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針對三峽地區(qū)巴東組二段(T2b2)粉砂質泥巖區(qū)挖方高邊坡時效變形顯著的問題,采用試驗研究、理論分析和數(shù)值模擬相結合的研究方法,研究粉砂質泥巖的流變力學特性,闡明粉砂質泥巖地層中邊坡開挖后流變破壞機理,預測邊坡變性發(fā)展趨勢,為工程防災減災提供科學依據。全書主要內容包括:粉砂質泥巖常規(guī)力學性質試驗研究、巖石蠕變力學特性試驗研究與模型研究、水對巖石蠕變力學特性影響、巖石應力松弛特性和挖方高邊坡流變破壞機理研究等。
前言
第1章緒論
第2章線路區(qū)地質環(huán)境及主要地質災害
第3章粉砂質泥巖常規(guī)力學性質試驗研究
第4章粉砂質泥巖蠕變力學特性試驗研究
第5章巖石蠕變本構模型
第6章水對粉砂質泥巖蠕變力學特性影響作用試驗研究
第7章粉砂質泥巖應力松弛特性試驗與模型研究
第8章挖方高邊坡流變破壞機理研究
參考文獻 2100433B
首先應該區(qū)分好砂巖和泥巖的概念1. 砂巖(Sandstone)--由沙粒經過水搬運沉淀于河床上,經千百年的堆積堅固并經地質物理作用膠結而成的巖石。砂巖結構呈顆粒狀,透水性能良好,其砂粒粒徑在1...
中等風化的巖石應該是軟質巖。
廣西地區(qū),強風化粉砂質泥巖,算硬質巖石嗎?要考慮入巖費
強風化粉砂質泥巖屬于巖石了,軟巖~極軟巖
格式:pdf
大?。?span id="bfc6uc7" class="single-tag-height">377KB
頁數(shù): 5頁
評分: 4.7
為深入探究木寨嶺隧道工程中炭質板巖的流變力學特性,在不同條件下,對現(xiàn)場取得的巖樣進行單軸和三軸壓縮蠕變試驗,并對炭質板巖的蠕變特性進行分析,描述了炭質板巖的流變特性,得出了瞬時應變占總應變的比例為80%~90%,以及高圍壓下的流變多為等速流變等結論;采用Burgers流變本構模型,對試驗數(shù)據進行參數(shù)擬合分析,得出了3組不同圍壓下炭質板巖流變本構方程的彈性模量、黏性模量、黏滯系數(shù)等主要參數(shù)。
《黃土流變力學特性及其在滑坡分析預報中的應用研究》是一本有關黃土宏微觀流變力學特性及其在滑坡動態(tài)發(fā)展趨勢分析預報中的應用研究專著。主要內容包括三大部分。黃土的宏微觀流變力學特性研究;考慮流變效應的黃土滑坡穩(wěn)定性分析評價;滑坡動態(tài)發(fā)展的趨勢預報(時間預報)。
《黃土流變力學特性及其在滑坡分析預報中的應用研究》可供從事巖土工程、地質工程專業(yè)的科研、設計和施工的科技人員參考。也可作為相關專業(yè)研究生和教師的參考資料。
第1章 緒論
1.1 選題依據與研究意義
1.1.1 選題依據
1.1.2 研究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土體流變力學特性研究
1.2.2 黃土滑坡變形破壞機理及預測預報研究
1.2.3 土體流變及在滑坡分析中的應用研究
1.3 主要研究內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術路線
1.4.1 研究思路
1.4.2 采用的技術路線
第2章 黃土滑坡發(fā)育的地質環(huán)境、類型及分布特征
2.1 研究區(qū)地質環(huán)境背景
2.1.1 自然地理概況
2.1.2 地質構造
2.1.3 地形地貌條件
2.1.4 地層巖性
2.1.5 水文地質條件
2.2 研究區(qū)黃土滑坡的主要類型
2.2.1 黃土-基巖滑坡
2.2.2 黃土滑坡
2.3 黃土滑坡的形成影響因素
2.3.1 地形地貌條件
2.3.2 滑坡地層巖性和斜坡結構類型
2.3.3 地質構造
2.3.4 水的控制作用
2.3.5 人類工程活動對地質環(huán)境的影響
2.4 發(fā)育分布特征及變形破壞模式
2.5 小結
第3章 黃土物理力學特性試驗研究
3.1 黃土基本物理特性試驗
3.2 黃土反復剪切試驗
3.2.1 試驗方法
3.2.2 試驗成果整理
3.3 非飽和黃土直接剪切試驗
3.3.1 理論概述
3.3.2 試驗設備及方法
3.3.3 試驗結果整理
3.4 常規(guī)三軸壓縮試驗
3.4.1 黃土的應力應變特征
3.4.2 黃土的強度特性
3.5 小結
第4章 黃土的流變特性研究
4.1 土的流變概述
4.2 土的典型蠕變特性
4.3 黃土蠕變試驗及蠕變特性
4.3.1 試驗概述
4.3.2 試驗方案
4.3.3 試驗結果整理
4.4 黃土流變本構模型的建立
4.4.1 黃土的蠕變經驗本構模型
4.4.2 黃土的非線性流變本構模型
4.5 黃土的長期強度特性
4.5.1 長期強度曲線
4.5.2 土的長期破壞準則
4.5.3 長期強度特性
4.6 流變的微觀變形機理研究
4.7 小結
第5章 考慮流變效應的黃土滑坡變形破壞數(shù)值模擬
5.1 有限元軟件簡介
5.2 彈塑性分析和流變分析本構方程的選取
5.2.1 彈塑性模型本構方程
5.2.2 流變模型分析
5.3 邊坡失穩(wěn)破壞的判據
5.4 地質模型的建立
5.5 計算參數(shù)的選取
5.5.1 彈塑性計算參數(shù)的選取
5.5.2 流變計算參數(shù)
5.6 數(shù)值計算結果及其分析
5.6.1 位移場分析
5.6.2 剪應變分析
5.6.3 應力場分析
5.7 小結
第6章 滑坡動態(tài)發(fā)展的趨勢預報(時間預報模式)
6.1 概述
6.2 滑坡的動態(tài)類型及其運動機制分析
6.2.1 不平衡剪應力分析
6.2.2 滑坡的動態(tài)類型
6.2.3 滑坡運動機制分析
6.3 土的流變特性與滑坡時間預報
6.3.1 分級預報模式及預報參數(shù)和標準
6.3.2 流變特性與趨勢預報
6.3.3 流變特性與tc預報
6.3.4 流變特性與tr預報
6.4 工程實例分析
6.4.1 滑帶土的基本特性參數(shù)
6.4.2 分級預報及模式
6.5 小結
第7章 結論與展望
7.1 主要研究成果與結論
7.2 本書主要創(chuàng)新點
7.3 進一步研究展望
參考文獻 2100433B
批準號 |
59809005 |
項目名稱 |
巖石非線性流變損傷斷裂特性及工程應用 |
項目類別 |
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申請代碼 |
E0905 |
項目負責人 |
陳有亮 |
負責人職稱 |
教授 |
依托單位 |
上海大學 |
研究期限 |
1999-01-01 至 2001-12-31 |
支持經費 |
13(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