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 水泥工藝技術(第2版) | 作????者 | 肖爭鳴 |
---|---|---|---|
ISBN | 9787122212009 | 頁????數(shù) | 257頁 |
定????價 | 36元 | 出版社 | 化學工業(yè)出版社 |
出版時間 | 2015年1月 | 裝????幀 | 平裝 |
開????本 | 16開 |
第1章 緒論
1.1 水泥的起源與發(fā)明
1.1.1 膠凝材料的定義和分類
1.1.2 膠凝材料發(fā)展簡史
1.1.3 水泥的發(fā)明
1.2 水泥的定義和分類
1.3 水泥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
1.4 水泥工業(yè)的發(fā)展概況
1.4.1 世界水泥工業(yè)的發(fā)展概況
1.4.2 中國水泥工業(yè)的發(fā)展概況
1.5 水泥工業(yè)的環(huán)境保護
1.5.1 水泥工業(yè)的環(huán)境污染和治理
1.5.2 水泥工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第2章 硅酸鹽水泥生產技術
2.1 硅酸鹽水泥生產概述
2.1.1 硅酸鹽水泥熟料
2.1.2 混合材料
2.1.3 石膏
2.1.4 硅酸鹽水泥生產技術要求
2.2 硅酸鹽水泥的生產工藝
2.2.1 生產過程
2.2.2 生產方法
2.2.3 水泥生產方法的選擇
2.3 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的技術特征
2.3.1 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
2.3.2 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工藝流程
2.3.3 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的特點
2.3.4 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工序
2.4 硅酸鹽水泥熟料的組成
2.4.1 熟料的化學組成
2.4.2 熟料的礦物組成
2.4.3 熟料的物理性能要求
2.4.4 化學成分與礦物組成間的關系
2.4.5 熟料礦物的特性
2.5 硅酸鹽水泥熟料的率值
2.5.1 石灰飽和系數(shù)
2.5.2 硅率
2.5.3 鋁率
2.5.4 熟料率值的控制
2.6 熟料礦物組成的計算與換算
2.6.1 硅酸鹽水泥熟料礦物組成的計算
2.6.2 熟料化學組成、礦物組成與率值的換算
第3章 原料及預均化技術
3.1 水泥生產用主要原料
3.1.1 石灰質原料
3.1.2 黏土質原料
3.2 水泥生產用輔助原料
3.2.1 校正原料
3.2.2 燃料
3.2.3 低品位原料和工業(yè)廢渣的利用
3.3 礦山開采
3.4 原料破碎與烘干、輸送與儲存
3.4.1 破碎
3.4.2 烘干
3.4.3 輸送與儲存
3.5 原料的預均化
3.5.1 均化與預均化的基本概念
3.5.2 原燃材料的預均化
3.6 提高原料預均化效果的主要措施
第4章 生料制備技術
4.1 生料的配料及計算
4.1.1 基本概念
4.1.2 配料計算
4.2 生料粉磨工藝技術
4.2.1 粉磨流程及特點
4.2.2 生料粉磨系統(tǒng)的發(fā)展特點
4.2.3 生料的粉磨細度及顆粒分布要求
4.3 立式磨在生料粉磨中的應用
4.3.1 立式磨的發(fā)展歷史
4.3.2 立式磨系統(tǒng)
4.3.3 立式磨的特點
4.3.4 立式磨的操作控制要點
4.4 生料粉磨系統(tǒng)的調節(jié)控制
4.4.1 物料配比控制
4.4.2 磨機負荷自動控制
4.4.3 溫度控制
4.4.4 壓力控制
4.4.5 控制磨內通風量
4.4.6 根據(jù)出磨氣溫來調節(jié)噴水量或輔助熱風溫度
4.4.7 控制粉磨液壓
4.4.8 控制出磨生料細度
4.4.9 選擇合理的擋抖圈高度
4.4.10 搞好輥式磨密封,提高入磨氣體負壓值
4.4.11 開車喂料程序控制
4.4.12 料倉料位指示控制
4.4.13 增濕塔出口氣體溫度控制
第5章 生料均化技術
5.1 生料均化的基本原理
5.1.1 生料均化的意義
5.1.2 生料均化的基本原理
5.1.3 均化過程的基本參數(shù)
5.2 生料均化的主要設施
5.2.1 生料均化庫的發(fā)展
5.2.2 生料粉氣力攪拌的基本部件
5.2.3 生料均化庫的主要設施
5.3 生料均化的工藝技術
5.3.1 淮海水泥廠生料均化工藝
5.3.2 國外某水泥廠生料均化工藝
5.3.3 冀東水泥廠生料均化工藝
5.3.4 寧國水泥廠生料均化工藝
5.3.5 生料均化系統(tǒng)的前饋控制法
5.4 提高生料均化效果的途徑
5.4.1 充氣裝置故障及防止措施
5.4.2 入庫生料成分的控制
第6章 熟料煅燒技術
6.1 概述
6.2 生料在煅燒過程中的物理化學變化
6.2.1 干燥
6.2.2 脫水
6.2.3 碳酸鹽分解
6.2.4 固相反應
6.2.5 熟料燒結
6.2.6 熟料冷卻
6.3 懸浮預熱技術
6.3.1 懸浮預熱技術
6.3.2 懸浮預熱技術的優(yōu)越性
6.3.3 懸浮預熱器的構成及功能
