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排水和不排水下沉兩種,在軟弱土層中須采用不排水下沉,以防涌砂和外周邊土坍陷,造成沉井傾斜及位移,必要時采取井內水位略高于井外水位的施工方法。出土機械可使用抓土斗、空氣吸泥機、水力吸泥機等。近代各國發(fā)展用錨樁及千斤頂將沉井壓下的方法。此外,還有用大直徑鉆機在井底鉆挖的方法,如日本在圓形沉井內采用臂式旋轉鉆機,在硬粘土層內開挖,直徑可達11米,由沉井外的電視機反映操作情況及下沉速度。
沉井到達設計標高后,一般用水下混凝土封底。井孔是否填充,應根據(jù)受力或穩(wěn)定要求決定,可填砂石或混凝土,但在低于凍結線0.25米以上的部分,應用混凝土或圬工填實。沉井基礎的最后一道工序是灌筑頂蓋。
沉井基礎制造
陸地下沉井均采用就地制造。在淺水中下沉井需先作圍堰,填土筑島出水面,再就地制造。在深水處下沉井,一般均采用在岸邊陸地制造,浮運就位下沉。
就地制造沉井,井壁多為實體,自重較大,而刃腳部分面積小,重心較高,為使其在制造過程中不致因地面下沉引起沉井開裂或傾倒,過去多在地面整平后,先鋪墊木,以增加承壓面積,再立模板制造沉井。下沉前需邊抽墊木,邊以砂將刃腳處填實,然后再挖土下沉?,F(xiàn)今則用砂土夯實作成刃腳土模,表面抹層水泥,在土模內制造刃腳部分,既節(jié)約木料,又簡化施工工藝。如中國枝城長江橋引橋橋墩基礎的沉井刃腳部分,就是用此法灌筑的。
浮運的沉井,在陸地先做底節(jié),以減輕重量,在浮運到位后再接筑上部。為增加沉井的浮力便于浮運,常采取以下三種方法:①在鋼沉井內加裝氣筒,浮運到位后,在沉井內部空間填充混凝土并接高沉井,為控制吃水深度,可在氣筒內充壓縮空氣,待沉入河底預定位置后,再除去氣筒頂蓋,挖泥(或吸泥)下沉。此法用鋼量大,制造安裝都較復雜,宜用于深水大型沉井。美國舊金山奧克蘭灣橋,第一次采用此法,該橋最大的沉井為60×28米,內裝55個直徑4.5米的氣筒。中國在南京長江橋也曾使用 18.26×22.42米、底節(jié)高11.65米的鋼沉井,內有20個直徑3.2米的氣筒,浮運就位后,以鋼筋混凝土將沉井接高至55米,中間隔墻全部用預制件。②將沉井做成雙壁式使能自浮,到位后在壁內灌水或灌筑混凝土下沉。這種沉井可用鋼、木或鋼筋混凝土制造。中國1972年在四川宜賓岷江公路橋,將制造鋼絲網(wǎng)水泥船的經(jīng)驗用于造雙壁浮運沉井。 沉井外徑12米,高7.5米,雙壁厚1.3米,網(wǎng)壁厚3厘米,中間一層鋼筋網(wǎng),4~6層鋼絲網(wǎng),上抹水泥砂漿,重60噸,采用岸邊制造,滑道下水,拉錨定位,灌水下沉。因這種材質的沉井具有較高的彈性和抗裂性,以后在四川南充嘉陵江橋、湖南益陽橋都曾使用。③在沉井底部加臨時底板以增加浮力,待到位沉入河底后,再拆除底板,挖泥下沉。如因風振而破壞的美國塔科馬海峽橋,其水中橋墩基礎為鋼筋混凝土沉井,尺寸是20.1×36.6米,曾用此法施工 。
沉井的井壁可作成豎直形、臺階形或斜坡形。斜坡形雖可減少周圍的摩阻力,但下沉過程中容易傾斜;臺階形便于加高井壁。沉井的內部可根據(jù)需要作隔墻,劃分成幾個取土井,但取土井必須對稱設置,以利均衡挖土或糾正偏斜;取土井尺寸,須能容納機械挖土斗自由上下。如中國九江長江大橋采用圓沉井,直徑20米,內設9個井孔,中孔直徑5.5米,8個邊孔直徑3.8米;日本本(州)四(國)聯(lián)絡橋的南北備贊瀨戶橋7A號墩沉井,橋軸方向長75米,橫跨方向59米,高55米,中間設縱橫向隔墻,是當前世界大型沉井之一。
埋深較大,整體性好,穩(wěn)定性好,具有較大的承載面積,能承受較大的垂直和水平荷載。此外,沉井既是基礎,又是施工時的擋土和擋水圍堰結構物,其施工工藝簡便,技術穩(wěn)妥可靠,無需特殊專業(yè)設備,并可做成補償性基礎,...
