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混凝土框架梁體外預應力加固施工工法 | 工法編號 | GJEJGF056-2010 |
---|---|---|---|
完成單位 | 新七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新疆城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主要完成人 | 劉炳元、易登猛、江濤 |
審批單位 | 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 | 主要榮譽 | 國家二級工法(2009-2010年度) |
榮譽表彰
2011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發(fā)布《關于公布2009-2010年度國家級工法的通知》建質[2011]154號,《混凝土框架梁體外預應力加固施工工法》被評定為2009-2010年度國家二級工法。 2100433B
怎么能證明你的模型沒有問題呢?像這種問題,當設置大以后,你的網(wǎng)格是不是很好,六面體等等,或者是你的非線性的載荷步是不是設置的足夠多,以至于計算收斂過程比較緩慢從模型網(wǎng)格以及載荷步設置兩個方面入手找問題...
粘(包)鋼,粘碳布 加大截面
混凝土框架梁允許最大跨度12米??蚣芰海↘L)是指兩端與框架柱(KZ)相連的梁,或者兩端與剪力墻相連但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F(xiàn)在結構設計中,對于框架梁還有另一種觀點,即需要參與抗震的梁。純框架結構隨著高...
格式:pdf
大?。?span id="yskug8e" class="single-tag-height">206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3
體外預應力加固簡支梁和框架梁試驗對比研究——通過一組體外預應力加固簡支梁與框架梁的對比試驗,驗證了由于豎向構件側向約束的影響,造成豎向構件剪力增大,橫向水平構件有效預應力降低的理論。通過分析研究這種影響的程度與后果認為,工程施工框架、剪力墻等...
格式:pdf
大小:206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3
體外預應力結構體系是指對布置于原有混凝土結構或其他結構之外的鋼索施加預應力所形成的預應力結構體系,它既可用于預應力混凝土橋梁、特種結構和建筑工程結構等新建結構,也可用于舊有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和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重建、加固和維修。1體外預應力加固的優(yōu)點 (1) 由于鋼絞線自身材質的特點可采用連續(xù)跨處理,加強了結構的
型鋼混凝土框架梁的材料要求:
梁的混凝土材料等級不宜小于C30,為確?;炷恋馁|量,要求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直徑不宜大于25mm;型鋼宜采用Q235及Q345鋼材。
型鋼混凝土框架梁的截面要求:
型鋼混凝土框架梁的截面寬度不宜小于300mm;截面的高度和寬度的比值不宜大于4。這一要求是為便于型鋼混凝土梁的構造,框架梁的截面寬度不宜過小。同時,考慮到截面高度與寬度比過大,對梁抗扭和側向穩(wěn)定不利,因此,對框架梁的高寬比作了上述的規(guī)定。
一個人知道了自己的短處,能夠改過自新,就是有福的
內容簡介
《體外預應力加固橋梁技術與工程實例》作者結合多年工作經(jīng)驗,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對體外預應力加固橋梁技術及工程實例進行了系統(tǒng)介紹。全書共分10章,主要包括體外預應力加固橋梁結構體系的構造、主要材料、計算方法,以及體外預應力加固簡支梁橋、連續(xù)梁橋、T形剛構橋、增強腹板抗剪強度、橋墩、空心板梁橋的設計要點與工程實例,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工程實用性。
