圃地選擇與做床
育苗地應選擇地勢平坦、水肥條件適中、排水方便的沙壤土,切忌土壤粘重、易積水的地方。耕前可撒施有機肥1000千克/667平方米-2000千克/667平方米或施復合肥50千克/667平方米-60千克/667平方米,隨耕入土。采用高10-15厘米,寬1-1.3m的高床育苗。步道寬30-40厘米,長10米。
定苗
幼苗出土后2-3周可適當間苗,及時定苗。疏苗時去劣留優(yōu),對缺苗斷條的地方及時補苗,保證每平方米床面留苗120-140株。定苗后及時澆水。
松土除草
松土除草應視雜草和土壤板結(jié)情況進行,除草以除早、除小、除了為原則。松土的深度3-5厘米,不能傷及幼苗的根。
施肥
生長季節(jié)施肥以追肥為主,施肥量與時間視土壤養(yǎng)分狀況和苗木生長過程而定。肥料種類以氮、磷、鉀混合使用為好。年施肥量以40千克/667平方米-70千克/667平方米為宜,分2-3次條施。初次施肥在5月20日左右,施復合肥10千克/667平方米-15千克/667平方米,第2次6月中旬,施尿素15-20千克/667平方米,第3次7月20日施磷酸二銨15-20千克/667平方米。立秋后一定不能施肥,否則容易使秋梢徒長枝,冬季易發(fā)生凍害。
遮蔭防寒
血皮槭育苗前應夾好防風障,有利于防風和保溫。從幼苗開始至7月20日要采用拱棚遮蔭,使用遮蔭網(wǎng)密度以50%為好。由于小苗出的早,一定注意早春防寒。
種子處理
于11月初洗凈種子,去除雜物、癟粒,撈出凈種。將種子放入容器中,加60℃溫水,用木棍攪涼為止。浸泡15天,每天換水2次,攪動4-5次,撈出吸水膨脹沉底的種子,控干,用0.3%高錳酸鉀溶液浸泡4小時消毒,撈出種子沖洗后,按種、沙1∶3比例混濕沙,在背陰處挖坑埋藏。于翌年4月初取出冷藏的種子晾曬。方法是在向陽處挖坑,種沙距地面20-25厘米,上面做成塑料拱棚,距種沙50厘米高左右。每天翻動4-6次,干時用噴壺澆曬水,保持濕潤。種子溫度控制在25-28℃,超過30℃會抑制種子發(fā)芽。經(jīng)過15天的高溫處理后轉(zhuǎn)入室內(nèi)冷涼處,溫度在4-7℃左右,繼續(xù)堆藏催芽。這種人為創(chuàng)造濕潤、通氣、低溫的條件,可以使種皮軟化,增強吸水膨脹的功能。
播種
4月20日左右進行條播。每個床面橫向開5條小溝,溝深2.5-3厘米。將種子均勻撒在溝內(nèi),保證每延長米40-50粒種子。每667平方米播種15-20千克,覆土厚度為種子橫軸直徑的2-3倍。用鐵磙鎮(zhèn)壓2遍后再均勻覆稻草,以不露床面為宜,澆透水1次。
血皮槭野生資源集中分布于中國的中部地區(qū),植被類型為濕潤山地植被,包括暖亞熱帶常綠落葉混交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區(qū)域。血皮槭是亞頂級群落植物,除了散生于山地山頂灌叢外,作為伴生樹種散生分布在山地闊葉和針闊葉混交林植被帶類型中。
血皮槭是中、高山分布植物,集中分布在1000-1800米之間,幾乎全部分布在半陽坡、半陰坡、陰坡以及溝谷環(huán)境中,土壤類型以山地棕壤、黃棕壤、山地褐土為主,土層厚度從裸露的巖石到30厘米左右的土層不等,大多在10厘米左右,而且部分甚至生長在巖石縫隙中。
出苗前管理在沒發(fā)芽出土前的近11個月內(nèi),不撤稻草。管理方法主要是視苗床墑情澆水,并及時拔除雜草。幼苗管理血皮槭經(jīng)過2冬1夏,多次變溫催芽處理播種后,于翌年的4月20日左右,整齊發(fā)芽出苗。當幼苗長至2....