當存在上下不同外側尺寸時,按最大尺寸計算。
預算時套爆破的子目或直接按免爆的市場價以補充子目的形式去直接輸入計算就可以了結算時需要按雙方協(xié)商或雙方確定的單價去計算就可以了
就沉井的使用材料分,有木沉井,磚、石沉井,混凝土沉井,鋼筋混凝土沉井和鋼沉井等。木沉井用木材較多,現(xiàn)很少采用。磚、石沉井過去多用于中小橋梁。常用的是鋼筋混凝土沉井,或底節(jié)為鋼筋混凝土,上節(jié)為混凝土的沉井。鋼沉井多用于大型工程浮運的沉井。
1 沉井按其截面輪廓分,有圓形、矩形和圓端形等三類。①圓形沉井水流阻力小,在同等面積下,同其他類型相比,周長最小、摩阻力相應減小,便于下沉;井壁只受軸向壓力,且無繞軸線偏移問題。②矩形沉井和等面積的圓形沉井相比,其慣性矩及核心半徑均較大,對基底受力有利;在側壓力作用下,沉井外壁受較大的撓曲應力。③圓端形沉井對支撐建筑物的適應性較好,也可充分利用基礎的圬工,井壁受力也較矩形有所改善,但施工較復雜。
2 沉井按豎向剖面形狀分,柱形沉井和階梯性沉井。
沉井基礎特點
埋深較大,整體性好,穩(wěn)定性好,具有較大的承載面積,能承受較大的垂直和水平荷載。此外,沉井既是 基礎,又是施工時的擋土和擋水圍堰結構物,其施工工藝簡便,技術穩(wěn)妥可靠,無需特殊專業(yè)設備,并可做成補償性基礎,避免過大沉降,在深基礎或地下結構中應用較為廣泛,如橋梁墩臺基礎、地下泵房、水池、油庫、礦用豎井以及大型設備基礎、高層和超高層建筑物基礎等。但沉井基礎施工工期較長,對粉砂、細砂類土在井內抽水時易發(fā)生流砂現(xiàn)象,造成沉井傾斜;沉井下沉過程中遇到的大孤石、樹干或井底巖層表面傾斜過大,也將給施工帶來一定的困難。
沉井外壁和土的摩擦力是沉井下沉的主要阻力。為克服這種阻力,一是加大沉井壁厚或在沉井上部增加壓重,一是設法減少井壁和土之間的摩擦力。減少摩擦力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射水法、泥漿套法及壁后壓氣法。
①射水法。在沉井下部井壁外面,預埋射水管嘴,在下沉過程中射水以減小周邊阻力。
②泥漿套法。在沉井井壁和土層之間灌滿觸變泥漿以減少摩擦力,觸變泥漿是用粘性土、水、化學處理劑等按一定配合比攪拌而成,當靜置時它處于“凝膠”狀態(tài),沉井下沉時它受到攪動,又恢復“溶膠”狀態(tài)而大大減少摩擦力,在實驗室測出其靜剪應力約為50~200帕。泥漿套法施工下沉傾斜量小,且易糾正,附近地表幾乎無沉陷。從理論上分析,沉井下得愈深愈容易下沉。中國某煤礦有一豎井,外徑約9.2米,采用此法下沉深度近200米左右。沉井下沉到設計標高后,為了恢復沉井周邊和土層的摩擦力,以增加沉井基礎的承載能力,需要壓入水泥漿,以破壞及代替泥漿套。此外,此法施工要求嚴格,井內外水壓要相近,防止流砂、涌水破壞泥漿套,一旦遭破壞很難修復。因此,它不適于不穩(wěn)定土層、漏漿土層以及河床易受沖刷的水中沉井。
③壁后壓氣法。習稱“空氣幕法”。在井壁內預埋管路,并沿井壁外側水平方向每隔一定高度設一排氣龕,在下沉過程中,沿管路輸送的壓縮空氣從氣龕內噴出,再沿井壁上升,從而減少摩擦力。中國在1975年于九江長江橋引橋沉井基礎中曾經(jīng)試用。初步資料表明:在粉細砂層及含水量較大的粘性土層中,可以減少摩擦力30%以上,下沉速度加快(與氣龕數(shù)和噴氣量有關),且無泥漿套法的缺點,可在水中施工,不受沖刷的影響。但在卵石層及硬粘土層內效果較差。
格式:pdf
大?。?span id="zhvpbrb" class="single-tag-height">40KB
頁數(shù): 4頁
評分: 4.6
