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現(xiàn)代高層建筑施工 | 作????者 | 楊躍 |
---|---|---|---|
出版社 |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11年6月1日 |
定????價 | 39.8 元 | 開????本 | 1/16 |
ISBN | 9787560970875 |
1 緒論
1.1 高層建筑的概念
1.2 高層建筑的發(fā)展
1.3 高層建筑主要施工新技術
【復習思考題】
2 高層建筑基礎工程施工
2.1 基礎結構與施工技術
2.2 建筑基坑支護與地下水控制
2.3 大體積混凝土施工
【復習思考題】
3 高層建筑垂直運輸設備
3.1 塔式起重機
3.2 施工外用電梯
3.3 混凝土運輸機械
3.4 高層建筑施工中垂直運輸體系的選擇
【復習思考題】
4 離層建筑施工腳手架
4.1 扣件式鋼管腳手架
4.2 碗扣式鋼管腳手架
4.3 門式鋼管腳手架
4.4 液壓升降整體腳手架
【復習思考題】
5 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
5.1 大模板施工
5.2 滑動模板施工
5.3 爬升模板施工
5.4 混凝土工程施工
【復習思考題】
6 高層建筑施工管理
6.1 施工管理
6.2 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6.3 網(wǎng)絡計劃的優(yōu)化
6.4 施工技術管理
6.5 技術經(jīng)濟分析
【復習思考題】
有關國家施工規(guī)范、規(guī)程與規(guī)定
參考文獻2100433B
緒論、高層建筑基礎工程施工、高層建筑垂直運輸設備、高層建筑施工腳手架、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施工和高層建筑施工管理等?!冬F(xiàn)代高層建筑施工(普通高等院校土木專業(yè)十一五規(guī)劃精品教材)》內(nèi)容實用性強、形式新穎,主要用于土木工程專業(yè)(建筑工程方向、巖土與地下工程方向和土木工程材料方向)、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工程管理方向、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tǒng)方向)本科生、專科生及相關專業(yè)教學用。也可作為相關崗位培訓代用教材和土木工程施工技術人員的參考。
高層與多層建筑的施工技術有相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從施工方法來看,基本相同。從整個建筑來看,并不相同。是原因高度增高、體量增大,會帶來了施工的差異。高層建筑的施工概括起來,主要有“高”、“深”、“...
你先看一看它的面積是多少再根據(jù)面積確定工期。你加我,我給你傳個工期定額
高層建筑施工合同 一、工程概況 工程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地點...
格式:pdf
大?。?span id="eymki4o" class="single-tag-height">1.1M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6
高層建筑由于混凝土用量大,施工周期長,氣候及工作條件的影響因素多,有時會發(fā)生混凝土強度離散性大,甚至不合格,控制好混凝土強度,應做好以下工作.高層建筑多采用泵送混凝土.
格式:pdf
大?。?span id="a28icaa" class="single-tag-height">1.1M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3
經(jīng)濟的發(fā)展以及科技的進步使得我國建筑領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發(fā)展和進步,尤其近年來,建筑領域逐漸向著高層建筑的方向發(fā)展,同時相關的建筑施工技術也有了很大的改變.要想將這些施工技術有效的運用在高層建筑中還需要進行研究.因此,對于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為了保證工程能夠在預期內(nèi)優(yōu)質(zhì)高效的完成,則在高層建筑施工時,需要不斷強化施工技術,有效的保證施工的質(zhì)量.文章針對高層建筑施工技術的特點進行了分析,并進一步對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要點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現(xiàn)代高層建筑施工技術越來越先進,而地下車庫技術也運用得越來越廣泛,為保證其施工質(zhì)量,后澆帶施工技術開始受到了普遍重視。
