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布蘭式水輪機(英文:Kaplan turbine)為一種轉槳式型態(tài)的水輪機,其具有可變型態(tài)的扇葉。它是由奧地利教授維克托·卡普蘭于1913年所開發(fā),他將可自動調整的螺旋槳葉片以及可自動調整的導葉組合以實現在大落差流量以及大水頭高度差距上的高產能效益。
卡布蘭式水輪機其最早為法蘭西斯式水輪機演變而來的。他的發(fā)明應用在極低水頭高度的水力發(fā)電廠中可以有效率的產生電力,然而極低水頭高度對于法蘭西斯式水輪機來說是無法實現的。其設計水頭高度范圍為10-70米,輸出可從5至200兆瓦。動輪直徑為2和11米之間。轉速范圍從79至429轉。卡布蘭式水輪機與其搭配的發(fā)電機,其最高產電效率的理論水頭高度為34.65米,是在2013年委內瑞拉的塔科馬發(fā)電廠中十部流道直徑4.8米的卡布蘭式水輪機,其機組發(fā)電量為235MW。
卡布蘭式水輪機當今已被廣泛使用于高流量,低水頭的水力發(fā)電廠中。
維克托·卡普蘭居住在捷克共和國布爾諾,1912年,他憑借可調槳式水輪機獲得了第一個個人專利。然而其專利在商業(yè)上的成功卻在整整10年后。在此10年間,卡普蘭致力于解決氣穴現象的問題,然而最終在1922年,因個人健康因素而放棄了自己的研究。
1919年,卡普蘭在捷克斯洛伐克波杰布拉迪安裝了一座示范機組。1922年,福伊特推出了一組1100馬力(約800千瓦)的卡布蘭式水輪機,其主要設計于一般河川使用。1924年,一組8MW的機組成功在瑞典小埃德市運轉。這意味著,卡布蘭式水輪機終究在商業(yè)上取得了成功,以及市面上廣泛的接受。
卡布蘭式水輪機為內流反擊式水輪機的一種,這意味著,工作流體流入水輪機后,流體壓力因而改變,也使得能量的損失。能量便從水頭與水流的動能兩者上取得。此種水輪機設計結合了徑向和軸向水輪機的功能。
流體入口處為渦旋形管路,并環(huán)繞在水輪機導葉上。流體流入水輪機后會以切線方向流到導葉和螺線上,并經過螺旋槳類型的動輪上,來讓其旋轉。
流體出口是一條特殊形狀的導流管,有助于減緩流體的流速和回收動能。
卡布蘭式水輪機的設置地點不需要是在水流的最低點,只需要其引流管要保持滿水狀態(tài)即可設置。,然而,較高的安裝地點將可能導致水輪機扇葉被尾水管吸入的狀況產生,并且其所產生的壓降可能會引發(fā)氣穴現象。
可變動的邊門以及水輪機扇葉讓水輪機操作者能夠針對各種水流條件進行各種不同有效的控制??ú继m式水輪機通常狀況下,它的運轉效率都能夠超過90%,但可能僅應用在非常低的水頭高度上。
目前的研究領域包括計算流體力學(CFD)驅動效率的改進與新的設計,以及提高當魚通過水輪機時的存活率。
因為,早先卡普蘭在設計卡布蘭式水輪機時,它的螺旋槳扇葉旋轉須倚靠軸承上的高壓液壓油來保持順暢,并且,高壓液壓油須保持在極度密封狀態(tài)下,以防止隨運轉后的尾水流入河中,如此的狀況是不希望發(fā)生的,因為不僅會造成資源浪費,也會造成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
沖擊式水輪機是借助于特殊導水機構引出具有動能的自由射流,沖向轉輪水斗,使轉輪旋轉做功,從而完成將水能轉換成機械能的一種水力原動機。在沖擊式水輪機中,以工作射流與轉輪相對位置和做工次數的不同,可分為切擊...
無風機冷卻塔是一種很耗能的產品,給人的印象是沒有風機電機---省電。實際上水泵的揚程要增加15---16m,功率要增加很大。無風機冷卻塔只適用于τ<27℃(濕球溫度)的地方。長江以南,特別是沿海地區(qū),...
