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毛油杉生長習性
柔毛油杉生于氣候溫暖、土層深厚、濕潤、海拔600-1100米的山地, 分布區(qū)的氣候為中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平均氣溫為16℃左右,最冷月(1月)均溫為6℃,最熱月(7月)均溫為26-27℃;年降水量約1300毫米,氣候溫暖濕潤。分布區(qū)的地形為石質山丘上部,其基巖多為泥質砂巖,發(fā)育的土壤為酸性紅黃壤,pH值為5。柔毛油杉性喜溫暖的氣候及濕潤的酸性黃壤或或紅黃壤。
生長速度中等,樹齡在20年前生長較慢,以后漸快,樹高年生長量40-50厘米;胸徑生長在30年左右最快,最大年生長量可達1.1厘米。陽性樹種,深根性,抗風力強,即使是生長在風口上的孤立木,長勢仍然良好。在郁閉的林分中柔毛油杉幼樹少,長勢差,生長速度緩慢,更新困難。柔毛油杉分布較集中的石阡喬木層郁閉度達0.95,伴生種類豐富,有馬尾松(Pinusmassiniana)、冬青(Ilexsp)、楓香(Liquidambarformosana)、麻櫟(Quercusacutissima)、錐櫟 (Castaneahenryi)、化香(Platycaryastrobilacea)、杉木(Cunninghanialanceolata)、黃丹木姜子 (Litseaelongata)、青榨槭樹(Aceadavidii)等。灌木層因受上層喬木的影響,林內光照弱,生長的種類少,蓋度小,僅30%左右,主要有杜鵑(Rhododendronsimii)、油茶(Camelilaoleifera)、野漆樹 (Loxicodendronsuccedaneum)、山雞椒(Litseacubeba)、十大功勞(Maboniabealei)、細葉鐵仔(Myrsineafrcana)、山柿(Dyrsineafricana)、山枇杷(Ilexfranchetiana)、欏木石楠 (Photiniadavidsoniae)等;林下草本植物更為稀少,主要是一些陰濕種類,如鱗毛莖(Dryopterissp.)、莎草 (Cyporussp.)、苔草(Carexsp.)、馬蘭(Kalimerisindica)等。此外,還有獼猴桃(Actinidiachinensis)、懸鉤子(Rubuspalmatas)等層間植物相伴而生。
柔毛油杉形態(tài)特征
喬木,樹皮暗褐色或褐灰色,縱裂;一至二年生枝綠色,有密生短柔毛,干后枝呈深褐色或暗紅褐色,毛呈銹褐色。葉條形,在側枝上排列成不規(guī)則兩列,先端鈍或微尖,主枝及果枝的葉輻射伸展,先端尖或漸尖,長1.5-3厘米,寬3-4毫米,上面深綠色,中脈隆起,無氣孔線,下面淡綠色,沿中脈兩側各有23-35條氣孔線,干后邊緣多少向下反曲;橫切面上面有一層不連續(xù)的皮下層細胞,其下有少數(shù)散生皮下層細胞,兩側端及下面中部有一層連續(xù)的皮下層細胞。球果成熟前淡綠色,有白粉,短圓柱形或橢圓狀圓柱形,長7-11厘米,徑3-3.5厘米;中部的種鱗近五角狀圓形,長約2厘米,寬與長相等或稍寬,上部寬圓,中央微凹,背面露出部分有密生短毛,邊緣微向外反曲;苞鱗長約為種鱗的2/3,中部窄,下部稍寬,上部寬圓。近倒卵形,先端三裂,中裂呈窄三角狀刺尖,長約3毫米,側裂寬短,先端三角狀,外側邊緣較薄,有不規(guī)則細齒;種子具膜質長翅,種翅近中部或中下部較寬,連同種子與種鱗等長。
