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生或少數一年生草本,陸生或部分水生。須根纖維狀簇生,或基部粗厚呈紡錘形,少數有根狀莖。莖直立、斜升或有匍匐莖。葉大多基生并莖生,單葉或三出復葉,3淺裂至3深裂,或全緣及有齒;葉柄伸長,基部擴大成鞘狀?;▎紊虺删蹅慊ㄐ?;花兩性,整齊,萼片5,綠色,草質,大多脫落;花瓣5,有時6至10枚,黃色,基部有爪,蜜槽呈點狀或杯狀袋穴,或有分離的小鱗片覆蓋;雄蕊通常多數,向心發(fā)育,花藥卵形或長圓形,花絲線形;心皮多數,離生,含1胚珠,螺旋著生于有毛或無毛的花托上;花柱腹面生有柱頭組織。聚合果球形或長圓形;瘦果卵球形或兩側壓扁,背腹線有縱肋,或邊緣有棱至寬翼,果皮有厚壁組織而較厚,無毛或有毛,或有刺及瘤突,喙較短,直伸或外彎。染色體大型,基數為7。
約有600種,全世界的溫寒地帶廣布,多數分布于亞洲和歐洲。中國有78種9變種(中國植物志),全國廣布,多數種分布于西北和西南高山地區(qū)。
無融合生殖是指不經過精卵結合而直接產生無性胚和無性種子的一種特殊的無性繁殖。最早報道植物無融合生殖現象是 Smith,他1814 年在山麻桿屬的 Alchornea ilcifolia 中發(fā)現了無融合生殖現象,迄今為止報道的無融合生殖被子植物有36科434種,關于毛茛屬無融合生殖國外有相關報道。
茜草-性狀多年生攀援草本。莖四棱形,有的沿棱有倒刺。葉4片輪生,其中1對較大而具長柄,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2.5~6cm或更長,寬1~3cm或更寬;葉緣和背脈有源小倒刺。聚傘花序頂生或腋生;花小,萼齒...
葉黃槿為常綠大灌木至小喬木,被星狀毛。主干不明顯,高可達3-4m。其葉大,如心形,葉柄長3-8cm。其花,雄蕊多數為單體,雄蕊筒包圍花柱,花柱5枚,子房5室。蒴果球形,開裂。單葉,葉草質,互生,革質,...
落葉灌木,高1.5-3米;當年小枝連同芽、葉柄和花序均密被土黃色或黃綠色開展的小剛毛狀粗毛及簇狀短毛,老時毛可彎伏,毛基有小瘤狀突起,二年生小枝暗紫褐色,被疏毛或幾無毛,有凸起的墊狀物。葉紙質,寬倒卵...
毛茛屬植物在系統(tǒng)分類上屬于較為原始且又十分重要的一類植物,其研究對探討被子植物的起源和進化具有一定的意義。
毛茛科毛茛屬有多種傳統(tǒng)藥用植物,其根莖葉和果實入藥。該屬植物含有黃酮,內酯,生物堿,萜類,皂苷和脂類成分,生物活性表現為抗菌,抗炎止痛和抗癌等。
品種繁多,花色豐富,常見顏色有玫瑰紅、粉紅、紫色和白色等,有重瓣和單瓣之分,花期5~6月。多做高檔盆花栽培,中國已有不少園藝愛好者開始種植這種美麗的植物。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
美麗毛茛組 Sect. Auricomus (Spach) Tamura
刺果毛茛組 Sect. Echinella DC.
西南毛茛組 Sect. Ficariifolium L. Liou
長葉毛茛組 Sect. Flammula (Spach) Tamura
石龍芮組 Sect. Hecatonia (Ovcz.) Tamura
寬翅毛茛組 Sect. Ranunculastrum DC. Prodr.
毛茛組 Sect. Ranunculus
浮毛茛組 Sect. Xanthobatrachium Ovcz.
