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拐棗蛀蟲和蚜蟲
危害癥狀:沙拐棗蛀蟲主要為害一年生同化枝,特別是當年種植的喬木狀沙拐棗幼樹,危害嚴重時,可使苗木致死。在新疆,害蟲4月下旬發(fā)生,5-6月最為嚴重。蟲卵于5月初開始孵化,幼蟲從節(jié)間蛀人嫩枝取食,蟲糞排于枝外,8月中旬吐絲筑巢,幼蟲取食后進入巢內,巢錐形,以大頭粘于同化枝上。沙拐棗蚜蟲對不同林齡的植株均有危害。
防治方法:蟲害盛期噴40%樂果乳劑2000-5000倍液,也可采用人工摘取蟲巢的辦法,消滅沙拐棗蛀蟲成蟲。在5-6月,噴40%水胺硫磷2000倍液防治效果較好。
獸類
鼠類大沙鼠和跳鼠在春季危害直播造林地和育苗地。防治方法:①可用石硫合劑或石灰、煤油、桐油及紫穗槐提取物拌種或涂抹枝干等;②設置鼠夾、鼠籠等器具消滅鼠害。
野兔春季危害剛出土的幼苗,可人工捕殺或毒餌誘殺。
紅果沙拐棗適于在流動、半流動沙丘和平沙灘地上造林,不適于低濕地和鹽堿地。在沙丘上造林可不整地,但應建立沙障,以保護幼苗。在丘間低地和平坦灘地上造林,可根據地形開溝或挖穴造林。
可采用植苗造林、直播造林和扦插造林。紅果沙拐棗結合沙障造林,不要將苗木栽在沙障中間,也不要緊靠沙障,栽植點應在沙障背風坡,約在障間洼地中心點與上風向沙障之間的二分之一處。
植苗造林:宜用1年生苗,苗木根系完整,根長30-40厘米。在水分條件好,春季沙面濕潤,干沙層薄的地區(qū),挖坑深度40-50厘米;干沙層厚的地方要鏟去于沙層再挖坑植苗。造林的密度一般行距2-3米,株距1米。
扦插造林:采條時間為冬春季,插穗為1-2年生粗壯枝條,長不得小于30厘米,粗0.4厘米以上,剪口應為平口;插穗采后先將其沙藏。造林前用涼水浸泡插穗24小時。造林時插穗必須完全埋人土中。在流動沙丘上扦插造林時,在插穴內可緊貼插穗放置兩節(jié)(每節(jié)長約60厘米)用清水浸透的玉米秸稈保水,也可應用“干水”等保水劑,提高造林成活率。
直播造林:在設有沙障的地段進行,一般是早春搶墑或雨季造林。采用穴播造林,穴深5厘米,覆沙5厘米,每穴下種10-15粒。造林前要進行種子催芽處理,方法同前。新疆沙拐棗實生幼苗抗風沙能力弱,直播造林宜少采用。
紅果沙拐棗也可用于飛播造林,可作為目的樹種也可為保護樹種。
為了減輕風沙對幼苗的危害,提高造林保存率,在流動沙丘造林時,應建立草方格沙障;也可用樹枝或蘆葦等制成的草把式沙障,設置在剛栽植的苗木或插穗的迎風一側。在造林第一、二年,發(fā)現苗木死亡要及時補苗,沙障損壞要及時修補。造林地如過于干旱,可在6-7月間澆1-2次水,以保證較高的苗木成活率。紅果沙拐棗平茬后生長迅速,可結合采穗或薪柴,進行平茬復壯。平茬在休眠期進行,平茬方式宜采用隔行或隔株平茬。
采種:紅果沙拐棗果實成熟后易脫落,隨風飛走,應及時采集。種子采集去翅曬干后貯存。種子耐貯藏,在干燥、透氣條件下貯藏2年,發(fā)芽率仍在70%以上。
育苗:紅果沙拐棗對播種季節(jié)要求不嚴,可隨采隨播,但以春季最好。苗圃地土壤最好選擇沙土和沙壤土,床面平整,灌水不宜過多。對于隔年或多年貯藏的種子,播種前要進行催芽處理。浸泡2-3天后,沙藏催芽,待部分種子吐白后即可播種。每畝播種量5-7千克,開溝條播,行距30厘米左右,覆土厚度約3厘米。
在秋冬季采一二年生枝條作穗條,沙藏。春季扦插前再在水中浸泡3晝夜。插穗長15-30厘米,直徑0.4厘米以上,剪口為平口。扦插時,插穗要與地表平或略高出地面。
不同月份蟲不同 一、冬季徹底清園;消滅越冬病蟲,減少病蟲源基數。揀拾落果,摘除樹上僵果、剪除病枝,清除園內的枯枝落葉,刮老樹皮,集中深埋或燒毀, 二、早...
您好! 很高興為您解答~ &nb...
1、夜晚在陽臺上掛一盞燈,在燈下方懸掛一張粘蠅片,或者在燈下面放盆水。 2、買一臺“電子滅蚊器”放在陽臺上。 這種“電子滅蚊器”有好多種不同的類型。有式的、粘捕式的,還有氣流吸入式的。式的一到晚上你就...
