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草本;根肥厚,朱紅色,長錐形,長3-10厘米,徑3-5毫米。莖直立,高30-60厘米,鈍四棱形,具槽,被長柔毛。產(chǎn)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西藏東南部(察雅);生于山坡、山谷、溝邊、灌叢中、林下或草地上,海拔1900-3900米。
中文名稱 | 三葉鼠尾草 | 拉丁學(xué)名 | Salvia trijuga Diels |
---|---|---|---|
界 | 植物界 | 門 | 被子植物門 |
綱 | 雙子葉植物綱 | 亞綱 | 合瓣花亞綱 |
目 | 管狀花目 | 科 | 唇形科 |
亞科 | 野芝麻亞科 | 族 | 鼠尾草族 |
屬 | 鼠尾草屬 | 亞屬 | 荔枝草亞屬 |
組 | 丹參組 | 系 | 丹參系 |
產(chǎn)云南西北部,四川西南部,西藏東南部(察雅);模式標(biāo)本采自云南麗江玉龍雪山東坡。
根入藥,功效同丹參。
三葉鼠尾草形態(tài)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肥厚,朱紅色,長錐形,長3-10厘米,徑3-5毫米。
莖直立,高30-60厘米,鈍四棱形,具槽,被長柔毛。
葉有單葉及三出羽狀復(fù)葉,稀為具5小葉的復(fù)葉;下部莖葉常為三出葉,具長柄,柄長5-7厘米,扁平,被長柔毛,頂生小葉卵圓形或橢圓狀心形,長5-6厘米,寬4-5厘米,先端鈍,基部心形或截形,邊緣具圓齒,上面被密而貼生的剛毛,下面沿脈上被疏柔毛,余部散布淡黃色腺點,小葉柄長0.8-3厘米,側(cè)生小葉較小,卵圓形或圓狀卵圓形,長1-4厘米,寬0.5-2.8厘米,小葉柄也較短,毛被與頂生小葉相同;上部莖葉為單葉或三出小葉,單葉者與頂生小葉相似。
輪傘花序 2花,疏離,組成頂生總狀花序或總狀圓錐花序;苞片小,披針形或狹卵圓形,長5-12毫米,寬1-3毫米,先端鈍,基部寬楔形,全緣,被疏柔毛及具腺的緣毛;花梗長約3毫米,與花序軸密被長柔毛及具腺短柔毛。
花萼鐘形,長10-11毫米,外被具腺長柔毛,內(nèi)面被微硬伏毛,二唇形,裂至花萼全長約1/4,上唇長2.5毫米,寬6毫米,先端淺裂成3小齒,齒寬三角形,先端鈍,下唇與上唇等長,深裂成2齒,齒三角形,先端銳尖或近銳尖。
花冠藍(lán)紫色,帶有黃色斑點,冠筒長約2厘米,基部圓筒形,伸出萼外突然膨大,外面近無毛或略被短柔毛,內(nèi)面近基部無明顯的毛環(huán),冠檐二唇形,上唇盔狀,斜伸,長約9毫米,外被短柔毛,下唇較長,外面近無毛,3裂,中裂片橫向橢圓形或近圓形,長5毫米,寬9毫米,先端微凹,邊緣波狀,側(cè)裂片斜三角形,先端鈍,寬約2毫米。能育雄蕊2,伸至上唇內(nèi),花絲長5毫米,藥隔長8毫米,彎成弧形,上下臂近等長或上臂稍長,下臂扁而粗,有退化藥室,二退化藥室頂端聯(lián)合。
退化雄蕊極小,棒狀?;ㄖ馍?,長約2.3厘米,先端不相等2裂,后裂片稍短?;ūP近平頂。
小堅果長橢圓形,暗棕色,無毛。
花期7-9月。
鼠尾草和薰衣草的區(qū)分:鼠尾草是草本植物,薰衣草是半灌木或矮灌木植物。鼠尾草(圖片見上):一年生草本;須根密集。莖直立,高40-60厘米,鈍四稜形,具溝,沿稜上被疏長柔毛或近無毛。莖下部葉為二回羽狀復(fù)葉...
蘭花鼠尾草是多年生草本,多做一年生栽培。株高50-70cm,枝近方形,多分枝,葉卵形,邊緣有粗鋸齒。輪傘花序,頂生花,多花密集,花萼管狀鐘形,花色有粉藍(lán)或粉紫?;ㄆ诖褐料募?。園林用于花壇,花境,從植,...