柔毛油杉分布范圍
柔毛油杉是中國特有植物。僅零星分布于廣西北部、湖南南部、西南部、貴州僅產(chǎn)榕江、雷山、黎平、錦屏、鎮(zhèn)遠、劍河、石阡、梵凈山等地,原有分布記錄的從江、甕安、松桃等地因破壞嚴重,導致柔毛油杉數(shù)量大減。
柔毛油杉在石阡分布較集中,面積最大,田壩海撥600-650米,坡度8°的東坡下部,以柔毛油杉為優(yōu)勢的群落面積達75.2公頃,出現(xiàn)度為0.2,每公頃有763株,總量11467株;在梵凈山的團龍、下平所、金廠三地共有柔毛油杉13株,蓄積量為51.313立方米。雷山桃良,海撥850米,路邊2株,樹高16-19米,胸徑27-35厘米;榕江水尾鄉(xiāng)上下午村海撥810米的柔毛油杉疏林中,分布面積255公頃,出現(xiàn)度為0.2,每公頃87.5株,總量為4463株,劍河敏洞鄉(xiāng)高丘村海撥470-700米,約1平方公里,有7株最大,一株樹高35米,胸徑108厘米另一株高30.5米,胸徑90厘米,其余幾株高3-5米,胸徑8-12厘米。錦屏敦寨鎮(zhèn)九南村螞蝗山自然保護區(qū),分布面積20公頃,平均沒公頃104株,。鎮(zhèn)遠羊腸鎮(zhèn)龍洞村海撥600米,坡度為28°的東南坡下部的柔毛油杉--青岡林群落中,分布面積為32公頃,出現(xiàn)度為0.2,每公頃300株,總量為1920株;其中最大一株樹高28.6米,胸徑62厘米,枝下高6.2米,冠幅10.9米。黎平永從鎮(zhèn)有1株,高13.5米,胸徑40厘米,蓄積0.7053立方米。丹寨巖英烏猛排南,海撥830米,樹高14米,胸徑107厘米。從以上調查數(shù)據(jù)可知,柔毛油杉在貴州省的分布共約17883株。
強陽性樹種,不耐陰。喜溫暖、濕潤環(huán)境,稍耐寒,能耐短暫-17℃低溫。適生于深厚疏松的酸性或微酸性土壤, 苗期在堿性土種植時黃化嚴重,生長不良,長大后抗堿能力增加。耐澇,也能耐旱。生長迅速,抗風力強。萌...
該草適于熱帶和亞熱帶氣候,喜光,也較耐陰,再生力強,亦耐踐踏。對土壤要求不嚴,能適應低肥沙性和酸性土壤,在沖積土和肥沃的砂質壤土壤上生長最好,但在干燥的高丘上生長欠佳。由于匍匐莖蔓延迅速,每節(jié)均能產(chǎn)生...
喜溫暖濕潤氣候,耐陰,忌陽光暴曬。毛杜鵑喜涼爽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耐寒,怕熱,耐半陰,不耐長時間強光暴曬。生長適溫15~28℃,冬季能耐-8℃低溫。土壤以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沙質壤土為宜。
柔毛油杉為古老的第三紀孑遺植物,數(shù)量較少,為稀有的樹種,且材質堅硬,心材紅褐色,耐腐朽,可供建筑、家具、橋梁等用材,應予以保護。
貴州黎平縣所保存的柔毛油杉林在國內十分罕見,而且生長良好,植株高達30米以上,最大胸徑達1.87米。因此,應在黎平縣柔毛油杉的三個集中分布區(qū)建立自然保護區(qū)或保護點,使之成為柔毛油杉的種源基地,進行引種栽培。其余地區(qū)的柔毛油杉要嚴禁砍伐,大樹應掛牌作為采種母樹加以保護。