6.3.4 旋風預熱器
6.4 預分解技術
6.4.1 預分解技術
6.4.2 預分解窯的特點
6.4.3 分解爐內氣、固流運動方式及功能
6.4.4 新型分解爐型及結構分析
6.4.5 分解爐與窯連接方式
6.5 回轉窯技術
6.5.1 回轉窯的功能
6.5.2 回轉窯的發(fā)展歷程
6.5.3 預分解窯工藝帶的劃分
6.5.4 物料在窯內的工藝反應
6.6 熟料冷卻技術
6.6.1 熟料冷卻機的功能及發(fā)展
6.6.2 熟料冷卻機的作業(yè)原理
6.6.3 冷卻機的性能指標
6.6.4 篦式冷卻機的分類及其發(fā)展
6.6.5 國產第三代篦冷機
6.7 預分解窯技術的生產控制
6.7.1 預分解窯生產中重點監(jiān)控的主要工藝參數(shù)
6.7.2 預分解窯工藝控制的自動調節(jié)回路
6.7.3 中央控制室簡介
6.7.4 預分解窯異常狀況調控及其故障處理
6.8 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的發(fā)展
6.8.1 世界超大型水泥熟料預分解窯的發(fā)展狀況
6.8.2 中國超大型水泥生產技術的發(fā)展
第7章 水泥制成技術
7.1 水泥粉磨工藝技術
7.1.1 硅酸鹽水泥的制成工藝
7.1.2 水泥組成材料的工藝處理及要求
7.1.3 水泥組成材料的配比
7.1.4 水泥粉磨細度
7.1.5 水泥粉磨系統(tǒng)
7.1.6 當前水泥粉磨技術和設備發(fā)展的情況
7.2 管球磨粉磨技術
7.2.1 管球磨粉磨的基本流程
7.2.2 提高管球磨水泥粉磨系統(tǒng)產量和質量的技術途徑
7.3 立式磨在水泥粉磨中的應用
7.3.1 概述
7.3.2 立式磨粉磨流程及特點
7.3.3 影響立式磨產質量的主要因素
7.3.4 磨機運行中的操作與監(jiān)控
7.3.5 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及解決的方法
7.4 擠壓粉磨技術
7.4.1 概述
7.4.2 擠壓粉磨系統(tǒng)的工藝流程
7.4.3 擠壓粉粉磨系統(tǒng)主機性能與特點
7.4.4 擠壓粉磨工藝的選擇
7.4.5 選擇擠壓粉磨工藝應采取的技術措施
7.5 水泥的儲存與發(fā)運
7.5.1 水泥儲存與均化
7.5.2 水泥的發(fā)運
第8章 硅酸鹽水泥的性能及應用
8.1 硅酸鹽水泥的凝結時間
8.1.1 凝結速度
8.1.2 緩凝機理及其適宜摻量的確定
8.1.3 假凝現(xiàn)象
8.1.4 調凝外加劑
8.2 硅酸鹽水泥的強度
8.2.1 強度的產生和發(fā)展
8.2.2 影響水泥強度的因素
8.3 硅酸鹽水泥的體積變化與水化熱
8.3.1 體積變化
8.3.2 水化熱
8.4 硅酸鹽水泥的耐久性
8.4.1 抗?jié)B性
8.4.2 抗凍性
8.4.3 環(huán)境介質的侵蝕
8.4.4 堿集料反應
8.4.5 耐久性的改善途徑
8.5 硅酸鹽水泥的應用
8.5.1 普通混凝土及其應用
8.5.2 高強混凝土及其應用
8.5.3 高性能混凝土及其應用
8.5.4 泵送混凝土及其應用
8.5.5 流態(tài)混凝土及其應用
8.5.6 輕集料混凝土及其應用
8.5.7 纖維混凝土及其應用
8.5.8 聚合物混凝土及其應用
8.5.9 配制砂漿
8.5.1 0水泥制品
第9章 水泥生產質量控制
9.1 原燃材料的質量控制
9.1.1 石灰石的質量控制
9.1.2 黏土質原料的質量控制
9.1.3 鐵質校正原料的質量控制
9.1.4 燃料的質量控制
9.1.5 礦化劑、晶種的質量控制
9.1.6 原燃材料的預均化
9.2 生料的質量控制
9.2.1 生料制備的質量要求
9.2.2 入磨物料的質量控制
9.2.3 出磨生料的質量控制
9.2.4 入窯生料的質量控制
9.3 熟料的質量控制
9.3.1 熟料控制項目
9.3.2 熟料的管理
9.4 水泥質量控制
9.4.1 水泥制成質量控制項目與指標
9.4.2 出磨水泥的管理
9.4.3 出廠水泥的質量管理
9.4.4 水泥出廠手續(xù)及售后服務
第10章 其他通用水泥生產技術
10.1 混合材料的種類及質量要求
10.1.1 混合材料的種類及作用
10.1.2 ?;郀t礦渣
10.1.3 火山灰質混合材料
10.1.4 粉煤灰質混合材料
10.1.5 其他混合材料
10.2 普通硅酸鹽水泥
10.2.1 定義與代號
10.2.2 組分材料要求
10.2.3 強度等級
10.2.4 生產技術要求
10.2.5 試驗方法與檢驗規(guī)則
10.2.6 生產過程與控制
10.2.7 普通水泥的性能與應用
10.3 礦渣硅酸鹽水泥
10.3.1 礦渣硅酸鹽水泥的定義
10.3.2 礦渣硅酸鹽水泥的強度等級及技術要求
10.3.3 礦渣水泥的生產
10.3.4 礦渣水泥的水化和硬化
10.3.5 礦渣水泥的性能和用途
10.3.6 提高礦渣水泥質量的主要途徑
10.4 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
10.4.1 生產技術要求
10.4.2 配制工藝
10.4.3 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混合材料的摻加量
10.4.4 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的水化硬化