都有。一般大中型混流式水輪機組肯定是立式的。小型機組多為臥式的。
卡布蘭式水輪機在全球被廣泛用于電力生產。它涵蓋于各大極低頭高度的水力發(fā)電站點,尤其,卡布蘭式特別適合安裝于上述條件之中高流量水流條件的水力發(fā)電廠。
以卡布蘭式水輪機為原型所制造出來的廉價微型水輪機是專門針對個別的發(fā)電地點所制造的,這類微型水輪機設計可用于最低只需要0.3米的水頭高度,其不注重于是否有無高度效益,只需要通水量充足便能運轉。
大型的卡布蘭式水輪機,通常都是針對其每個即將安裝的站點進行設計的,以盡可能的發(fā)揮其安裝站點的水力潛能,并且,通常卡布蘭式水輪機安裝后都能夠發(fā)揮超過90%安裝站點的水力潛能。而這類專門設計的卡布蘭式水輪機,通常在設計,制造和安裝方面都是造價非常高昂的,但其運轉年限能有十年之久。
目前已發(fā)現有新的水力潛能是近海的海浪拍打時所制造的能量,請參閱波龍。
卡布蘭式水輪機是當今全球最廣泛使用的轉槳式水輪機,也因而衍生出許多其他型態(tài):
螺旋槳水輪機:其節(jié)螺旋槳扇葉為不可調節(jié)式。它被用于流量/功率不大的站點。其中,以商業(yè)利用來說,螺旋槳水輪機現在已有水頭高度只需要幾英尺,便能生產幾百瓦的電力的實際案例存在。而更大型的螺旋槳水輪機則電力的生產效率更能夠超過100兆瓦。在加拿大魁北克北部的拉格蘭德-1發(fā)電廠,場內所安裝的12部螺旋槳水輪機能夠生產出高達1368兆瓦的電力。
球燈泡式或是貫流式水輪機:設計為入水的導流管。大型的燈泡球體將發(fā)電機,導葉和動輪集中在管線中。管式渦輪機為完全軸向的設計,而卡布蘭式水輪機則是徑向導葉的設計。
燈管式渦輪機:為球燈泡式水輪機與傳動箱的結合類型,它允許更小的發(fā)電機以及更小的球燈泡式水輪機。
貫流式水輪機:為一種與發(fā)電機互用軸承協作發(fā)電的一種水輪機,該種水輪機安裝于河道外,并連結著動輪的外周。
S-水輪機:由于發(fā)電機安裝于水道外,因此不再需要球燈泡狀護罩,這是透過水流緩慢的流動來運轉以及軸承連結發(fā)電機以及動輪來聯動。
VLH水輪機:適用于開放式水域,它是一種非常低水頭的“卡布蘭式”水輪機,能針對裝設站點的水流量傾斜成一個角度。它整體的直徑相當大,大于3.55米。它使用于流速處于極低速狀態(tài)的環(huán)境,并且水輪機是直接與轉軸式永磁發(fā)電機連結,而發(fā)電機上配備有電子功率調節(jié)功能,該類型水輪機對于水中的魚是非常友善的(<5%的死亡率)。
泰森式水輪機:一種固定在河床中或是連結到船或駁船下的螺旋槳水輪機設計,并且,它適合永久固定在快速流動的河水中制造電力。
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機
水力發(fā)電
渦輪機
水輪機
法蘭西斯式水輪機
佩爾頓式水輪機
橫流式水輪機,又稱本吉式水輪機
戈爾洛夫式螺旋水輪機
尾水管
渦輪機三維損失和相關資訊
探魚器,用于研究魚類游動的法蘭西斯式和卡布蘭式水輪機沖擊裝置
軸伸式水輪機
格式:pdf
大?。?span id="wykckkq" class="single-tag-height">39KB
頁數: 未知
評分: 4.4
虹吸管卡普蘭式水輪機在法國小水電站中的應用
卡普蘭諾大吊橋大家應該都去過了吧?
小編作為一個恐高癥患者,當初有人拉我去走吊橋的時候我的內心是拒絕的……
不過本著“人生總要體驗過一次”的心態(tài),最后還是硬著頭皮走了,下來后腿發(fā)軟這種事我肯定是不會說出來的……
不過其實如果跟下面這些吊橋比,卡普蘭諾真的算是很小兒科了。
誰要是敢拉我走這種吊橋我一定跟Ta拼命!
不過其實BC省內也有一個比卡普蘭諾更驚險萬分的吊橋——Mount Nimbus吊橋(Hang Off Mount Nimbus)
大家都知道卡普蘭諾大吊橋高70米,而這個吊橋距離谷底足有600米!整個吊橋長60米,僅靠著幾根繩子和木板連接,看起來就覺得心驚膽戰(zhàn)。
如果想走吊橋,首先要先搭直升機到達距離吊橋最近的鐵梯。
該鐵梯距離地面一千米……
除了吊橋以外,大家還可以爬山登頂,體會那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快感。
登Mount Nimbus的最佳時間是夏季,也就是7、8月的時候,山上的積雪也不足以造成阻礙。
大家要是對這些驚險刺激項目感興趣的話可以去試試看~反正小編我應該是不想再嘗試了……
1912年,捷克人長普蘭提出一種帶外輪緣,葉片固定的軸流式水輪機,經過多年的逐步完善,發(fā)展成為現代的軸流轉槳式水輪機,亦稱卡普蘭式水輪機。軸流轉槳式水輪機是奧地利工程師卡普蘭在1920年發(fā)明的,故又稱卡普蘭水輪機。其轉輪葉片一般由裝在轉輪體內的油壓接力器操作,可按水頭和負荷變化作相應轉動,以保持活動導葉轉角和葉片轉角間的最優(yōu)配合,從而提高平均效率,這類水輪機的最高效率有的已超過94%。但是,這種水輪機需要一個操作葉片轉動的機構,因而結構較復雜,造價較高,一般用于水頭、出力均有較大變化幅度的大中型水電站 。
其它名稱:卡普蘭水輪機(Kaplanturbine);定義1:葉片可以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