蘭花鼠尾草是一個住在森林里的美麗精靈,愛上她不該愛的人類。她所傾慕的他是一個國王,而國王也深深地為精靈而著迷。但是,森林精靈的熾烈愛情,卻是必須以生命去換取的。最后國王緊抱著精靈,兩個相愛至深的人,一...
生于山坡、山谷、溝邊、灌叢中、林下或草地上,海拔1900-3900米。
日照充足通風(fēng)良好,排水良好的沙質(zhì)壤土或土質(zhì)深厚壤土為佳,有利生長。種子直播,每穴3-5粒,發(fā)芽一周后或獲株高達(dá)5-10cm時須疏苗。間距20-30cm。成株后可再次疏剪,增加距離,生長的較旺盛。不同品種的鼠尾草需要的光強度不盡相同,在栽培前需多加確認(rèn)及了解。
種子繁殖或扦插繁殖。
①種子繁殖
可在春季和初秋播種。播種前為提高出苗率以及早出苗,可先將種子用50℃溫水浸泡,待溫度下降到30℃時,用清水沖洗幾遍后,放于25~30℃恒溫下催芽或用清水浸泡24小時后播種。直播或育苗移栽均可。由于鼠尾草種子小,宜淺播。播后要覆蓋薄土,并要經(jīng)常灑水,以保持土壤濕潤。
②扦插繁殖
在5~6月,選枝頂端不太嫩的頂梢,長5~8厘米,在莖節(jié)下位剪斷,摘去基部2~3片葉,按行株距5厘米×5厘米,插入苗床中,深2.5~3厘米。插后澆水,并覆蓋塑料膜保濕,20~30天發(fā)出新根后按行株距(45~50)厘米×(25~30)厘米的密度定植。
定植后應(yīng)及時松土除草,干旱時應(yīng)適當(dāng)灌溉,雨后必須及時排水。生長季節(jié)根據(jù)情況追肥2~3次,每次每畝可追尿素5千克左右。在長江以北,冬季需培土越冬,一般在地上部收獲后、冬凍前灌水后即培20厘米高的土,翌春終霜后扒開土澆水,使萌芽生長。華南地區(qū)不需覆蓋也可安全越冬。
格式:pdf
大?。?span id="9yw1q2h" class="single-tag-height">198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4
介紹了粉萼鼠尾草在設(shè)施內(nèi)的栽培技術(shù)。重點探討了在高溫高濕的設(shè)施條件下粉萼鼠尾草繁殖、移栽、促花等技術(shù)措施,以及常見病蟲害的控制方法。
格式:pdf
大?。?span id="jt4kpdq" class="single-tag-height">198K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5
為了探明貴州鼠尾草中的黃酮類物質(zhì)含量,為其合理開發(fā)和科學(xué)利用提供參考,采用超聲輔助提取法和紫外可見分光光度法對其總黃酮含量進(jìn)行測定。結(jié)果表明:貴州鼠尾草中的總黃酮含量為14.69%。因此,貴州鼠尾草中的黃酮類物質(zhì)含量較豐富。
地三葉名稱
地三葉(subterranean clover)
埃及三葉草是一種一年生豆科牧草,起源于地中海地區(qū),也被稱為亞力山大三葉草,是大陸性氣候區(qū)、南歐、北非和印度降雨量適中地區(qū)或灌溉條件下的重要牧草。盡管埃及三葉草有時可作為混播牧草,用以提高冬季飼料的蛋白含量,但其本身并不耐牧。因而埃及三葉草大多采用單播(播種量為10-20公斤/公頃),作為高蛋白飼料刈割利用或飼喂肉牛。與波斯三葉草的區(qū)別在于,埃及三葉草的干物質(zhì)含量較低,鮮草產(chǎn)量有時也較低,開花期較晚。
藥用價值
【藥 名】:舌瓣鼠尾草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唇形科鼠尾草屬植物舌瓣鼠尾草的全草。
【相關(guān)藥材】鄂西鼠尾草 湄公鼠尾草 雪山鼠尾草 黃花鼠尾草 膠質(zhì)鼠尾草 栗色鼠尾草 洱源鼠尾草
【功 效】:活血調(diào)經(jīng)、溫經(jīng)通絡(luò)。
【主 治】:治風(fēng)寒濕痹阻經(jīng)絡(luò)、血脈不通而關(guān)節(jié)活動不便、肢體僵硬。
【性味歸經(jīng)】:辛,溫。入肝、腎二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服,9一15克。
【別 名】:長葉丹參(《浙江藥用植物志》)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于浙江、安徽。
【考 證】:始載于《中國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