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948KB
頁數(shù): 3頁
采用電子背散射衍射分析(EBSD)、掃描電子顯微成像等手段,研究了H82B冷拔鋼絲在800℃退火前后顯微組織和織構的變化;并通過比較,討論了織構強度與鋼絲變形程度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織構的類型與其冷拔變形程度有密切關系;應變量越大,退火后〈110〉織構強度越大,而應變量較小時,退火后〈110〉織構強度較弱,易出現(xiàn)〈112〉織構。
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1.0MB
頁數(shù): 4頁
為了研究高碳鋼盤條拉拔及后續(xù)退火過程中織構的演變規(guī)律,采用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和電子背散射衍射(EBSD)系統(tǒng)分別對SWRH82B熱軋盤條以,及不同應變量的鋼絲拉拔態(tài)、再結晶態(tài)的顯微組織和織構進行了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原始盤條中晶粒呈等軸狀,片層無明顯的擇優(yōu)取向,且盤條中晶粒取向比較分散,存在著很微弱的織構;冷拔態(tài)鋼絲中的晶粒呈纖維狀,片層基本沿拉拔方向排列,其主要織構為明顯的〈110〉絲織構、{111}〈110〉和{001}〈110〉織構,且隨著應變量增大,〈110〉絲織構的強度明顯提高;鋼絲經(jīng)600℃退火6h完全再結晶后,晶粒呈等軸狀,滲碳體球化,鋼絲的再結晶織構類型仍為明顯的〈110〉絲織構,與退火前相比,織構的強度有所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