選擇保溫保濕,通風良好、光線適量、排水通暢、管理方便的靈芝大棚,棚內(nèi)要求地面清潔,墻壁光潔,耐潮濕。靈芝棚的大小視培養(yǎng)料的多少而定,一般建在樹林、房前屋后林陰處,靠近水源的位置最合適。培養(yǎng)料入棚前菇棚...
在食用菌栽培技術(shù)中,菌種生產(chǎn)技術(shù)難度大,要求高,且需要專門的設備和用品,適宜于專業(yè)菌種廠生產(chǎn)。平菇屬木腐菌,凡是適合于木生食用菌的培養(yǎng)基,也都適合平菇菌絲的生長。本節(jié)僅對平菇的菌種分離和一些平菇專用的...
分布于中國河南西南部、陜西南部、甘肅東南部、湖北西部和四川東部。生于海拔1500-2000米的疏林中。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城口。
落葉喬木,高10-20米。樹皮赭褐色,常成卵形,紙狀的薄片脫落。小枝圓柱形,當年生枝淡紫色,密被淡黃色長柔毛,多年生枝深紫色或深褐色,2-3年的枝上尚有柔毛宿存。冬芽小,鱗片被疏柔毛,覆疊。
復葉有3小葉;小葉紙質(zhì),卵形,橢圓形或長圓橢圓形,長5-8厘米,寬3-5厘米,先端鈍尖,邊緣有2-3個鈍形大鋸齒,頂生的小葉片基部楔形或闊楔形,有5-8毫米的小葉柄,側(cè)生小葉基部斜形,有長2-3毫米的小葉柄,上面綠色,嫩時有短柔毛,漸老則近于無毛;下面淡綠色,略有白粉,有淡黃色疏柔毛,葉脈上更密,主脈在上面略凹下,在下面凸起,側(cè)脈9-11對,在上面微凹下,在下面顯著;葉柄長2-4厘米,有疏柔毛,嫩時更密。
聚傘花序有長柔毛,常僅有3花;總花梗長6-8毫米;花淡黃色,雜性,雄花與兩性花異株;萼片5,長圓卵形,長6毫米,寬2-3毫米;花瓣5,長圓倒卵形,長7-8毫米,寬5毫米;雄蕊10,長1-1.2厘米,花絲無毛,花藥黃色;花盤位于雄蕊的外側(cè);子房有絨毛;花梗長10毫米。
小堅果黃褐色,凸起,近于卵圓形或球形,長8-10毫米,寬6-8毫米,密被黃色絨毛;翅寬1.4厘米,連同小堅果長3.2-3.8厘米,張開近于銳角或直角?;ㄆ?月,果期9月。
血皮槭小苗易患立枯病,可用滅枯靈0.08%-0.125%溶液噴灑,每3-5天1次,連續(xù)2-3次。
該種為優(yōu)良的綠化樹種,木材堅硬,可制各種貴重器具,樹皮的纖維良好可以制繩和造紙。
血皮槭樹皮色彩奇特,觀賞價值極高。葉變色于10、11月,從黃色、橘黃色至紅色。落葉晚,是槭樹類中最優(yōu)秀的樹種之一,常被作為庭園主景樹。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易危(VU)。 2100433B
格式:pdf
大?。?span id="9cqp9ng" class="single-tag-height">23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5
