鈉硝石物理性質(zhì)
【鈉硝石】:白色、無色,因含雜質(zhì)而染成淡灰、淡黃,淡褐或紅褐色。白色條痕。玻璃光澤。透明。解理 完全, 和不完全。性脆。貝殼狀斷口。硬度1.5~2。相對密度2.24~2.29。具澀味涼感。具強潮解性,極易溶于水。
【偏光鏡下】:無色。一軸晶(-)。No=1.5874,Ne=1.3361。沿解理方向Ne'=1.467。
【溶解性】:900 g/L (20℃)
【化學性質(zhì)】:
1.當含有極少量氯化鈉雜質(zhì)時,其潮解性大為增加。在380℃時開始分解,400~600℃時放出氮氣和氧氣,加熱至700℃時放出一氧化氮,至775~865℃時才有少量二氧化氮和一氧化二氮產(chǎn)生。為氧化劑,與有機物、硫黃等接觸會燃燒和爆炸。
2.穩(wěn)定性[10]穩(wěn)定
3.禁配物[11]強還原劑、活性金屬粉末、強酸、易燃或可燃物、鋁
4.避免接觸的條件[12]受熱
5.聚合危害[13]不聚合
6.分解產(chǎn)物[14]氮氧化物
◆鈉硝石(智利硝石)(Soda-niter)
Na[NO3]
【晶體化學]】:理論組成(wB%):Na2O 36.5,N2O5 63.5。常含有NaCl、Na2SO4及Ca[IO3]2等混入物。
【結(jié)構(gòu)與形態(tài)】:三方晶系,a0=0.507nm,c0=1.681nm;Z=6。arh=0.649nm,α=102。49',Z=4。方解石型結(jié)構(gòu)。
復三方偏三角面體晶類,D3d-3m(L33L23PC)。晶體呈菱面體,與方解石相似。集合體常呈粒狀、塊狀、皮殼狀、鹽華狀等。在空氣中變成白色粉末狀。
【產(chǎn)狀與組合】:最易被水溶解流失,故炎熱干燥的沙漠地帶是鈉硝石富集的良好條件。主要由腐爛有機物受硝化細菌分解作用而產(chǎn)生的硝酸根與土壤中的鈉質(zhì)化合而成,共生礦物有石膏、芒硝、石鹽等。
【鑒定特征】:晶形、解理、低硬度、強潮解性。用吹管燒之易熔,火焰呈濃黃色。
【主要成分】:含量:工業(yè)級一級≥99.2%;二級≥98.3%。
【外觀與性狀】:無色透明或白微帶黃色的菱形結(jié)晶,味微苦,易潮解。
鈉硝石,用于制造氮肥、硝酸、炸藥和其它氮素化合物;還可用作冶煉鎳的強氧化劑,玻璃生產(chǎn)中白色坯料的澄清劑,生產(chǎn)琺瑯的釉藥,人造珍珠的粘合劑等。
一 物理性質(zhì): 1. 純硝酸是無色油狀液體, 開蓋時有煙霧, 揮發(fā)性酸[沸點低→易揮發(fā)→酸霧] 2. M.p. -42℃, b.p. 83℃. 密度: 1.5 g/cm3, 與水任意比互溶. ...
硬度:3-4.5比重:3.9-4.2g/cm3解理:平行四面體o(111)或立方體a(100)斷口:斷口不平坦顏色:由于含鐵量的不同直接影響閃鋅礦的顏色;鐵增多時,由淺變深,從淡黃、棕褐直到黑色(鐵閃...
外觀與性狀:白色粉末或立方晶體。熔點(℃):848相對密度(水=1):2.6350沸點(℃):1681(于1100-1200℃揮發(fā))水中溶解度:2.7g/L飽和蒸汽壓(kPa): 0.133/1047...