10.4.5 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的性能與用途
10.5 粉煤灰硅酸鹽水泥
10.5.1 粉煤灰水泥的粉磨工藝
10.5.2 水化硬化
10.5.3 性能
10.5.4 用途
10.5.5 提高粉煤灰水泥早期強度的途徑
10.6 復合硅酸鹽水泥
10.6.1 復合硅酸鹽水泥的生產技術要求
10.6.2 復合硅酸鹽水泥的混合材料摻加量
10.6.3 生產復合水泥應注意的問題
10.6.4 性能特點與應用
參考文獻2100433B
《水泥工藝技術(第2版)/“十二五”職業(yè)教育國家規(guī)劃教材》以硅酸鹽水泥生產工藝過程及應用為主線,重點介紹了新型干法水泥生產技術,同時介紹了原料及預均化技術、生料制備技術、生料均化技術、熟料煅燒技術、水泥制成技術、硅酸鹽水泥的性能及應用、水泥生產質量控制和其他通用水泥生產技術。
《水泥工藝技術(第2版)/“十二五”職業(yè)教育國家規(guī)劃教材》經全國建材職業(yè)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審定,主要作為高等學校建筑材料類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作為材料科學與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yè)的教材;也可供水泥行業(yè)的工程技術人員、企業(yè)管理人員、崗位技術人員閱讀和參考,并可作為職工培訓教材。
工藝流程 1、破碎及預均化 (1)破碎 水泥生產過程中,大部分原料要進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鐵礦石及煤等。石灰石是生產...
混合生料進入回轉窯的上端,受熱到100℃時,主要是水分蒸發(fā),這一段叫干燥帶。干燥的生料繼續(xù)在窯中前進,在與更熱的氣體相遇時,被加熱到600℃左右,這時發(fā)生有機物燃燒和高嶺土脫水。
幫你查詢到你的問題,通過查詢找到廣州輝煌工藝公司的價格,這兩個都是總結下來的價格,就像這種水泥護欄生產加工制造,價格是¥20.00,還有比較好的水泥護欄工藝護欄圍墻,價格為¥88.00,希望可以幫到你...
格式:pdf
大?。?span id="cliusq7" class="single-tag-height">144K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3
水泥是建筑工程不可或缺的基礎材料之一,對我國的國民經濟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近些年,隨著建筑工程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和發(fā)展,需要的水泥數(shù)量不斷增加。對水泥的高需求,刺激了水泥行業(yè)的高速發(fā)展,同時也促使水泥行業(yè)不斷地改進生產工藝和技術,筆者將重點分析在水泥工藝技術中應該重視的問題,以為同行們提供一些借鑒。
格式:pdf
大?。?span id="46cq6oe" class="single-tag-height">144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8
水泥作為建筑施工的重要一部分,在建筑業(yè)的發(fā)展方面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隨著當今世界的發(fā)展,水泥工藝的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水泥生產過程當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本文根據(jù)現(xiàn)階段的水泥技術發(fā)展現(xiàn)狀,對其中應當注重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見解。
全書內容包括與水泥生產工藝相關的6個技術領域,第一技術領域:工藝技術對面向市場的水泥的影響,第二技術領域:破碎技術,第三技術領域:燒成技術,第四技術領域。二次材料的使用,第五技術領域:工藝技術和信息管理,第六技術領域:水泥生產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耐火材料新工藝技術(第2版)》共10章,分別介紹了耐火材料的作用及分類、耐火材料基礎理論、耐火原料的選擇及處理、耐火材料生產工藝、電熔耐火材料及熔鑄耐火制品、特種耐火材料、不定形耐火材料、耐火纖維及制品、隔熱耐火材料、熱工設備用耐火材料的選擇及應用技術。
《耐火材料新工藝技術(第2版)》可供耐火材料科技工作者閱讀,也可供大專院校相關專業(yè)師生參考。
由于作者知識水平有限,書中的疏漏或不妥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水泥粉磨工藝技術及進展》
市場價:¥38元
作 者:王仲春 曾榮
出版社:中國建材工業(yè)出版社
上市日期:2008年5月
開 本:16開
頁 數(shù):281頁
ISBN編號:978-7-80227-4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