2009年,湖南省桂陽縣敖泉鎮(zhèn)斗余村后山和公路兩側,分布著6000余畝的柔毛油杉。這片群落里最大的一株胸徑46厘米,樹高26米,樹齡在百年以上。10月10日-13日,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樹木分類學專家在桂陽縣進行植被科學考察期間,在桂陽縣敖泉鎮(zhèn)斗余村和荷葉鎮(zhèn)山田村分別發(fā)現(xiàn)了湖南省最大柔毛油杉群落和南方紅豆杉古樹群落。敖泉鎮(zhèn)斗余村分布著6000余畝的柔毛油杉群落,最大的胸徑46cm,樹高26m,柔毛油杉是我國特有樹種,分布范圍極其狹窄,我國僅廣西北部、貴州南部、湖南東南部有極小區(qū)域分布,在桂陽發(fā)現(xiàn)的柔毛油杉群落是湖南省乃至全國面積最大,保存最好的。在荷葉鎮(zhèn)山田村300余畝的南方紅豆杉,胸徑20cm以上的就有104株,其中最大一株胸徑1.2m,樹高20m,樹齡近千年,果實紅艷奪目,觀賞性極高。南方紅豆杉和柔毛油杉分別屬于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植物,這兩個植物群落具有典型性、稀有性、脆弱性等自然屬性,具有較高的保護價值,完全可以建立省級自然保護區(qū),桂陽縣人民政府正在積極進行設立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的前期準備工作。
油杉屬分布最南的種類,對于研究油杉屬地理分布有一定的價值。木材紋理直,結構細,為建筑、家具、船艙、面板等良材;樹形優(yōu)雅美觀,可作綠化樹種。建議做庭院樹,群植。
柔毛油杉用種子繁殖發(fā)芽率不高。幼苗生長較慢,需經(jīng)移栽,培育大苗出圃造林。柔毛油杉目前尚未有人工栽培及異地保護馴化研究。用種子繁殖發(fā)芽率不高,故播種量要大,一般每畝播種量7-10公斤,春播或冬播。幼苗生長緩慢,需經(jīng)移栽,培育大苗;然后出圃造林。
格式:pdf
大小:26K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7
本文整理于網(wǎng)絡,僅供閱讀參考 南天竹的生長習性 南天竹的生長習性 南天竹性喜溫暖及濕潤的環(huán)境,比較 耐陰。也耐寒。容易養(yǎng)護。栽培土要求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 土。對水分要求不甚嚴格,既能耐濕也能耐旱。比較喜肥,可多 施磷、鉀肥。生長期每月施 1~2 次液肥。盆栽植株觀賞幾年后, 枝葉老化脫落,可整型修剪,一般主莖留 15cm左右便可, 4月修 剪,秋后可恢復到 1m高,并且樹冠豐滿。 常綠灌木。土壤?;ㄆ?5-7 月。野生于疏林及灌木叢中,也 多栽于庭園。強光下葉色變紅。適宜在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 土生長。 南天竹的養(yǎng)殖方法 繁殖以播種、分株為主,也可扦插。 可于果實成熟時隨采隨播,也可春播。分株宜在春季萌芽前或秋 季進行。扦插以新芽萌動前或夏季新梢停止生長時進行。室內養(yǎng) 護要加強通風透光, 防止介殼蟲發(fā)生。 種子繁殖 秋季采種,采后即播。在整好的苗床上, 按行距 33厘米開溝, 深約
格式:pdf
大小:26KB
頁數(shù): 2頁
評分: 4.5
