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節(jié) 定義
第二節(jié) 用途
第三節(jié) 分類
第四節(jié) 基本工作原理
第五節(jié) 與其他類型電流互感器的比較
第六節(jié) 技術標準
第二章 結構和特點
第一節(jié) 基本結構
第二節(jié) 基本結構特點
第三節(jié) 套管式合成薄膜絕緣電流互感器
第四節(jié) 串級式合成薄膜絕緣電流互感器
第五節(jié) 大電流合成薄膜絕緣電流互感器(另一種串級式)
第六節(jié) 電子式合成薄膜絕緣電流互感器
第七節(jié) 合成薄膜絕緣電子/電磁雙系統(tǒng)電流互感器
第八節(jié) 配件
第三章 絕緣結構及材料
第一節(jié) 內(nèi)絕緣的結構及材料
第二節(jié) 外絕緣的結構及材料
第四章 絕緣特性
第一節(jié) 內(nèi)絕緣特性
第二節(jié) 外絕緣特性
第三節(jié) 老化特性
第四節(jié) 溫度特性
第五章 技術參數(shù)及使用環(huán)境
第一節(jié) 技術參數(shù)
第二節(jié) 使用環(huán)境
第六章 設計要點
第一節(jié) 概述
第二節(jié) 確定外絕緣弧閃距離及爬電距離
第三節(jié) 二次繞組設計及箱體基本尺寸確定
第四節(jié) 穩(wěn)定溫升計算和溫升限值
第五節(jié) 確定一次導體長度、截面積及形狀
第六節(jié) 一次繞組絕緣設計
第七章 工藝制造及試驗
第一節(jié) 工藝及制造
第二節(jié) 試驗及試驗方法
第八章 運行維護
第一節(jié) 一般運行情況
第二節(jié) 運行后的跟蹤檢查
第三節(jié) 運行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及處理措施
附錄一 合成薄膜絕緣。TA溫升計算方法
附錄二 荷蘭KEMA試驗室對LRGBJ一220型TA的試驗報告(摘抄并翻譯)
附錄三 老虎灘變電站3號穿墻套管試驗、解剖、分析報告
附錄四 110kV干式電流互感器電氣試驗及解剖報告
附錄五 電力工業(yè)電氣設備質(zhì)量檢驗測試中心(武漢高壓研究所)檢測報告
參考文獻
后記
出版社: 中國電力出版社; 第1版 (2010年1月1日)
叢書名: 合成薄膜絕緣電流互感器結構設計與運行維護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ISBN: 9787508399010
條形碼: 9787508399010
尺寸: 20 x 13.8 x 0.8 cm
重量: 141 g
格式:pdf
大小:145KB
頁數(shù): 8頁
評分: 4.8
一、電流互感器結構原理 1 普通電流互感器結構原理 電流互感器的結構較為簡單, 由相互絕緣的一次繞組、 二次繞組、鐵心以 及構架、殼體、接線端子等組成 。其工作原理與變壓器基本相同,一次繞組的匝 數(shù) (N1)較少,直接串聯(lián)于電源線路中,一次負荷電流 ( )通過一次繞組時,產(chǎn)生 的交變磁通感應產(chǎn)生按比例減小的二次電流 ( );二次繞組的匝數(shù) (N2)較多,與 儀表、繼電器、變送器等電流線圈的二次負荷 (Z) 串聯(lián)形成閉合回路,見圖 1。 圖 1 普通電流互感器結構原理圖 由于一次繞組與二次繞組有相等的安培匝數(shù), I 1N1=I 2N2,電流互感器額定電 流比: 。電流互感器實際運行中負荷阻抗很小,二次繞組接近于短路狀 態(tài),相當于一個短路運行的變壓器 。 2 穿心式電流互感器結構原理 穿心式電流互感器其本身結構不設一次繞組,載流 (負荷電流 )導線由 L1至 L2穿過由硅鋼片搟卷制成的圓形 (
格式:pdf
大?。?span id="a3oix1q" class="single-tag-height">145KB
頁數(shù): 1頁
評分: 4.3
油浸式電流互感器都是戶外式產(chǎn)品。按主絕緣結構不同,它可分為純油紙絕緣的鏈型結構和電容型油紙絕緣結構,其中正立式互感器常采用U形電容結構,倒立式互感器則常采用吊環(huán)形電容結構。
本詞條由全國電網(wǎng)運行與控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審核 。
一種主絕緣釆用合成薄膜絕緣材料制成的、非油浸的電容型電流互感器。
——引自DL/T 725-2013《電力用電流互感器使用技術規(guī)范》
芳烴合成油,硅油,酯類油,醚類和砜類合成油,聚丁烯等都是合成絕緣油
多層絕緣薄膜絕緣體上硅材料,英語縮寫SOIM。具有多層絕緣襯底的絕緣體上硅材料??朔R?guī)絕緣體上硅結構中由于二氧化硅絕緣埋層的低熱導率而存在著自加熱問題。如氮化硅薄膜較二氧化硅絕緣薄膜具有更高熱導率,采用不同比例的二氧化硅與氮化硅制成薄膜作埋層,可獲得不同熱導率的半導體材料。還可通過這種結構提高絕緣體上硅器件與電路的抗輻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