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價通
更新時間:2025.05.04
多層磚混結構房屋條形基礎的重疊底面積補償計算

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172KB

頁數: 1頁

一般在進行多層磚混結構房屋條形基礎計算時,基礎寬度的計算公式為: B=q/(f-rh).(1) 式中:B:基礎寬度(m); q:墻基礎底面線荷載(kN/m); f:修正后的地基承載力(kN/m~2); r:土與基礎的平均容量(kN/m~2); h:地坪至基礎底面與距離(m)。 縱橫墻基分別按各自所承擔的荷載計算,往往忽略了縱橫墻交接處基礎面積的重疊,在層數較小的情況下影響不太顯著,而在層數較多(六、七層),尤其是帶懸臂梁的民用較大

多層磚混結構房屋條形基礎底面積計算的探討

格式:pdf

大?。?span class="single-tag-height">104KB

頁數: 1頁

我國許多地區(qū)絕大部分三至五層的民用建筑,均采用磚混結構,每間都用橫墻隔開,并設有外挑廊或外挑陽臺。這種結構在基礎設計計算時,為了簡化受力分工,便于分析計算,均不考慮縱橫墻的整體連續(xù)性,而把縱橫墻墻基看作獨立單位來分別計算。一般設計成橫墻承重,縱墻為非承重。所以橫墻墻基要承擔自身重量及屋面和各樓層的所有

最新知識

房屋基底面積
點擊加載更多>>

相關問答

房屋基底面積
點擊加載更多>>
專題概述
房屋基底面積相關專題

分類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