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基礎6 1》分為A、B兩冊。A冊將按照本課程的教師教案、學習指南、基礎練習、技能擴展、自學測試、復習指導6大部分組織教學,主要內容包括教學文件,教學單元一至四實施方案;B冊主要是為配合學習電工基礎加強實踐環(huán)節(jié)而設計的,主要內容包括教學記錄,10個實驗及應用作業(yè)。
《電工基礎6 1(套裝共2冊)》具有如下特點:
按照人才培養(yǎng)質量標準和崗位職業(yè)標準,對課程教學方案進行系統(tǒng)化設計;
設計有大量演示實驗,把抽象理論直觀化;
對課程內容進行優(yōu)化,加強師生互動性;
增設了應用作業(yè),培養(yǎng)學生自覺動手習慣,以及自學能力。
《A冊 電工基礎學生手冊》目錄:
第1章 教學文件
1.1 教學大綱
1.1.1 制定依據(jù)
1.1.2 課程教學目標
1.1.3 課程教學單元及學時安排
1.1.4 課程教學設計
1.1.5 課程教學實施條件
1.1.6 課程考核
1.2 考核大綱
第2章 教學單元一實施方案
2.1 電路基本概念
2.1.1 教學目的
2.1.2 重點和難點
2.1.3 教學時間
2.1.4 教學方案
2.1.5 學習指導
2.1.6 演示項目卡
2.1.7 練習題
2.2 歐姆定律
2.2.1 教學目的
2.2.2 重點和難點
2.2.3 教學時間
2.2.4 教學方案
2.2.5 學習指導
2.2.6 演示項目卡
2.2.7 練習題
2.3 串、并、混聯(lián)電阻電路
2.3.1 教學目的
2.3.2 重點和難點
2.3.3 教學時間
2.3.4 教學方案
2.3.5 學習指導
2.3.6 演示項目卡
2.3.7 練習題
2.4 基爾霍夫定律
2.4.1 教學目的
2.4.2 重點和難點
2.4.3 教學時間
2.4.4 教學方案
2.4.5 學習指導
2.4.6 演示項目卡
2.4.7 練習題
2.5 疊加定理
2.5.1 教學目的
2.5.2 重點和難點
2.5.3 教學時間
2.5.4 教學方案
2.5.5 學習指導
2.5.6 演示項目卡
2.5.7 練習題
2.6 戴維南定理
2.6.1 教學目的
2.6.2 重點和難點
2.6.3 教學時間
2.6.4 教學方案
2.6.5 學習指導
2.6.6 演示項目卡
2.6.7 練習題
2.7 電位的計算
2.7.1 教學目的
2.7.2 重點和難點
2.7.3 教學時間
2.7.4 教學方案
2.7.5 學習指導
2.7.6 演示項目卡
2.7.7 練習題
第3章 教學單元二實施方案
3.1 正弦量的基本參數(shù)
3.1.1 教學目的
3.1.2 重點和難點
3.1.3 教學時間
3.1.4 教學方案
3.1.5 學習指導
3.1.6 演示項目卡
3.1.7 練習題
3.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
3.2.1 教學目的
3.2.2 重點和難點
3.2.3 教學時間
3.2.4 教學方案
3.2.5 學習指導
3.2.6 練習題
3.3 單一參數(shù)交流電路
3.3.1 教學目的
3.3.2 重點和難點
3.3.3 教學時間
3.3.4 教學方案
3.3.5 學習指導
3.3.6 演示項目卡
3.3.7 練習題
3.4 RLC串聯(lián)電路
3.4.1 教學目的
3.4.2 重點和難點
3.4.3 教學時間
3.4.4 教學方案
3.4.5 學習指導
3.4.6 練習題
3.5 RLc并聯(lián)電路
3.5.1 教學目的
3.5.2 重點和難點
3.5.3 教學時間
3.5.4 教學方案
3.5.5 學習指導
3.5.6 練習題
3.6 功率因數(shù)的提高
3.6.1 教學目的
3.6.2 重點和難點
3.6.3 教學時間
3.6.4 教學方案
3.6.5 學習指導
3.6.6 練習題
3.7 諧振電路
3.7.1 教學目的
3.7.2 重點和難點
3.7.3 教學時間
3.7.4 教學方案
3.7.5 學習指導
3.7.6 演示項目卡
3.7.7 練習題
3.8 濾波器
3.8.1 教學目的
3.8.2 重點和難點
3.8.3 教學時間
3.8.4 教學方案
3.8.5 學習指導
3.8.6 演示項目卡
3.8.7 練習題
3.9 變壓器
3.9.1 教學目的
3.9.2 重點和難點
3.9.3 教學時間
3.9.4 教學方案
3.9.5 學習指導
3.9.6 演示項目卡
3.9.7 練習題
第4章 教學單元三實施方案
4.1 三相交流電源
4.1.1 教學目的
4.1.2 重點和難點
4.1.3 教學時間
4.1.4 教學方案
4.1.5 學習指導
4.1.6 演示項目卡
4.1.7 練習題
