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綠小喬木,高達8-12米。羽狀復(fù)葉互生,小葉5-9,卵形至橢圓形,長3-6厘米,先端尖,基部偏斜,全緣?;ㄐ?,兩性,白色或淡紫色,雄蕊5長5短:腋生圓錐花序;花期春末至秋。漿果卵形至長橢球形,長5-8厘米,有3-5棱,綠色或黃綠色。
性喜高溫多濕,較耐陰,忌冷,怕旱,怕風,生長在土層深厚肥沃、水源充足、排水便利、背風向南或東南的平地
分布于中印半島,其模式標本來自越南
小葉楊的葉子能吃,大葉楊不能吃。小葉楊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比如祛風活血;清熱利濕。風濕痹疹;跌打捉痛;肺熱咳嗽;小便淋瀝;口瘡;牙痛;痢疾;腳氣;蛔蟲病。吃法很多,可以洗干凈后涼拌,也可以用水煎服后服...
白楊為3種楊柳科(Salicaceae)楊屬(Populus)植物的通稱,原產(chǎn)北半球,較其他楊屬植物分布于較北較高處,以葉在微風中搖擺而聞名。因分蘗快,多生長成林,罕見單株者,甚有益于自然景觀。樹皮灰...
是楊桃樹上結(jié)的。楊桃為常綠小喬木,高可達12米。羽狀復(fù)葉互生,由于葉子會對熱和光產(chǎn)生反應(yīng),受到外力觸碰會緩慢閉合,小葉5-13片,卵形至橢圓形,頂端漸尖,基部圓,一側(cè)歪斜?;ㄐ?,兩性,花枝和花蕾深紅色...
食用
格式:pdf
大?。?span id="c6dsucu" class="single-tag-height">136K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7
對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qū)小葉楊(Populus simonii)、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混交 林和小葉楊純林生物量進行了研究,同時應(yīng)用Miami模型和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對 林分氣候生產(chǎn)潛力進行了分析。結(jié)果表明,小葉楊、沙棘混交林與小葉楊純林相比,混交林能夠 顯著提高林分生物量和生產(chǎn)力,能有效地利用當?shù)貧夂蛸Y源,小葉楊與沙棘混交林林分生物量 為40.442t/hm2,小葉楊純林的生物量為20.710t/hm2,混交林是純林的1.95倍;小葉楊、沙 棘混交林的生產(chǎn)力比純林小葉楊生產(chǎn)力提高了40.9%。小葉楊、沙棘混交林是適于黃土丘陵 區(qū)發(fā)展的混交林類型。
格式:pdf
大?。?span id="6rkr76w" class="single-tag-height">136KB
頁數(shù): 未知
評分: 4.6
通過對湖榕(Ficus?。螅穑┖托∪~榕(Ficus microcarpa?。蹋┗ㄐ螒B(tài)結(jié)構(gòu)特征的比較研究表明:湖榕和小葉榕的花果形態(tài)結(jié)構(gòu)有較顯著的差別。湖榕雌花的萼片數(shù)多為4片,萼片頂部都有毛,花粉位為精園形,花粉壁較薄,其結(jié)實率較低,只有0.1%;小葉榕雌花的萼片數(shù)多為3片,萼片頂部光滑無毛,花粉粒為圓形而壁較厚,其結(jié)實率較高,為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