【健康危害】:對皮膚、粘膜有刺激性。大量口服中毒時,患者劇烈腹痛、嘔吐、血便、休克、全身抽搐、昏迷,甚至死亡。
【燃爆危險】:本品助燃,具刺激性。
【皮膚接觸】:脫去污染的衣著,用大量流動清水沖洗。
【眼睛接觸】:提起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就醫(yī)。
【吸入】:迅速脫離現(xiàn)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yī)。
【食入】:用水漱口,給飲牛奶或蛋清。就醫(yī)。
【危險特性】:強氧化劑。遇可燃物著火時,能助長火勢。與易氧化物、硫磺、亞硫酸氫鈉、還原劑、強酸接觸能引起燃燒或爆炸。燃燒分解時,放出有毒的氮氧化物氣體。受高熱分解,產(chǎn)生有毒的氮氧化物。
【有害燃燒產(chǎn)物】:氮氧化物。
【滅火方法】:消防人員須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風向滅火。霧狀水、砂土。切勿將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嚴重的流淌火災(zāi)或引起劇烈的沸濺。
隔離泄漏污染區(qū),限制出入。建議應(yīng)急處理人員戴防塵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勿使泄漏物與有機物、還原劑、易燃物接觸。小量泄漏: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后放入廢水系統(tǒng)。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操作注意事項】:密閉操作,加強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jīng)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建議操作人員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穿聚乙烯防毒服,戴氯丁橡膠手套。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煙。遠離易燃、可燃物。避免產(chǎn)生粉塵。避免與還原劑、活性金屬粉末、酸類接觸。搬運時要輕裝輕卸,防止包裝及容器損壞。配備相應(yīng)品種和數(shù)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yīng)急處理設(shè)備。倒空的容器可能殘留有害物。
【儲存注意事項】:儲存于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超過30℃,相對濕度不超過80%。應(yīng)與還原劑、活性金屬粉末、酸類、易(可)燃物等分開存放,切忌混儲。儲區(qū)應(yīng)備有合適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鈉硝石◆接觸控制/個體防護
【工程控制】:生產(chǎn)過程密閉,加強通風。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設(shè)備。
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呼吸系統(tǒng)防護】:可能接觸其粉塵時,建議佩戴自吸過濾式防塵口罩。
【眼睛防護】: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護】:戴氯丁橡膠手套。
【其他防護】:工作現(xiàn)場禁止吸煙、進食和飲水。工作完畢,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格式:pdf
大?。?span id="e6wi0ng" class="single-tag-height">34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7
焦炭的物理性質(zhì) 焦炭物理性質(zhì)包括焦炭篩分組成、焦炭散密度、焦炭真相對密度、 焦炭視相對密度、焦炭氣 孔率、焦炭比熱容、焦炭熱導率、焦炭熱應(yīng)力、焦炭著火溫度、焦炭熱膨脹系數(shù)、焦炭收縮 率、焦炭電阻率和焦炭透氣性等。 焦炭的物理性質(zhì)與其常溫機械強度和熱強度及化學性質(zhì)密切相關(guān)。焦炭的主要物理性質(zhì)如下: 1. 真密度為 1.8-1.95g/cm3 ; 2. 視密度為 0.88-1.08g/ cm3 ; 3. 氣孔率為 35-55%; 4. 散密度為 400-500kg/ m3 ; 5. 平均比熱容為 0.808kj/ (kg?k)(100℃), 1.465kj/ ( kg?k)(1000℃); 6. 熱導率為 2.64kj/ (m?h?k)(常溫), 6.91kg/ (m?h?k)(900℃); 7. 著火溫度(空氣中)為 450- 650℃; 8. 干燥無灰基低熱值為 30-32
格式:pdf
大?。?span id="etyc1ag" class="single-tag-height">34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6
一、銅的物理性質(zhì)包括導電性、導熱性以及耐蝕性 1、銅的導電性 銅最重要的特性之一便是其具有極佳的導電性,其電導率為 58m/(Ω。mm 的平方 )。這 一特性使得銅大量應(yīng)用于電子、 電氣、電信和電子行業(yè)。 銅的這種高導電性與取原子結(jié)構(gòu)有 關(guān):當多個單獨存在的銅原子結(jié)合成銅塊時, 其價電子將不再局限于銅原子之中, 因而可以 在全部的固態(tài)銅中自由移動,其導電性僅次于銀。銅的導電性國際標準為:一長 1m 重 1g 的銅在 20℃時的導電量公認為 100%。現(xiàn)在的銅煉技術(shù)已經(jīng)可以生產(chǎn)出同品級銅的導電量比 這個國際標準高出 4%~5%。 2、銅的導熱性 固體銅中喊有自由電子所產(chǎn)生的另一重要效應(yīng)就是其擁有極高的導熱性,其熱導性為 386W/(m.k) ,導熱性僅次于銀。加之銅比金、銀儲量更豐富,價格更便宜,因此被制成電線 電纜、接插件端子、匯流 [排、引線框架等各種產(chǎn)品,廣泛用于電子電氣、電訊和電子行
為典型的干旱地區(qū)內(nèi)陸湖相化學沉積產(chǎn)物,常與石鹽、芒硝、石膏、天然堿、鈉硝石以及硼砂、柱硼鎂石、水方硼石、庫水硼鎂石、板硼鈣石等共生。
鈉硝石,用于制造氮肥、硝酸、炸藥和其它氮素化合物;還可用作冶煉鎳的強氧化劑,玻璃生產(chǎn)中白色坯料的澄清劑,生產(chǎn)琺瑯的釉藥,人造珍珠的粘合劑等。
智利硝石物理性質(zhì)
【鈉硝石】:白色、無色,因含雜質(zhì)而染成淡灰、淡黃,淡褐或紅褐色。白色條痕。玻璃光澤。透明。解理 完全, 和不完全。性脆。貝殼狀斷口。硬度1.5~2。相對密度2.24~2.29。具澀味涼感。具強潮解性,極易溶于水。
【偏光鏡下】:無色。一軸晶(-)。No=1.5874,Ne=1.3361。沿解理方向Ne'=1.467。
【溶解性】:900 g/L (20℃)
【化學性質(zhì)】:
1.當含有極少量氯化鈉雜質(zhì)時,其潮解性大為增加。在380℃時開始分解,400~600℃時放出氮氣和氧氣,加熱至700℃時放出一氧化氮,至775~865℃時才有少量二氧化氮和一氧化二氮產(chǎn)生。為氧化劑,與有機物、硫黃等接觸會燃燒和爆炸。
2.穩(wěn)定性[10]穩(wěn)定
3.禁配物[11]強還原劑、活性金屬粉末、強酸、易燃或可燃物、鋁
4.避免接觸的條件[12]受熱
5.聚合危害[13]不聚合
6.分解產(chǎn)物[14]氮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