4.2 三相交流負載電路
4.2.1 教學目的
4.2.2 重點和難點
4.2.3 教學時間
4.2.4 教學方案
4.2.5 學習指導
4.2.6 演示項目卡
4.2.7 練習題
4.3 安全用電
4.3.1 教學目的
4.3.2 重點和難點
4.3.3 教學時間
4.3.4 教學方案
4.3.5 學習指導
4.3.6 練習題
第5章 教學單元四實施方案
5.1 直流激勵下的一階動態(tài)電路
5.1.1 教學目的
5.1.2 重點和難點
5.1.3 教學時間
5.1.4 教學方案
5.2 學習指導
5.2.1 電路的過渡過程
5.2.2 換路定律
5.2.3 初始值的計算
5.2.4 Rc電路的零輸入響應、零狀態(tài)響應及全響應
5.2.5 RL電路的零輸入響應、零狀態(tài)響應及全響應
5.2.6 一階電路的三要素法
5.3 演示項目卡
5.4 練習題
《B冊 電工基礎實驗與應用作業(yè)》目錄:
第1章 課堂活動記錄和學習自查
1.1 電路基本概念課堂活動記錄單
1.2 電路基本概念自查記錄單
1.3 歐姆定律課堂活動記錄單
1.4 歐姆定律自查記錄單
1.5 串、并、混聯(lián)電阻電路課堂活動記錄單
1.6 串、并、混聯(lián)電阻電路自查記錄單
1.7 基爾霍夫定律課堂活動記錄單
1.8 基爾霍夫定律自查記錄單
1.9 疊加定理課堂活動記錄單
1.10 疊加定理自查記錄單
1.11 戴維南定理課堂活動記錄單
1.12 戴維南定理自查記錄單
1.13 電位的計算課堂活動記錄單
1.14 電位的計算自查記錄單
1.15 正弦量的基本參數(shù)課堂活動記錄單
1.16 正弦量的基本參數(shù)自查記錄單
1.17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課堂活動記錄單
1.18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法自查記錄單
1.19 單一參數(shù)交流電路課堂活動記錄單
1.20 單一參數(shù)交流電路自查記錄單
1.21 RLC串聯(lián)電路課堂活動記錄單
1.22 RLC串聯(lián)電路自查記錄單
1.23 RLC并聯(lián)電路課堂活動記錄單
1.24 RLC并聯(lián)電路自查記錄單
1.25 功率因數(shù)的提高課堂活動記錄單
1.26 功率因數(shù)的提高自查記錄單
1.27 諧振電路課堂活動記錄單
1.28 諧振電路自查記錄單
1.29 濾波器課堂活動記錄單
1.30 濾波器自查記錄單
1.31 變壓器課堂活動記錄單
1.32 變壓裎自查記錄單
1.33 三相交流電源課堂活動記錄單
1.34 三相交流電源自查記錄單
1.35 三相交流負載電路課堂活動記錄單
1.36 三相交流負載電路自查記錄單
1.37 安全用電課堂活動記錄單
1.38 安全用電自查記錄單
1.39 直流激勵下的一階動態(tài)電路
課堂活動記錄單
1.40 直流激勵下的一階動態(tài)電路
自查記錄單
第2章 實驗
2.1 實驗一:常用電子儀器儀表的使用(.一)
2.1.1 實驗預習
2.1.2 實驗目的
2.1.3 實驗器材
2.1.4 實驗內容與步驟
2.1.5 結論分析
2.2 實驗二:簡單直流電路測試
2.2.1 實驗預習
2.2.2 實驗目的
2.2.3 實驗器材
2.2.4 驗內容與步驟
2.2.5 結論分析
2.3 實驗三:基爾霍夫定律測試
2.3.1 實驗預習
2.3.2 實驗目的
2.3.3 實驗器材
2.3.4 實驗內容與步驟
2.3.5 結論分析
2.4 實驗四:疊加定理測試
2.4.1 實驗預習
2.4.2 實驗目的
2.4.3 實驗器材
2.4.4 實驗內容與步驟
2.4.5 結論分析
2.5 實驗五:常用電子儀器儀表的使用(二)
2.5.1 實驗預習
2.5.2 實驗目的
2.5.3 實驗器材
2.5.4 實驗內容與步驟
2.5.5 結論分析
2.6 實驗六:簡單交流電路的測試實驗
2.6.1 實驗預習
2.6.2 實驗目的
2.6.3 實驗器材
2.6.4 實驗內容與步驟
2.6.5 結論分析
2.7 實驗七:交流參數(shù)測試實驗
2.7.1 實驗預習
2.7.2 實驗目的
2.7.3 實驗器材
2.7.4 實驗內容與步驟
2.7.5 結論分析
2.8 功率因數(shù)的提高
2.8.1 實驗預習
2.8.2 實驗目的
2.8.3 實驗器材
2.8.4 實驗內容與步驟
2.8.5 結論分析
2.9 相交流負載星形連接
2.9.1 實驗預習
2.9.2 實驗目的
2.9.3 實驗器材
2.9.4 實驗內容與步驟
2.9.5 實驗注意事項(一)
2.9.6 實驗注意事項(二)
2.10 實驗十:時間常數(shù)的測試
