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式:pdf
大小:22KB
頁數(shù): 1頁
序號 名稱 規(guī)格特征 單位 市場價 備 注 地徑2-2.5cm(土球苗) 株 50 地徑2.5-3cm(土球苗) 株 60 地徑3-3.5cm(土球苗) 株 90 地徑3.5-4cm(土球苗) 株 130 地徑4-4.5cm(土球苗) 株 180 地徑4.5-5cm(土球苗) 株 220 地徑5-6cm(土球苗) 株 300 地徑6-7cm(土球苗) 株 600 地徑7-8cm(土球苗) 株 800 地徑8-10cm(土球苗) 株 1500 胸徑3-3.5cm 株 120 胸徑4-5cm 株 300 胸徑5-6cm 株 500 胸徑6-7cm 株 600 胸徑7-8cm 株 800 胸徑8-9cm 株 1200 胸徑9-10cm 株 1600 胸徑10-13cm 株 2000 胸徑13-15cm 株 2500 胸徑15-20cm 株 3500 3 紫玉蘭 12~15cm叢生 株 45 市場
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18KB
頁數(shù): 6頁
目前,在人們的觀念和認(rèn)識中, 一般都把仿古玉與偽古玉等同看待。 其實仿與偽是兩個不同 的概念。仿是模仿和效仿,仿占玉旨在仿制古玉的造型、 花紋和占樸的風(fēng)格,目的在于欣賞 和玩好。同時也必然以間接的方式, 反映出本時代的藝術(shù)風(fēng)貌。 而偽古玉則不同, 偽是作偽, 即純粹的假貨。 它是以獲得高額利潤為目的, 刻意地按照美品的模式去碾店加工, 不僅追求造型、 花紋的 逼真而且還要挖空心思,通過特殊的技術(shù)手段對玉器表層進(jìn)行作舊處理,企圖以假亂真。 曾有文物專家結(jié)合文獻(xiàn)和實物資料考證認(rèn)為; 仿古玉出現(xiàn)于宋代而盛行于明情, 構(gòu)成近古玉 器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這一論點當(dāng)是十分正確的。 因為在一定的歷史時間內(nèi), 人們的審美理想、 審美情趣是受特定的社會生活、 文化氣氛和 時代精神等因素的作用和制約的, 所以仿古玉的產(chǎn)生也必然與當(dāng)時的社會環(huán)境、 文化政策及 社會需求有著密切的關(guān)系。 在中國歷史, 宋代政儀米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