木棉的栽培技術(shù) 1.選地整地 選向陽的、土層深厚肥沃的微酸性和中性土壤。 2. 繁殖方法 木棉主要用種子繁殖。每年 10月,果實成串聚生,采回堆放在陰涼處。過 數(shù)天,攤開晾曬,果裂種脫,除去絮毛雜物,陰干后貯存。早春 2-3 月間播種,播前催芽, 用條播或撒播均可。每公頃用種量 45-60kg。播后按一般育苗的措施,加強管理,待幼苗長 至 5-6cm時,可進行移栽分床培育。 一年生的苗木高達 50cm以上,秋后或次年春季出圃定植。 每年 3-4月份先開花,后長葉?;ü谖灏?,橙黃或橙紅色?;ㄝ嗪诤稚?,革質(zhì)?;ê蠼Y(jié)橢圓 形碩果,內(nèi)為卵圓形的種子和白色的棉絮。 栽培技術(shù) 用播種、 扦插和分株繁殖。蒴果未開裂前采集, 種子發(fā)芽力保存期短,故多隨采隨播,也可用濕沙短期貯藏,條播,覆土 2cm,平均氣 溫 20℃以上,一般 4-5d 可出齊苗;扦插多在 2-3 月或雨季進行, 用長 80-10
格式:pdf
大?。?span id="rowp9bq" class="single-tag-height">23KB
頁數(shù): 10頁
評分: 4.3
樸樹栽植技術(shù) 一、樸樹概述 樸樹,別名有沙樸、樸子樹、樸仔樹。落葉喬木,高達 20m,胸 徑 1m;樹冠扁球形。小枝幼時有毛,后漸脫落。葉卵狀橢圓形,長 4-8cm,先端短尖,基部不對稱,鋸齒鈍,表面有光澤,背脈隆起并 疏生毛。果熟時橙紅色,徑 4-5mm, 果柄與葉柄近等長,果核表面有凹 點及棱脊?;ㄆ?4月;果 9-10 月成 熟。 二、生態(tài)習性 喜光,稍耐蔭,喜溫暖氣候及 肥沃、濕潤、深厚之中性粘質(zhì)壤土, 能耐輕鹽堿土。 深根性,抗風力強。 壽命較長,在中心分布區(qū)常見 200-300 年生的老樹??篃焿m及有毒氣 體。 三、樸樹的主要品種 在四川地區(qū),樸樹主要品種為小葉樸 、大葉樸、珊瑚樸、西川 樸。 (一)小葉樸 別名:黑彈樹 形態(tài)特征:落葉喬木,高達 20米,樹冠倒廣卵形至扁球形。 樹皮灰褐色 ,平滑 .當年生小枝淡 棕色,老后色較深,無毛,散生 橢圓形皮孔,去年生小枝灰褐色;冬芽
血皮槭是我國特有種、世界瀕危種,槭樹科典型代表種,是新興的優(yōu)良觀葉、觀干中生型長壽命樹種。樹葉春、夏季為綠色,秋季葉色轉(zhuǎn)為鮮紅,樹干紅色,呈卷曲狀剝落,是北方大地冬季少有的暖色調(diào)樹種。 被賦予景觀價值的“美” 喬治亞大學園藝和樹木學大師Michael Dirr曾這樣評價:“血皮槭樹冠緊湊,其抗寒性、抗病蟲性和廣泛的適應性使它成為理想的園林景觀住宅樹種,其剝離的肉桂紅色和整齊的三小葉等主要景觀,在冬天的太陽下賦予溫暖、豐富的色調(diào)和迷人的影子,其蠟質(zhì)、藍背、深綠色的葉子幾乎把秋天點燃成橘紅色”。引種人威爾遜在1925年寫道,“我第一次看到血皮槭后,直接被她的魅力俘虜。我一眼就認定,這是我發(fā)現(xiàn)的中國最好的楓樹”。 由于血皮槭優(yōu)良的景觀價值,1993年血皮槭獲得英國皇家園藝學會園藝獎,2017年獲得《中國花卉報》主辦的“美麗中國·最美紅葉”金獎。國家林業(yè)局發(fā)布的《中國主要栽培珍貴樹種參考名錄(2017版)》中,血皮槭排在落葉硬木類樹種第一位,同時也被列為《北京市主要常規(guī)造林樹種目錄》中54個樹種之一。 血皮槭主要分布在豫、陜、鄂、渝四?。