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牙雕又稱南派牙雕,以象牙為原材料進行雕刻的地方傳統(tǒng)手工技藝。遠在秦漢時期,廣州牙雕已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到了明清時期,其工藝與生產(chǎn)規(guī)模達到高峰。其特點是制作著重雕工,并講究牙料的漂白和色彩裝飾,作品多以牙質瑩潤、精鏤細刻見長,玲瓏精巧,華麗美觀。按工藝技法,廣州牙雕有雕刻、鑲嵌和編織三大類。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
中文名稱 | 廣州牙雕 | 分類 | 雕刻 |
---|---|---|---|
產(chǎn)地 | 廣州 |
廣州牙雕又稱南派牙雕,以象牙為原材料進行雕刻的漢族傳統(tǒng)手工技藝廣州牙雕已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到了明清時期,其工藝與生產(chǎn)規(guī)模達到高峰。其特點是制作著重雕工,并講究牙料的漂白和色彩裝飾,作品多以牙質瑩潤、精鏤...
廣東省 深圳市 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qū)蓮塘第七工業(yè)區(qū)710
保養(yǎng)注意點一、象牙是由磷酸鈣和有機體組成,冬天氣溫懸殊不定、氣候干燥,容易導致象牙龜裂、老化、脆化。若象牙發(fā)生龜裂時,會發(fā)出“迫迫”的響聲。所以象牙制品的存放環(huán)境,應盡可能保持恒溫,其存放的適宜溫度在...
格式:pdf
大?。?span id="yaaiy8y" class="single-tag-height">29KB
頁數(shù): 3頁
評分: 4.6
外墻浮雕施工工藝 浮雕是能創(chuàng)造出立體形狀的復層涂料,具有凹凸感。其主要特點是:外觀豪華、耐久、 耐污染性能較好。 涂料的功能是否充分發(fā)揮出來, 這與施工技術及涂料質量和環(huán)境有極大的 關系。施工方法和要求僅供參考。 一、墻面的要求及驗收 1、新的水泥砂漿、混凝土墻面必須經(jīng)過一段合理的保養(yǎng)時間,讓其充分干燥(如其表 面顏色較深則表示其水份含量仍很高),使其含水率小于 10%,PH值小于 10后方可施工。 通常溫度 25℃,相對濕度 85%以下的條件,水泥砂漿墻面要干燥 21天以上。按經(jīng)驗夏季約 二周以上,冬季約四周以上。 2、基層表面應相對平整、堅實牢固,不應有起砂、裂縫、疏松等缺陷。 3、基層表面必須清潔,無浮灰、泥塵、油污等附著物。 4、墻面泛堿現(xiàn)象嚴重時,要用草酸加水稀釋后沖洗,再用清水洗凈,待充分干燥后再 刷涂料。 5、墻面有起殼剝落的地方,一定要用鏟刀把起殼剝落的地方處理干凈,對于凹
格式:pdf
大?。?span id="q8sai8u" class="single-tag-height">29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6
外墻浮雕施工工藝 浮雕是能創(chuàng)造出立體形狀的復層涂料,具有凹凸感。其主要特點是:外觀豪華、耐久、 耐污染性能較好。 涂料的功能是否充分發(fā)揮出來, 這與施工技術及涂料質量和環(huán)境有極大的 關系。施工方法和要求僅供參考。 一、墻面的要求及驗收 1、新的水泥砂漿、混凝土墻面必須經(jīng)過一段合理的保養(yǎng)時間,讓其充分干燥(如其表 面顏色較深則表示其水份含量仍很高),使其含水率小于 10%,PH值小于 10后方可施工。 通常溫度 25℃,相對濕度 85%以下的條件,水泥砂漿墻面要干燥 21天以上。按經(jīng)驗夏季約 二周以上,冬季約四周以上。 2、基層表面應相對平整、堅實牢固,不應有起砂、裂縫、疏松等缺陷。 3、基層表面必須清潔,無浮灰、泥塵、油污等附著物。 4、墻面泛堿現(xiàn)象嚴重時,要用草酸加水稀釋后沖洗,再用清水洗凈,待充分干燥后再 刷涂料。 5、墻面有起殼剝落的地方,一定要用鏟刀把起殼剝落的地方處理干凈,對于凹
5月18日上午,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廣州市工藝美術總公司、廣州市大新象牙工藝廠在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聯(lián)合舉辦“昨日輝煌,重新啟航”象牙雕刻作品展暨象牙雕刻技藝保護和傳承論壇。
據(jù)悉,展覽在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廣州傳統(tǒng)工藝美術中心(荔灣區(qū)陳家祠道48號)同時進行,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重點展出新中國成立以來80多件象牙雕刻代表性作品,向人們展示象牙雕刻的技藝演變、時代特征和文化內(nèi)涵;廣州傳統(tǒng)工藝美術中心重點展出南派牙雕發(fā)展歷史、大新象牙廠發(fā)展歷史和技藝特點。(展覽時間為2018年5月18日-9月中旬)
5月18日上午,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作專家、工藝美術行業(yè)專家、象牙雕刻項目傳承人、工藝美術企業(yè)代表等20多位專家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象牙雕刻技藝保護和傳承的重要性,象牙雕刻技藝保護和傳承的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和挑戰(zhàn),以及如何從不同角度和領域開展保護和傳承象牙雕刻技藝。
廣州市工藝美術總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j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有序停止商業(yè)性加工銷售象牙及制品活動的通知》的精神,2017年12月31日前全面停止商業(yè)性加工銷售象牙及制品活動,并積極引導象牙雕刻技藝轉型。這次展覽和論壇以“昨日輝煌,重新啟航”為主題,旨在響應這個精神,營造社會各界關注象牙雕刻技藝的保護和傳承的良好氛圍。在停止商業(yè)性加工銷售象牙制品的情況下,如何保護和傳承象牙雕刻技藝,值得我們思考和共同探討。上世紀90年代,我國開始禁止象牙原材料的進出口,但允許庫存的象牙可以進行生產(chǎn)。去年年底的新禁令,讓象牙雕刻技藝保護和傳承的探索更顯迫切,我們希望通過展覽和論壇為此盡點力。
在這次論壇中,眾多專家學者認為,象牙企業(yè)要探索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做好象牙雕刻技藝的搶救性記錄,保存完整的工藝流程和核心技藝資料;社會文化團體可組織開展象牙雕刻技藝研究及傳承工作;社會各界要繼續(xù)關注和支持象牙雕刻技藝的保護和傳承,共同為象牙雕刻這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傳承和發(fā)展做出努力。
目前,國家已提出要積極引導象牙雕刻技藝的轉型,比如用可以替代象牙的材料(如骨雕等),沿用象牙雕刻的技藝在不同材料上進行創(chuàng)作。
采寫:南都記者 許曉蕾
聯(lián)系資源合作
- 直接后臺留言“合作”或發(fā)送郵件至cbdtimes@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