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3版) | 作????者 | 祝燮權 |
---|---|---|---|
ISBN | 9787532392452 | 頁????數(shù) | 1099頁 |
定????價 | 32元 | 出版社 | 上??茖W技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08年9月 | 裝????幀 | 精裝 |
開????本 | 64開 |
第一章 基本資料
1.字母及符號
(1)漢語拼音字母及英語字母
(2)希臘字母
(3)俄語字母
(4)羅馬數(shù)字
(5)化學元素符號
(6)常用數(shù)學符號(GB3102.1、3102.11-1993)
2.標準代號
(1)我國國家標準、行業(yè)標準、專業(yè)標準及部標準代號
(2)常見國際標準及外國標準代號
3.我國法定計量單位
(1)我國法定計量單位的內容
(2)國際單位制的基本單位
(3)國際單位制的輔助單位
(4)國際單位制中具有專門名稱的導出單位
(5)可與國際單位制單位并用的我國法定計量單位
(6)國際單位制用于構成十進倍數(shù)和分數(shù)單位的詞頭
4.長度單位及其換算
(1)法定長度單位
(2)市制長度單位
(3)英制長度單位
(4)常用長度單位換算
(5)英寸的分數(shù)、小數(shù)、習慣稱呼與毫米對照
(6)英寸與毫米對照
(7)毫米與英寸對照
(8)線規(guī)號碼與線徑(英寸、毫米)對照
5.面積單位及其換算
(1)法定面積單位
(2)市制面積單位
(3)英制面積單位
(4)常用面積單位換算
6.體積單位及其換算
(1)法定體積單位
(2)市制體積單位
(3)英制及美制體積單位
(4)常用體積單位換算
7.質量單位及其換算
(1)法定質量單位
(2)市制質量單位
(3)英制及美制質量單位
(4)常用質量單位換算
(5)磅與千克對照
(6)千克與磅對照
8.力、力矩、強度及壓力單位換算
(1)常用力單位換算
(2)力矩單位換算
(3)強度(應力)及壓力(壓強)單位換算
(4)千克力/毫米與牛/毫米。(兆帕)對照
(5)牛/毫米(兆帕)與千克力/毫米。對照
9.功、能、熱量及功率單位換算
(1)常用功、能及熱量單位換算
(2)功率單位換算
10.溫度對照
(1)華氏溫度與攝氏溫度對照
(2)攝氏溫度與華氏溫度對照
11.黑色金屬硬度與強度換算
(GB/T1172-1999)
(1)碳鋼及合金鋼硬度與強度換算
(2)碳鋼硬度與強度換算
12.銅合金硬度與強度換算(GB/T3771-1983)
13.鋁合金硬度與強度換算(GBnl66-1982)
(1)HBl0D2硬度與其他硬度、強度換算
(2)HB30D硬度與其他硬度、強度換算
(3)HV硬度與其他硬度強度換算
(4)HRB硬度與其他硬度、強度換算
14.常用計算公式及數(shù)值
(1)面積計算公式
(2)體積及表面積計算公式
(3)型材理論質量(重量)計算公式
(4)幾種主要純金屬及非金屬性能
(5)常用材料的密度
第二章 金屬材料的基本知識
1.金屬材料性能名詞簡介
(1)金屬材料物理性能名詞簡介
(2)金屬材料化學性能名詞簡介
(3)金屬材料力學(機械)性能名詞簡介
(4)金屬材料工藝性能名詞簡介
2.金屬材料分類
3.生鐵、鐵合金及鑄鐵
4.鋼
(1)鋼的來源及組成成分
(2)鋼分類(GB/T13304-1991)
(3)鋼材分類及有關鋼材
交貨名詞簡介
5.工業(yè)上常用的有色金屬
6.常見元素對金屬材料性能的主要影響
(1)常見元素對黑色金屬材料性能的主要影響
(2)常見元素對有色金屬材料性能的主要影響
7.鋼鐵產(chǎn)品牌號表示方法
(GB/T221-2000)
(1)簡介
(2)牌號表示方法總則
(3)牌號中采用的表示產(chǎn)品名稱、用途、特性、工藝方法的漢字和符號
(4)產(chǎn)品牌號具體表示方法
8.鋼鐵及合金牌號統(tǒng)一數(shù)字代號體系(GB/T7616-19981
(1)總則