ㄖ陛犑校┙唤拥貛?,河南省欒川縣是血皮槭中心分布區(qū),縣內(nèi)發(fā)現(xiàn)地徑50厘米以上血皮槭大樹6株,目前建立省級血皮槭種質(zhì)資源原地保存庫2處。 始于中國,“美”遍歐洲 血皮槭是我國特有的槭樹科紅葉樹種之一,在國外應用較早,從1905年引入歐洲后,在歐洲多個國家的公園種植,隨后向美洲等地擴展,目前在國外享有很高的園林地位。英國皇家植物園中邱園的槭樹園收集了近50種來自中國的槭樹,成為園中優(yōu)美的秋色樹種,其中血皮槭名列第一位。血皮槭在蘇格蘭、立陶宛、羅馬尼亞、波蘭、愛爾蘭、瑞士、韓國、日本、美國、加拿大均有種植,在巴黎公園被稱為“花一樣的植物”,在瑞典哥德堡被譽為“漂亮的樹干”,在德國被稱為“最美的楓樹”,成為美國主要大學和植物園的標本樹,是愛爾蘭引進樹種中生長最好的樹種之一,也是芝加哥可信賴的外來樹種之一。除了在國外公園應用外,加拿大已把血皮槭作為行道樹進行栽植。 近年來,國內(nèi)對血皮槭認知度不斷增加,其優(yōu)良的觀葉、觀干效果和良好的抗性獲得了國內(nèi)專家學者的廣泛認可,北京對血皮槭應用研究時間較長,目前,北京西部的北京植物園和香山公園種植的血皮槭長勢良好,北京東部華源發(fā)市場栽植的血皮槭葉色紅艷,北京北部的大東流苗圃和北京南部采育區(qū)都在栽培觀察。2016年春季北京市園林綠化局開始批量引種血皮槭進行區(qū)域試驗,由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進行實驗觀察。河北保定、山東濰坊也對血皮槭進行了長達10年的引種實驗,長勢良好。2016年以來,河北、山東、江蘇及河南其他地市也陸續(xù)從欒川縣引種血皮槭進行培育,同時新疆、內(nèi)蒙等地也開始引入血皮槭苗木進行適應性觀察。 合理應用傳遞“美” 血皮槭屬于中生型長壽命樹種,具有良好的園林應用價值,不僅可作置景樹進行孤植和小片種植,還可進行規(guī)?;灾泊蛟靿邀惖募t葉景觀。在行道樹應用上,血皮槭樹干筆直、樹冠整潔,尤其是秋色葉片嬌艷明亮,且彩葉持續(xù)時間長,具有非常高的觀賞價值。 置景樹 在國外,血皮槭主要應用于植物園、樹木園、城市公園和各個大學的標本園建設,以單株孤植或3株至5株的片狀種植作為置景樹應用。像英國邱園的槭樹園、蘇格蘭Blairquhan城堡、立陶宛Vma Kaunas植物園、羅馬尼亞AradMacea植物園、波蘭的華沙、愛爾蘭的Dublin、瑞士的Montreux,波蘭的Dendrological花園、Rogow植物園;美國喬治亞大學、馬里蘭大學、索爾茲伯里大學的樹木園,莫頓植物園、密蘇里植物園以及韓國千里浦水木園、內(nèi)陸江原道以及郁陵島等都是這種栽植方法。 在國內(nèi),北京植物園和香山公園、西安植物園、洛陽隋唐植物園、欒川東嶺植物園也作為置景樹進行應用。 