)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在油田開發(fā)過程中,應保持油層壓力高于飽和壓力,防止氣體從地層原油中分離出來,以免造成地下原油粘度增大。
格式:pdf
大小:37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8
針入度P 濕度T 針入度對數(shù) logP -1.40401 9.7 5 0.986771734 0.0498 24 15 1.380211242 63 25 1.799340549 43.65863 95 30 1.977723605 0.7289 -13.0502 56.70884 0 5 10 15 20 25 30 0 0.986772 1.380211 1.799341 1.977724 T1,2當量脆點 △T瀝青塑性范圍 Algpen回歸方程的系數(shù)b 針入度指數(shù) PI 當量軟化點T800 K回歸方程的常數(shù)項a y = 0.04x + 0.7859 R2 = 0.9995 0.5 1 1.5 2 2.5 0 5 10 15 20 25 30 35 Lo gP 溫度 線性回歸分析 系列 1 線性PI 列1 性PI
格式:pdf
大?。?span id="c4zodkg" class="single-tag-height">37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6
螺栓長度計算公式 高強螺栓規(guī)格 螺栓長度 L=(大六角) 螺栓長度 L=(抗剪型) 普通螺栓規(guī)格 螺栓長度 L= M10 20+T M10 27+T M12 25+T M14 29+T M16 35+T 25+T M12 31+T M20 35+T 30+T M16 33+T M22 40+T 35+T M20 35+T M24 45+T 40+T M22 37+T M27 50+T M24 41+T M30 55+T M27 44+T M30 46+T
原油相對密度一般在0.75~0.95之間,少數(shù)大于0.95或小于0.75,相對密度在0.9~1.0的稱為重質原油,小于0.9的稱為輕質原油。 原油粘度是指原油在流動時所引起的內部摩擦阻力,原油粘度大小取決于溫度、壓力、溶解氣量及其化學組成。溫度增高其粘度降低,壓力增高其粘度增大,溶解氣量增加其粘度降低,輕質油組分增加,粘度降低。原油粘度變化較大,一般在1~100mPa·s之間,粘度大的原油俗稱稠油,稠油由于流動性差而開發(fā)難度增大。一般來說,粘度大的原油密度也較大。
指開采的天然原油不包括以油母頁巖等煉制的原油。
1.恩氏粘度與運動粘度的換算
運動粘度ν(mm2/s)=7.310E-6.31/0E 2)
2.雷氏粘度與運動粘度的換算
運動粘度ν(mm2/s)=0.26R-172/R ,當R>225s時,則用ν(mm2/s)=0.26R
3.賽氏粘度與運動粘度的換算
ν(mm2/s)=0.225S當S>285s時用上式。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