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長于山坡疏林中,海拔1000-1500米。
無毛毛葉石楠形態(tài)特征
無毛毛葉石楠葉片橢圓形或長圓橢圓形,稀長圓倒卵形,長4-8.5厘米,寬1.8-4.5厘米,無毛;傘房花序有花5-8朵,稀達(dá)15朵;花直徑1-1.5厘米;果實球形,長6-16毫米,直徑9-11毫米,無毛。
參看:毛葉石楠(原變種)
(注:無毛毛葉石楠圖冊資料來源 )
無毛毛葉石楠分布范圍
分布于甘肅、陜西、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 建、湖南、湖北、四川、貴州、廣東、廣西。模式標(biāo)本采自湖北房縣。
與其它的花卉苗木有所不同,紅葉石楠從小苗生長到商品苗不需要進(jìn)行換盆,它們適合一直生長在同一個環(huán)境中。商品苗也就是準(zhǔn)備應(yīng)用到綠化中的苗,這一時期,大約需要3—5個月的時間。
近兩年雖然城市的快速發(fā)展,綠化樹的需要越來越多,我們在家鄉(xiāng)在陜西,現(xiàn)在就是綠化樹很旺銷,不管是石楠苗,石楠成品樹。肯定都是不愁銷路的。
紅葉石楠生長相對灌木來講是比較快的, 相對喬木來講是比較慢的。 原來紅葉石楠僅僅是作為片植小灌木應(yīng)用。 現(xiàn)在苗木市場上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一些大灌木狀的紅葉石楠,比如: 高3米多的紅...
矮生灌木,秋季葉變紅色,紅色果實經(jīng)冬不落,常栽培供觀賞;種子油可制肥皂、作機(jī)械潤滑油、制油漆;木材可作農(nóng)具。
格式:pdf
大?。?span id="d7xtpxf" class="single-tag-height">1.9M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8
紅葉石楠 紅葉石楠屬 薔薇科,石楠雜交種的統(tǒng)稱, 為常綠小喬木,葉革質(zhì), 長橢圓形至倒卵披針形,春季新葉紅艷,夏季轉(zhuǎn)綠,秋、冬、春三季 呈現(xiàn)紅色,霜重色逾濃,低溫色更佳。做行道樹,其桿立如火把;做 綠籬,其狀臥如火龍;修剪造景,形狀可千姿百態(tài),景觀效果美麗。 紅葉石楠因其新梢和嫩葉鮮紅而得名。 常見的有紅羅賓和紅唇兩 個品種,其中紅羅賓的葉色鮮艷奪目,觀賞性更佳。春秋兩季,紅葉 石楠的新梢和嫩葉火紅, 色彩艷麗持久,極具生機(jī)。在夏季高溫時節(jié), 葉片轉(zhuǎn)為亮綠色, 給人清新涼爽之感覺。 紅葉石楠因其鮮紅色的新梢 和嫩葉而得名,其栽培變種很多。 紫 荊 紫荊屬豆科紫荊,落葉喬木或灌木。原產(chǎn)于中國。性喜歡光照, 有一定的耐寒性。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淹。萌蘗性強(qiáng),耐 修剪。皮果木花皆可入藥,其種子有毒。是家庭和美、骨肉情深的象 征。 暖帶樹種,較耐寒。喜光,稍耐陰。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格式:pdf
大?。?span id="bp9tlvb" class="single-tag-height">1.9M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5
紅葉石楠詳細(xì)介紹 紅葉石楠 (學(xué)名: Photinia serrulata )是薔薇科石楠屬 雜交種的統(tǒng)稱,為常綠 小喬木 ,株高 4-6米,葉革 質(zhì), 長橢圓形至倒卵披針形,春季新葉紅艷,夏季轉(zhuǎn)綠,秋、冬、春三季呈現(xiàn)紅色,霜重色逾濃,低溫色更佳。 做行道樹 ,其桿立如火把;做 綠籬,其狀臥如火龍;修剪造景,形狀可千姿百態(tài),景觀效果美麗。 紅葉石 楠因其新梢和嫩葉鮮紅而得名。常見的有紅 羅賓和紅唇兩個品種,其中紅羅賓的葉色鮮艷奪目,觀賞性更 佳。春秋兩季,紅葉石楠的新梢和嫩葉火紅,色彩艷麗持久,極具生機(jī)。在夏季高溫時節(jié),葉片轉(zhuǎn)為亮綠 色,給人清新涼爽之感覺。 生長速度快,且萌芽性強(qiáng),耐修剪,可根據(jù)園林需要栽培成不同的樹形,在 園林綠化上用途廣泛。一至二年生的紅葉石楠可修剪成矮小灌木,在園林綠地中作為地被植物片植,或與 其他彩葉植物組合成各種圖案;也可培育成獨干不明顯,叢生形的小喬木,群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