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高速氣泡船減阻試驗和理論研究 | 項目類別 | 面上項目 |
---|---|---|---|
項目負責人 | 詹德新 | 依托單位 | 武漢理工大學 |
在試驗和理論上對高速氣泡船進行氣膜減阻研究,研究與船型相配合的高速氣泡船的噴口位置、噴嘴方式、噴嘴裝置等關鍵技術,研究船舶航行姿態(tài)、波浪對減阻的影響,理論預測噴氣氣膜在船舶邊界層的擴散寬度、長度以及厚度等主要參數(shù)和計算船體摩擦阻力。本研究將填補我國高速氣泡船研究的空白,對發(fā)展我國的高速氣泡船事業(yè)具有重要意義。
批準號 |
19972050 |
項目名稱 |
高速氣泡船減阻試驗和理論研究 |
項目類別 |
面上項目 |
申請代碼 |
A0904 |
項目負責人 |
詹德新 |
負責人職稱 |
副教授 |
依托單位 |
武漢理工大學 |
研究期限 |
2000-01-01 至 2002-12-31 |
支持經(jīng)費 |
14(萬元) |
擺錘式?jīng)_擊試驗、落球法沖擊試驗和高速拉伸試驗有什么不同
擺錘式?jīng)_擊試驗 沖擊面大落球法沖擊試驗 沖擊面小高速拉伸試驗 瞬間受力
扭轉試驗機研究的內容:材料的扭力、扭矩、扭轉角、扭矩系數(shù)、扭轉模量、扭轉圈數(shù)、扭轉時間(疲勞壽命)等等與材料扭轉相關的機械性能;研究目標:通過實驗了解材料的扭轉特性,尋求與設備或項目合適的材料,解決實...
地基土相關的實驗
格式:pdf
大?。?span id="qcyoei9" class="single-tag-height">287K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6
在以氣泡泵原理自循環(huán)的液體除濕型空調系統(tǒng)中 ,氣泡泵設計是一個關鍵。針對以氯化鋰水溶液為除濕劑、利用燃氣加熱實現(xiàn)無泵循環(huán)的系統(tǒng)進行了理論和試驗研究。搭建了氣泡泵試驗裝置 ,測定了氣泡泵性能參數(shù) ,實驗結果對氣泡泵的設計具有指導意義。
減少船舶、潛艇等水面及水下運動物體行進時的阻力,既可以顯著提高速度、降低噪音,又能減少能源損耗,在國防和民用方面均有重要的意義。本項目利用數(shù)值水池技術和絲網(wǎng)印刷技術對船用減阻和防污仿生涂層進行結構設計和制備研究。首先利用數(shù)值水池技術,采用計算流體動力學方法對仿生涂層的流動性進行模擬,以實現(xiàn)在設計階段對涂層水動力性能的預測,達到與船池中將涂層布于船模表面進行試驗相同的目的;通過模擬各種幾何結構(形狀、大小和排布等)的涂層在復雜粘性流場的水動力性能,指導船舶的減阻涂層設計。然后,通過改性和調配涂層材料的組分,使其同時可以抑制海洋微生物附著的作用。最后,利用絲網(wǎng)印刷技術研究制備具有微米結構的仿生涂層的方法,并結合船模和實船實驗測試,為設計和大規(guī)模制造經(jīng)濟適用的船、艇防污、減阻涂層提供新方法和理論基礎。
通過摻氣水流特性的水槽試驗、不同氣泡尺寸的摻氣減蝕試驗、靜水中氣泡上浮試驗和摻氣水流原型與模型對比分析,對摻分減蝕中氣泡尺寸及其概率分布的特征和作用進行研究,為高壩工程設計提供更加可靠的理論依據(jù),為摻氣減蝕研究開拓新的方向。同時,進行多級氣泡尺寸的摻氣水流數(shù)學模型和摻氣檢測儀器開發(fā),為摻氣水流研究提供更先進的技術手段。
本項目研究基于理論數(shù)值模擬來指導實際實驗來達到制造用于海洋環(huán)境的仿生減阻抗污涂層。數(shù)值模擬方面,參考了自然界減阻的例子,具體研究了具有肋條平板減阻,三角形溝槽圓管減阻以及正在研究超疏水減阻的效果及原理,討論了非光滑表面的微米結構的形狀,大小和排布等對減阻效果的影響和其減阻原理。根據(jù)模擬結果,探索了制備減阻抗污涂層的材料,制造方法及測試方法,具體研究了各種大規(guī)模制造微米級別非光滑表面的方法,以及如何測試涂層在海洋環(huán)境下的減阻和抗污能力,海洋環(huán)境對涂層的各種性能的影響。本項目共發(fā)表SCI文章5篇,EI文章4篇及中文核心文章6篇,參加國際學術會議9次,獲得相關項目支持2項,并培養(yǎng)學生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