一、工程概況
某住宅區(qū)二期工程10#、11#、12#樓,地上為3棟18躍19層住宅,地下為連通1層地下室,框剪結構。建筑面積約36562m2,其中地下室面積占11131m2,長度為134.4m,寬度為84m。根據(jù)主樓位置、使用功能將地下室用后澆帶分割成10個區(qū)。
地下室底板、墻板和頂板貫通后澆帶寬為800mm,全長約900m。后澆帶鋼筋貫通,并配置加強筋。
二、筏板后澆帶的施工控制措施
「2.1」后澆帶模板設計
根據(jù)該工程的施工特點,筏板后澆帶構造比相鄰基礎下沉600mm,兩側基礎為外企口形式。企口上部300mm,預留800mm寬用于澆筑后澆帶,企口下部600mm隨基礎筏板施工。在澆筑兩側混凝土前支設疏筋模板,并嚴格按事先的策劃方案要求模板加固施工。
「2.2」后澆帶混凝土澆筑
后澆帶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嚴格控制后澆帶混凝土每次澆筑的厚度和振搗棒的作業(yè)范圍,避免澆筑過程中產(chǎn)生的內(nèi)收縮應力過大和減小對疏筋模板的側壓力而引起的向外漲模;
②、對混凝土的塌落度把握要適當。塌落度過大,易引起混凝土離析;塌落度過小,會加大施工泵送困難;
③、為防止鋼絲網(wǎng)模板在澆筑過程中產(chǎn)生尺寸偏差,可以用Ф16鋼筋做橫豎楞綁扎在筏板鋼筋網(wǎng)片中,用來抵抗混凝土的側向壓力。鋼絲網(wǎng)模板上用木方拉線收口,保證后澆帶澆筑后的邊緣整齊、觀感平順;
④、為保證微膨脹混凝土與老結構的有效結合,宜在澆筑前,鋪一道同配比去石子水泥砂漿50mm的結合層;
⑤、后澆帶微混凝土強度等級要比同層筏板高一個等級,并且采用摻加了10%~12%的微膨脹劑UEA補償收縮混凝土。使用補償收縮混凝土后,可連續(xù)澆筑后澆帶,從而大大縮短后澆帶澆筑的施工工期。
「2.3」?jié)仓炷燎按怪笔┕たp的處理
垂直施工縫的處理應做到以下幾點:
①、用疏筋木模板支設剪力墻垂直施工縫,應盡早拆模并及時用人工鑿毛;
②、如果現(xiàn)場用鋼絲網(wǎng)外用木方充當主楞模板支設垂直施工縫,也應盡早拆模并及時對鋼絲網(wǎng)進行拆除處理。鋼絲網(wǎng)的外露會形成滲水通道,對后澆帶的防水質(zhì)量產(chǎn)生很大的隱患。
③、對于有些需要后期處理且已終凝的混凝土表面,切要進行毛化處理。加強微膨脹混凝土對兩側混凝土的有效應力機制。
「2.4」后澆帶的成品保護措施
為防止施工過程中上部結構掉落混凝土對后澆帶鋼筋的污染和防墜落傷害,后澆帶在澆筑前頂部用木模板條或整板封蓋,四周設臨時欄桿圍護,并設置禁止通行標示。
「2.5」防止后澆帶內(nèi)積水措施
為防止后澆帶內(nèi)積水,可采取如下措施:
①、后澆帶如果和塔吊基坑相連,可在基坑四周臨時砌擋水磚墻200mm高。擋水坎外抹摻防水粉的水泥砂漿,防止積水滲透到后澆帶內(nèi);
②、為有效阻擋施工作業(yè)面周圍的施工積水,可在后澆帶兩側用水泥砂漿做10cm的擋水帶。
三、墻板后澆帶的施工措施
墻板后澆帶采取的施工措施主要有:
①、地下室墻板后澆帶。施工縫采用疏筋木模板支設,800mm寬的后澆帶內(nèi)用泡沫板填充。防止后澆帶兩側墻砼向內(nèi)擠壓造成的變形。
考慮到地下室外墻防水處理和后澆帶澆筑的時間要求,墻板后澆帶處模板可做成凹凸形:外墻向外凸200mm寬,后澆帶兩側墻板可以連續(xù)澆筑,同時內(nèi)凹后澆帶部分可以在外墻回填土完畢后施工。
②、墻板后澆帶澆筑混凝土前,要對填充泡沫進行人工剔除,并對兩側墻擋頭作鑿毛處理;
③、用高壓水槍沖洗混凝土表面浮渣、松散石子后,再用微膨脹劑UEA補償收縮混凝土澆筑。
四、地下室頂板后澆帶的施工措施
地下室頂板后澆帶所采取的施工措施如下:
①、頂板后澆帶底模板采用獨立支撐體系,后澆帶區(qū)域與其他部分的支撐體系按“各成體系,互不影響”的原則搭設。后澆帶處跨內(nèi)的模板體系不能拆除,待主體結構與地下室車庫施工完畢,沉降穩(wěn)定后,方可拆除后澆帶的模板體系;
②、澆筑混凝土前對下層支撐檢查,發(fā)現(xiàn)不可靠的地方要及時處理,不可因為工作量小而輕視模板支撐的可靠性;
③、澆筑混凝土前,在后澆帶兩側粘貼10mm寬的發(fā)泡塑料條,以保證接縫口處光滑平整,防止漏漿和爛根。
五、后澆帶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及處理措施
這一施工過程中存在的主要不足及相應改進措施如下:
①、澆筑混凝土前須檢查疏筋模板的加固和支撐,如果支撐不到位,澆筑出來的混凝土觀感不是歪七扭八,就是外漲內(nèi)凹;
②、對施工后澆帶的毛化處理,應派專人掌握初凝和終凝的時間,一般控制在3~4h為宜。切不可因忽視毛化處理工作而造成后澆帶混凝土的滲漏隱患;
③、若沖毛局部不理想,可人工電鎬鑿毛,但要掌握混凝土的終凝時間,越早毛化處理,越省人工費用;
④、后澆帶應使用微膨脹劑UEA補償收縮混凝土灌實,以免新舊混凝土因收縮而開裂。
轉(zhuǎn)自工程眾包平臺,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