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株長達1米。根狀莖長而橫走,粗5-8毫米,暗褐色,初被鱗片,后逐漸脫落而變光滑。葉遠生;不育葉葉柄長20-25厘米,基部粗4-6毫米,深禾稈色,上面有縱溝,密被鱗片;鱗片狹披針形,長約2毫米,深棕色;不育基生葉葉片橢圓披針形,長約50厘米,寬約16-20厘米,向上部稍狹,先端漸尖并具鈍圓齒,一回羽狀,羽片25-28對,互生,近平展,無柄,相距5-10毫米,鐮狀披針形,長10-12厘米,寬1.5-1.8厘米,先端漸尖并有淺齒,基部圓截形,具關(guān)節(jié),邊緣具淺圓鋸齒(葉片下部的羽片有時近全緣);不育頂生葉的羽片披針形,長約17厘米,中部寬2. 5-3厘米,先端漸尖,邊緣有粗鋸齒,基部近無柄,具關(guān)節(jié);葉脈在羽軸與葉緣之間聯(lián)結(jié)成3行斜上的網(wǎng)眼,羽軸兩側(cè)的三角形網(wǎng)眼最大,其余的網(wǎng)眼為五角形或六角形,無內(nèi)藏小脈,也無明顯的側(cè)脈;葉軸暗禾稈色,疏被狹披針形的深棕色小鱗片,近頂部兩側(cè)有狹翅;葉紙質(zhì),干后鮮綠色,羽軸下面疏被深棕色的泡狀小鱗片,葉兩面均光滑。能育葉葉柄長約20厘米,葉片橢圓形,長45-50厘米,寬12-15厘米,一回羽狀;羽片約25對,互生,平展,無柄,疏離,線形,長8-10厘米,寬約5毫米,先端漸尖,基部圓楔形,全緣,孢子囊群滿布于能育羽片下面。
生長于海拔850米的山坡林下,或者攀援于樹干上。
產(chǎn)于西藏(墨脫)。也分布于泰國。模式 標(biāo)本產(chǎn)地:泰國(Prae,Me Sai)。
黑木蕨的根3mm左右,莖較細,葉齒較少、較圓潤,葉面不平整,透明度較高,較薄。是一種水生蕨類,具有互生性的葉部,葉片全裂呈羽毛狀,色澤呈暗綠色。不論水上葉或水中葉只要有足夠的光線,葉片就會直立生長。適...
陸生大型或中型蕨類植物。根狀莖長而橫走,有管狀中柱(如栗蕨屬),或短而直立或斜升,有網(wǎng)狀中柱(如鳳尾蕨屬),密被狹長而質(zhì)厚的鱗片,鱗片以基部著生。葉一型,少為二型或近二型,疏生(如栗蕨屬)或簇生(如鳳...
春根藤為多年生蔓性小灌木,中華青牛膽落葉木質(zhì)藤本,長3~10米。嫩枝被柔毛,老枝無毛,有許多皮孔。單葉互生;寬卵形至圓狀卵形,長7~12厘米,寬5~10厘米,先端驟尖,基部心形,上面被短硬毛,下面被絨...
《西藏植物志》為粗齒網(wǎng)藤蕨在國內(nèi)分布的首次記錄,但其圖文均較混亂。筆者整理了有關(guān)的文獻,認為西藏的標(biāo)本應(yīng)近于網(wǎng)藤蕨L. matthewii (Christ) Holtt.,而不接近原產(chǎn)泰國的粗齒網(wǎng)藤蕨?,F(xiàn)暫作存疑種錄入本志,以供日后進一步研究。
網(wǎng)藤蕨Lomagramma matthewii (Ching) Holttum
云南網(wǎng)藤蕨Lomagramma yunnanensis Ching 2100433B
格式:pdf
大?。?span id="amsowsa" class="single-tag-height">12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3
國槐形態(tài)特征 落葉喬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綠色,皮孔明顯。羽狀復(fù)葉長 15-25 厘米;葉軸有毛,基部膨大;小葉 9-15 片,卵狀長圓形,長 2.5-7.5 厘 米,寬 1.5-5 厘米,頂端漸尖而有細突尖,基部闊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圓錐花序頂生;萼鐘狀,有 5小齒;花冠乳白色,旗瓣闊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脈,翼瓣龍骨瓣邊緣稍帶紫色;雄蕊 10條,不等長。莢果肉質(zhì),串珠狀, 長 2.5-5 厘米,無毛,不裂;種子 1-6 顆,腎形?;ü?9-12 月。 [1] 生長習(xí)性 性耐寒,喜陽光,稍耐陰,不耐陰濕而抗旱,在低洼積水處生長不良, 深根,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 較耐瘠薄, 石灰及輕度鹽堿地 (含鹽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長。但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土壤上生長最 佳。耐煙塵,能適應(yīng)城市街道環(huán)境。病蟲害不多。壽命長,耐煙毒能力強。 用途 中國
