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美)西奧多·奧斯曼德森
第一章 緒論;第二章 歷史上的屋頂花園;第三章 選址要素;第四章 屋頂花園構(gòu)造;第五章 設計要素;第六章 維護。結(jié)語。2100433B
屋面可以做屋頂花園,封閉的話最好不要。因為高層屋面一般是作為消防通道用的。如果是住宅的話,單元式的,因為通過樓梯出屋面然后到達另一個樓梯逃生。塔式剪刀梯的和單元式一個原理,塔式的只有一個樓梯出屋面也是...
1.先說預制板平屋頂。這種屋頂一般在城市算作舊樓房。這是外行最擔心的?! ?不管是實心板、槽板還是空心板,都有荷載標準,一般分三級。以中南地區(qū)為例:一級板為400公斤/每平方米,二級板為700公斤/每...
德國屋頂花園設計可以簡單、也可以復雜,以花園式的設計設計理念,對于夏天來說,這也是一個很好的避暑地。下面就對屋頂花園設計說明做一個簡單的介紹,也給大家?guī)硪恍﹨⒖肌?裝飾構(gòu)思在屋頂花園空間設計中充分考...
格式:pdf
大?。?span id="ebmyoiu" class="single-tag-height">49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4
屋頂花園輕質(zhì)土 3 一、容重( 1--1.6)T/m 土壤和人工輕質(zhì)骨料(蛭石、珍珠巖、沸石、煤渣、泥炭等)組合按體積比
設計建造有時被比作最古老建筑流程——“建筑大師”(“master builder”)模式。與傳統(tǒng)的建筑合同采購方式相比,《設計-建造合同手冊》一書的作者們評論說:“從歷史上來看到,所謂的傳統(tǒng)模式,實際是很近代的概念,只使用150年。而設計-建造概念,也以“建筑大師”著稱,據(jù)報導已經(jīng)使用了超過4,000年歷史”。2100433B
1漏水原因分析
無論是原設計建造屋頂花園,或是在已建房屋的可上人屋面頂上增建屋頂花園,在建造過程中和建成后的日常使用中,均宜破壞屋頂?shù)姆浪团潘到y(tǒng),造成屋頂漏水。原因如下:1.1原屋頂防水層存在缺陷結(jié)構(gòu)層和防水層即使保持原有做法,但一般還要在預制空心板上卷材防水層,因此仍不可避免在女兒墻和天溝沿口等薄弱環(huán)節(jié)處出現(xiàn)滲漏。特別是剛性防水屋面,最嚴重的問題是防水層在施工完成后可能會出現(xiàn)裂縫而漏水。產(chǎn)生裂縫的原因很多:氣候變化及太陽照射引起的屋面熱脹冷縮;屋面板受力后的翹曲變形;地基沉降或墻體承重后坐漿收縮等原因引起的屋面變動;屋面板除變或材料干縮變形等。
1.2建造屋頂花園時破壞了原防水層屋頂上建造屋頂花園尚且可能漏水,而在較容易出現(xiàn)漏水的屋頂防水層上進行多項園林工程施工,這就更容易造成屋頂防水層破壞而導致漏水。即使不打洞穿孔或埋設固定鐵件,如不精心施工,仍會破壞屋頂防水和排水構(gòu)造,造成屋頂漏水。進行載植有時也會破壞防水層,比如填土時用的鏟子有可能會破壞防水層。
1.3屋頂花園水源更多各種植物的澆灌用水、水池、噴泉等水體用水也極為頻繁,使屋頂又增加了產(chǎn)生漏水的水源。一般建筑物屋頂?shù)呐潘到y(tǒng),均未考慮建造屋頂花園所需的種植物滲漏水和水體工程的排水問題,特別是澆灌水和水池午污水中含有植物根葉和泥沙等雜務,會使排水口及管道堵塞,造成屋頂積水和漏水。
不論是何種因素造成漏水,人們往往歸罪于屋頂花園,這就為屋頂花園的推廣造成了社會阻力。因此規(guī)劃設計和施工單位以及使用單位均應有足夠的認識。,共同處理好屋頂花園的防水問題。
2施工要點及注意事項
2.1做防水實驗和保證良好的排水系統(tǒng)建造屋頂花園,必須進行二次防水處理。首先,要檢查原有的防水性能:封閉出水口,再灌水,進行96小時(4天4夜)的嚴格閉水試驗。閉水試驗中,要仔細觀察房間的滲漏情況,有的房屋連續(xù)閉水3天不漏,第四天才開始滲漏。若能保證96h不漏,說明屋面防水效果好。這種防水效果,也只適用于非屋頂花園的情況。防水層是保證屋頂不漏的關(guān)鍵技術(shù)問題,但屋頂防水和排水是一個兩個方面,因此還必須處理好屋頂?shù)呐潘到y(tǒng)。在屋頂園林工程中,種植池、水池和道路場地施工時,應遵照原屋頂排水系統(tǒng),進行規(guī)劃設計,不應封堵、隔絕或改變原排水口和坡度。特別是大型種植池排水層下的排水管道,要與屋頂排水口配合,注意相關(guān)的標準差,使種植池排水層下的排水管道,要與屋頂排水口配合,注意相關(guān)的標高差,使種植池內(nèi)的多余灌水能順暢排出。
建筑項目歷來一方面需要確定建筑設計師,另一方面需要確定建筑承包商,而這種設計建造模式改變了傳統(tǒng)的流程。這一項目交付模式,對業(yè)主的期望是否能實現(xiàn)的責任方是單一實體的,從而有可能減少風險和整體成本。
設計建造交付模式,用于為業(yè)主降低項目風險,并通過使項目設計階段與項目建筑階段重疊,以縮短項目交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