體外預應力是后張預應力體系的重要分支之一。不同于傳統(tǒng)的后張有粘結或無粘結預應力結構,體外預應力結構是將預應力束布置于結構主體截面以外施加預應力的一種結構體系。體外預應力體系由四個基本部分組成:體外預應力索;體外索錨固系統(tǒng);體外索轉向裝置;體外索防腐系統(tǒng)。
體外預應力技術適用范圍非常廣泛,不僅可以應用于新建工程,更適用于舊結構的改造與加固。體外預應力技術在舊橋加固改造工程中有以下優(yōu)點:
1,受力明確、施工簡便、不影響正常交通;
2,在自重增加很小的情況下可大幅度改善和調整原結構的受力狀況,提高結構剛度和承載能力;
3,維護修補方便,可以隨時更換預應力筋;
4,對原橋的結構損傷很小,可以做到不影響橋下凈空.且不增加路面標高。
采用體外預應力加固法可提高結構構件的受彎承載力,預應力筋布置應符合優(yōu)化布置原則,即加固筋外形與外荷載產生的彎矩圖形相似,因此,加固梁式結構時,體外預應力筋多采用折線形連續(xù)筋,以充分發(fā)揮加固筋的抗拉強度。體外筋的靈活布置,可以有效地補強加固不同受力情況的簡支梁和連續(xù)梁。若連續(xù)梁中僅有個別跨需要加固,則可采取在這些跨上單獨布置預應力筋進行局部加固;若連續(xù)梁普遍較差,則可用各跨布置給予整體加固,若連續(xù)梁普遍較弱,但個別跨更弱,則可采取通長布置與局部布置相結合的辦法進行加固。
體外預應力加固的一些規(guī)定:
1、預應力筋張拉機具設備及儀表,應定期維護和校驗。張拉設備應配套標定,并配套使用。張拉設備的標定期限不應超過半年。當在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反?,F(xiàn)象時或在千斤頂檢修后,應重新標定。
2、體外預應力施工應由獲得有關部門批準的預應力專項施工資質的施工單位承擔。施工前,專業(yè)施工單位應根據(jù)設計圖紙,編制預應力施工方案。當設計圖紙深度不具備施工條件時,預應力施工單位應予以完善,并經(jīng)設計單位審核后實施。
3、預應力筋展開后應平順,不得有彎折,保護層完好,表面不應有裂紋、小刺、機械損傷、氧化鐵皮和油污。
4、千斤頂、油表、鋼尺等器具應經(jīng)檢查校正。
5、主要金屬部件的檢查在張拉前進行,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在使用前應進行外觀檢查,其表面應無污物、銹蝕、機械損傷和裂紋。
6、錨具、夾具和連接器的進場檢驗須進行靜載試驗,材質、機械加工尺寸需按出廠檢驗報告中所列指標進行核對。
7、錨栓孔的孔位必須準確,孔眼順直。
8、錨固點、滑塊、墊板的放樣定位要準確。
9、當預應力筋逐根或逐束張拉時,應保證各階段不出現(xiàn)對結構不利的應力狀態(tài);同時宜考慮后批張拉預應力筋所產生的結構構件的彈性壓縮對先批張拉預應力筋的影響,確定張拉力。
10、支撐預應力索的托架安裝應牢固,位置準確,為避免由于振動引趕托架與預應力索的摩擦,托架與預應力索之間應采用柔軟材料隔開。
體外預應力加固體系主要有四種:
1、體外預應力加固體系。體外預應力加固是采用布置在梁體外部(或箱內)的具有防腐保護的預應力筋,對梁體施加預加力。其關鍵技術是體外預應力筋的錨固、轉向和防腐保護問題。體外預應力加固是目前橋梁加固采用較多的方法之一,特別適用于大跨徑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箱梁和連續(xù)T構箱梁橋的加固。
2、無粘結預應力加固體系。無粘結預應力技術是將具有防腐保護的預應力筋布置在梁體的內部,待混凝土硬化后張拉預應力筋,對梁體施加預加力。將無粘結預應力技術推廣用于橋梁加固的核心問題是解決為錨固無粘結預應力筋而增設的混凝土支承保護層與被加固梁體的可靠粘結。無粘結預應力加固,適用于中、小跨徑鋼筋混凝土T形梁的加固,構造簡單,施工方便。
3、預應力碳纖維板加固體系。預應力碳纖維板加固技術是通過預應力施加充分發(fā)揮碳纖維材料強度,為一種主動加固技術,增加結構的強度和剛度的同時能減少結構的撓度變形,并能減少和封閉裂縫。
4、有粘結預應力加固體系。有粘結預應力加固是采用錨固于被加固梁體上的高強鋼絲,2~3股鋼絞線或小直徑粗鋼筋,對梁體施加預加力,然后噴注具有較高抗拉強度的復合砂漿,將預應力筋與被加固梁體粘結為一體,構成有粘結預應力加固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