格式:pdf
大?。?span id="o2uw0as" class="single-tag-height">12KB
頁數(shù): 8頁
評分: 4.5
為了豐富我國森林粗死木質(zhì)殘體研究的對象類型,并為探討粗死木質(zhì)殘體在天山云杉天然更新中的生態(tài)作用奠定基礎(chǔ),借助粗死木質(zhì)殘體5級分類系統(tǒng),采用臨時標(biāo)準(zhǔn)調(diào)查法對西天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原始鱗毛蕨天山云杉純林粗死木質(zhì)殘體的貯量、養(yǎng)分含量及其分解動態(tài)進行了研究。結(jié)果表明:(1)鱗毛蕨天山云杉林粗死木質(zhì)殘體體積貯量為337.61 m~3/hm~2,生物量為87.98 mg/hm~2;倒木樹干是粗死木質(zhì)殘體的主體組成部分,占總體積的98.09%;(2)以基本密度(比重)為衡量指標(biāo),倒木腐朽等級越高,其密度越小,倒木分解符合單項指數(shù)衰減模型,分解常數(shù)為0.011 74。5個不同腐朽等級倒木的平均滯留時間依次為4年、18年、38年、68年和92年。在自然狀態(tài)下,倒木分解50%、90%和95%所需時間分別為59年、196年和255年;(3)倒木有機碳、全N、全P、全K、Na~+的平均含量依次為55.93%±1.42%、0.34%±0.07%、0.12%±0.01%、0.06%±0. 01%和0.03%±0.002%,Ca~(2+)、Mg~(2+)的平均含量分別為56.74±4.87 g/kg和34.89±3.66 g/kg,不同養(yǎng)分的變化趨勢不同,但同一養(yǎng)分在不同腐朽等級倒木之間的差異不顯著。
粗齒網(wǎng)藤蕨
網(wǎng)藤蕨
云南網(wǎng)藤蕨 2100433B
華南陵齒蕨 Lindsaea austrosinica Ching
狹葉陵齒蕨 Lindsaea changii C. Chr.
錢氏陵齒蕨 Lindsaea chienii Ching
碎葉陵齒蕨 Lindsaea chingii C. Chr.
海島陵齒蕨 Lindsaea commixta Tagawa
假陵齒蕨 Lindsaea concinna J. Sm.
嚙蝕陵齒蕨 Lindsaea conformis Ching
陵齒蕨 Lindsaea cultrata (Willd.) Sw.
網(wǎng)脈陵齒蕨 Lindsaea davallioides Bl.
海南陵齒蕨 Lindsaea hainanensis Ching
日本陵齒蕨 Lindsaea japonica (Bak.) Diels
方柄陵齒蕨 Lindsaea kusukusensis Hay.
兩廣陵齒蕨 Lindsaea liankwangensis Ching
長柄陵齒蕨 Lindsaea longipetiolata Ching
亮葉陵齒蕨 Lindsaea lucida Bl.
攀援陵齒蕨 Lindsaea macraeana (Hook. et Arn.) Cop.
蔓生陵齒蕨 Lindsaea merrillii Cop.
長片陵齒蕨 Lindsaea neocultrata Ching et C. H. Wang
團葉陵齒蕨 Lindsaea orbiculata (Lam.) Mett.
闊邊陵齒蕨 Lindsaea recedens Ching
假團葉陵齒蕨 Lindsaea simulans Ching
臺灣陵齒蕨 Lindsaea taiwaniana Ching
云南陵齒蕨 Lindsaea yunnanensis Ching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瀕危(EN)。
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瀕危(EN)。
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第一冊)1991年9月——瀕危(EN)。
該種為中國特有,已陷入瀕臨絕滅的境地。生境破壞嚴(yán)重,狹域分布種,居群面積極小,且只有一個分布點,成熟個體少。
中國廣西十萬大山已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應(yīng)從速開展調(diào)查,弄清粗齒梭羅是否滅絕,如有發(fā)現(xiàn),應(yīng)加強保護,并引種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