(2)統(tǒng)一數(shù)字代號體系的結構型式
(3)鋼鐵及合金產(chǎn)品的類型與統(tǒng)一數(shù)字代號
(4)鋼鐵及合金產(chǎn)品的細分類與統(tǒng)一數(shù)字代號
9.鋼鐵產(chǎn)品標記代號(GB/T15575-1995)
(1)概述
(2)鋼產(chǎn)品標記代號表示方法總則
(3)鋼產(chǎn)品類別及特征的標記代號
10.有色金屬及合金產(chǎn)品牌號表示方法(GB/T340-19761
(1)總則
(2)純金屬產(chǎn)品牌號表示方法
(3)合金加工產(chǎn)品與鑄造產(chǎn)品牌號及代號表示方法
(4)常用有色金屬及合金符號
(5)有色金屬及合金產(chǎn)品狀態(tài)、特性符號
11.變形鋁及鋁合金牌號和狀態(tài)代號表示方法
(1)變形鋁及鋁合金牌號表示方法(GB/T16474-1996)
(2)變形鋁及鋁合金狀態(tài)代號(GB/T16475-1996)
第三章 黑色金屬材料的化學成分、性能及用途
l.生鐵
(1)煉鋼用生鐵的化學成分(GB/T717-1988)
(2)鑄造用生鐵和球墨鑄鐵用生鐵的化學成分
2.鐵合金
(1)錳鐵的產(chǎn)品分類和化學成分(GB/T37952006)
(2)硅鐵的化學成分(GB/T2272-1987)
(3)鉻鐵的化學成分(GB/T
5683-1987)
(4)鉬鐵的化學成分(GB/T3649-1987)
(5)釩鐵的化學成分(GB/T4139-2004)
(6)鎢鐵的化學成分(GB/T3648-1996)
(7)錳硅合金的化學成分(GB/T4008-1996)
3.鑄鐵件
(1)灰鑄鐵件的力學性能(GB/T9439-1988)
(2)可鍛鑄鐵件的力學性能(GB/T9440-1988)
(3)球墨鑄鐵件的力學性能(GB/T1348-1988)
(4)耐熱鑄鐵件的化學成分及力學性能(GB/T9437-1988)
(5)鑄鐵件的特性和用途
4.鑄鋼件
(1)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的化學成分(GB/TH.352-1989)
(2)一般工程用鑄造碳鋼件的力學性能、特性和用途(GB/T11352-1989)
(3)一般用途耐蝕鋼鑄件的化學成分(GB/T2100-2002)
(4)一般用途耐蝕鋼鑄件的熱處理(GB/T2100-2002)
(5)一般用途耐蝕鋼鑄件的力學性能(GB/T2100一2002)
(6)一般用途耐蝕鋼鑄件的用途
5.碳素結構鋼(GB/T700-2006)
(1)碳素結構鋼的化學成分
(2)碳素結構鋼的力學性能
(3)碳素結構鋼的特性和用途
(4)低碳鋼熱軋圓盤條的化學成分及力學性能(GB/T701-1997)
第四章 黑色金屬材料的尺寸及重量
第五章 有色金屬材料的化學成分、力學性能及用途
第六章 有色金屬材料的尺寸及重量
第七章 常見金屬材料中外牌號對照2100433B
《實用金屬材料手冊(第3版)》初版于1993年,于2002年出版第二版?,F(xiàn)根據(jù)我國金屬材料的發(fā)展狀況及新制訂的有關金屬材料方面的標準,對第二版進行修訂并增加了部分內容出版第三版。
本手冊介紹了有關金屬材料的基本資料和基礎知識,我國常見的黑色和有色金屬材料的牌號、化學成分、力學性能、特性,用途以及品種、規(guī)格、尺寸、允許偏差和重量等資料,可供與金屬材料有關的銷售、采購、設計和生產(chǎn)等工作的人員了解和查尋資料。另外,還介紹了列入手冊中常見的我國各種金屬材料牌號與國際標準以及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和俄羅斯標準牌號的對照。這項資料可供有關從事進出口貿易、技術交流和引進工作的人員參考。
這個沒有,另外發(fā)你一個。
本手冊的內容分為基本資料、黑色金屬材料及有色金屬材料三部分。基本資料包括金屬材料的分類、名詞解釋、標記涂色及重量計算、標準代號以及法定計量單位等;黑色金屬材料包括生鐵、鐵合金、碳素鋼、合金鋼、型鋼、鋼...