香樟 樟樹多喜光,稍耐蔭;喜溫暖濕潤氣候,耐寒性不強,對土壤要求不嚴,較耐水濕,但 當移植時要注意保持土壤濕度,水澇容易導致爛根缺氧而死,但不耐干旱、瘠薄和鹽堿土。 主根發(fā)達,深根性,能抗風。萌芽力強,耐修剪。生長速度中等,樹形巨大如傘,能遮陰避 涼。存活期長,可以生長為成百上千年的參天古木,有很強的吸煙滯塵、涵養(yǎng)水源、固土防 沙和美化環(huán)境的能力。 女貞 女貞耐寒性好,耐水濕,喜溫暖濕潤氣候,喜光耐蔭。大葉女貞木樨科女貞屬 ,別名: 楨樹,大葉女貞,高桿女貞。樹皮灰綠色,平滑不開裂。枝條開展,光滑無毛。漿果狀核果 近腎形, 10~11 月果熟,熟時深藍色。大葉女貞不耐干旱和瘠薄,適生于肥沃深厚、濕潤 的微酸性至微堿性土壤。 大葉女貞陽性樹種,喜光,喜溫暖環(huán)境。適生于深厚、肥沃、濕 潤的土壤,對土壤的適應性強,酸性、中性、堿性土及輕度鹽堿土均可生長。深根性,側根 廣展,抗風力強。忌積水,不耐
油杉屬植物種類很多,其中分布區(qū)較廣的5種為:鐵堅油杉、云南油杉、江南油杉、油杉和石灰?guī)r山地新發(fā)現(xiàn)的黃枝油杉。
海南油杉:產(chǎn)于廣東海南島霸王嶺(模式標本產(chǎn)地)海拔約1000米的山區(qū)。
黃枝油杉:產(chǎn)于廣西北部及貴州南部 ,多生于石灰?guī)r山地。
江南油杉:產(chǎn)于云南東南部 、貴州、廣西西北部及東部、廣東北部、湖南南部、江西西南部、浙江西南部。
矩鱗油杉:產(chǎn)于廣西西部田陽
柔毛油杉:產(chǎn)于廣西北部羅城至宜山、貴州南部黎平、從江、下江。
臺灣油杉:產(chǎn)于臺灣。
鐵堅油杉(原變種):產(chǎn)于甘肅東南部、陜西南部、四川北部、東部及東南部、湖北本部及西南部、湖南西北部、貴州西北部。
云南油杉:產(chǎn)于云南、貴州西部及西南部、四川西南部安寧河流域至西部大渡河流域海拔700-2600米的地帶。
冷杉:常綠喬木,耐寒,耐蔭性強,喜涼潤氣候,是森林更新和造林的主要樹種,也可綠化觀賞。種子繁殖,播種前要催芽,一般采用雪中埋藏法或低溫濕沙層積法。幼苗出土后要適當遮蔭,秋天要給以充分的光照,使苗木能健壯地發(fā)育。育苗期要注意預防立枯病。苗木生長緩慢,第三年春進行苗圃移植,第五年可以出圃造林。
云杉:可高達25米。喜高寒,耐陰濕,是高山造林和森林更新的主要
樹種,也是園林綠化觀賞的樹種之一。種子繁殖,幼苗喜陰濕,對陽光抵抗力弱,圃地應選擇在海拔較低、地勢開闊、利于排水、土壤肥厚的粘壤土地。播種前要催芽,幼苗出土后要保持濕潤,架設蔭棚,防止暴雨沖擊。雨后或灌后要松土,全年6~8次。剛出土的幼苗要防止鳥害與日灼,夏天要防立枯病。幼苗生長遲緩,當年不間苗,第二年適當間苗,一般3~4年生的移植苗可以出圃造林。
池杉:落葉喬木,高達25米。喜潮濕,樹冠窄,抗風力強,既是優(yōu)良的觀賞樹種,又可選作江南地區(qū)的綠化造林樹種。種子和扦插都可繁殖,圃地要選擇在肥沃、濕潤的微酸性沙壤土,冬播或浸種后春播。剛出土的幼苗要適當遮蔭,夏秋高溫季節(jié)要注意澆水。造林可用一年生幼苗,綠化用三年生移植苗。扦插可用1~2年生幼樹的硬枝或嫩枝。
水杉:落葉喬木,是一個古老的樹種,被稱為"活化石",是著名的速生用材樹種和優(yōu)美的庭園樹種。喜歡生長在土壤深厚、肥沃濕潤的地方,不宜在干旱瘠薄的土壤上栽植。播種或扦插繁殖。圃地應選擇在地勢平坦、排灌方便、雜草和病蟲害少、肥沃疏松的沙壤土。幼苗出土后要注意鳥害,適當遮蔭。6~8月分幾次施肥。兩年出圃定植。用一年生枝扦插繁殖,成活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