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喬木枝、葉均無毛。葉有小葉7—11片,小葉卵狀橢圓形,長5—6厘米、寬約2.5厘米,頂部長尖,基部鈍,兩側不對稱,側脈在兩面凸起,側脈母邊6條;小葉柄長約3毫米?;ㄐ蝽斏L約8厘米;花序軸被短柔毛;萼片及花瓣均5片;萼片近圓形;花瓣長圓形,長約6毫米;雄蕊10枚,長短相間,長的長5毫米,短的長約3毫米;子房長約1.5毫米,花柱粗壯,長約2.5毫米。果卵形,長約6毫米。本描述依《臺灣植物志》。花果期不明。
產臺灣(蘭嶼),標本未見。菲律賓、澳大利亞等也有。2100433B
九里香的花挺香的。從花名就能得知它的香味是較濃烈的,九里香說明它的花香濃烈能在較遠的地方都能聞到,種植盆栽的九里香當它開花時夜間最好擺放在室外,主要是它的香味較濃放在室內容易引起人在入夜之時難以入眠。
九里香(學名:Murraya exotica),又稱:石辣椒、九秋香、九樹香、七里香、千里香、萬里香、過山香、黃金桂、山黃皮、千只眼、月橘。拉丁文名:Murraya exotica L.蕓香科、九里香...
九里香枝葉秀麗,花香濃郁。很多人擔心花香濃郁的九里香有毒,其實是沒有毒的,相反,它是一味重要的藥材,像三九胃泰,主材就是有三椏苦和九里香,故而才起名的。 九里香別名:石辣椒、九秋香、九樹香、七里香、千...
格式:pdf
大?。?span id="b1kk51r" class="single-tag-height">93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6
采用高效液相色譜(HPLC)法,測定中藥材九里香的根、莖、枝、葉四個不同部位中的活性物——九里香酮的質量分數(shù),比較這四個不同部位九里香酮質量分數(shù)的大小,為九里香的應用提供可靠依據。結果:九里香的根、莖、枝、葉四個不同部位中,檢測了三次九里香酮的質量分數(shù)的平均值分別為:0μg/g、0.8144μg/g、165.1952μg/g、1370.2542μg/g。該結果表明,中藥材九里香的葉子中九里香酮含量最高,為最佳用藥部位。
格式:pdf
大小:93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5
九里香 ,九里香的養(yǎng)殖方法 本文是關于九里香 ,九里香的養(yǎng)殖方法,僅供參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感謝閱 讀。 九里香 ,九里香的養(yǎng)殖方法 別名:月橘、千里香、九樹香、九秋香、七里香、 萬里香、過山香、黃金桂、千只眼 原產地:亞洲熱帶及亞熱帶地區(qū) 花期:夏 日照:要求陽光充足,稍耐陰 溫度:喜溫暖,不耐寒 土壤:喜土層肥厚、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 水分:喜濕潤氣候,稍耐干早 一般 4-5 月上盆,盆土要求透氣性好,排水良好,一般用山泥加沙配制。 每兩年在春季翻盆 1次,施足磷、鉀基肥。 生長期每月追肥 1次,肥料以磷、鉀肥為主。 栽后澆 1次透水,以后不宜澆水太多,以防爛根。遇天氣過于干燥時,宜進 行噴水,保持濕潤。 上盆后先放陰處,以后逐漸加大光照。 冬季溫度不得低于 5℃,北方需進室內越冬。 對過密枝、徒長枝進行修剪,如花后修剪剪,可促成多開花。 九里香多采用播種和高壓法繁殖。 (1) 播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