2.10.1 實驗預習
2.10.2 實驗目的
2.10.3設備與器材
2.10.4 實驗內容與步驟
2.10.5 結論分析
第3章 應用作業(yè)
3.1 應用作業(yè)一:元件伏安特性的測定
3.1.1 作業(yè)內容
3.1.2 作業(yè)要求和注意事項
3.1.3 報告要求
3.1.4 結論分析
3.2 應用作業(yè)二:最大功率傳輸條件測定
3.2.1 作業(yè)內容
3.2.2 作業(yè)要求和注意事項
3.2.3 報告要求
3.2.4 結論分析
3.3 應用作業(yè):電感元件參數(shù)測定
3.3.1 作業(yè)內容
3.3.2 作業(yè)要求和注意事項
3.3.3 報告要求
3.3.4 結論分析
3.4 應用作業(yè)四:單相變壓器的測試
3.4.1 作業(yè)內容
3.4.2 作業(yè)要求和注意事項
3.4.3 報告要求
3.5 應用作業(yè)五:一階RC電路的研究
3.5.1 作業(yè)內容
3.5.2 注意事項
3.5.3 報告要求
3.6 應用作業(yè)六:RC選頻網絡特性測試
3.6.1 作業(yè)內容
3.6.2 作業(yè)要求和注意事項
3.6.3 報告要求 2100433B
可以手機下載考得過軟件,里面有電工初級、中級、高級視頻。初級、中級都是免費的。非常方便。
水電工的入門知識有水電的基本原理及相關的安全操作要求,會涉及到電工、管道、機械等技工的專業(yè)知識。
水電工分兩種:一種是建筑水電工、一種是裝修水電工、我以裝修水電工為例來講解:第一:裝修水電工主要做的是:1:水電放樣布局規(guī)劃設計2:開槽我們一般都是承包出去的。3:強電上,埋線盒、布管、放線、這是表面...
格式:pdf
大?。?span id="qsoyay4" class="single-tag-height">156KB
頁數(shù): 15頁
評分: 4.3
一 .電工基礎知識 1. 直流電路 電路 電路的定義 : 就是電流通過的途徑 電路的組成 : 電路由電源、負載、導線、開關組成 內電路 : 負載、導線、開關 外電路 : 電源內部的一段電路 負載 : 所有電器 電源 : 能將其它形式的能量轉換成電能的設備 基本物理量 1.2.1 電流 1.2.1.1 電流的形成 : 導體中的自由電子在電場力的作用下作有規(guī)則的定 向運動就形成電流 . 1.2.1.2 電流具備的條件 : 一是有電位差 ,二是電路一定要閉合 . 1.2.1.3 電流強度 : 電流的大小用電流強度來表示 ,基數(shù)值等于單位時間內 通過導體截面的電荷量 ,計算公式為 t Q I 其中 Q 為電荷量 (庫侖 ); t 為時間 (秒 /s); I 為電流強度 1.2.1.4 電流強度的單位是 ―安‖,用字母 ―A‖表示 .常用單位有 : 千安 (KA)、安 (A)、毫 安(mA) 、
格式:pdf
大?。?span id="9vmczpz" class="single-tag-height">156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5
《電工基礎》中“ +”“-”號的含義 張永春 在《電工基礎》中“ +”“-”號出現(xiàn)在很多章節(jié)中,幾乎貫穿了《電工基礎》的始終, 正確理解這些“ +”“ -”號的含義,有助于理解并掌握相應的概念、規(guī)律、定律,并能準確 運用?,F(xiàn)將其總結如下,請大家指正。 一、 物理量的“ +”“-”: 1、 電壓、電流、電動勢的“ +”“ -”號: 這些物理量的“ +”“ -”表示了它們的方向與所假設的參考方向之間的關系。當電壓、 電流、電動勢為“ +”時,表示它們的實際方向與參考方向相同;當電壓、電流、電動勢為 “ -”時,表示它們的實際方向與參考方向相反。要注意:在比較這些物理量大小時,它們 的“ +”“-”只表示方向,不能參與比較大小。 2、 電功率的“ +”“ -”: 對負載來說,如果功率為“ +”表示負載在吸收功率,它是真正意義上的負載;如果功 率為“ -”表示負載在釋放功率,它實際上起了電源的作用
配套資源
《電工基礎》有配套教材《電工基礎習題集與試卷庫》。
書名 |
《電工基礎習題集與試卷庫》 |
---|---|
作者 |
劉建軍 |
ISBN |
978-7-5629-3217-8 |
出版時間 |
2010年8月1日 |
出版社 |
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
頁數(shù) |
272頁 |
《全國中等職業(yè)技術學校電工類專業(yè)·電工基礎課教學參考書:與《電工基礎(第4版)》配套》由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