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我國東北林區(qū)主要樹種及林分類型生物量為研究對象,采用近代先進的生物數(shù)學模型和統(tǒng)計分析方法,構建了東北林區(qū)主要樹種和林分類型總量及各分項可加性生物量模型。內容主要包括生物量模型誤差結構研究、單木可加性生物量模型研究、東北林區(qū)主要樹種生物量分配及根莖比、東北林區(qū)主要樹種生物量模型、東北林區(qū)主要林分類型生物量分配及根莖比和東北林區(qū)主要林分類型生物量估算模型研究6個方面。通過對東北林區(qū)主要樹種及林分類型生物量的研究,以期為精確估算森林生物量、提高森林碳匯功能、減緩氣候變化提供參考。
第1章緒論
第2章研究區(qū)域概況及數(shù)據(jù)來源
第3章生物量模型誤差結構研究
第4章單木可加性生物量模型研究
第5章東北林區(qū)主要樹種生物量分配及根莖比
第6章東北林區(qū)主要樹種生物量模型
第7章東北林區(qū)主要林分類型生物量分配及根莖比
第8章東北林區(qū)主要林分類型生物量估算模型研究
第9章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1.園景樹(獨賞樹):凡是在園林中應用的作為園林局部的中心景物,形成特殊景觀效果的樹。如:金錢松、鵝掌楸、雪松、南洋松、銀杏等。2.庭蔭樹:指栽培在園林綠地中,取其綠蔭,兼顧觀賞是樹木。如:七葉樹,懸...
內容簡介此外,還用適當篇幅來闡述南、北造園風格的差異,將會使讀者進一步了解皇家園林和私家園林由于服務對象不同,所處地理、氣候及環(huán)境條件不同而分別呈現(xiàn)出不同的性格特征。全書共分25個章節(jié),并附有大量的插...
建筑構架部分是根據(jù)建筑的圖紙搭建的,按照既定的比例,由手工或電腦雕刻機將各立面的墻體做好然后拼接而成。其色彩及質感選用是關鍵的一環(huán)。和真的外墻裝飾材料。模型主濁模型,它是一門單獨的學問,新生這種藝術形...
格式:pdf
大?。?span id="w4bq5ep" class="single-tag-height">252KB
頁數(shù): 19頁
評分: 4.7
1 表 2-1 中國主要造林綠化樹種簡介 科 名 樹 種 學名 主要分類特征 產地及分布 用途 松 科 落 葉 松 Larix gmellini (Rupr.) Rupr. 落葉喬木;分長枝與短枝二型。葉在長枝上散生,在短枝上 呈簇生狀,倒披針狀線形,柔軟,上面中脈多少隆起,下面 兩側有數(shù)條氣孔線。雌雄同株,雌、雄球花均單生于短枝頂 端;球果直立向上,當年成熟;種鱗五角狀卵形,鱗背無毛; 種子三角形卵狀,頂端具膜質長翅。 分布于我國東北,為 大 、 小 興 安 嶺 海 拔 300-1200m 地帶的主要 林木。 是我國東北地區(qū)的主要 用材樹種,是電桿、枕木、 橋梁、礦柱、車輛、建筑 等優(yōu)良用材。 也是一個優(yōu) 良的園林綠化樹種。 長 白 落 葉 松 Larix olgensis Henry 落葉喬木,樹冠尖塔形。 1 年生枝淡紅褐色或淡褐色,有長 毛或短毛。葉線形。球果卵形或卵圓形
前言
第1章中國灌木生物量模型研究
第2章中國主要灌木物種生物量模型信息
第3章中國主要灌木物種生物量模型參數(shù)
參考文獻
附錄
本手冊匯集了884條中國常見灌木物種的生物量估算模型,其中480條為著者通過“中國灌叢生態(tài)系統(tǒng)固碳現(xiàn)狀、變化和機制”課題所構建,另外404條為著者收集、評估、篩選到的源于我國1989年以來文獻中的灌木生物量模型?;诒緯占?84條中國主要灌木物種生物量模型,讀者可以直接根據(jù)灌木的生長參數(shù),如基徑、株高、冠幅、冠幅投影面積、冠幅投影體積等,方便、快速地估算灌木生物量。本書是開展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儲量、固碳速率和增匯潛力研究及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huán)研究的重要參考手冊。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占土壤全氮的2%~6%。與微生物生物量碳相似,不同土壤類型及生態(tài)環(huán)境下微生物生物量氮的變異很大,草地為40~496kg/hm2(平均225kg/hm2),耕地40~385kg/hm2(平均195kg/hm2),林地130~216kg/hm2(平均170kg/hm2),總的趨勢是草地大于耕地大于林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在土壤中的絕對數(shù)量不大,但生物通過微生物轉化的氮素遠大于施入土壤中的氮素,也大于植物帶走的氮素,表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是土壤養(yǎng)分的源與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