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古建筑烏當橋,原名洪濟橋,1989年9月12日公布的貴陽市文物保護單位,坐落于南明河下游,貴陽市東郊烏當(今東風鎮(zhèn)駐地)與新添寨(今烏當區(qū)機關駐地)交界處,歷史悠久,元代置武當?shù)忍幒退畺|寨長官司。據(jù)《貴陽通志》記載:"烏當橋在治城十五里,明成化年間,宣慰司舍人宋輅建,長二十余丈"。烏當橋建于明代成化年間(1465至1487年),至今已有五百多年,保存完好。據(jù)《貴陽市志》文物志記載,同時期建的濟番橋(花溪橋),1957年在橋西側建鋼筋混凝土的花溪大橋,原古石拱橋坍塌。比較早的霽虹橋(南明橋),明永樂二年(1402年)建的九孔石拱橋,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舊橋撤除,另建六孔新橋。甲秀樓的浮玉橋,明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建的九孔石拱橋(現(xiàn)有七孔),但比烏當橋晚建一百多年。烏當橋在清代道光年間(1821至1850年)維修東南面的兩孔,解放后曾用水泥勾縫維修加固。
烏當橋長72.9米,寬5.9米,高8米,有九個橋孔,是貴陽市保存完好最古老的石拱橋。其特點是:古老、排洪、實用、美觀。
烏當橋建筑功能
烏當橋選址合適,因地制宜,集古代技術于一體,建在地勢較高處,大橋河谷處海拔1005米,比南明河中游的貴陽城低66米,遇洪水能從橋孔排流。建橋石料系水牯(公)牛拉花輪車運大青石,呈弧形結構的九孔橋,每孔跨度8.1米,三角形橋墩,一分為二排水,減少洪水對橋的沖擊。烏當橋,五百多年來經受洪水,使用的考驗,至今橋型穩(wěn)固雄偉。
這座明代古建筑石拱橋,在古代人走、馬馱、牛拉車;在近現(xiàn)代通行馬車、汽車,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三月二十五日烏當至貴陽城的公路(縣道)通車,方便當時屬貴陽縣第一區(qū)烏當、北衙等6個鄉(xiāng)的民眾。這坐古橋比1894年世界發(fā)明的第一輛小汽車和1927年貴陽購進的第一輛美制雪佛蘭小轎車,還早四百多年,至今仍是溝通貴陽東北郊的主要橋梁。
本文集是中國國內第一部專門發(fā)表建筑史研究論文之學術叢書,由清華大學創(chuàng)辦于1964年。本書為第20輯,收入論文24篇,內容涉及中國古代城市史、古代建筑及文獻研究、鄉(xiāng)土建筑、近代城市變遷、現(xiàn)代建筑設計、建...
這個問題其實幾句話能說清楚,拿100分我都有點不好意思(還是說仔細一點):我可以理解你的考研的想法,但是這個專業(yè)和你想要做的工作不都有邏輯關聯(lián)。因為你提到的“畢業(yè)后想去做些西安的大明宮,五陵原,漢長安...
從遙遠的古代起,無論中外,都有人企望建造高聳的建筑,但這僅是一種幻想。于是,人們想出了種種替代的辦法,例如,建筑物本身無法造得高大,便先堆筑出實心的高臺子,然后在臺頂造房。距今五、六千年前,中東地區(qū)的...
格式:pdf
大小:149KB
頁數(shù): 28頁
評分: 4.6
建筑歷史館 :http://www.artdig.cn 1 〈一〉古埃及 1、金字塔的形制演化過程及藝術成就(★★★) 演化:① 瑪斯塔巴——金字塔的原形。古埃及的一種住宅形式,以卵石為墻基,用土壞砌墻,密排圓木成屋頂,再鋪上一層泥 土,外形象一座有收分的長方形土臺。 陵墓模仿住宅和宮殿, 是因為一方面人們只能根據(jù)日常生活來設想死后的生活, 另一方面, 人們只能從熟悉的住宅為藍本,探索其他各種建筑物的型制和形式。 ② 因為原始的宗教不能滿足皇帝專制制度的需要,必須制造出對皇帝本人的崇拜來。這就必須把他們的陵墓發(fā)展為紀念性的建 筑物,而不僅僅是死后的住所。于是,第一王朝皇帝乃伯特卡在薩卡拉的陵墓,就在祭祀廳堂之上造了九層磚砌的臺基,向高處 發(fā)展的集中式紀念性構圖萌芽了。 ③ 第一座石頭的金字塔是薩卡拉的昭賽爾金字塔,大約造于公元前三千年,它是臺階形的,分為 6 層。周圍有廟宇。昭賽爾金 字
格式:pdf
大?。?span id="2cj5irp" class="single-tag-height">149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6
近年來,學生們越來越忽視建筑歷史理論學習,就此問題,作者試從學生和教師兩方面探討建筑歷史理論教育的重要性和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并結合實際教學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