沉井面積 ㎡ 井壁高度: 月 日 m 月 日 m m m mm 水平 縱軸 軸偏 m mm 水平 縱軸 軸偏 m 自 向 傾斜 移位絕 對值 偏移方位 m ﹪ 與下沉 總深度 之百分 比施工班組長施工 單位 自查 結論 四 腳 標 高 高 差 數(shù) 值 刃腳 平均 標高 土質 設計要求 基底 土性 鑒定 及檢 查結 論 專業(yè)工長 (施工員) 沉井平面示意圖 項目專業(yè)質量檢查員: 年 月 日 高差方位 之百分比 設計允許偏差 實際高差 開挖方法 設計 實際 刃腳高差情況 水平位移情況 沉井開始下沉 開始下沉 沉井下沉完畢 下沉完畢 施工總承包單位: 總承包單位項目經(jīng)理: 分包單位: 分包單位項目負責人: 號沉井下沉完畢檢查記錄 GD2301022 單位 (子單位 )工程名稱: 施工項目技術負責人 勘察項目技術負責人 設計項目技術負責人 項 目 專 業(yè) 技 術 負
格式:pdf
大?。?span id="k0l98wk" class="single-tag-height">40KB
頁數(shù): 18頁
評分: 4.4
沉井工程下沉施工方案 1 一、工程概況 該沉井位于常州江邊污水處理廠,沉井長和寬分別為 33.3m 和 33.2m,沉井下沉深度為 9.5m,沉井下沉為一次性下沉,除土工程量 約 10502m 3 ,工期為 21天。 二、工程地質概況 1、地質條件: 該沉井下沉過程中穿透四種土層,依次為雜填土:結構松散; 粉質粘土,稍密;粉質粘土夾粉土,粉砂夾粉土。沉井底座落在第四 層粉砂夾粉土層上。 2、水文條件: 沉井基礎主要含水層為淺層潛水含水層,水位標高為 2.12m~ 2.39m,主要補給來源于大氣降水,地表經(jīng)流,受降水量、季節(jié)、氣 候等因素影響而變化。 三、施工準備 1、施工準備工作 ⑴、人員組織:現(xiàn)場指揮組織,沉井下沉施工作業(yè)隊; ⑵、人員交底:下沉施工作業(yè)人員交底; ⑶、設備準備:下沉除土施工設備,其他小型機械施工設備; ⑷現(xiàn)場施工條件的確認:泥漿池、沉淀池施工; ⑸安全管理工作的準備:
采用沉井基礎的優(yōu)點是:它本身剛度大,有較大的橫向抗力,抗震性能可靠;所需機具設備簡單,施工簡便。
當一座橋有大量基礎時,可全面開工,縮短工期,有利于在大、中橋中使用。
橋梁的沉井基礎:
沉井基礎是一種斷面和剛度均比張要大得多的井筒狀結構,是依靠在井內挖土,借助井體自重及其他輔助措施而住不下沉至預定設計標高,最終形成的一種結構深基礎形式。深井基礎施工時占地面積小,坑壁不需設臨時支撐和防水圍堰和板樁圍護,與大開挖相比較,挖土量少,對鄰近建筑物影響比較小,操作簡便,無需特殊專業(yè)設備當橋梁結構上部何在較大,而表層地基土的容許承載力不足,但在一定深度下友好的持力層,擴大基礎開挖工作量大,施工圍堰支撐有困難,或采用樁基礎受水文地質條件限制時此時采用沉井基礎與深基礎相比,經(jīng)濟上較為合理。
以上內容均根據(jù)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
沉井基礎的一般規(guī)定:
1、沉井施工前,必須掌握確切的地質水文資料,并應根據(jù)設計單位提供的地質水文資料決定是否增加補充施工鉆探,為編制施工技術方案提供準確依據(jù)。
2、沉井下沉前,應對附近的堤防、建筑物和施工設備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并在下沉過程中,經(jīng)常進行沉降觀測及觀察基線、基點的設置情況。
3、沉井施工前,應對洪汛、凌汛、河床沖刷、通航及漂流物等做好調查研究,需要在施工中渡汛、渡凌的沉井,應制訂必要的措施,確保安全。
4、沉井的制造與施工應由具有專業(yè)施工經(jīng)驗的單位承擔。
5、與沉井的結構、功能、施工工藝等類似的沉箱、永久性鋼圍堰、混凝土圍堰等基礎形式的施工,無規(guī)定時可參照本規(guī)范的規(guī)定。
以上內容均根據(jù)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供參考,如有問題請及時溝通、指正。