格式:pdf
大?。?span id="vmczpui" class="single-tag-height">12KB
頁數: 1頁
評分: 4.3
國槐形態(tài)特征 落葉喬木,高 15-25 米,干皮暗灰色,小枝綠色,皮孔明顯。羽狀復葉長 15-25 厘米;葉軸有毛,基部膨大;小葉 9-15 片,卵狀長圓形,長 2.5-7.5 厘 米,寬 1.5-5 厘米,頂端漸尖而有細突尖,基部闊楔形,下面灰白色,疏生短 柔毛。圓錐花序頂生;萼鐘狀,有 5小齒;花冠乳白色,旗瓣闊心形,有短爪, 并有紫脈,翼瓣龍骨瓣邊緣稍帶紫色;雄蕊 10條,不等長。莢果肉質,串珠狀, 長 2.5-5 厘米,無毛,不裂;種子 1-6 顆,腎形?;ü?9-12 月。 [1] 生長習性 性耐寒,喜陽光,稍耐陰,不耐陰濕而抗旱,在低洼積水處生長不良, 深根,對土壤要求不嚴, 較耐瘠薄, 石灰及輕度鹽堿地 (含鹽量 0.15%左右) 上也能正常生長。但在濕潤、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上生長最 佳。耐煙塵,能適應城市街道環(huán)境。病蟲害不多。壽命長,耐煙毒能力強。 用途 中國
格式:pdf
大?。?span id="ukiryfk" class="single-tag-height">12KB
頁數: 4頁
評分: 4.8
以煙草廢棄物為原料,活性土壤為載體建立堆體,研究重金屬鎘的形態(tài)變化,及堆肥過程中的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結果表明,煙草廢棄物與活性土壤混合能快速腐熟。堆肥總質量下降,重金屬鎘含量相對增加。重金屬鎘的鐵錳氧化態(tài)比例增加19%,有機結合態(tài)比例在堆肥升溫階段增加,腐熟后有所下降。殘渣態(tài)比例大幅度上升,增加達到5倍,且在腐熟階段增幅最大。說明堆肥處理有利于降低重金屬鎘的活性。
鴨腳板草是植物別名,在民間的稱謂里可能指向不同科屬的不同物種,除了本條所指的毛茛科(Ranunculaceae)毛茛屬(Ranunculus)的揚子毛茛(Ranunculus sieboldii)外,在民間植物別名里,傘形科的鴨兒芹(Cryptotaenia japonica)、五匹青(Pternopetalum vulgare),鴨跖草科(Commelinaceae)的鴨跖草(Commelina communis)、車前科(Plantaginaceae)的車前(Plantago asiatica)等等在民間稱謂中都有鴨腳板草的別名,所以需仔細分辯。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刺果毛茛組 Sect. Echinella DC.
刺果毛茛 Ranunculus muricatus L.
英文名: Ranunculus muricatus L.
草害分類:毛茛科科名:毛茛科 Ranunculaceae
危害對象:麥類、白菜(青菜)、胡蘿卜、烏塌菜、葉芥菜、青花菜、冬瓜、番茄、豌豆、大蒜、菠菜、芋、茭白、竹筍、草莓、蓮藕、生菜、薄荷、節(jié)瓜、西瓜番杏、茴香、萵筍、落葵、芹菜、茼蒿、蕹菜、莧菜、芫荽、香芹、甘薯、菊芋、馬鈴薯、辣椒、茄子、佛手瓜、瓠子、黃瓜、苦瓜、南瓜、絲瓜、甜瓜、西葫蘆、玉盤瓜、葛、姜、蘿卜、山藥、甘藍、花椰菜、芥藍、紫甘藍枸杞、黃花菜、蘆薈、香椿、豇豆苗、菜用玉米、扁豆、菜豆、蠶豆、菜用大豆、豇豆、蔥、韭菜、大白菜、莖芥菜、薺菜、洋蔥、蘋果、桃、獼猴桃、山核桃、葡萄、梨。
扁果毛茛本種瘦果極扁,寬大,須根增厚,基生葉多回細裂,顯為本屬中較進化的類群,近緣種為寬翅毛茛,其區(qū)別為花較大,瘦果喙較長以及莖與葉柄被開展的疣基柔毛。
一般的花朵顏色為黃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