太康豫農(nóng)優(yōu)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位于太康縣馬廠鎮(zhèn),創(chuàng)建于2017年我們采用‘電子商務公司+合作社+農(nóng)戶(基地)的新模式,由公司牽頭把數(shù)百戶分散的農(nóng)戶組織起來,按統(tǒng)一標準種植統(tǒng)一銷售聯(lián)手打造國內(nèi)首個規(guī)模化、標準化的苗木種植?,F(xiàn)繁育有各種規(guī)格的苗木1-20cm、800萬株?;嘏嘤膬?yōu)良無性系速生品種有:速生楸樹、 金絲楸樹、梓樹苗、血皮槭,法桐、國槐,梓樹、金絲垂柳、青竹復葉槭,金葉復葉槭、金葉榆、白蠟、合歡,欒樹、垂柳、青葉復葉槭、全紅楊、紅葉楊、青桐、馬褂木、金葉槐、香花槐、泡桐、五角楓、三角楓、垂槐、黃金槐、龍爪槐、木瓜、紅葉李、紅葉碧桃、紫荊、紫薇、廣(紅白紫黃)玉蘭、榆葉梅、大葉女貞、蜀檜、雪松等苗木。備注:以上規(guī)格齊全(1-30公分) 等優(yōu)質(zhì)品種了解血皮槭。這些品種生長速度快,抗逆性強,適應范圍廣,冠形優(yōu)美挺拔,是營造速生豐產(chǎn)林,城市園林綠化和栽植行道樹的首要品種。多年來所種植各種苗木銷往河南、北京、河北、山東、天津、內(nèi)蒙、甘肅、陜西、江蘇等省市,與廣大綠化部門同行建立了長期友好的合作關(guān)系。 鄭重承諾,我們本著信譽好、承諾守信、用戶至上的原則,以最優(yōu)惠的價格,優(yōu)質(zhì)的服務,為客戶提供優(yōu)質(zhì)的苗木及滿意的服務。質(zhì)優(yōu)價低,量大優(yōu)惠! 把血皮槭成片種植進行風景林建設,可以獲得獨特的景觀,其葉色和姿態(tài)一年四季都很美麗,在深秋又具有極高的觀葉價值,在冬季還具有較高的觀干價值,屬于復合型高檔觀賞樹種。 行道樹 因為血皮槭頂端優(yōu)勢較強,相比元寶楓等國內(nèi)應用較多的槭樹科植物來說,血皮槭作為行道樹,可以在秋季獲得震撼的紅色景觀,成為城市建設中的園林地標。現(xiàn)在加拿大溫哥華已經(jīng)把血皮槭作為行道樹進行種植,美國個別街道上也有血皮槭作為行道樹的案例,國內(nèi)尚未作為行道樹應用,所以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本系的模式種:血皮槭A. griseum (Franch.) Pax
血皮槭系,喬木,冬芽小,鱗片覆瓦狀排列,被短柔毛。復葉有3小葉,被疏柔毛或長柔毛,小葉近于全緣或邊緣粗鋸齒狀?;ㄐ蛲ǔH有3花,被疏柔毛或短柔毛,花5數(shù)。翅果張開成銳角至鈍角,稀近于直立,有疏柔毛、絨毛或短柔毛。
本系有5種,均產(chǎn)于我國。
血皮槭Acer griseum (Franch.) Pax
禿梗槭Acer leiopodum (Hand.-Mazz.) W. P. Fang & S. Chow
毛果槭Acer nikoense (Miq.) Maxim.
陜西槭Acer shensiense W. P. Fang & L. C. Hu
三花槭Acer triflorum Kom.革葉三花槭(變種)Acer triflorum Kom. var. subcoriacea Kom.三花槭(原變種)Acer triflorum Kom. var. triflorum
血皮槭樹皮色彩奇特;觀賞價值極高葉變色于10;11月;從黃色;橘黃色至紅色落葉晚;是槭樹類中最優(yōu)秀的樹種之一;常被作為庭園主景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