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 | 貯液池 | 外文名 | reservoir |
---|---|---|---|
所屬學科 | 土木工程 | 公布時間 | 2003年 |
《土木工程名詞》第一版。
2003年,經(jīng)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fā)布。
電池補充液的成分是純凈水(或蒸餾水),并添加有一些純凈的。 蓄電池的電池補充液就是純凈的溶液。當電池使用中密封不嚴,水蒸氣會慢慢揮發(fā)而失去。如果水位低于標準高度就會影響到電池的正常工作。所以在保養(yǎng)蓄電...
釩液流電池: 優(yōu)點:使用壽命長、轉化效率高、支持過充/過放/深度放電、支持頻繁充放電、維護成本低、運營成本低、系統(tǒng)響應快、環(huán)保、無污染、無噪音等等 缺點...
1、沉淀池 沼液池屬于什么工程 建筑物還是構筑物 2、如果沼液池建在標高0一下模板需要套增加?
你好:應該是構筑物
格式:pdf
大?。?span id="4x9q5eb" class="single-tag-height">199KB
頁數(shù): 5頁
評分: 4.5
根據(jù)某污水處理工程中一圓形貯液池的設計資料,描述了半地下式圓形貯液池的荷載分布特點。利用彈性力學的方法,推導了沿池壁部分高度分別作用三角形和矩形分布荷載時半地下式圓形貯液池池壁內(nèi)力的解析表達式,沿池壁全部高度作用三角形或矩形分布荷載時的池壁內(nèi)力經(jīng)典計算公式作為特例含于其中。將推導的解析解與通過有限元分析軟件ANSYS計算求得的數(shù)值解進行了對比,結果表明兩者符合較好,從而驗證了所推導解析解的正確性。
格式:ppt
大小:199K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3
提高鋼筋混凝土貯液池抗?jié)B性——工程簡介 該項目重要組成部分1600m3鋼筋混凝土貯液池,采用框架結構,占地面積約500m2,池深度6m,局部深度達到7.5m。 現(xiàn)狀調(diào)查 某施工企業(yè)承建一座1000m3貯液池,在施工過程中未采取有效的降水措施,在貯液池剛剛完...
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加固改造
▲ 粘貼鋼板加固 ▲ 外包鋼加固
▲ 粘貼碳纖維加固 ▲ 裂縫壓力灌漿
▲ 結構植筋、化學螺栓 ▲ 地基加固技術
▲ 結構無損切割、開孔 ▲預應力加固
▲ 加大、替換截面加固 ▲ 建筑糾偏、移位
公路與橋梁加固
▲ 高速公路與國省路橋 ▲ 城市橋梁與高架橋梁
特種結構加固
▲ 筒倉、料斗補強加固 ▲ 水池、貯液池加固防水
▲ 沉井、地下連續(xù)墻加固 ▲ 碼頭修復改造加固
▲ 泵站流道開裂加固 ▲ 水閘、大壩砼加固
▲ 煙囪病害加固修復 ▲棧橋、皮帶廊結構加固
工業(yè)設備防腐保溫
▲ 城市飲用水貯池、貯罐內(nèi)壁防腐 ▲ 埋海、跨江、湖底輸水管道內(nèi)外壁防腐
▲ 工業(yè)廢水、生活污水管道內(nèi)外壁防腐 ▲ 跨海大橋、碼頭樁、鋼梁結構表面防腐
▲ 造紙廠、化工廠等貯池內(nèi)壁防腐 ▲ 新建重要鋼及砼結構重防腐
▲ 各種工業(yè)管道、設備保溫
緒論
1 流體輸送機械與設備
1.1 泵
1.2 閥門
1.3 風機
1.4 壓縮機
2 容器與混凝土構筑物
2.1 壓力容器(鋼制)
2.2 鋼筋混凝土貯液池
3 單元操作設備
3.1 分離設備
3.2 混合與絮凝設備
3.3 吸收設備
3.4 吸附設備
3.5 反應器設備
3.6 曝氣裝置
3.7 噴淋霧化裝置(液體分布器裝置)
4 水的生化處理設備
4.1 活性污泥法設備
4.2 生物膜法設備
4.3 厭氧處理設備
... [顯示全部]2100433B
《特種結構》是研究具有特殊用途、結構形式獨特的支擋結構、貯液池、水塔、筒倉、煙囪等特殊結構的內(nèi)力和變形,并根據(jù)其結構效應對結構進行強度、剛度和穩(wěn)定性設計。由于本課程研究對象較復雜,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遇到的疑難問題較多,本教材試圖根據(jù)《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guī)范》、《筒倉設計規(guī)范》、《煙囪設計規(guī)范》、《地基基礎規(guī)范》等國家規(guī)范。力求深入淺出,循序漸進,理論聯(lián)系實際,緊密結合工程實踐,通過計算實例將支擋結構、貯液池、水塔、儲料倉和煙囪等特種結構的荷載計算,地震作用計算以及結構的內(nèi)力分析和設計方法介紹給學生,通過理論與實際結合,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給學生自學提供方便。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專業(yè)教材,也可供工程設計、施工和科研單位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根據(jù)《給水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guī)范》、《筒倉設計規(guī)范》、《煙囪設計規(guī)范》、《地基基礎規(guī)范》等國家規(guī)范,通過計算實例將支擋結構、貯液池、水塔、儲料倉和煙囪等特種結構的荷載計算,地震作用計算以及結構的內(nèi)力分析和設計方法介紹給學生,通過理論與實際結合,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給學生自學提供方便。
朱彥鵬 男,1960年9月生,博士研究生導師,教授,蘭州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院長。1982年本科畢業(yè)于甘肅工業(yè)大學工業(yè)與民用建筑工程專業(yè),1984年獲重慶建筑工程學院結構工程碩士學位。蘭州理工大學結構工程研究所所長,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學科責任教授 ,結構工程博士點學科學術帶頭人,甘肅省跨世紀學科帶頭人。近年來致力于結構工程和巖土工程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別在高層建筑深基坑支護、黃土邊坡支擋結構分析與設計、黃土地區(qū)建筑糾偏及工程事故分析與處理等方面,完成了一批具有實用意義的科研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