分布于新疆西北部(額爾齊斯河兩岸)。俄羅斯(西西伯利亞)、哈薩克斯坦也有。
紅皮沙拐棗生長于海拔450-1000米的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和沙地 。特性與蒙古沙拐棗相似,是旱生喜光的灌木樹種,抗干旱、高溫、風蝕、沙埋,易扦插繁殖,生長迅速。在高溫、干旱的夏季,紅皮沙拐棗常會出現‘‘假休眠’’現象。淺根性樹種,其根系發(fā)達,地下部分遠遠大于地上部分。
分布區(qū)年降水量70-150毫米,蒸發(fā)最1400-2100毫米,絕對最低氣溫-42.6℃,最高氣溫42.2℃,土壤為沙質或沙礫質灰棕色荒漠土。伴生灌木很少,主要有駝絨藜、琵琶柴等,在沙礫質的地表徑流處,偶有木霸王、灌木旋花加入,組成稀疏的沙質或沙礫質荒漠植被。
該種與無葉沙拐棗(C. aphyllum (Pall.) Gurke)相近,后者老枝褐色或帶紫褐色;花被白色;果翅質薄,近膜質,且僅分布伊犁盆地的霍城縣。故易于區(qū)別。
灌木,高1-1.5米;老枝灰白色,開展;一年生枝草質,綠色,有關節(jié),節(jié)間長1-3厘米。葉條形,長2-4毫米;托葉鞘膜質,極小?;▋尚?,淡紅色,通常2-3朵簇生葉腋;花梗細弱,下部有關節(jié);花被片5,卵形,大小不相等,果期水平伸展;雄蕊12-16,與花被近等長;子房橢圓形,有4稜,花柱4,較短,柱頭頭狀。瘦果寬橢圓形,不扭轉或稍扭轉,頂端急尖,基部狹窄,連刺毛直徑約10毫米;肋狀突起不明顯,每1肋狀突起有3行刺毛;刺毛稀疏,有分枝,細弱而脆,易折斷。
觀賞:紅果沙拐棗枝條彎曲,皮色鮮艷,果實別具一格,可作盆景觀賞。
生態(tài):紅果沙拐棗耐干旱、風蝕、沙埋,適應沙土、礫質戈壁等立地條件,固沙效果明顯,扦插造林容易成活,是干旱、半干旱區(qū)優(yōu)良的造林樹種。
格式:pdf
大小:5KB
頁數: 2頁
評分: 4.5
種植以及后期養(yǎng)護 :栽植前,對所有苗木適當修剪,保證樹形的情況下短截側枝; 退掉容器后 把根部土球重上到下鏟 4-5 道,,底部鏟除 5CM左右,適當斷根,增強根 部生長。 栽植時,不能過深,埋土的痕跡是土地原來的水平位置,表層埋一層稀土并踏實,和樹 基部齊平即可。 埋土時也保證四周均勻, 不能出現空隙, 千萬不要埋的過深, 造成死苗。 栽植后及時澆透水。這時候要結合澆水進行灌根。灌根藥可采用國光的“根動力”,促 進根部愈合、分裂,增強毛細根和側根的生長。澆水后及時培土,踏實。防治有裂縫抽 風。 7天后再澆一次透水。對樹冠較大的要進行支撐保護,防治倒伏,造成根部再次受 損。 定植后對所有苗木噴灑一遍石硫合劑(有直接噴霧的成品)。 明年春天在苗木萌芽時噴施氫氧化銅,保證花色鮮艷。這時候要結合澆水,對每柱苗木 穴施硫酸銨符合肥,氮肥含量捎高一點(可參加尿素),一株在 200g。 在 5 月之前
格式:pdf
大?。?span id="us0olin" class="single-tag-height">5KB
頁數: 1頁
評分: 4.8
紅棗主要病蟲害及其防治措施 摘要 本文主要闡述了影響紅棗生長的病蟲害,解釋了其為害的表現規(guī)律和 原因,并且列出了三種防治紅棗病蟲害的措施: 棗園治理、激素防治、生物防治。 全方面的將紅棗的病蟲害控制在指標之下, 達到了增量增收與保護人體的健康的 目的。 關鍵詞 紅棗;病蟲害;防治措施;防治方法 我國新疆地區(qū)等地是種植紅棗的主要地區(qū)。 那里產的紅棗皮薄肉厚, 味道酸 甜可口,深受全國人民的喜愛。每年從那里都會運輸大量的紅棗送往全國各地。 目前,紅棗已經成為人人家中必不可少的一種食物。 因此,紅棗的質量是至關重 要的。但是近年來,由于對棗園的管理比較松懈,一些紅棗遭受了病蟲和危害, 質量也隨著日趨下降。 因此,我們對棗園進行了全面的調查研究, 并且在其基礎 上進行了有效的防治。 1 紅棗的主要病蟲害 1.1 棗瘋病 棗瘋病在棗園里較少發(fā)生, 棗瘋病的病源為植原體, 是介于細菌與病毒之間 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