求一份金屬材料手冊,謝謝啦,3156180535@qq.com
已發(fā)
格式:pdf
大?。?span id="6stv4iv" class="single-tag-height">500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5
維普資訊 http://www.cqvip.com
格式:pdf
大?。?span id="tz916mt" class="single-tag-height">500KB
頁數(shù): 30頁
評分: 4.5
01 金屬材料 金屬材料包含各類型鋼、鋼管、鋼板、鋼絲繩、鐵道用鋼及一些 有色金屬制品。金屬材料的長度計量單位都是 mm,在系統(tǒng)中不再標 明單位。凡是圓鋼、鋼棒,規(guī)格為直徑,也不再用符號寫明。 有關資料: 公稱直徑:公稱直徑是為了設計制造和維修的方便人為地規(guī)定的 一種標準,也叫公稱通徑,是管子、混凝土用鋼筋(或者管件)的規(guī) 格名稱。管子的公稱直徑和其內徑、外徑都不相等,例如:公稱直徑 為 100MM的無縫鋼管有 102*5、108*5等好幾種,108為管子的外徑, 5表示管子的壁厚,因此,該鋼管的內徑為( 108-5-5 )=98MM,但 是它不完全等于鋼管外徑減兩倍壁厚之差, 也可以說,公稱直徑是接 近于內徑,但是又不等于內徑的一種管子直徑的規(guī)格名稱, 在設計圖 紙中所以要用公稱直徑, 目的是為了根據(jù)公稱直徑可以確定管子、 管 件、閥門、法蘭、墊片等結構尺寸與連接尺寸,公稱直徑采用符號
本書第2版自2008年問世至今已經(jīng)走過6個年頭,承蒙很多高校材料力學教學第一線的老師和同學以及業(yè)余讀者的關愛和支持,已經(jīng)連續(xù)印刷了10次。 2012年獲得清華大學優(yōu)秀教材特等獎;同年,相應的教學成果獲得北京市高等學校優(yōu)秀教學成果一等獎。2012年本書第3版被列入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2013年被批準為清華大學“985”三期名優(yōu)教材建設項目立項。
最近的6年里,著者秉承不斷提高課程重量、著力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教育與教學理念,先后在清華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工業(yè)大學以及北京郵電大學從事“材料力學”研究型教學的研究與實踐,堅持全過程講授這門課程,授課對象每年約200名。在同事和同學們的支持與幫助下,對于教育和教學改革又有了一些新的體會和收獲。材料力學(第3版)將著重反映6年來我們在研究型教學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主要有: 怎樣在基于普遍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怎樣提高課程的吸引力,增強課程教學的學術性;怎樣挖掘基本教學內容的深度;怎樣對傳統(tǒng)內容中的某些概念、理論和方法加以改革和更新,突出挑戰(zhàn)性?;诖?,本書第3版修訂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調整了部分章節(jié),將材料的力學性能從“第2章 軸向載荷作用下桿件的材料力學問題”中獨立出來,形成“第3章 常溫靜載下材料的力學性能”; 重寫了“剪力圖與彎矩圖”作為第6章;將原來的第6章分為3章: “第7章 平面彎曲正應力分析與強度設計”和“第8章 彎曲剪應力分析與彎曲中心的概念”以及“第9章 斜彎曲、彎曲與拉伸或壓縮同時作用時的應力計算與強度設計”;將原來的第8章分為: “ 應力狀態(tài)與應變狀態(tài)分析”和“一般應力狀態(tài)下的強度設計準則及其工程應用”,分別列為第11章和12章;將原來的12章也分為兩章: “動載荷與動應力概述”和“疲勞強度與構件壽命估算概述”,分別列為第16章和第17章。
第二,增加了部分教學內容,主要有: 部分非金屬材料的力學性能;梁的位移疊加法中的逐段剛化法;應變分析;細長壓桿實驗結果;線性累積損傷與疲勞壽命估算等。
第三,將力系簡化的方法引入橫截面的內力分析,改革傳統(tǒng)剪力圖與彎矩圖的畫法。
第四,正確處理變形與位移概念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將確定梁的轉角和撓度的章節(jié)名改為“梁的位移分析與剛度設計”。
第五,在部分章節(jié)引入“反問題”: 相對于正問題,反問題的解答不是唯一的,通過對于反問題的思考,一方面可以加深對于正問題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激勵創(chuàng)新思維。
第六,在部分章節(jié)設計了“開放式思維案例”作為學生課外學習和研究的資源。最近幾年的教學實踐表明,這對于刺激思維鼓勵創(chuàng)新是一種有效的措施。材料力學(第3版)第七,增加了若干工程案例以及災難性工程事故的力學解析。
第八,增加和改變了部分例題和習題。
隨著課程研究型教學在更多高校開展、深入和發(fā)展,材料力學的課程教學以及教材建設還會遇到一些新問題,我們將一如既往地堅持“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以不斷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為己任,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不斷提高材料力學教材的質量。
這一版的初稿于2012年下半年—2013年上半年在國內完成;2013年7—8月在加拿大多倫多定稿。定稿期間,得到旅加的趙淵先生和范心明女士的大力支持和協(xié)助,在本書出版之際,著者謹表誠摯謝意。
誠摯地感謝廣大讀者對本書的關愛,希望大家對本書的缺點和不足提出寶貴意見。
范欽珊2014.1.11
課程資源
《建筑CAD(第3版)》數(shù)字課程的數(shù)字化資源為教材配套圖紙CAD文件、工程案例、拓展模塊等。
作品名稱 |
出版時間 |
出版 |
內容提供者 |
---|---|---|---|
“建筑CAD(第3版)”數(shù)字化資源 |
2021年3月 |
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 |
丁文華 |
《建筑CAD(第3版)》配有二維碼資源。
《Ansys入門(第3版)》是中國電力出版社出版的書籍。
序
第1章 CAE及ANSYS概述
1.1 計算機輔助分析概論
1.2 有限元素法簡介
1.3 ANSYS軟件結構
1.4 ANSYS軟件界面說明
1.5 ANSYs0nLineHelp系統(tǒng)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