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
異型莎草形態(tài)特征
一年生草本。稈叢生,高2~65厘米,扁三棱形。葉線形,短于稈,寬2~6毫米;葉鞘褐色;苞片2~3,葉 狀,長于花序。長側枝聚傘花序簡單,少數(shù)復出;輻射枝3~9,長短不等;頭狀花序球形,具極多數(shù)小穗,直徑5~15毫米;小穗披針形或線形,長2~8毫米,具花2~28朵:鱗片排列稍松,膜質,近于扁圓形,長不及1毫米,頂端圓,中間淡黃色,兩側深紅紫色或栗色,邊緣白色;雄蕊2,有時1;花柱極短,柱頭3。小堅果倒卵狀橢圓形、三棱形,淡黃色。花果期7~10月。
生于稻田或水邊潮濕處。
防除應采取農藝措施和化學除草相結合的方法。(1)農藝措施主要有:一是建立地平溝暢、保水性好、灌溉自如的水稻生產(chǎn)環(huán)境;二是結合處理清除雜草的,并結合耕翻、整地,消滅土表的雜草;三是實行定期的水旱輪作,減...
產(chǎn)于陜西、甘肅、山西、河南、河北、山東、江蘇、浙江、江西、安徽、云南、貴州、四川、福建、廣東、廣西、臺灣等省區(qū);廣布于世界各地。
【來源】豆科草木樨屬植物草木樨Melilotus suaveolens Ledeb.,以全草入藥。夏秋采收,洗凈,切碎曬干。 草木樨(別名黃花草,黃花草木樨,香馬料木樨,野木樨)分布較廣。在溫帶、亞熱...
異型莎草綜合治理
防除應采取農藝措施和化學除草相結合的方法。
(1)農藝措施主要有:一是建立地平溝暢、保水性好、灌溉自如的水稻生產(chǎn)環(huán)境;二是結合種子處理清除雜草的種子,并結合耕翻、整地,消滅土表的雜草種子;三是實行定期的水旱輪作,減少雜草的發(fā)生;四是提高播種的質量,一播全苗,以苗壓草。
(2)化學除草,即采用一次性封殺,就是在播種(催芽)后1-3天內,畝用40%"直播青"可濕性粉劑60克,兌水40-50公斤,均勻噴霧,施藥時田板保持濕潤。3天后恢復正常灌水和田間管理。通過化除后,如果后期仍有一定量的雜草,可采取針對法進行補除。如以稗草、千金子為主的田塊,在雜草3-5葉期,可用10%千金乳劑50毫升加水30公斤,用針對法進行莖葉噴霧。用藥前一天田間必須放干水,藥后2天再恢復正常管理。如以莎草、闊葉雜草為主的田塊,在播后30天左右,畝用10%水星可濕性粉劑20克加20%二甲四氯水劑150毫升混用,兌水30公斤針對法噴霧。水漿管理同上。如田間各種雜草共生,可用48%苯達松水劑75-100毫升加20%二甲四氯水劑150毫升混用,采用針對法噴霧。
異型莎草主要價值
【異名】咸草((蘇南種子植物》),王母釵(《泉州本草》)。
【來源】為莎草科植物界型莎草的帶根全草。
【采集】夏、秋采收。
【性味】味咸微苦,性涼,無毒。
【歸經(jīng)】入心、肝、肺、膀胱經(jīng)。
【功用主治】行氣,活血,通淋,利小便。治熱淋,小便不通,跌打損傷,吐血。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鮮者1~2兩;或燒存性研末。
格式:pdf
大?。?span id="4oxuzes" class="single-tag-height">13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3
v1.0 可編輯可修改 1 安裝單位施工范圍 1、15#樓、16#樓橋架(監(jiān)控、電話、網(wǎng)絡、 )智能化負責施工 2、地庫弱電橋架、智能化負責施工 3、單體豎井弱電橋架及水平橋架、消防負責施工 4、消控室 UPS不間斷電源、智能化負責施工 5、消控室強電箱及進線電纜,三標總包負責施工 6、消控室強電箱到 UPS不間斷電源電纜、智能化負責施工 7、消控室等電位箱三標總包負責施工 8、地庫紅外移動探測器,各家總包負責施工 9、所有強電箱有總包負責自己施工 10、風機強電箱到控制箱電纜,及控制箱,消防負責施工 11、防火卷簾強電箱到控制箱電纜、消防負責施工 12、地庫電信橋架總包負責施工 13、單體廚房間給水閥門到太陽能電磁閥管路、總包負責施工 14、消防泵房強電箱到水泵電纜及穿線管路、消防負責施工 15、12#樓穩(wěn)壓泵電源箱及電纜及穿線、總包負責施工 16、水箱補水系統(tǒng)、消防負責施工 17、廚
異型莎草
一年生草本,根為須根。稈叢生,稍粗或細弱,高2-65厘米,扁三棱形,平滑。
云南莎草
多年生草本,具木質的匍匐根狀莖。稈高15-65厘米,扁三棱形,平滑。
異型莎草
一年生草本,根為須根。稈叢生,稍粗或細弱,高2-65厘米,扁三棱形,平滑。葉短于稈,寬2-6毫米,平張或折合;葉鞘稍長,褐色。
褐穗莎草
一年生草本,具須根。稈叢生,細弱,高6-30厘米,扁銳三棱形,平滑,基部具少數(shù)葉。
一種選擇性很強而有內吸傳導作用的除草劑。對棉花、大豆、馬鈴薯等有藥害。主要防除小麥、玉米、谷子、水稻等作物田中闊葉雜草,莎草及某些惡性雜草。
在水稻分蘗末期施藥,每畝用藥40~60g,加水20~30kg地面噴霧,或加水2.5~5kg飛機噴灑,可防除鴨舌草、野慈菇、澤瀉、水芹、毒芹、狼把草、香浦、蘆葦及異型莎草,對牛茅草也有抑制作用。噴藥前排出稻田水(浸泡稻根即可),噴藥后第二天即可灌水。小麥、玉米、高粱,4~5葉期施藥。水源缺乏區(qū),可將藥劑和一定量的濕潤細土混拌或制成10%~20% 顆粒劑、人工或機械撒播地面,撒播要均勻。
棉花、大豆等作物對該藥劑敏感,施用時要保持一定的間隔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