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10KB
頁數(shù): 2頁
1 廣東深南廣業(yè)天然氣投資有限公司 關于在高明區(qū)建設 LNG衛(wèi)星接收站的 請示報告 高明區(qū)人民政府: 目前我國各地采取的“節(jié)能減排”措施中,極為重要的一項工作 就是推動 工業(yè)用戶 逐步使用天然氣。 與傳統(tǒng)的汽柴油、 LPG(液化石油 氣)相比,天然氣 具有環(huán)保、安全、經濟的有點,其技術成熟也非常 成熟。 使用天然氣 作為燃料 的各類污染物排放比傳統(tǒng) 燃料降低 20~ 100%;其燃料成本比汽柴油降低 20%左右,比 LPG降低 10%左右。 正是由于天然氣具有以上優(yōu)點,近幾年內在全國得到了迅速推廣 應用,其發(fā)展已成燎原之勢。截止目前,全國 31個省、自治區(qū)、直轄 市全部使用了 液化天然氣作為替代能源 ,廣東省已有 10個城市的公交 車和出租車使用了天然氣 作為燃料 ,并有 5~7個城市準備在今年年底 前使用。 廣東省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已將推廣使用 LNG(液化天然氣)列入 我省“ 2010
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49KB
頁數(shù): 4頁
秦漢開拓西域與絲綢之路教案設計 一、 教案背景 1,面向學生: □中學 2,學科:歷史 2,課時: 1 3,學生課前準備: 課前查閱與本課有關的資料;完成課后習題 二、 教學課題 了解: 張騫兩次出使西域、西域都護的設置、絲綢之路開通后中外交流等基本史實; 掌握: 西域與中原經濟文化交流的史實,認識到絲綢之路對中西方經濟、文化交流的 作用和影響。 三、 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北師大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三單元第 16 課。 本課是一節(jié)重要的介紹秦漢民族關系和對外交往史實的課文,主要講述“張騫通西域”和“絲綢 之路”的內容。在本單元中,這節(jié)課是在繼對秦漢政治制度加以介紹后,從民族關系和經濟發(fā)展 的角度對秦漢兩朝的內容作了補充。從而使學生更全面的了解秦漢兩朝的歷史。 本課共有三目,即“中原王朝與匈奴的和戰(zhàn)關系” 、“張騫通西域”和“絲綢之路” 。第一子目是 小字部分,對后兩個子目的展開起到了鋪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